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晚餐的電視時間


在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後,終於來到最期待的晚餐,若是有好好地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就可以摸摸自己的頭誇獎一下,說聲:「今天也很努力喔!」把工作收尾,和老公手牽著手一起去散步,一邊討論著等一下要吃什麼,有時候在外面吃,有時候則買回家。在家吃飯時,我們都會看電視,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飲食習慣,但對我來說卻是辛苦了一整天之後的獎勵。


邊吃飯邊看電視的習慣是小時候就養成的,我的家人不是會在吃飯時聊天的類型,大部分的時間都只是低著頭默默吃,為了遮掩那過於明顯的沈默,電視的聲音是必要的存在,後來我便習慣了它的陪伴。因為求學的關係,有一段時間我一個人住在台中,那間小套房裡沒有餐桌,我會把食物放在椅子上,面對著電視,人坐在地板上,吃飯配電視,電視的聲音,讓空盪的房間顯得沒那麼寂寞。


當然一個人住有非常多的好處,不過寂寞不算,我喜歡獨處可是討厭寂寞。除了書本是我的朋友,電視機也是,那都是可以提供暫時離開現實生活的通路,一打開就像進入了異質空間,有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在等著被發現和探索。在沒有影音串流服務的年代,打開電視會看到什麼節目是一種驚喜,有時播的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就會使我定在螢幕前一、二個小時離不開,不能暫停,只能在廣告時間趕緊跑去洗澡,洗澡的速度快到令自己驚訝。還有一次睡到一半醒來,再也無法入眠的我,面對著沈沈的黑夜,也是打開電視機,把棉被裹著身體只露出一顆頭,眼睛盯著畫面瞧,我記得那時演的是《教父》,從桑尼被射殺開始看到結束,現在回想起來,血腥的場景好像不太適合深夜不睡的獨居女子。


我跟電視的關係太難分難捨,即使結婚了,也還是拉著老公陪我邊吃飯邊看電視,到了他下班的時候,我們除了想要吃什麼,還會想今晚要看什麼,基本上情境喜劇是我的最愛,每集長度約20分鐘左右,但不知道為什麼選擇卻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血腥、暴力、色情的節目,吃飯的時候才不想看什麼《冰與火之歌》!偶爾會鬧劇荒,像最近就有點,不過啊,儘管如此吃晚餐看電視真的很不錯,我想我應該還是會繼續維持這個不怎麼好的習慣,雖然不建議大家都跟著做就是了。


...

《設限,才有好關係》-內達拉·格洛弗·塔瓦布



「我們今生不欠任何人的情。我們對一些人交待,對另一些人負責。然而,我們從來沒有義務把別人的人生重擔扛在肩上。」—Iyanla Vanzant The Value in the Valley


心理治療師內達拉·格洛弗·塔瓦布所寫的《設限,才有好關係》,強調在關係中設立界限的重要性,說明缺乏界限會對身心造成的影響,以及明確設定界限的方式,最後如何處理因為堅持界限而產生的內疚和不舒服感。作者指出一段良好健康的關係,不會憑空出現,而是必須靠努力去創造出來的,我們不需要毫不設限才能被愛,更不需要一再為了滿足别人的需求或得到認可,而委屈犧牲自己。作者定義界限為一種期望和需求,是以照顧自我為出發點,包含「我想要、我需要、我希望以及我期待」,界限能幫助我們在關係中感到安全和舒適。


一、怎樣知道自己有界限問題,以下是你需要設定界限的跡象

·你感覺快被壓垮了

·你對來向你求助的人感到厭煩

·你避免與可能會對你提出要求的人通電話或是互動

·你對幫助別人卻沒得到任何回報有怨言

·你感到疲憊不堪

·你時常想要丟下一切,逃得遠遠的

·你沒有留時間給自己


有界限問題的人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他們的身旁總是有人需要他們做這做那的,他們很難對這些要求說「不」,被塞了一堆責任或任務。他們總是不斷地付出,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卻得不到公平對待,於是內心充滿了怒氣和怨恨,過得不快樂且壓力很大。他們要不是沒有設限,就是沒有貫徹執行界限,可能是因為怕被討厭,或想展現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是無法處理設限後的結果。


二、不健康關係的跡象

在不健康的關係(家庭、工作、友誼、愛情)裡,你的界限老是被抗拒和忽視,對方要不是質疑你的界限,就是一天到晚測試你的限度。越界的範圍包括:身體的界限(不當的肢體接觸)、性界限(性評論、性行為)、智識界限(你的思想和想法被斥責或輕視)、情感界限(情感被無視)、物質界限(你的所有物被破壞)、時間界限(被人佔用時間)。基本上,若是你感到身心的不舒服,可能就是個警訊,要是關係中有以下特點,就要注意了。

·你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因為對方拒絕聆聽

·對方拒絕滿足合理的要求

·有情感、身體或性虐待的情況

·你在大部分互動之後感到悲傷、憤怒、疲憊或失望

·這段關係是單方面的,你付出,對方接受

·這段關係中缺乏信任

·對方拒絕改變一些不健康的行為

·對方有對你有害的癖好


三、為什麼你的界限從不被尊重?

·你不把自己當一回事

·在別人越界時,你不追究責任

·你為設定界限而道歉,好比你因為不能幫朋友搬家而道歉

·你容許太多的彈性,明明說了不,之後卻又讓步

·你表達的不夠堅定,用了一些模糊的說詞,比如說:再看看

·你沒有口頭表達你的界限(它們都只在你的腦子裡)

·你以為只要表明一次你的界限就夠了。界限必須一再重申,因為別人會一再試圖越界

·你以為人們會根據你在他們侵犯界限時做出的反應,就明白你想要什麼和需要什麼。然而有些人真的很不會看臉色,又或者是故意假裝不知道,畢竟任何沒有被明確説出來的界限,都有被隨便解讀和違反的空間。


四、如何設定界限:溝通和行動

如果你想讓別人尊重你的界限,你必須先尊重它。

設限三步驟:

1.要清楚明確、坦率地表達

2.直接說出需求或要求,說「不」,並指出期望

3.面對不適感,繼續過生活,如常互動


你的界限必須靠你來守護,設限或許會讓人覺得有內疚感,但不設限,只會讓你心中充滿委屈,累積對他人的不滿,最終這段關係也不會長久。不懂設限的人即使換了一段關係或一個環境,同樣的問題還是會一再出現,想要等到情況好轉或是期待別人會改變是不切實際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不需要因為自己是個有原則或有界限的人而感到抱歉,在健康的關係中,人們應該要尊重你的意願。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溝通自己的界限,一開始不會太容易,可能也會不舒服,但只要做的次數多了,就會愈容易,尤其你感受到設限所帶來的內心平靜和自由以後。為了對真正有意義的事說「好」,我們必須先懂得說「不」!

...

老爺爺買蛋,老奶奶除草


我喜歡在路上觀察人,尤其是小孩和老人,除了因為小孩很可愛,老人很和藹,也因為我覺得他們是特別需要關懷的族群,有時候陌生人的幫助,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好比,我曾經扶過跌倒的小朋友,或是走不動的老人家。有時看到老人在路邊撿資源回收,或者是坐在輪椅被看護推著,都會讓我有種難過的感覺。


不過我時常也會認為,孩子和老人其實一點都不脆弱,尤其是在公園看到他們時,全都充滿了活力,更不用說,那些我在旅遊途中遇見的老人們,腿力都比我好,爬山也不見喘氣。這些老人家才不管身分證說他們幾歲,想去哪,想做什麼,都隨意,他們的身體仍然忠實地服從他們的意志。


在圖書館當志工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奶奶帶著孫女一起閱讀繪本,奶奶說幫忙照顧孫子是她的樂趣,讓她覺得自己還有用處,而不用依靠家人,雖然我不認為奶奶有必要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有沒有用」是評價物品及工具的標準,不應該拿來衡量人,怕自己「沒用」,而活在被取代或被拋棄的恐懼中,這樣的世界無法使人感到溫暖和幸福。


我住的社區裡也有許多精神狀態很好的爺爺奶奶們,他們還在開店,有空的時候會坐著公車到處去走走。其中一位讓我最佩服的是「除草奶奶」,一頭白短髮,在夏天中午也沒戴帽子,就拿著一把小鎌刀,自己一個人在社區庭院除草,一整個下午,二、三個大塑膠袋裝滿了她奮力的成果。我知道她是自願當社區的除草志工,但看她那麼辛苦的樣子還是會擔心,於是開口問她怎麼不戴帽子,她愉快地說自己戴不習慣,我這個超怕熱的年輕人(好啦,也不年輕了),只能弱弱地提醒她要多喝水,小心不要中暑。


還有那天在路上看到的老爺爺,他在一間家庭雜貨店裡挑蛋,(太好了,又不缺蛋,請問可以還我便當盒裡的半顆魯蛋了嗎?)他很仔細地一顆顆檢查著,最後選了大概十顆,放在紅白塑膠袋裡。他背著手拿蛋,步伐穩健地走在前面,背影看起來很滿足的樣子。其他的還有買麥當勞餐點的爺爺,買了一大袋,我猜應該是買給孫子們吃的,以及天氣很熱就會在公園打赤膊的爺爺,下象棋的爺爺、跑步的爺爺,跟那些每次邊做拍打功,邊大聲「哈哈哈」的爺爺奶奶們,看到他們,我那軟弱的精神都被鼓舞了。希望他們都能一直健健康康,充滿精力渡過每一天。


...

《超高效學習》-芭芭拉·歐克莉和歐拉夫·修威



芭芭拉·歐克莉和歐拉夫·修威合著的《超高效學習》,提供了許多學習方式和工具幫助讀者學得更好更有效率。作者們依據腦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及研究,以及指導過無數學生的經驗,統整出實用且易於操作的學習策略,清楚的解釋和每個章節後的重點提醒,使有學習障礙或困難的人,能找到明確的方向和求得進步。


第一章 練習專心並戰勝拖延

想要學習的好,專心是首要的條件,若是沒辦法長時間專注,至少可以利用蕃茄鐘工作法,設定每25分鐘為一回合,在這期間內排除所有會令人分心的雜務,專注在手上目標,時間到了之後休息5分鐘,依需要可安排數回學習時間。休息時,什麼都不做,讓大腦放鬆,才能強化剛學到的內容。


第二章 突破關卡

為了能突破瓶頸,大腦必需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間轉換。先專心理解或思考內容及題材,卡關時,讓大腦從現在的想法上移開,進入發散模式,此時雖然沒有專注在某個特定想法,但大腦卻仍然在默默地幫忙解決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離開一下去散步或洗澡,答案就突然出現。所以在考試或寫功課時,要先從難的開始,解不了時,就轉成簡單的題目,這樣發散模式就在背後同時思考難題解答。


第三章 深入學習

學習就是要在大腦中建立神經元連結,主動學習,將大腦內的資訊建立關聯和脈絡。不要只是加強已建立的連結,而是不斷挑戰自己學更難的內容。另外充足睡眠和運動能幫助學習。

*「提取練習」:特意從記憶中提取資訊,一種測驗自己記得多少的方式,而不是被動地把課本從頭到尾讀完就結束。

*「自我解釋/闡釋學習法」:用自己的話來解釋正在學的東西,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步驟。

*「交錯學習」:比較或統整不同的概念,在不同概念轉換。


第四章 善用工作記憶,加強筆記技巧

「工作記憶」是大腦的暫存區,為了能真正學會一件事,必須讓它在長期記憶中深根才行。要發揮有限的工作記憶,需要將學習內容拆解小單位,幫助記憶,然後將內容翻譯成自己能理解的用語,利用筆記將內容做成概念地圖,也可自製學習單。自己做筆記,當天就要複習。


第五章 強化記憶力

運用各種方式來加速記憶

*「縮寫」:用頭字縮寫來記,好比希臘三大哲學家: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SPA)

*「造句」:把要記的字詞,變成一句話。

*「視覺輔助法」:用畫面及圖像來輔助

*「記憶宮殿」:把待記概念創造一個畫面,再把它放在實際場域中,像是一棟宮殿建築內。

*「譬喻法」:用已知的現象來解釋或理解新概念


第六章 把學習內容化為直覺,想得更快

要內化(程序性記憶系統)而不要死背學習材料,要能發展出解題直解,就必須內化不同類型的題目,考古題、基礎題、變化題交錯練習,直到在腦中建立出一套系統。


第七章 從零開始打造自律能力

把困難的選擇變成習慣,就不需依賴自制力。移除誘惑,找出阻礙,制定何時、何地,如何達成目標,以及如何克服障礙的計劃。請他人督促自己。


第八章 激勵自己,提升動力

如何創造並維持動力:找到學習的價值和好處,上手的快感能帶來動力,設定目標,找伴一起努力。

*好的目標要SMART:具體(Specific)、可量(Measurable)、遠大(Ambitious)、務實(Realistic)、限時(Time-limited)


第九章 提升閱讀效率

有效閱讀與速度無關,重要的是理解並記憶所讀內容。想讀得快,必須提升認字速度和把字彙轉化成概念的速度。

*主動閱讀法:預覽全貌再研讀細節、思考內文、回想內容、寫註解。


第十章 戰勝考試

*考前要熟悉內容、考古題、出題方向,及可能會出現的題型,擬定讀書計劃,有效分配複習時間。

*考試時仔細閱讀考題,先從困難題下手,注意時間好配速,交卷前要檢查。


第十一章 成為學習的專家

利用「後設認知」學習。它的字意是思考如何思考,它會思考該用什麼方式、策略來解決問題。它時不時要你評估自己的狀況和能力,看看自己選用的學習策略是否有效,也會回顧,從經驗中學習,尋求反饋意見,來改善學習過程。

菲爾·維尼(Phil Winne)和艾莉森·海德溫(Allyson Hadwin)的學習自我管理四步驟:了解學習任務、設定目標和計劃、進行學習、自我監督與調整。

...

有女人的男人,有男人的女人


最近觀察到老公的一些面向,然後我就在想一個結婚的男人,或有女朋友的男人會不會有什麼地方是和單身男人不一樣的?然後反之,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嗎?這些事引起了我的好奇,所以我就帶著檢視的眼光,看看老公也看看自己,想知道是否能瞧出一個端倪來,不過以下的言論,當然只是極其個人的發現,也許根本沒有任何代表性也說不定。


首先請老公去幫忙買衛生棉的時候,他不會覺得不好意思,而且他分的出來護墊和衛生棉的不同,最近還知道了衛生棉褲的存在,另外和這個話題相關的還有,他會在我生理期遲遲不來時,問我要不要喝四物湯,然後在生理期的前三天包辦一切家務,讓我好好休息。再來老公出門會帶面紙,剛和他交往的時候,他身上不會有面紙,這件事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男人都是用什麼來清潔自己的?一開始都用我帶的,結婚後他也會在他的包裡放面紙和濕紙巾,除了這些還有一個購物袋和雨傘,以及和我一對的鑰匙圈。我在老公第一次說出「雪紡」這個詞時很驚訝,要知道他可是個宅在家的工程師,每天穿的除了T恤還是T恤,看來他真的被我影響很大。說到衣物,他已經知道為什麼有了洗衣精還要特地再買一瓶「手洗精」,因為所有的私密衣物都要用手洗精洗。最後就是他會陪我追劇,他也覺得日劇《重啟人生》的永尾柚乃小妺妹很可愛,新一季的美劇《慾望城市》沒有莎曼珊,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男女主角最後沒有在一起。


至於我有什麼不同呢,以最近的例子來說就是我知道薩爾達是誰,還有她剪短頭髮了,另外就是Apple 發表了頭載式裝置,每年我生日的前後就是要打NBA冠軍賽的時候,佐佐木朗希投出了165公里的速球。我也去電影院看了《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捍衛戰士:獨行俠》、《灌籃高手》和《超級瑪利歐兄弟》。然後我知道男人坐著小便時不像女人會有水聲,以及男人會記路名和街道名(我都只認路標)。在日常生活方面,我變得十分依賴老公,以前還會騎機車,現在完全不敢騎了,也不太能晚上一個人睡,最後就是成了一個大路癡,連地圖都不太會看,看來真的是被照顧的很好。


雖然我也很好奇世界上的其他男女是怎樣相處的,不過也不可能看到,而這些觀察都是我老公這個男人和我這個女人所展現的樣貌,可能不是非常特別,但或許也無法被認為是普遍現象就是了。

...

《林肯公路》-亞莫爾·托歐斯


《莫斯科紳士》作者亞莫爾·托歐斯的新作《林肯公路》可歸類為冒險及成長小說,內容講述四個少年橫跨美國東西岸的故事,在途中遇到困難和危險,也獲得友誼和幫助。小說運用不同的敘述者說故事,還夾雜聖經、神話,是個十分豐富多樣的作品。


翻開小說會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書本章節的安排以倒數十日、九日、到一日的架構鋪成,讓人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尤里西斯在返鄉前的十年流浪,主角埃米特和弟弟比利的尋母公路之旅,也是在十天後才真正開始,而小說裡寫下的十天是他們不斷地因命運,及一連串的事件被迫偏離規劃好的道路,就像作者藉著車站附近的乞丐說的話:「人生就是這樣,想去某個地方,卻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如同希臘神話英雄尤里西斯的惡運,小說中的人物似乎也是時運不濟,埃米特的父親立志成為一個農夫,卻每每因為天氣因素而無法豐收,而埃米特揍了史奈德一拳,結果史奈德偏偏倒在一顆大石上,撞破腦袋,埃米特因此被關。另外就是悲劇英雄的原型,出身高貴但有著性格上的缺陷,像是毛毛,他擁有顯赫家世,但內心敏感脆弱,無法活在現實生活中,公爵夫人的父親以扮演莎劇裡的國王為榮,以為自己真的是國王貴族,到處騙吃騙喝,讓公爵夫人也沾染了遊戲人間的心態,跟公爵夫人在一起很有趣,但也常常都會惹禍上身。公爵夫人的那套「帳目平衡」人生哲學:我們做了壞事欠下了債,要還,而別人對我們做了壞事,要償,使他一步步走向滅亡。


埃米特和他的父親也有性格缺陷,埃米特的父親不願意開口請求協助,是因為自立自主的決心,也或許是自尊心的好強,最後導致破產。埃米特則像阿基里斯一樣克制不住怒火,而惹禍上身。上述這些人都是悲劇英雄被惡運和性格雙重的捆綁,讓人同情又生出無能為力感。但這本小說也不全都是悲劇,它也有愉快輕鬆的一面,譬如比利的善良和勇敢,雖然他才八歲,但卻聰明成熟,這本書就是他從冒險故事的中間寫起的,就跟荷馬史詩《伊里亞德》一樣。比利是英雄也是一位記錄者;還有莎莉和莎拉,母親的形象,給予其他人食物、庇護和關愛,讓這些流浪者有個安全的依靠。


在結尾的時候,埃米特因為這一連串的曲折經歷,而有所改變,他懂得如何面對自己性格的缺陷,不再被怒意衝昏了頭,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舉動。他也接受了人生無常,而這無常的命運就是他的老師,他領悟到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事實,他既來之則安之,不再執著預訂的行程,非得要掌控一切,人生有時候就是要繞一點路,才能到達目的地。作者透過主角的故事,鼓勵大家去冒險,去開拓生活的可能性,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就如同比利喜歡的那些冒險英雄一樣,進入未知去開創,在旅途中學到重要的教訓,得到寶貴的體驗,作者藉由聖經的典故說到:「我相信上主賦予我們每一個人任務—— 寬恕我們的軟弱、鍛鍊我們的力量、塑造獨一無二心靈的任務。但也許祂並沒來敲我們的門,像端著鋪滿糖霜的蛋糕那樣送到我們面前。也許,就只是也許,祂要求我們的,祂期待我們的,祂希望我們做的,就是像祂那位獨生子一樣,踏進世界裡,自己去尋找。」


*節錄

1.每個人在求知的過程裡,總有一天會認知到:妒忌是無知,模仿是自殺,不論好壞,每個人都必須接受自己;儘管廣闊的世界充滿善舉,但若不在屬於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富於營養的榖物也不可能自己送上門來。蘊藏在他體內的力量,是一股新的力量,除他自己之外,沒有人知道他能做什麼,甚至連他自己,也必須在實際嘗試之後,才能知道。——愛默生《散文集》


2.⋯⋯英勇的旅人通常只帶能裝進一只背包的東西上路。p31


3.他們都有即使挨揍也要堅決挺住的意志:從這點你就看得出來,你面前的是個腳踏實地的人。像這樣的人不會在邊線徘徊,等著給別人火上加油;也不會毫髮無傷地回家。他會讓自己堂堂正正站在場中央,毫不畏縮,準備要站穩腳步,直到再也站不住為止。p86


4.如果還有事沒了結,那就來了結吧。

這種程度的膽識不是靠教養或經驗可以得來的,你要麼天生就有,要麼天生就沒有。p84


5.在你們一生當中,總會有對別人做出壞事的時候,而別人也會對你們做出壞事。所有的這些壞事都會變成你們的鎖鏈。你們對別人做的壞事,會以罪惡感的形式困住你們;而別人對你們做的壞事,會以憤慨的形式困住你們。但主耶穌基督的教誨可以讓你們擺脫這兩種鎖鏈。透過贖罪,你們可以擺脫罪惡感;透過寬恕,你們可以擺脫憤慨。只有從這兩種鎖鏈之中解放出來,你們才可以心中有愛,步履輕盈的開始過你們的生活。


6.上主的智慧並非在我們出生之時就能得見,而是透過經驗的恩賜才賦予我們的。


7.是誰講過的,有價值的事情都耗時?朝聖者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航行到普利矛斯岩。喬治·華盛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贏得獨立戰爭。而拓荒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征服西部。這是上帝用來區分懶惰與勤勉的方法。時間是一座山,看著那陡峭的輪廓,懶惰的人會躺在開滿百合的田野裡,希望有人帶著一壺檸檬汁經過。而可敬的勤勉付出需要的是計劃、努力、選擇,以及清理打掃的意願。

我之所以做,是因為老派。

因為新的東西不代表更好,反而通常還更糟。

說拜託很和謝謝你夠老派。結婚和養兒育女很老派。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的傳統,不是別的,就是老派。p99


8.在人生旅途中要分辨真實與想像,分辨自己所見的與自己想要的,是否太過困難?p219


9.⋯⋯在那一刻,你明白沒有人會來幫你,就連你的造物主也不會——但也就在那一刻,你或許會發現繼續前進所需要的力量。因為上帝要叫你站起來的時候,並不會用天使的聖歌或天使的號角聲來召喚你起來。祂要叫你站起來,是透過讓你覺得孤獨,覺得被遺忘的方式。只有你真正覺得自己被遺棄的時候,才會面對現實,知道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都握在你手中,只在你自己手中。p299


10.他是天生周邊視野有缺陷的那種人。他可以看見眼睛正前方的東西,而且看得比誰都清楚。但那個東西只要往左或往右幾公分,他就完全看不見了,這會惹來各式各樣的麻煩,給他自己,也給離他很近的每個人。p339


11.⋯⋯人生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要靠自己努力掙來。這是應該自己去掙的。因為如果不需要努力就得到有價值的東西,那麼就會揮霍。我也相信人應該努力爭取別人的尊敬,人應該努力爭取別人的信任。p376


12.如果有人要求我們專心做眼前的工作,那麼我們就比較不可能為看不見的事情煩心。p385


13.⋯⋯只是也許,對於定居的渴望並非來自某人的美德,而是來自他的邪惡。畢竟,暴食、貪婪和怠惰都和定居的安逸有關,不是嗎?安穩坐在你的安樂椅裡,你才能吃的更多,懶散更多,需索更多,不是嗎?從某個角度來說,傲慢和嫉妒也和定居有關。因為傲慢來自於你為自己所搭建創造的一切,而嫉妒源於你對街鄰居所建造的一切。一個人的家是他的城堡,但在我看來,這城堡的護城河,不只防範外人進來,也同樣讓裡面的人出不去。p414


14.⋯⋯英雄不該轉身背對危險。他說英雄永遠直接面對危險。p470


15.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

向有毒的人說不!


最近該學會的是如何說:「不」,因為自己模糊不清,半推半就的態度,使他人覺得可以對我提出任何要求,而他們的任何要求都要被接受,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有一半的責任出在自己身上。不滿和怒氣逐漸累積,直到有一天控制不住的一切全一股腦地發洩出來,如果是對當事人發脾氣也就算了,偏偏遭殃的都是身旁最親近的人。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遇過一些沒有辦法扛起自己責任的人?我之前提過當個大人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只有年紀白白增加,卻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也不會學習著獨立自主,承擔責任,而老是依靠別人在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如果這些人是我們的家人,我們就會受到的很嚴重的影響,人生可能整個被毀滅。最近我在上寫作課,從老師和同學們分享的故事裡,我發現這世界真的有非常多的問題家人,有毒且殺傷力強大,而這些有毒之人,從不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一方,即便他們讓身旁的人痛苦到得憂鬱症或甚至想自殺。


在這些故事裡,有拋棄子女的父母,有虐待孩子的父母,當然也有花光父母積蓄去買毒品或賭博的孩子,真的就如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最令我難以接受的是,這些為我們帶來痛苦和折磨的家人,除了沒有一絲愧疚之外,還要我們一輩子跟他們綁在一起。好比那些對孩子家暴的父母老了,病了,孩子還得要負起照顧的責任,但明明這些父母從來沒有盡過一天當父母的責任,遺棄孩子,在孩子需要他們的時候,不管不顧,而在自己需要孩子時,就拿出一副父母的樣子,無止盡的索求。若是孩子這時從父母身邊逃離,還會被人指控「不孝」,但難道不是父母「不愛」在先,難道只因為我們沒有選擇地被生下來,就只能沒有選擇地被擺布?


有時候虐待就只是虐待,我明白有些人若是不將痛苦的經歷或回憶,以較正面的方式重新解讀,他們根本活不下去。我們要怎麼接受父母的折磨,是因為他們處理不了自己人生的問題和情緒,所以把一切發洩在弱小無力的孩子身上,於是我們告訴自己父母打我們是為了我們好,或者我們拚了命去尋找任何愛的蛛絲,儘管那根本不存在。如果我們的父母、家人、伴侶不愛我們,我們為何要回報愛?甚至為何還要扛起他們從不曾扛起過的責任?如果他們不愛我們,不照顧我們,難道我們就不能愛自己,照顧自己?而要這樣做的第一步,不是就是對一切不合理對待說:「不」?並且從這段有毒的關係中抽身,走得愈遠愈好嗎?我曾經聽過有人說:「不孝的人會下地獄」,但在這些有毒的人身旁,跟待在地獄也沒什不同。


許多人被困在有毒關係中,想離開卻被內疚感束縛,再加上有毒之人從不會放棄用情緒勒索的手段,來控制身邊的人;如果這樣的情況不斷持續和重複,人會習得一種無力感,使我們相信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除了接受,無路可走。首先,我們一定要告訴自己,這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不該被這樣對待,不管有毒之人用什麼方式來貶低或哄騙我們,我們的價值不在於他們的評價和認同。要愛自己,尊重自己,千萬不要以為他們這樣對待自己,是因為我們活該,不要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珍惜。然後,一定要尋求庇護和幫助,找到可以信任的人或團體,這不是需要感到羞恥的事情,加害者才是該下地獄的人,而不是被害者。最後就是,你不需要忍耐,不需要承受別人的惡意,只要感到不舒服,不快樂,你都有權利拒絕和制止這樣的惡,為自己挺身而出,不要服從,更加不要犧牲。

...

《達標》-艾雅蕾·費雪巴赫


艾雅蕾·費雪巴赫所寫的《達標》運用激勵學原理,來改變我們的行為和情況,藉此幫助我們制定和完成目標。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一、如何設定一個強大、具體又可測的目標,二、如何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保持動力,避開障礙,三、如何兼顧並管理多重目標,以達到平衡狀態,四、如何善用人際支持來實現目標。作者從許多的研究發現中找尋有效的策略,增加大家達標的可能性,是一本實用且結構嚴謹的著作。


Part 1 選一個目標

完成目標不該是件苦差事,它必須是種嚮往和渴望,充滿內在動機,才能激勵你前進。

強大的目標具有四大特徵:

1.追求起來不覺得苦,而是令人興致高昂:這種目標本身就是目的、且是可行並有意義的。「趨近型目標」強調想達成或得到的肯定句目標,比「迴避型目標」迴避不想得到的結果的否定句目標,較能激發動力。


2.具體可測:訂下可量化的指標來檢視進度,「自己」訂定可執行且有挑戰性的目標,會比他人強加給自己的目標有效果。


3.擁有誘因:「獲得獎賞」或「避免受罰」


4.發揮內在動機的力量:你為了一件事的本身去做這件事,活動與目標之間的匹配度高,且達成的時間短,能得到立即的滿足。活動本身有吸引力,使你迫不急待,樂在其中。


Part 2 保持動力

1.只要能朝著目標邁進,有進展就能使人產生動力,投入愈多表示重視和在乎,更加激勵我們付出努力。


2.新手著眼已完成的部分來維持動力,老手則是著重未完成的部分來鼓舞自己繼續下去。


3.避開中途障礙,把中間部分縮短,設定多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的子目標。利用「新起點效應」,把每個當下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


4.從負面回饋中學習,把它當成是學習新事物的機會,身為學習者的目標不是「做對、做好」,而是進步。


Part 3 兼顧多重目標

1.一心多用:人生中不可能只有一個目標,要做到不讓多個目標彼此衝突並排出優先順序,選擇你的戰場,採取有「多重作用」、能「服務多個目標」的行動。


2.發揮自制力:要留心察覺誘惑,以做好準備。要考量現在的行動對未來產生的影響,單一選擇對目標的影響或許不大,但每次累積起來的次數就會帶來巨大後果。

*二種自制力策略:a.透過改變情況,b.透過改變對情況的想法

a.「預先自我約束」:先消除誘惑或鞏固目標,給自己懲罰和獎勵

b.抬高目標的價值,貶低誘惑;用跳脫的眼光看待自制力難題


3.懂得延持享樂和滿足:要相信等待是值得的,等待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錯把未來打了折扣。


Part 4 善用人際支持

結交和自己目標一致,也鼓勵我們堅守目標的朋友。尋求榜樣,跟隨那些自己很成功也期待別人會成功的人。知道有人在關注自己的表現,能督促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