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判斷力



有很多事都不容易,到底要為了這些不容易的事,付出努力到什麼程度,一直以來是讓人很掙扎的事,如果有明確的指標告訴我們何時該停止,何時該繼續那該有多好,當然事情不只不容易,還沒有那麼簡單。有些事可以輕易的放手,另一些使握緊的手心發痛,卻遲遲不肯鬆開,那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真愛,我想連當事人都分不清楚?或許只是種習慣,相同的時間,相同的行為,至少知道可以期待什麼。


如果半夜三點醒來,思考到睡不著,那是因為心裡有煩惱。每個人都想相信自己是特別的,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其實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呢?是在不斷嘗試又失敗後,在競賽中落選,其他人都會做你做的事,而且做得都比你好的時候。早就知道,不要專注在自己沒有擁有的東西上面,而是感激所擁有的,這樣心理才會健康,可是睡到一半還是會醒來。


如果可以真正的面對自己,誠實的回答一些問題,或許就不會失眠。好比,非得要做這件事人生才有意義嗎?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做這件事的方法只有一種嗎?有沒有可能還有其它的路徑是被乎略的,又或者因為沒有先例,所以不知道可以這樣做?再來就是做這件事一定要獲得某種結果才行嗎?在過程中如果可以感受到快樂和投入,覺得花費的時間很值得,這樣不行嗎?如果感覺到痛苦就停下來,直到做這件事讓人心裡充滿絕望,一想到,就都是壓力,健康出了問題,全身心都發出了警告,「再這樣下去不行」,至少要保有這樣的判斷能力。


有時候不快樂,其實是因為在不對的地方尋找快樂,有時候是因為用錯了方法尋找快樂,好比以為非得要擁有某些事物,達成某些目標才會快樂,直到發現那些快樂是如此短暫不持續,轉眼間又再去尋覓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事物,往復循環。要是快樂不是擁有更多,而是更少,不是加法而是減法呢?又或者在人生某個階段該過的是加法的生活,而到了某個階段就該過減法的生活?有想追求的目標是好事,但可怕的是,我們都把尚未達成目標前的每一天,當成是不必要的過場,只想快轉它們,好讓我們得到成果。這些天都成了配角,被認為一點都不特別不重要,只有升職加薪那天才重要,得獎那天才特別,買房買車那天才值得慶祝,功成名就那天才值得開心⋯⋯


每天都是特別的,每天都值得期待,能夠健康地張開眼睛,從床上起來就宣告了今天是特別的一天,沒有哪一天不該被好好珍惜,只要用心渡過一天,這一天就是值得快樂的一天。停止玩追逐的遊戲,或是自訂遊戲規則,可能就會得到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

《 獻給擁抱生命的你》-日野原重明


日本百歲名醫日野原重明臨終前的紀實錄影,以問答形式集結成《獻給擁抱生命的你》,書中回答了關於生命、愛、死亡以及人與人相處等問題。日野原重明用他智慧、人生哲學和經驗引導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他的話語充滿了力量和溫度,讀完書後腦袋會因為受到啓示而活躍,但內心卻又會感到平靜。


這位百歲名醫對生命充滿了愛,對人生抱持信仰和希望,他對自己活著的這件事衷心感謝。他以倡導生命的可貴為使命,為世人付出他的時間,他說:「所謂的生命,就在你們使用的時間中」,妥善運用時間,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強調所謂的「使命」就是「使用生命」,只要時間擁有使用的目的,就有活著的價值。


那應該要怎樣活著?保有自我,秉持著真心,依原本的樣子活著,不被外在的評論和金錢、權力及名聲束縛,去思考並找出屬於自己這個人的生存之道,運用被賦予的條件和環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認真生活。「認真生活,與勉強自己過活,雖然兩者看起來很相似,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即使每天忙碌到身心俱疲,要是內心深處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感受不到滿足和喜悅,這樣子再累再忙也不是認真生活,而是將生命胡亂地燃燒殆盡。去追求真正美好以及有價值的事物,它們擁有不隨時間遞減的永恆性。


即使努力且認真的活著,人生還是會遭遇到許多的困難和不如意,有時也因為無法被周遭的人理解或接受而感到孤獨,盡全力了還是不行的時刻很多,作者說人類是很不可思議的,在疾病和苦難之中仍舊可以生出力量,雖然暫時內心會有抱怨,「儘管如此,但也沒關係」,做了能做的,剩下的只能將一切交給更大的力量,不要失去希望,「在痛苦之後,祂必定為我們準備了極大的獎賞。」


日野原重明活了那麼長的歲月,依舊能保有活力及對生命的熱情,是因為他總是能和新的自己相遇,活再久,都能遇見不同的自己,這是非常有趣且能激勵我們活著的秘密。只要活著就有新的可能性,每天每刻都可以是新的開始,所謂的「重獲新生」,不是倒轉生命,重新來過,而是不執著過去的自己,不斷發現新的自我,珍惜和新的自己相遇的機會。無論活到幾歲都能發現不認識的自己,這和「感動」有關,和幾歲無關,心有所感,所以跳動著,,能否繼續感動,繼續對生命懷著愛情,對可能性抱著期待,才是擁抱生命的證明。


...

強與弱


陌生人的好心,非親朋好友的善意,一直都讓我很感動,那些不是因為出自責任而付出的關懷,不是因為非得如此的自願,讓人相信這世界的美好。雖然不像田納西的劇本《慾望號街車》裡的女主角布蘭琪一樣,需要依靠陌生人的仁慈才能生存,但我懂有時這樣的仁慈能減少多少生命的重擔。


不知道大家是在何時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強弱之分的事實?不只是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競爭和比較,讓人可以判定自己的實力或技術的優劣,也不只是階級地位、出生背景、教育程度之類的分別。而是「成為一個人」,被賦予的條件,為了要活成一個人,而具備的能力,是否能通過考驗,是演化的淘汰過程,適者生存。我一直覺得自己屬於弱者的那一方,常常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個人,如果真的有下輩子這回事,也絕對不想當個人。


有些人身體狀況良好,強壯健康,心理素質也好,堅韌沈穩,這些人即使世界末日來臨應該也能活下去。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在古代可能活不到成年,若是心理不健全,不是會把自己弄死,就是被別人害死。很弱的人需要許多資源和幫助才活得下來,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再努力,也不可能靠自己存活。


成年之後,若還是很弱,就會被視為是種累贅,一種無用的存在,所以大家都很害怕自己是個弱者,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強,那怕只是一種虛張聲勢。就算需要他人的協助,依靠他人活著,也必須讓自己變得「可愛」,讓別人心甘情願地付出,就像嬰兒一樣,這是一種生存的技巧。而一個成年人如何變得「可愛」?將外表變得有吸引力,將行為變得順從親切,將自己的存在變得毫無侵略性。這是一種交換,為了換取活下去的資源,或尋求強者的庇護,弱者將自己奉上,任由處置。


弱者的生存機會掌握在強者手上,所以當然必須依靠他的仁慈和好心,說到底沒有所謂的規範,可以迫使強者接受照顧弱者的工作,那是種額外的負擔,律法無法規定,即便訴諸道德或情感也無法真正使強者心服。所以社會福利老是窒礙難行,所以申請各種生活補助,都會有一大堆的限制,終究就是因為強者沒有責任需要幫助弱者。唯一可能改變這種情況,就是強者們的擔心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


強者有一天身體可能不再強壯,心理健康也出現了狀況,運氣不再站在他那邊,月圓月缺,強者成了弱者,這時他們也必須依靠陌生人的仁慈和善意,他們會慶幸自己過去的良善和付出,他們會感謝自己沒有將需要幫助的人拒絕在門外。


所以雖然你和我一樣可能認為自己是個弱者,柔弱不堅強,需要依賴他人才活得下去,但一個人再強也無法靠自己生存,一個弱者也是盡自己所能活著,弱者所承受的本來就比較多,強者的一場小感冒,可能會要了弱者的命,心裡的挫折更是如此。即便我們需要強者才活得下來,但是弱小的老鼠有一天也了救了強大獅子的命,就像《伊索寓言》故事「獅子與老鼠」。最終無論我們是強是弱,都必須依靠陌生人的好心而活。


*一頭凶猛的大獅子放走了一隻不起眼的小老鼠,而這隻小老鼠後來反倒從獵人的陷阱中救出了獅子。

...

《一橋桐子(76歲)的犯罪日記》-原田比香



原比香的小說《一橋桐子(76歲)的犯罪日記》,描述一位獨居老人面對未來的不安和無力感,只能靠老人年金和微薄的工資度日,萬一有天病倒就付不出房租,沒有依靠的一橋桐子就只能流落街頭了。「要是能夠坐牢的話,就不用再擔心住處和食物問題,而且看醫生也不用花錢」,抱著這樣的想法,桐子開始尋找不會給別人造成麻煩,也能住進監獄的方法。


桐子在室友知子過世後,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無所有的事實,付擔不起本來一起居住的房子,只能搬遷,和姊姊一家不親近的桐子無法獲得親人的幫助,「好歹也要自己一個人處理好自己的結局」,桐子發覺不得不活下去,也是個難題。從電視上得知,有許多年長者會故意犯罪,為了能夠有棲身之處,於是桐子嘗試在超市偷東西、印假鈔、幫高利貸介紹客人、計劃綁架,甚至殺人,然而心地善良又膽小的桐子不要說犯罪,反而在過程中認識了新朋友,還因此看到未來的曙光。


桐子是一位打掃清潔人員,工作認真,打掃仔細,熱心善良的她還會幫忙清潔租屋處附近的環境,所以得到了房東和雇主的信賴。雖然一心想犯下足於被關上好幾年的案件,卻以不傷害人和對方自願的情況下做這些事,因為不斷找尋能犯罪的機會,她沒有孤獨地窩在家𥚃,反而踏出舒適圈,為了能得到關於刑罰的訊息,她和不同的人聊天接觸,因此結交了能幫助她的人,在知子離開後,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並產生有意義的連結。孤獨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資源/支援的缺乏,這對年長者來說尤其危險,適當的社交連結,能行成一個保護和聯繫網,就像小說裡有個角色就是因為參加了俳句社,才能在身體不舒服時被社員發現,即早送醫。若是沒有辦法得到家人的陪伴,至少要有朋友,這樣還能彼此照應。


書上提到單靠一人的力量要照顧起一位年長者可能不容易,但若是社群和政府也能成為助力就不會負擔過重,這讓我想起「養一個小孩需要一整個村子」,照護年長者應該也是同樣的概念。面對少子高齡化問題,除了政府必需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政策,社區和社群的投入也很重要,要是能建立起社群感,大家彼此互相分擔照護的責任或交換相關資訊,除了能減少照顧者的壓力,還能提供心理支持,年長者能彼此熟識,也可以減少孤獨的感受。最後,有許多年長者還是希望能夠工作,並渴望被人需要的感覺,如果社會願意提供工作機會並給予報酬,對他們來說會是很大的肯定。不歧視年長者,尊重他們的意願至少會是個開始。


*原田比香的另一本小說:《三千圓的用法》

...

休息吧,有些事可以等!


上星期去了台中,來個二天一夜的小旅行,距離上次出去玩好好放假,已經是八月份的事,沒有放假都不知道,原來自己那麼渴望休息,也不知道自己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以為沒有上班就能休息,實際上心思根本沒有離開工作,待在家裡,一有空閒就在想工作的事或處理相關事務,根本不是在放假,卻毫無知覺,直到真正出門遊玩,才明白自己有多累多忙,腦袋有多久沒有放空。有人說休息了就會開始生病,我想那是因為在休息之前身體就病了,不過是苦撐著,撐到哪一天,再也撐不住身體自然就會罷工。休息給了我們機會把大問題變小,在變成完全無法修復前停下來。休息讓身心回復健康狀態,它的回報系統才能再次發揮作用,在身心崩潰前拉我們一把,休息才會發現,我們讓身心承受了多少壓力和有害因子,在平日才能提醒我們要懂得善待自己。


有時候我們會告訴自己,再拚一下,再忍一下,下次再休假,這陣子比較忙,等事情沒那麼多,再來休息,然後我們會發現,這一天永遠不會來臨,老是有新的專案要進行,新的截止日期要追,手上永遠有各種任務,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休假點。不然就是我們會告訴自己,沒有那麼累,沒有那麼辛苦,再撐一下,不會怎樣的,連續好幾個週末加班,也沒什麼,我可以的,結果身體累積了疲憊,內心充滿了不滿情緒,變得焦躁易怒,耐心極低,隨時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將我們引爆。「Keep going 」的代價或許是「keep dy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休息有時會给我們帶來罪惡感,設定好工作結束的時間,並確實遵守,意外地需要自律,控制自己想回信件和訊息的衝動,管束那些在腦海中浮現的關於工作的想法,萬一真的克制不了,就把它們全都寫出來,然後放在一旁,等到工作日再處理。休息時,選擇真正能讓人放鬆的活動,離開電子裝置,接近大自然,和他人做有品質的互動與交流,製造讓自己能夠持續回味的體驗,那些值得回憶的時刻存在於心裡,而非在裝置裡。要從事什麼活動,最好要先有個計劃,否則很容易因為臨時想不到要做什麼,於是又跑去工作,或只是毫無意識地滑著手機。


最後還要注意自己給大腦下的回饋機制及連結,有些人工作壓力大會瘋狂購物、暴飲暴食或盯著螢幕連續好幾個小時看影片,當這樣的模式不斷重複,我們的行為就會被制約,養成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相反地,如果壓力大的時候,就去公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便可在大腦創造一個正向連結,變成壓力-去散個步,這樣當每次壓力出現時,就會渴望去散步、運動、冥想、園藝、桌遊、泡澡⋯⋯,初始的連結很重要,避開那些傷身又傷財的活動,建立一個良性循環,才不會讓我們越休息越累,完全沒有充電的感覺。萬一真的想不出要做什麼的話,深呼吸幾口,讓眼神失焦,讓大腦放空,這樣能啟動副交感神經,使人感到放鬆,所以我現在有空就會發個呆,望著窗外做白日夢,給自己單純什麼都不做的片刻時光。「休息吧,有些事可以等!」

...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克里斯·貝利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的作者克里斯·貝利的新作《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強調為了要能真正獲得生產力,必須要找回內心的平靜,才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避免焦慮和過勞。身處在貪多文化和超正常剌激的社會之中,許多人不自覺累積不少慢性壓力,作者在書中提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能消除壓力,專注在工作上,獲得平靜並且享受生活。


「平靜」乍看之下似乎是跟生產力沒有相關,但心理缺乏平靜的人,通常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也會受影響,因為他們無法專注投入在工作上,心中的焦慮和煩躁使他們靜不下來完成任務,所以平靜是生產力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者說所謂的生產力,是指能掌控時間、專注力和精力,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和心理空間,而感受不到平靜的人,缺乏專注力,往往必須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達到目標。


現代人之所以離平靜愈來愈遠,主要是因為貪多的心態和超正常刺激,這使得人們過勞、焦慮並且陷入長期的慢性壓力狀態,似乎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我們永遠在追求更多,老是在和人比較,我們抱有的成就思維,使我們停不下來,一直想做些什麼,否則就會有罪惡感,所以常常陷入不必要的忙碌,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生產力。但是「擁有更多,必須付出代價」,於是過勞的現象出現,身心不再健康。


過勞指的是,精疲力竭、缺乏生產力並且感到憤世嫉俗,可怕的是當大部分的人感到過勞時,他們會忍耐並且調適自己,而非改變環境,因此讓過勞症狀愈發嚴重。過勞和六大因素相關:工作量、缺乏控制、報酬不足(包括金錢、社會和心理層面)、社群關係、不公平和價值觀的抵觸。過勞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會累積慢性壓力,最終破壞我們調節壓力的系統,使人再也無法應付任何的突發事件或意外。另外會使我們感到壓力的還有「超正常刺激」。


超正常刺激是那些被過度誇大,且經過精密加工處理的事物,它們使人感到新奇興奮,會促進多巴胺分泌,在科技發達的年代,有許多事物的設計就是要引發慾望和渴求,我們都成了多巴胺上癮者。為了找回平靜,必須實行刺激戒斷,並且在類比世界找出替代活動,降低自己接受的刺激程度,不沈溺在能「即時」帶來愉悅和刺激的事物,只關注那些真正有意義且重要的事。刺激的事物或許能使人短暫忘卻煩惱,但這只是種逃避,問題依舊存在,這類刺激還可能造成更多麻煩。


作者提供了不少獲得平靜的練習,首先要區分出生產力時間和休息時間,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要好好放鬆。檢視自己的生活,找出慢性壓力的來源,並消除它們。要有目標地行動,而非盲目追求。追求成就和生產力的同時,也應該要保留時間享受成果,並好好品味生活。所謂的品味是回味、盡情享受、讚嘆、感動並且感激,記住細節,全心投入當下,品嚐每一個時刻。注意飲食、多運動、冥想,都能幫助我們找回平靜。我們致力獲得平靜,平靜就會為我們形成一道防護,保護我們的內心不受外在世界的紛擾,最終不只能提高生產力還能使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滿足和快樂。

...

未來想成為什麼


小時候常被問到:「長大想要做什麼?」,答案不外乎是,醫師、律師、老師、工程師、太空人、總統,有錢人,現在則多了個YouTuber。等到真的長大後,有時會回想起當初的志願,不管是否實現兒時的目標,「做什麼」大概就是我們最主要的身分認同,是和陌生人自我介紹時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可是為什麼答案不能是:「我想成為一個善良體貼的人」、「一個充滿想像力又有創意的人」、「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或許是因為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我在想如果我們從小一直不斷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長大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著重在人格特質的培養和品格的形塑,這樣大家是否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如人,薪水不如人⋯⋯再也不會被外界的評價束縛,而是真心地認同自己,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比較和階級地位的社會,當被問到要「做什麼」,其實並非真的做什麼都可以,在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套評比的標準。有些選擇被視為優於其它,但所謂的「標準」,大都是「金錢、權力和名聲」等外在條件,幾乎都可用某些方式轉換成數字來顯示,薪水、頭銜、按讚人數、訂閱人數、觀看次數⋯⋯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把一切都轉化成數字,來將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擺在不同的位階上,是如此普遍又平常的事,但平常不代表正常,更離真正理解一個人非常遙遠。一個年薪千萬的人不一定比一個年薪百萬的人善良體貼,一個總統不一定比一個公民,更關心公平正義,一個網紅也不一定比一個素人更勇敢堅強。


如果我們只能用「做什麼」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就很有可能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在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變成是比賽是競爭的社會裡,沒有誰可以是永遠的贏家。在老是想著輸贏和高低的世界裡,沒有人可以活得心滿意足,然而這就是每個人每天的生活,所以我們很辛苦我們很累。要是可以停止用「做了什麼」、「成就了什麼」來衡量自己,而是去想我們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每個人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人類有許多非常美好的特質,利他心、同理心、愛心、正直、良善、勇敢、堅毅、溫柔、真誠⋯⋯很多很多,「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代表著我們可以經由學習和努力來打磨這些特質,讓這些特質能夠透過我們顯現出來,讓這些特質在我們身上閃閃發光。我一直認為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之處,我們可以藉由努力而擁有某些美好的特質,而這些是不會被奪走,也不是我有你就不能有的零和競爭,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一定也會希望其他人的內心也都充滿了愛。小說《小王子》裡面有一句話說:「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若是我們停止用「做什麼」來定義自己是誰,而是用那些雖然看不見,卻十分寶貴的特性或人格特徵來塑造自己,那麼我們就不會擔心有一天老了、病了,無法工作的時候,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或許還可以再用另一種方式來問問題:「死後想被人記住的是什麼?」如果可以變成靈魂聽到其他人在你往生時說的話,你希望那會是些什麼?「年薪破千的CEO」、「訂閱數千萬的YouTuber」、「身價上億的富豪」?我希望我愛的人能覺得我的存在能讓他們感受到愛,帶給他們力量和安慰,在每一次想到我的時候內心會有種溫暖的感覺,要是我曾經存在的事實能讓某個人能感到幸福,我就會覺得沒有白白來這世界一遭。


...

《波吉的誕生》-十日草輔


十日草輔的自傳漫畫《波吉的誕生》,內容描述他尚未因《國王排名》出名前的生活。作者在二十幾歲時立志當名漫畫家,他邊打工邊創作,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可是逐夢過程並不順利,也因為無法融入社會,常常換工作。後來他放棄漫畫,自學網頁製作技術,在三十二歲時成了正式員工。然而內心深處的畫家夢沒有完全消失,作者思索人生,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只是徒增年紀,於是他在四十一歲離職,重拾夢想,決定要以畫畫維生。


一週五天,一天十二個小時,是作者為了增進能力而做的漫畫修行,二十三歲的他充滿自信和鬥志,為了畫畫沒有像一般人一樣進入職場,每日窩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埋首作畫。習慣了孤獨的創作,他和社會脫節,害怕出門,也害怕和人產生連結,可是自薦的過程卻不斷碰壁,希望一點一滴流失。最後他放棄成為漫畫家的念頭,開始學習電腦相關知識,然後在三十二歲成了正職員工。


作者形容追求夢想的那段日子彷佛走在黑暗之中,什麼都看不到,也沒有正確答案,相較之下,雖然自學也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因為是有答案的學習和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和步驟,所以即便辛苦和麻煩,也都能忍受。不過正是因為漫畫修行,才使他培養出忍耐力和毅力,也因為畫漫畫,讓他懂得如何塑造角色,創造故事,這些技能加強了他的企劃和提案的能力,裨益他的工作。 下過的苦功,付出的努力,不會辜負自己,作者說:「沒有什麼事是白費的!」


時間來到了作者四十一歲的時候,他沒有結婚生子,也沒有盡情體驗人生,每天上班下班,回家之後打電動,偶爾更新一下圖畫日記,無法徹底放棄夢想,過著半調子的人生。不願意 活在霧茫茫的狀態之中,他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專注在畫畫上,「若是失敗了也沒關係,一樣可以獲得無可取代的寶貴經驗。」就這樣,他抱著興奮的心情,重新挑戰。為了不要有多餘的迷惘,他沒有將辭職的決定告訴別人,因為他不想之後有理由可以怪罪別人,這是為了能忠於自己選擇的「必要孤獨」。


當然一開始還是不順利,他先挑戰繪本,後來發覺能使用電腦創作的漫畫比較適合他,最後他回到了漫畫這條路。他研究王道漫畫,歸納整理能夠吸引讀者的要素,然後自律地創作,定期在網路漫畫投稿網站更新作品。雖然擔心負面的評價,但為了能讓作品接觸到讀者,就必須勇敢踏出第一步。作者體悟到「漫畫就是要有人看才會進步」,這樣才能學到如何和人產生共鳴,分享時,也會不安和恐懼,擔心反應不佳或冷淡,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


出名後,回想二十幾歲的自己,作者認為那時他太過自大,抱著「想被認可」的心態,即便收到批評指教,也聽不進去建議,沒有做出修改,因此局限了成長的空間。「應該要抱著『學習』的態度才對」,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面對它,並且找出改善的方法,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的作品,就可以針對弱點做刻意的練習,獲得進步。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或許不用總是積極正面,有時會消沈,過程中也不免挫折失敗,有時要花時間繞遠路,但作者鼓勵大家「很多事情可以靠時間慢慢解決,人的機制就是最後一定可以找到希望。」


...

上了年紀



有時候會懷念以前年代的純樸和簡單,會這樣想,大概就代表自己年紀大了,屬於上個世代。在書本中讀到過去的人,沒有手機和電腦,當然也沒有串流服務,他們的娛樂選擇有限,不外乎閱讀、下棋、散步、繪畫、音樂以及談話。那種認真且深刻的談話,一種不被打擾的交流。《世界之用》的作者尼可拉·布維耶說:「⋯⋯物質的匱乏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人們對精神必需品的想望。」


在寒冷的冬季夜晚,和另一半蓋著一條毯子,坐在沙發上,手上各拿著一本書,讀累了,把書暫時放下,稍微聊聊。每天早上和另一半一起準備早餐,邊吃邊講昨天的夢,還有對某個主題的想法。聊天或討論對我而言很重要,很慶幸老公是個什麼都能跟我談的人,回想起來,或許這就是當初可以在一起的原因。那個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兩個還不熟的人,碰巧處在相同的空間,能做的事,就是盡量和身旁的人交談,無法拿出手機隱藏社交的不自在。必須跨出和嘗試,打破沈默和尷尬,也因此開始了關係,哪怕只是點頭微笑的關係,也是個小小的連結。現在很多人都低頭滑手機過馬路,迎面而來的什麼,沒有手機裡的什麼來的重要。


談話和討論那些需要思考,需要條列整理思緒的話題,是在課堂上的訓練,又或者是會議上的簡報。在平日我們似乎不太有機會,針對某個主題做深度的討論和交流,除了沒時間,就是還有其它更刺激好玩的娛樂選項。西方的沙龍,東方的雅集都令我心神嚮往,可以和人談談生命、這個世界,社會問題、文學、哲學、藝術⋯⋯一些我覺得很重要或能引發思考的內容,那種智識和人文方面的交流,不只能幫助我們理解外在世界,得到不同的觀點,也能在對談的過程中,訓練自己的大腦和表達能力。沒有對談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是另一個方式。


那天和同事聊到,對於現在入學考試還要考作文寫作的這件事,我覺得很不對勁。因為我認為寫作就是重寫,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是一種表達,不該被規定限時完成。況且若是撇開其創作和藝術性不談,只就功能面論之,日常生活實際運用時,在什情況下必須要在一個多小時的情況下,完成一篇能得到「高分」的美文?同事說這對組織和邏輯思維的訓練很重要,這點我認同,不過有什麼必要變成考試的一部份呢?不考就不會去訓練,可是這樣學生們會變得更排斥寫作,因為寫作是功課,是不得不完成的交辦事項。我覺得作文訓練中,最莫名奇妙的一種就是「日記」,日記這種文類,理當來說,應當是私密不公開的,怎麼會被迫寫給老師閱讀,然後還批改?


然而在現代社會,如果不硬性規定在課堂上做寫作訓練,許多學生又少了一個,可以訓練組織統整和邏輯思維的機會。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能力只有覺得重要的人,才會認為需要去做練習,或是要派上用處時,再加強,或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比較不會有勉強和痛苦的感覺。覺得什麼樣的事物很珍貴,或什麼樣的能力很重要,然後感嘆我們逐漸失去了它們,大概就說明自己真的已經上了年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