發表文章

自我的追尋(第五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第五章 今日的道德難題
我們的道德難題在於人對自己的漠不關心。我們不再意識到個人的重要性和獨特性,我們使自己成為我們自己之外的目的的工具,我們把自己認知為商品,我們的力量和我們自己疏離了。我們變成了事物,我們的鄰也變成了事物,其結果是我們感到無力,且鄙視自己的無能。既然我們不信任自己的力量,我們也會對人類沒有信心,對我們自己及我們可以創造什麼東西沒信心。我們沒有人本主義的意義下的良知,因為我們不敢信任自己的判斷。我們是一群烏合之眾,相信我們走的路總會到達目的地,只因為我們看到其他人也在相同的路上。我們鼓起勇氣在黑暗中摸索,因為我們聽見別人和我們一樣在吹口哨。(p292)

⋯⋯人本主義倫理學則主張,只要人還活著,他會知道什麼是許可的。而活著就是擁有創造性,不為任何超越人的目的發揮其力量,而是為了他自己,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成為一個人。只要任何人相信他的理想和目標外在於他,相信它遙不可及,只在過去或未來,他就會向外馳求,尋找不可能發生的實現。他到處找尋解決之道和答案,只除了一個找得到的地方-那就是他自己。(p293)

⋯⋯沒有任何好或壞的結果會自動產生或預訂好。決定權在人身上,在於他是否認真對待自己,認真對待他的生活和幸福,在於他是否願意面對他自己和社會的道德難題,也在於他自己是否有勇氣做他自己,追尋他的自我。(p294)

...

自我的追尋(第四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第四章人本主義倫理學的難題
一、自私、愛己和利己
「不可自私」是人們讓世世代代的孩子牢記於心的一句話,它的意思相當含混,大多數人會說,這是指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不知為他人著想或關心他人。其實,它的意思遠不止於此。「不可自私」蘊含著不要率性而為,要為了有權力的人放棄自己的意欲。總歸來說,「不可自私」和喀爾文教派的說法都是有歧義的。除了它所蘊含的表面意義,還意味著「不可愛自己」、「不可做自己」,必需臣服於比你重要的事物,臣服於一個外在力量或者是它的內在化,也就是「義務」。「不可自私」成了強大的意識形態工具,用來壓抑自發性(spontaneity)和人格的自由發展。在這個口號的壓力下,人被要求犧牲一切:完全順服:不為自己著想,而是為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著想,才是「無私的」行為。

⋯⋯現代社會也鼓吹著它的反面:別忘了你自己的利益,做對你自己最有利的事;你這麼做,也會問其他人謀得最大的利益。事實上,利己主義是公共福利的基礎,這正是競爭社會賴以奠基的原則。令人不解的是,兩個看似矛盾的原則居然在同一個文化裡並行不悖;不過這其實是毋庸置疑的事。這個矛盾影響所及使得個人產生混淆,個人在兩種說法間拉扯,在人格的整合過程中嚴重受阻,而這個混淆也是現代人的徬徨和無助最重要的源頭之一。(p164-165)

對自己的愛和自私是同一種現象嗎?或是正好相反呢?再者,現代人的自私是否真的是關心作為個體的自己,以及他所有的知性、情感和感官方面的潛能?「他」是不是成了他的社會經濟角色的附屬品?他的自私是否等同於愛己,或者,難道不是因為缺少了對自己的愛,才變得自私嗎?

...

自我的追尋(第三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第三章人性和性格
人不能只是靠著重複他的種屬的模式「過日子」;他必需生活。人是唯一會覺得無聊的動物,會感到很憾恨,甚至覺得自己被逐出樂園。人是唯一能為其存在是一個必需解決而不能逃避的問題的動物。他不能回到人類出現以前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他必需不斷發展他的理性,直到他成為自然以及他自己的主宰。

理性的出現在人類身上創造了一個兩難,迫使他永不止息地追求新的答案。人類歷史的動力正是理性的存在本身,它使得人不斷發展,並藉此創造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以及他的同伴們都感到安穩。人每達到一個階段都只會感到憾恨和茫然,而這個茫然又催促著他去追尋新的答案。人沒有天生的「進步驅力」,讓他一路走下去的,是他存在裡的矛盾。他失去了樂園,失去了和大自然的和諧狀態,於是終身漂浮無寄;他被迫往前走,在知識的空白上填滿答案,藉此把未知的變成已知。他必需對自己解釋自己,以及他的存在意義。(p68)

最根本的存在的兩難是生與死。(p69)

...

自我的追尋-(第二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第二章 人本主義的倫理學-生活藝術的應用科學
一、人本主義倫理學和威權主義倫理學
合理的權威來自於能力,權威受到尊重的人,能夠陳力就列而不負所托,他既不需威嚇他人,也不必裝神弄鬼以求贏得尊敬;只要他真的能夠博施濟眾而非剝削他人,那麼他的權威就有了合理的基礎,不必訴諸不合理的位置。理性權威不僅容許、甚至要求服從權威的人們持續監督並批評它;它總是一時的,人們是否接受取決於它的表現。(p32)

合理的權威是建立在當權者和臣服者的平等之上,兩者的差別只在於特殊領域方面的知識或技術程度;而不合理的權威,本質上是以不平等為基礎,更蘊含了價值上的差異。在使用「威權主義倫理學」一詞時,我指的就是不合理的權威,並隨順時下把「威權主義」視為和極權主義的、反民主體系的同義用法。

威權主義倫理學和人本主義倫理學可以從兩種判准上看出差別,其一是形式上的,其二則是實質上的。在形式上,威權主義的倫理學否認人有分辨善惡的能力;規範的立法者一直是個超越個人的權威。這種體系的基礎不在於理性或知識,而在於對權威的敬畏,以及臣服者怯弱和依賴的感覺;將決定權拱手讓給權威,是權威所擁有神秘力量的結果,這股力量所做的決定不可能、也不該被質疑。在實質上或者說根據其內容,威權主義倫理學在回答善惡問題時,主要是以權威者的利益為考量,而非臣服者的利益,它是一種剝削,即使臣服者或許也從對方那兒分得可觀的好處,不管在心理或物質層面。(p33)

...

自我的追尋(第一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前言
⋯⋯為了追求幸福和健康激發出來的力量,這是人類的自然稟賦之一。治療意味著排除那些使各種稟賦難以實現的障礙。(p18)

第一章 問題
而今,在人類歷史中,他們破天荒地得以相信,人類的世界大同以及征服自然的理想再也不是夢,而具備實事求是的可能性。他難道不該感到驕傲,對自己及未來信心滿滿嗎?

然而現代人卻焦慮不安,越來越困惑。他們努力工作,奮發向上,但是隱隱覺得所作所為都是枉然。雖然他們支配物質的權利日漸擴張,卻對於個人生活和社會覺得很無力。他們雖然創造了更新更好的工具來支配自然,卻也困在那些工具的羅網,再也看不見那唯一能賦予他們意義的目的地-人們自己。他們雖然成了自然的主人,卻也成了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機器的奴隸。雖然他們擁有關於物質的豐富知識,但是對於人類存在最重要且最根本的問題卻一無所知:人們是什麼,他應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人類可以釋放且用以厚生利物的能量有多麼巨大?(p24)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Ernesto Che Guevara(Quotation)


引言
⋯⋯上路尋找的不是風景,而是土地的精神。(p32)

荷西•葛瑟(Jose Ortega y Gasset) 在他的<<遙想堂吉訶德>>(Meditation of Quixote) 一書裡寫道:「我是我自己和我的環境。」

這句話常被理解為兩項因素的綜合或是共同的結果;但此話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弔詭的情境,「我」或「我自己」和「環境」是分開有距離的,然而卻又是緊緊相繫的。(p35)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這不是一個關於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某個憤世嫉俗者的見聞;至少那不是我在寫它時候的初衷。這是兩個人有共同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

在九個月的時光裡,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腦子裡的事情多得不計其數:從對哲學的沉思到對一碗稀湯的渴望都有可能;不過,如果與此同時這個人又算是一個冒險家,他就可能會經歷一些別人會感興趣的事,而他順手寫下的文字,也大概會像是這本札記。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切•格瓦拉


出版社:大塊文化,作者:切.格瓦拉,譯者:梁永安,傅凌,白裕承,出版日期:2016/11/01


本文同時刊登於MPlus平台

我們現在覺得「勇氣」是英雄的必備特質,它的涵義其實早就表現在行動和說話的意願裡,表現在躋身於世界、開始自己的故事的意願裡。-漢娜•鄂蘭

格瓦拉在日記開頭的時候說,他寫的是擁有共同精神與相似夢想的兩個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既不是一個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憤世嫉俗者的見聞。

就如同他所說的,這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紀錄了他尚未成為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經歷。但這趟南美洲漫遊改變了年輕的格瓦拉,悄悄地,在他的內心埋下革命的種子。一路上看見的那些不公不義的行為,促使他武裝起義站在人民的這一邊。

二十三歲的格瓦拉,還不是個英雄,但他有英雄必備的特質-勇氣,敢於離開生活的舒適圈,朝未知前進,因為他不願意放棄化夢想為現實的機會,他要開始自己的故事,展開行動。但這並不代表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貝托,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相反地就是因為不確定,才讓他們騎車上路,透過遊歷探究人生的答案。

...

自願為奴-艾蒂安•德•拉•波埃西(Quotation)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這麼多村落、這麼多城市、這麼多國家,有時竟會容忍一個暴君。暴君所擁有的,也只是臣民交予他的權勢、只能在臣民願意容忍他的範圍內危害;除非臣民樂於忍受他更甚於反對他所造成的苦難,否則他無法向臣民作惡。(p46)

這樣說來,是人民放任暴使君橫行,甚至造成的自己被暴政壓制的結果,因為他們只要停止服從就能脫離奴役。是人民奴役了自己,割斷了自己的喉嚨,他們本來能夠在奴役和自由之間選擇,但卻推開自由,擁抱枷鎖,他們默許甚至是尋求厄運。若恢復自由需要付出沉重代價,那我絲毫不會強求他人,然而,人還有什麼是比起回復自己的自然權利-或是換句話說,從禽獸變回人-更寶貴的?(p53-54)

為了獲得欲求的善,勇者不因危險而膽怯,智者不因苦難而縮退。(p55)

由此看來,若人只要欲求自由就能擁有,那人們可能不想要自由且拒絕此一善財的唯一理由,只可能是由於過度的安逸!(p55-56)

...

沙丘之女-安部公房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作者:安部公房,譯者:吳季倫,出版日期:2016/04/27


安部公房的<<沙丘之女>>一本令人害怕的小說,恐怖不是因為妖魔鬼怪,是因為人被當成如同工具一樣役使,被奪去了自由,變成一種物的存在,淪為客體,失去價值和意義。生命只剩下不斷重複的勞動,永劫回歸的虛無,一種地獄般地懲罰。

...

防火牆-布赫迪厄(Quotation)


出版社:麥田,作者:皮耶•布赫迪厄,譯者:孫智綺,出版日期:2016/03/12
國家的左手和右手
⋯⋯把社會領域(國有部門)壓縮到這種程度:首先,在事實上,透過各種措施或策略,來取消社會福利國家所爭取到的社會權益,然後特別是在公開言論中,大肆讚美私人企業(好像企業精神只適用於企業),大力鼓吹私人利益。這些都讓人覺得有些唐突,尤其是對那些站在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來說,因為他們必需去彌補最難以忍受的市場失靈之處,卻沒有被賦予完成其任務所需的資源。(p13)

對一個職務的藐視,首先就表現在薪俸的微薄上。(p14)

電視跟賄賂一樣,助長了公民道德的墮落。電視捧紅了政治上、學術上愛作秀的人,這些人只想凸顯自己、表現自己,和公務員及基層活動分子為集體利益的默默奉獻大異其趣。也因為自私地只想凸顯個人(常因兒損及對手),才造成「宣布效果」的大行其道。對許多的部長來說,一個措施要能被「宣告」出來才有效果,而且只要一被公開,就算是執行了。(p14-15)

...

巴斯噶冥想錄-巴斯噶(Quotation)


出版社:志文 ,作者: 巴斯噶,譯者:劉大悲,出版日期:1985/09

1. 凡不知世界空虛的人都是愚拙的。除了一心追求名利、享樂及為未來打算的年輕人之外,誰真正看不到這點?除掉這些分心的事情後,你會發現他們厭煩得要死。雖然自己不承認,但他們會因此感到空虛,因為當人不再有分心的事物只陷於自省而滿懷憂鬱時,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事。(p64)

2. 世間不重視人的國度何其多!(p65)

3. 人永遠不滿現狀。我們追念過去、憧憬未來,覺得它來得太慢,希望快點來臨!追念過去,希望把它留住,不要去得太快。我們夢想那些不再屬於自己的時期,卻不想想唯一現存的時期,這是很不智的。因為現在往往使人苦惱。人逃避現實,因為它使人痛苦;可是如果現實能帶給我們快樂、又惋惜它一去不回。我們希望藉未來支持現在,試圖展望未來,從無法控制的事物及不能保證達到的時期內創造新的境遇,用這種方式支持現在。
每一個人檢查一下自己的思想,便會發現這些思想都是關係過去或未來的,幾乎從未想到現在,即使想到現在,也只是希望藉現在去認識未來。現在永遠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過去和現在都是手段,未來才是目的。因此,我們從未真正生活過,只是希望生活而已;而且,因為我們永遠設法如何活得快樂,所以必然永遠得不到快樂。(p70-71)

...

無用之用-諾丘•歐丁(Quotation)


1. 盧梭早已說過:「古代的政治不斷談論品格與美德;我們的政治只談買賣和錢。」(p12)

2. 沒有的人就𣎴存在⋯⋯擁有比存在更優越的情況,一種利益和私有制的獨裁統治了知識的每個領域,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切行為。(p32-33)

3. 在<<理想國>>第六卷,蘇格拉底和他的談話對象斷言道:「我幸運的朋友,他們(那群大眾)很少用耳朵聆聽自由和美好的談話內容,聆聽不計一切代價尋找真實的人-只以知識為目的的人-說話。」⋯⋯蘇格拉底堅決反對把「義務教育的規劃和結構」納入青年教育裡,原因是「任何自由的人都不該被迫學習任何知識;那是對待奴隸的做法」。(p48)

3. ⋯⋯蒙田書寫,反映的是對於「發現自身破碎而又繁雜的存在」的恐懼和自我防禦⋯⋯(p54)

4.沒有任何東西本質上是無用的,無用性亦然⋯⋯(p57)

...

你消費得愈多,你活得就愈少


你消費得愈多,你活得就愈少
來源:這句話是在看<<布希亞 BAUDRILLARD > >(立緖出版)看到的。現代是個富饒社會,我們的身邊不再圍繞著人,而是被一堆又一堆的物品圍繞著,彷彿沒有擁有就沒有存在。在消費世界裡,似乎什麼都可以買得到,可以買得到「便利」、「服務」,這一切甚至不用出門。我們沈溺在一個符號的世界裡,物體失去了象徵和表達,消費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符號,而非活出來的真實。
...

論自由-約翰•斯圖爾特•彌爾(Quotation)


出版社:五南 ,作者: 約翰•斯圖爾特•彌爾,譯者:孟凡禮,出版日期:2013/06

第一章 引論
本文的目的即是要力主一條非常簡明的原則,若社會以強迫和控制的方式干預個人事物,不論是採用法律懲罰的有形暴力,還是利用公眾輿論的道德壓力,都要絕對遵守這條原則。該原則就是:人們若要干涉群體中任何個體的行動自由,無論干涉出自個人還是出自集體,其唯一正當的目的乃是保障自我不受傷害。反過來說,違背其意志而不失正當地施之於文明社會任何成員的權利,唯一的目的也僅僅是防止其傷害他人。他本人的利益,無論是身體的還是精神的,都不能成為對他施以強制的充分理由。不能因為這樣做對他更好,或能讓他更幸福,或依他人之見這樣做更明智或更正確,就自認正當地強迫他做某事。如果是要對他進行告誡、規勸、說服乃至懇求,這些都可以作為很好的理由,但就是不能以此強迫他,甚或如果他不這樣做就讓他遭受不幸。要使強迫成為正當,必需認定他被要求禁止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傷害。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一部份才必須要對社會負責。在僅僅關涉他自己的那一部份,他的獨立性照理來說就是絕對的。對於他自己,對於其身體和心靈,個人就是最高主權者。(p20-30)

...

心是孤獨的獵手


出版社:自由之丘,作者: 卡森.麥卡勒斯 ,譯者:陳笑黎,出版日期:2011/12/01


一本捨不得讓人讀完的小說,珍惜地翻閱著每一頁,被其中的孤獨緊緊地抓住,卻不令人感到窒息,一點都不想從作者卡森•麥卡勒斯所營造出的氛圍中離開,這就是讀小說最單純的愉悅了。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麥卡勒斯的處女作,或許就是因為最初,所以毫不做作,沒有賣弄,真實的貼近人生,讓人看見原來孤獨不是什麼文藝腔,不是什麼悲傷春秋多愁善感,而是生命中每個無法被人理解的時刻,不能和人溝通交流,理想因現實必須屈服,覺得全世界這麼多人,卻好像只有自己一個人的那種時刻。為什麼明明那麼接近但感覺那麼遙遠,為什麼身邊沒有一個懂自己的人呢?孤獨是書中每個角色共同的處境,逃脫不了,又沒辦法假裝它不存在,只能奮力掙扎,在孤獨裡能抓住什麼就抓住什麼,就怕會墮落深淵,再也爬不起來。

...

逃避自由-佛洛姆(Quotation)


第一章 自由是心理學上的問題嗎?
個人身體上也許能獨處許多年,卻跟他人的觀念、價值觀或至少社會模式相連,給他一種交流和「歸屬」的感覺。

跟世界連結的種類可能高貴也可能猥瑣,但跟再卑賤的模式連結都遠勝過孤獨。宗教和民族主義也好,不管多麼荒唐和丟臉的任何習俗和信念也好,若只是連結個人與其他人類,就是避開人最怕的「孤獨」的避難所。(p30)

除非他歸屬某處,除非他的人生由某些意義和方向,他會自覺像一粒塵土,受不了他個人的微不足道。他會無法跟任何給他人帶來意義和方向的制度,他會充滿疑惑,這種疑惑到頭來會癱瘓他行動的能力-也就是活下去的能力。

⋯⋯人類越是得到自由,由原先跟人和大自然一體的狀態走出來,愈是變成「個人」,勢必就沒有選擇餘地,只能以自發的愛和生產性工作與世界團結在一起,否則就只好藉一種毀滅自由與個人自我完整的方式與世界聯繫,找尋安全感。(p33)

...

遮蔽的天空-保羅•鮑爾斯(Quotation)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獨特的,只是可能會以記憶中的面貌出現。-阿根廷作家艾德華多•馬列亞(Eduardo Mallea)

他不認為自己是個遊客,他是個旅人。其中的差異有一個部分是時間,他會這樣解釋:遊客通常在數週或數個月後匆匆趕回家;旅人不屬於任何地方,總是用幾年的時間緩慢地從地球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p22)

我認為我們兩個害怕的事是相同的,原因也一樣。我們兩個都是,從來都無法全力投入生活。我們緊抓住那些自以為價值所在的外表,深怕自己在下次遭遇顛簸時就會倒下。(p115)

⋯⋯一個人從來不會花時間品味細節,他會說:改天吧,但總在心底知道每天都是特殊而不可改變的,永遠不會重新來過,也不會有下次。(p147)

...

魂斷威尼斯-托瑪斯•曼


出版社:漫步文化,作者:托瑪斯.曼/著,譯者:姬健梅,出版日期:2014/10/01


這本書讓我有一種打破日常生活規律的衝動,就好像村上春樹在<<遠方的鼓聲>>中所提到的一樣,因為讀了<<魂斷威尼斯>>,我也確實聽到了那遠方的鼓聲響起,在我的內心引發了一股騷動,太過強烈,逼得我不得不正視它,停下手邊的工作,只想做一趟遠離現有狀態的旅行。

阿申巴赫每天靠著強大的意志和固定的行程表,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工作,若沒有嚴謹的生活和自制力,事情就會偏離軌道,對他而言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事,因為那代表混亂和失序,更表示他的掌控權失去了作用,我想這在某方面會帶來一定的不安感。

...

馬克思主義的性別盲



(一)性別的盲點
馬克思是以世界為對象的理論家,他以解放人類為目標,但斯皮瓦克認為馬克思在理論上具有性别的盲點,“他似乎只是從男人的世界及男人自身獲得依據,卻忽略了婦女鬥爭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為階級,女性議題被認為是在階級問題之後,在解釋階級問題之後同時也能獲得解決。

斯皮瓦認為馬克思的著作曾據一種非性別化的勞動簡化了婦女和兒童的特殊情況。

她的這一論點可由Heidi Hartmann(1981)所指出的「性別盲」,加以說明。Hartmann 指出馬克思主義的類目是沒有性別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未把女性的壓迫,視為女性的壓迫來分析處理,而是把女性放入經濟系統之中,將女性視作工人階級的一部份,女性與男性的關係被歸入在工人與資本家關係之下。

...

接受美學


2016/05/11
接受美學(Theory of Reception)
一、姚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1997):接受理論
姚斯在1967年發表<文學史作為文學理論的挑戰>,他在該文中把讀者的「前理解」和「期待視野」融入「歷史」之中,而建立了「接受史」的理論架構。後期他的文學論述轉成以「審美經驗」為重心,於1982年出版<<接受美學>>

...

詮釋學文論




2016/04/27 5/4 5/11
詮釋學文論
讀者中心論
強調人的主體性:發揮自我與尊重他人
重視作品與作者之外的讀者
讀者不再只是從「作品」獲利,而是分析作品意涵與斷定作品的價值的人,甚至是作品意義的創造者。

以讀者為中心的文學批評
詮釋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

詮釋學分類
1.一般的詮釋學/史萊瑪赫
2.體驗的詮釋學/狄爾泰
3.此在的詮釋學/海德格
4.語言的詮釋學/迦達瑪
5.批判的詮釋學/哈伯瑪斯

...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女性主義(Feminism) 風行於20世紀下半業
起源於歐洲女性的自覺,即在20世紀之前發生於歐洲的「女權運動」:經由工作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和男性同樣接受教育,並享有相同的政治權刀與社會地位。這一以女性為思考中心的政治、經濟觀點和行動逐漸滲入各領域,形成一種普遍性的文化現象。

女性主義文學:文壇裡出現受女性主義所啟發的女性文學。

20世紀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主要是出現在英、美、法三國與若干第三世界中。

...

苦煉-瑪格麗特•尤瑟娜(Quotation)


1.啊!亞當,為了讓你自己去期望、爭取並保有一張臉、一種地位和種種才能,我沒給你製造一張臉,沒給你適合於你的地位,沒賦予你任何特殊才能。根據我創立的法則,自然界還包含著其他物種。但是。你,不受任何限制,你就是自己的主宰,我把你放在自己的手裡,由你自己去確定自己的特性。為了使你能更看清這個世界所包含的一切,我把你放在這個世界的中心。我所創造的你,既不是天堂的,也不是塵世的,既非必死的,亦非永生的,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自己像個出色的畫家或靈巧的雕刻家那樣,自由地確立自己的形象。  米朗多爾<<論人之尊嚴>>

...

解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文學批評


解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文學批評
一.解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出現的背景
當結構主義於20世紀的60年代達到高峰時,潛藏於此一理論所賴以為基的「完密整體性」中的隱微空隙,也正隨著外在社會的逐漸趨向多元化,而被不少文學批評家加以擴大與挖深。最後在60年代之後所出現的百家爭鳴式的文學論述中,結構主義遭到不得不被解體的命運。

結構主義會被解體有兩個主要背景:
(一)政治社會背景
法國於1968年發生的工潮與學潮,法國的知識分子以凡被稱為體系或系統的,都具有專制卻又不合理的性質,之發現為基,不僅對語言可以再度呈現事實的傳統認知,提出強烈的質疑,還批判當時人們的心中具有普遍共識的觀念:譬如「語言的意義」、「科學」、「歷史」、「中心」、「目的」甚至「自我」。

(二)哲學背景
科學可以造福社會,也可以毁滅人類,但這其實一切都是由人來決定的,或者是說由人的「理性」所決定的,於是許多思想家對人類的所謂理性提出尖銳的批判,他們主張結構主義的形上學基礎,乃是由人所虛構出來的,他們企圖否定西方傳統上以「理體中心主義」和「二元對立」的認知做為基礎所行塑出來的思考模式。最後「結構」在他們的論述中只成為一種「開放的遊戲」,而西方傳統上所昭示的「真理」也因此蒙上一層有可能是虛偽的陰影。

...

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赫曼•赫塞(Quotation)


1.我對生命一無所求,唯一渴望的只是希望能奮力活出內在真實的自我而已。但為何竟是如此艱難?

2.在每一個人身上,精神都已化成了形貌,在每一個人身上,造物都在蒙受苦楚,在每一個人身上,救世主都被釘上了十字架。(p10)

3.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對一條道路的嘗試,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人從來都無法以絕對的自我存在,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變成絕對的自我,有人遲鈍,有人更洞明,但無一不是自己的方式。

...

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文學批評


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文學批評
精神分析學說主要是研究人的神經病因治療的理論與方法,20世紀初期此研究領域內比較傾向於「心理」面向的部份,其影響力已擴及到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等領域。

佛洛伊德、容格和拉岡所提出的學說,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到文學領域。

一、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佛洛伊德認為傳統醫學只重視具體的頭腦(mind)研究,而忽略形而上的精神(psyche),所以無法找到精神疾病的真正根源。他以內心之中的「意識」為研究對象。根據他的研究,生理活動係因心理活動而來,而心理活動的本質即為「意識」,也就是一種觀念、感情與心智活動的起因、過程與結果。

...

伊凡•伊列區之死-托爾斯泰


出版社:水牛,作者: 托爾斯泰,譯者:孟祥森,出版日期:1995/11/20


托爾斯泰的<<伊凡•伊列區之死>>講的是主角因為面對死亡的恐懼,而思考自己的存在,這一過程也大致上符合Kubler-Ross提出的瀕死心理的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到最後接受事實。托爾斯泰藉著伊凡表達他對死亡和生命的態度-只有照著應當生活的方式生活,也就是一種真實純樸的,充滿愛和憐憫的方式,才可能超脫死亡和痛苦得到救贖。只追求虛假世俗的一切,以及外在物質的滿足和肉體的享受,而放棄心靈和精神的豐盈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托爾斯泰的這一觀念在他的另一本論著<<人生論>>中,有更清楚的闡述。人為了要追求幸福,就要使人個體的需求服從理性的意識,人為了要開始真正的生命,必須上升到高於肉體生命之上,發覺它的虛幻,才能使生命在肉體毀壞消滅之後仍然存在,因為生命會經由愛的行動在他人身上保存下來,而痛苦對生命的幸福是必要的,迷誤是造成痛苦的根源,要承認是罪孽造成了痛苦,為了罪反省和懺悔,然後解開自己的執迷,從中找到真理,這樣就可以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

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赫曼•赫塞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作者:赫曼‧赫塞/著,譯者:丁君君,謝瑩瑩,出版日期:2015/09/08


在讀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後,再讀赫曼•赫塞的<<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總覺得赫塞彷彿是用小說的形式再把尼采的觀點說的更清楚明白(就好像用白話文再講一遍),是赫塞呼應尼采的作品。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提到要擺脫一般善惡的價值所加諸在身上的束縛,擁抱內心的慾望行使自己的意志,勇敢超越自己,不走庸人的路,熟悉尼采的人,一定對這些不會感到陌生。

<<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講的不是德米安的徬徨少年時期,而是辛克萊在成長過程中的迷惘和掙扎,是辛克萊如何找到自我最終獨立的歷程,德米安扮演的是辛克萊生命的導師,也就是mentor,是那個當辛克萊變得勇敢堅強,走向自己的路道,有能力靠自己面對世界的時候,必須離開的人。

...

第二性 結語


⋯⋯這場浩大的(男女)爭鬥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會呈現出下述兩種完全不同的樣貌。
一,在過去,被拘囚在存在內向性中的女人會試著把男人羈留在這個牢籠裡;如此一來牢籠就等於是世界,她再也不會為自己拘囚期間而受痛苦,因為母親、妻子、情人都成了看守牢籠的獄卒;這個由男人制訂的社會宣判了女人的地位是次等的,因此她只能以廢除男性優越地位來廢除自己的低下地位。她竭力讓男人變為殘缺不全,想要支配男人,她處處與男人作對,拒絕接受他的真理與價值。但是她這麼做只是為了自衛;使她處於存在內向性中、處於低下地位的,並不是她某種固定不變的本質或是她自己做錯了選擇造成的。女人是被迫居於這樣的處境裡。有一方壓迫另一方勢必會引發戰爭。這種情況也不例外。被看做是非本質者的存有者遲早會想要成為擁有主權的主體。
二,在今日,這場戰爭另有一番樣貌;女人不再把男人囚禁起來,而是努力讓自己逃出牢籠;她不再想把男人拉進存在內向性中,而是努力讓自己浮現在存在超越性的光亮中。但是男人的態度在這時製造了新的衝突,也就是說他要到極不得已才願意「放她自由」。他仍然很樂意當個擁有主權的主題、絕對的優越者、本質的存在;他拒絕讓女人成為和他對等的人⋯⋯(p1169-1170)

...

第二性 獨立的女人


第二性 獨立的女人
⋯⋯如果(女人)只有公民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而無法在經濟上取得獨立,這種權利也是空泛而不切實際;受男人贍養的女人並不因為擁有選票就從男人手中得到解放;和從前比起來,現在的社會風俗即使對女人的約束較小,這種消極的放任並不能徹底改變女人的處境;她還是被拘囚在附庸的地位。

女人可以藉著工作,大大的拉近她和男人的距離;唯有工作能讓她擁有具體的自由。她一旦不再寄生於男人,建立在她依附性上的整個系統就會坍塌;在她和這個世界之間,便不再需要男人作為中介。處於附庸地位的女人受到的詛咒是;她不許有任何作為,所以她才會殷殷切切地藉著自戀的表現,或藉著愛情、宗教追尋自我的存在而落得徒勞無功;但在她成為生產者、主動者之後,便能重新贏得自己的存在超越性;她以行動投入自己構思的人生時,便具體確立了自己是主體;她在承擔了自己追求的目標、承擔了屬於自己的金錢和權力時,便體認到自己的責任。(p1125)

...

第二性(引言)-西蒙•德•波娃


第二性 引言
人等於男人,男人不以女人本身來定義女人,而是以他自己為基準來界定她;男人從來不會將女人看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p49)

女人與男人來界定自己、區分自己,而男人則不需以女人作為參照;她是與本質者相對的非本質者。他是主體,他是絕對存有;而她是「他者」。⋯⋯任何群體在界定自身為「我者」之時,一定會同時設立「他者」與他面對面。(p50)

黑格爾「意識本身即帶著敵意來面對所有其他的意識」:主體只能是在對立之中設立自身:主體宣稱自己是本質者,指任其他的意識是非本質者,是客體。(p51)

為什麼兩性之中只有一個性別確立為唯一的本質者,他和相對應的另一個性別之間的「相對性」則完全被抹除,並且將這個對應的性別看作是絕對的他異?對男性擁有這種絕對權力,女人為什麼不加以駁斥?任何主體都不會自動自發將自己設定為非本質者;從來不會是由界定自身為「他者」的「他者」來界定「我者」,而是由將自身視為「我者」的「我者」來界定「他者」。不過為了讓「他者」不會反過頭來成為「我者」,就必須讓「他者」服膺異於外來觀點-異於已的外來觀點。(p52)

...

第二性 譯序-邱瑞鑾


⋯⋯<<第二性>>這本書一開始即設定以哲學的角度來思考「女人之所以為次等人類」的問題,因而在書裡處處可見黑格爾哲學中「主人與奴隸」,以及馬克思「階級對立」這類二分法的辯證,波娃以這樣的二分法來激發女人明確意識到自己受到拘囚的處境,所以她承此畫分為:男人在歷史上是屬於主宰階層、具有自由意志,永遠是「向上提升的存在超越性」,而受制於處境的女人則是各自孤立在使自己變得卑下的「閉縮的存在內向性」裡,無法形成一個「對反的世界」與男人抗衡,只能領受男人願意零星讓渡給她的一丁點權利。(p26)

...

苦煉-瑪格麗特•尤瑟娜


出版社:木馬文化,作者:瑪格麗特.尤瑟娜,譯者:趙克非,出版日期:2006/07/06


P.S本文經 Readmoo 編輯( Wolf ) 修改潤飾之後,刊登於Readmoo 平台
瑪格麗特•尤瑟娜的<<苦煉>>是獲得1968年費米娜文學獎的作品。小說描述澤農的一生,把重點放在他如何追求真理的過程。澤農是煉金師、科學家、醫生、也是一位哲學家,他所身處的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雖然藝術蓬勃發展,在科學上找到新的研究方法,但這時期也充滿了不斷的戰爭、不少人因宗教改革而遭殺害,同時鼠疫也奪走許多生命。澤農被認為是個異端,無神論者,只因他要破除無知和迷信,揭開虛假的謊言,要從宇宙事物的性質之中去提煉出真實性。尋求真實性的過程無不艱辛,就像書名<<苦煉>>,「苦煉」指的是煉金術中最為困難的過程,要經過不斷地溶解和煆燒才能解離出物質,就如同要把思想中的成見和雜質都拋棄,最後才能找到晶瑩透明的智慧結晶。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第一部
查拉圖斯特拉的前言
1.我教你們何謂超人:人是應被超越的某種東西。你們為了超越自己,幹過什麼呢?直到現在,一切生物都創造過超越自身的某種東西:難道你們要做大潮的退潮,情願倒退為動物而不願超越人的本身嗎?猿猴在你們的眼中是什麼呢乃是讓我們感到好笑或是感到痛苦的恥辱的對象。在超人眼中,人也應當是這樣:一種好笑的東西或者是痛苦的恥辱。(p31-32)

2.你們的肉體在講到你們的靈魂時說些什麼呢?你們的靈魂不就是貧乏、不潔可憐的安逸嗎?確實,人是一條不潔的河。要能容納不潔的河流而不致污濁,人必需是大海。
在這個時刻,你們說:「我的道德有什麼重要呢!它還沒有使我熱狂過。我對我的善和我的惡是怎樣感到厭煩啊!這一切都是貧乏、不潔和可憐的安逸!」(p33)

3. 人是聯結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一根繩索-懸在深淵上的繩索。走過去是危險的,在半當中是危險的,回頭看是危險的,戰慄而停步是危險的。(p34)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作者:尼采,譯者:錢春綺,出版日期:2014/09/11


「我們到頭來總是體驗自己。」
「你走上你的偉大之路:在你的背後已不再有退路,必需以此鼓起你的最大的勇氣!」

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太有名了,有名到我從不曾好好去思考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上帝已死」,然後咧?一直到我看完飲茶寫的<<史上最強哲學入門>>之後,才引發了我想去好好瞭解一下尼釆的哲學和他的思想,以前只把他認為是個無神論者,一個提出「超人」,「權力意志」的人,只覺得尼釆好難懂(應該是說我沒有「哲學腦」><) ,但飲茶對尼采的介紹,讓我發現他是一個希望每個人都要當個超越自己,克服自己的「超人」,而不是退化成猿猴,而不是當個「末等人」,不知創造,只求安逸,靈魂變的貧乏和空洞。這實在太熱血和激勵人心了!所以冒著看不懂的風險,我還是決定來讀一讀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想說即使只有唸懂一頁或半頁,都算賺到。

讀了才知道原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有「故事」的!它不是像一般我所想像的哲學書只有理論和專有名詞,它是個「故事」,而且是類似耶穌的故事,這尼采不是說「上帝已死」,怎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起來那麼像<<聖經>>,採箴言體寫成用來傳述智慧。不過我想之所以會這樣,應該是既然上帝已死,那麼就該有一本新的「聖經」,一套新的價值觀出現,破舊立新,從書中的標題就看得出尼采的用意,<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這一章就批判了舊的道德,企圖提出新的道德。

...

迷惘-埃利亞斯•卡內蒂


出版社:上海文藝,作者:埃利亞斯•卡內蒂/著,譯者:錢文彩,出版日期:2015/10


<<迷惘>>是198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內蒂的作品,<<迷惘>>也是卡內蒂的唯一一本小說。小說內容敘述一個遺世獨立,愛書成狂的漢學家-彼得•基恩的故事,又被稱為一幕「瘋子的人間喜劇」,卡內蒂想用一個瘋狂的人物從世界的外部向內部進行探索。<<迷惘>>對社會愚蠢醜陋,混亂失序的一面有著辛辣的批判,尤其是對「群眾人」那幅失去理智,自私自利,被權力和金錢迷惑的眾生相有深刻的著墨。卡內蒂藉著基恩這個角色的遭遇來呈現群眾人所造成的威脅,這群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無法判斷是非。群眾人對基恩而言就如沙特所說的:「他者是地獄」,因為他者的出現,基恩那本來只為自己展開的世界,那個用書本所建構出來的完美的封閉的世界,倒塌了,變得紛亂,不可預測,再也不安全。更慘的是,基恩還被驅逐出自己的天堂-他心愛的圖書館,他被放逐到充滿了群眾人的世界,面對無情而嚴酷的現實,基恩終究不堪折磨,最後走上自我毀滅一途。

...

英伽登文學作品層次結構分析


英伽登認為文學作品是一種層次造體,將文學作品分為四個層次:
語音造體層次、意義造體的層次、再現客體的層次、圖式觀相的層次。
一.語音造體層次
文字的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礎上的語言構造,包括語調、節奏、語速等,是文學作品最基本的層次
Note:字音層重點在文字通過讀音傳達的意義。文字的安排組合、讀音的協調配合。
Ex:<<蒹葭>>,疊唱、三章層迭、句式相同,暗示作者內心的波動

二.意義造體層次
指語詞、句子、句群等各级語言單位的意義,由語詞到構成句子,句子擴大為句子的組織,最後成為事物的狀況。
Note:作品中的字詞指稱的對象是一種「意向關聯物」,它只指向作品內部,不必求證於外在現實(主要對小說戲劇等虛構性作品而言)
Ex:在<<蒹葭>>中,水草、白露、伊人、小島都可視為意向關聯物,是否實有,無關緊要。

...

巴赫金的複調小說理論與狂歡化詩學


2016/03/16
巴赫金的複調小說理論與狂歡化詩學
20世紀是文學批評的世紀,有兩種流派消長
第一種聲音:向內轉,文學的內部研究
捍衛文學的特殊屬性,關注文學文本的審美形式,採細讀法
第二種聲音:向外轉,文學的外部研究
弗萊「原型」,注重文學作品和外部世界的關係和有機聯繫,泛文化批評
另一種(第三種)聲音,巴赫金的聲音,兼顧內外的綜合研究,對話-整合,人類通過語言與世界交往

...

德希達


德希達
德希達在1966年發表論文<人類科學論述中的結構、符號與嬉戲>。這篇論文的論點在於質疑柏拉圖以降西方哲學所做的形而上假設。德希達認為「結構」的觀念總是預設某種意義的「中心」,甚至連「結構主義」理論也同出一轍。這個「中心」掌握結構,但本身無法以結構性的方法來分析(找尋中心結構等同於找尋另一個中心)。人們對於中心有所渴求,因為中心保證了存在的顯現(being as presence)。

舉例來說,我們認為靈與肉的生活以「我」為中心;這個個性是統一的原則,構成經過這個空間的所有結構。佛洛伊德的理論揭露自身在意識與無意識間的分裂;藉此,徹底推翻這種形而上的確定性。

...

文學概論


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和文學研究。
讀者的閱讀活動可區分為二種層面
一.一般閱讀:僅止於在讀者內心之中活動的對文學作品的了解和欣賞

二.專業閱讀:以專業性的學識為基礎,對文學作品進一步用語文加以闡釋和評價的文學批評

文學批評的範疇
1.文學本身:文字的內涵,形式,性質,起源和功用
2.創作活動:作家為何要創作文學作品,採何種方法 
3.讀者回饋

科學需「証明」,而人文是「批評」,前者有假設、驗證

...

拉伯雷的狂歡


拉伯雷的狂歡(midterm)
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源自「狂歡節」上的廣場生活百態,狂歡節是歐美民眾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民俗活動,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可以打破等級觀念,戴上面具,化裝成各種人物,演戲、唱歌跳舞,調侃,盡情狂歡。巴赫金認為狂歡節體現了諸種意識形態(官方的與非官方的)互文性,它的主要精神是顛覆階級制,主張平等對話,強調未完成性,變易性,反對孤立自足的封閉性,和思想僵化以及教條,而它的核心是交替與變更,死亡與新生,摧毀與更新的精神。文學創作如果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狂歡節民間文學的影響,就稱之為狂歡化的文學。

...

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斯皮瓦克


Outline
女性主義與批評理論      斯皮瓦克<<在其他世界裡:文化政治論文集>>
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心理分析學及解構主義之間的思考發展
一、對西方女性主義的批評
1.大理論的運用
2.兩性平等與差異的本質論弔詭
3.種族和階級 

二、馬克思主義的不足
1.價值理論
2.客觀化和異化

三、弗洛伊德的不足
1.<<超越唯樂原則>>
2.陰莖嫉妒
3.男性主義
4.單核家庭(一夫一妻)

四.德希達的不足

五.兩個例子
1.文學文本:瑪格麗特•德拉波的<<瀑布>>
2. 數據控制站

...

巴黎倫敦落拓記-喬治•歐威爾(Quotation)


1.這很難解釋-一種墜重的滿足感,餵飽的野獸才能感受到的滿足,因為生活是如此單純。而雜工的生活再單純不過了。他因循工作與睡覺之間的節奏過活,沒時間思索,也很少意識到外面的世界⋯⋯(p104)

2.我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這卓越世界的卓越居民,只是一群工資微薄的工人,寒酸潦倒地喝得醉醺醺。(p109)

3. 為何如此的生涯會延續-到底有甚麼目的,是誰讓它延續,為了甚麼理由。我不是要擺出叛逆、晃遊的姿態。我僅想探索巴黎雜工生涯的社會意義。首先應該說雜工就是現代社會的奴隸。⋯⋯他的工作低下屈卑,無須技巧;他的工資僅供糊口;要等飯碗砸破了他才能休假。他與婚姻隔絕,即使他結婚,妻子也得工作。要不是有幸運的轉機,他無法脫離這種生涯,除了入獄。⋯⋯這不能歸咎於他們本身的懶散,懶散的人無法當雜工;他們只是讓生活模式困住了,完全無法思考。如果雜工稍有思考,他們早就組成工會,罷工要求較佳的待遇。但他們無法思考,因為沒這閒暇;他們的生活模式已迫使他們成為奴隸。
雜工的差事對文明社會真有必要嗎?我們老覺得那一定是份「正當」的工作,因為既艱苦又無趣,反映了我們對勞力工作的盲目執著。我們看見有人砍倒一顆樹,只因他動用了力氣,就斷定他滿足了社會需求;我們萬沒想到,他砍倒一顆碩美的樹,或許創造出一尊醜陋的塑像。我相信雜工的況也相同。他以勞力賺取血汗錢,但並不表示他做的事有裨益;他或許只是提供一項奢侈品,甚至很多時候連奢侈也談不上。(p128-129)

...

巴黎的憂鬱-沙爾•波德萊爾


1.人生就是一個醫院,這裡每個病人都被調換床位的欲望纏繞著。這一位願意到火爐旁邊去呻吟,那一位覺得在窗戶旁病才能治好。(p218)

2.誰能感到平等,誰才能和別人平等;誰知道爭取自由,誰才配得上自由。(p224)
...

幸運的吉姆-金斯萊•艾米斯


1.⋯⋯接受你所想要的,為它付出代價,勝過被迫接受你所不想要矽又為它付出代價。(p170)

2. 無論你喜歡談到什麼事,他都不會去管你,就是這樣,知道嗎?並不是「他第一,妳第二」。只有他一個人在賽跑⋯⋯(p174)

3. 人們迷迷糊糊,不知道他們是否愛著一個人,他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決定越來越糟。這種事每天都發生。他們應該體認到,愛的部分是非常容易的。困難的部分是解決問題,不是解決有關「愛」的部分,而是解決有關「他們要怎麼做」的部分。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可以把腦筋花在那件事情上,而不是把「愛」這個字的聲音視為是關掉腦筋的信號。(p176)

4.  「做你想做的事」-這是「做更多你想要做的事」所需要的唯一訓練,也是唯一開端。(p178)
...

第五號屠宰場-馮內果


出版社:麥田,作者:馮內果,譯者:陳枻樵,出版日期:2016/03/31


<<第五號屠宰場>>是一本反戰小說,作者馮內果採黑色幽默的手法來描寫戰爭的殘酷和無情,用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來面對世界的荒謬,人生的苦痛。小說中充滿了荒誕滑稽的情節,卻又令人感到沈重和苦悶,主角比利試圖用幻想、否認和傻笑看待自己的經歷,只因為他找不到答案來說明為什麼會有大屠殺的發生,為什麼人會自我毀滅?

...

再見,哥倫布-菲利普•羅斯(Quotation)


1. 四十八歲的里奧已經學會不少人生的道理。沒錯,他輾轉奔波,飽嘗艱辛,但如果到達新倫敦時,你的苦惱就已填滿肚腸了,那麼在海參崴還有什麼事會叫你會怕?(p129)

2. 這整個世界,他想著,這整個年輕人的世界,醜的也好,美的也好,胖子瘦子都一樣,全都在拉拉鏈!拉上拉下!(p226)

3.這世上的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都有可惡的理由。(p289)

4. ⋯⋯生存需要勇氣⋯⋯(p305)

5. ⋯⋯人一旦決定這麼固執下去,就會失去倖存的機會。(p305)
...

失•意•錄-保羅•奧斯特(Quotation)


看完了保羅•奧斯特的<<失意錄>>,再次的證明,當一個作家沒那麼容易,過的窮困潦倒好像成了必然。最好不要結婚,更不要有小孩,一個作家的收入養不活一家子,或許不要成家反而是比較不自私的作法,作家為了自己的夢想不顧一切,家人又能得到什麼,不間斷的支持需要有非常偉大的情操和無比的耐力,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毫無怨言。作家真的很孤獨,尤其你知道並沒有人期待你的文字,沒有人需要你寫,一切都是自找的,所有的焦慮,對未來的不安,活的有一頓沒一頓都是自己的選擇,永遠不知道前面的路會通往何處。真希望沒有這麼難,不用在現實與夢想之間猶豫不決,真希望人生都是美好又幸福的樣子。

Quotation

1. 二十好幾到三十出頭是我人生一段灰溜溜的歲月,事事一敗塗地。我的婚姻觸了礁,我的作家夢泡了湯,錢的問題把我壓得透不過氣。我的窮不是偶爾的拮据,也不是每隔一陣子便要勒緊腰帶,而是一種不間斷的、磨人的,幾乎讓人窒息的窮,害我心神不寧,陷入無休止的焦慮。(p7)

...

戀愛中的女人-D.H.勞倫斯(Quotation)



1. 我覺得我退一步是為了更好地前進。⋯⋯一個人如果跳過了籬笆,他總能落到什麼地方的。(p25)

2. ⋯⋯但是她忍受著折磨,自信和傲慢只是表象而已,其實她感到自己傷痕累累,受著人們的嘲諷與蔑視。她總感到自己容易受到傷害,在她的盔甲下總有一道隱秘的傷口。她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因為她缺乏強健的自我,不具備天生的自負感。她有的只是一個可怕空洞的靈魂,缺乏生命的底藴。她需要有個人來充溢她生命的底藴,永遠。於是她極力追求盧伯特•伯金。當伯金在她身邊時,她就感到自己是完整的。⋯⋯這位憂鬱、忍受著折磨的女人一直在進取,用美學、文化、上流社會的態度和大公無私的行為來保護自己。可她怎麼也無法越過這道可怕的溝壑,總感到自己沒有自信。(p32)

3. 我希望人們喜歡他們自身純個性化的東西,這樣他們就可以自行其事了。可是人們偏偏只愛集體行動。(p51)

...

戀愛中的女人-D.H. 勞倫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作者:勞倫斯,譯者:黑馬,出版日期:2001-03-21


D.H. 勞倫斯的<<戀愛中的女人>>藉由一對姊妹的愛情,來剖析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並運用哲學式的思辯來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探討人性情慾的複雜和糾葛。小說講的不只是愛情,勞倫斯更透過主角表達自己對世界,對人類的想法,他憎恨現代工業科技所帶來的毀滅性,控訴機械文明的冷酷無情,對人性的僵化以及社會中的疏離和孤獨感到無可奈何的沈重,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對人類世界更加的不滿和沮喪。他認為唯有找到「平衡」,不論是理性意識和血性意識間的,或男女之間的,才有可能得到救贖和獲得新生。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