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開始喜歡我自己-渡部椪


渡部椪的圖文書<<開始喜歡我自己>>,描述作者為了建立自信,而做的一連串嘗試包括:和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對話,去做小時候做不到的事,代替父母愛自己,相信別人對自己的讚美,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和不勉強自己去諒解。作者因為不幸福的童年,使她在長大之後也認為自己不配獲得幸福,童年痛苦的記憶,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產生「自我厭惡」的感受。有一段時間她過胖,家裡堆滿東西,雖然她後來成功地減肥並且也把家裡整理乾淨,但喜悅的感覺卻無法維持,「自己是個沒用的人」的想法還是徘徊在腦中,她決定是時候要做出改變。

渡部椪傾聽「小時候的自己」所說的話,鼓勵她,和她重新挑戰之前做不到的事,好比乖乖刷牙、後翻上槓以及在眾人面前唱歌。那些小時候媽媽為了不讓她顯得女性化,而不准她穿的紅鞋和戴的金錶,她都買給自己。她也代替媽媽安慰自己,告訴那個受傷的小孩:「不用擔心,總有一天你也做得到的,就算和別人不一樣也沒關係。」一點一滴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以前做不到的事,用行動來累積各樣的經驗,作者漸漸建立了自信。

雖然作者還是無法諒解母親,但她體認到即便是這樣也不代表她不能獲得幸福,之前就是在心裡一直覺得「不原諒母親的自己」不好,所以否定自己,不過現在她接受了這樣的自己,不勉強自己去原諒,現在這樣就可以了,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

My take
書裡有件事讓我很有同感,作者發覺原來自己不喜歡和別人一樣,其實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一種「擔心無法和人一樣」的表現,特立獨行,就不會被拿來和別人比較,也就不會有比輸的問題。為了和別人不一樣,而不坦然面對自己的喜好,也是我的一種「應對機制」,後來想想其實這也是一種逃避的作法,不去爭取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反而假裝不在乎,就不用擔心會失敗。不斷地找藉口來迴避挑戰,久而久之戰鬥力全失,人就會變得消極和被動。

我覺得作者的方法很不錯,慢慢地去做一些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用行動來告訴自己,有很多事以前做不到,不代表現在做不到,一次進步一點點就行。我以前是個很不喜歡運動的人,討厭流汗,體力也很差,我記得大學的體育舞蹈課程,老是記不住老師教的動作,因此成績很低,但現在為了身體的健康,我開始跳有氧舞蹈,一開始我還是跟不上老師,手腳不協調,不過跳一次跟不上,我就持續跳很多次,現在我已經可以把動作熟記,而且我目前一個星期運動六次,這是以前的我無法想象的,但我現在知道只要「慢慢來,不要急」有很多事,我是可以做到的。

最後我想談談「無條件的愛」這件事,作者沒有從她的母親身上得到這種愛,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她也不愛自己,後來她意識到自己的痛苦,所以積極地做出改變。我明白這有多麼困難,因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愛自己,你很難不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但其實最該給自己「無條件的愛」的人就是自己,我們常常忘記「我」是自己的夥伴這件事,「我」才是最常和自己相處的人,一輩子無法分開的人,如果這個「我」不能無條件的愛自己,還不斷地否認自己,甚至厭惡自己,那麼日子會過得多痛苦,可想而知。

我很推薦作者的作法,就是把「我」想成小時候的自己,你是他/她的父母,看到小小的自己在哭泣,你會不忍心,你會安慰他/她,疼愛他/她,如果你沒辦愛現在的自己,就朝自己內心去尋找那個受傷的小小孩,看到他/她那麼難過,你一定也會很捨不得,你長大了,有力量去保護他/她,不再讓任何人傷害他/她,任何人,包括你自己。把這個練習當作是「開始喜歡我自己」的第一步,對自己仁慈和寬容,愛自己,不用等到自己「夠好」,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包括你自己!...

深度數位大掃除-卡爾•紐波特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卡爾•紐波特的新作<<深度數位大掃除>>,宣揚數位斷捨離的概念,強調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有意識地刪減和權衡連線的時間,奪回自主權,選擇對自己最有助益的線上活動,把「簡潔也可以豐富」的概念運用在我們和數位工具的關係上。

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把手伸向手機,划划動態牆,查看一下訊息,因為怕錯過什麼有趣的事,或反正二、三分鐘的時間也不能做什麼,為了填補無聊,我們幾乎從不斷線。我們之所以會連線成癮,是因為業者刻意設計的結果,他們藉由間歇的正向強化,不定期發送的回饋,使人忍不住想一直查看手機;另外追求社會認可的渴望,讓我們在線上流連,只為了多得到一個讚或愛心。為了減輕這樣的強迫行為,我們曾經試著減短上網時間,但成果總是不佳,作者說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執行策略,他提議我們實行「數位斷捨離」。

為何要數位斷捨離?
成為一個數位極簡主義者,是因為想把寶貴的時間拿來做更有價值的產出,拿來學習,以及維持重要的人際關係。不想再被各式各樣的數位工具,把我們的時間切割的支離破碎,不想掉入商人們刻意設下的注意力陷阱。數位極簡主義者理解到,擁有更多的科技,可能使他們的生活體驗變得更少,如果科技的存在,不能為他們所珍惜的事物增加價值,那他們不會因為一點點的便利或好處,而犧牲大把的時間。

實踐的流程
1. 騰出三十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時停用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2. 利用三十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3. 在暫停期結束後,重新把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以及日後的「具體」用法,以便從它獲得最大價值。

有意識地選擇數位工具,不要混淆「方便」與「關鍵」,思考這些工具是否是能支持你價值觀的最佳方式,把它們拿來改善生活,而非減少或取代生活中的體驗。好比在臉書上對親友的新生兒照片按讚,倒不如親自打通電話恭喜他們,或帶份禮物去拜訪。作者引用雪莉•特克的論點,強調線上的交流不該取代「面對面」的對話,後者才能讓我們學會傾聽,感受到被理解的喜悅,以及培養同理心。

限制使用數位工具的時間及方式,依尋固定的「操作程序」,像是每天下班之後的一段特定時間(7-8點),只能在桌機上用臉書,不在手機上裝社群媒體的app等⋯⋯。不過還有一點是大多數人在進行數位斷捨離時,會忘記思考的事:省下來的時間要做什麼?沒有事先考慮這個問題,他們會不知不覺彈回舊習慣,也就是用被動的連線活動迴避空白。

很多人以為所謂休閒,就是不要安排計畫,放鬆什麼都不做(我自己就是這樣),但許多人在無所事事的狀態下,就是會因為無聊,而忍不住一直打電動、追劇,然後坐在沙發上一整天,結果搞得既疲憊又空虛。事實上休閒時間是必須要「刻意」甚至是「事先」就規劃好的,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喜歡什麼,在斷網的狀態下能做什麼事?

作者的建議是:
1. 優先考慮勞心費神的活動,而不是被動休閒。
離開螢幕的世界,當我們從新用更複雜的方式和實體的世界交流,我們更能發揮潛能,增加真實的體驗。把修復、學習或自製東西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2. 運用技能在實體的世界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培養「技藝」創造事物,透過明確的技能展現自我的價值,雖然會很累,但卻會帶來滿滿的成就感。

3. 尋找那些需要結構化社交互動的實體活動。
加入感興趣的團體,增加社交互動,建立一個「實體的」社群,強化人際關係的連結。

4. 享受獨處的時刻
作者引用凱斯利奇和爾文對獨處的定義:你的大腦不受其它大腦的影響,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

你的大腦必須擁有安靜的時間,以便支持有意義的生活,獨處能讓人放鬆,沈澱心情,使人產生新的想法,並且更理解自己。巴斯卡說:「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是源自於人類無法安靜地獨自坐在一個房間裡。」

My take 
這本<<深度數位大掃除>>可算是我對於極簡主義生活理解的最後一塊拼圖。我一直以來就對於數位工具的使用抱著謹慎的態度,首先我的手機沒有line,沒有facebook,也沒有youtube的app,最近還把手機的搜尋引擎換成duckduck go,大大縮短我亂吸收不必要資訊的時間,出門時若是預期會有空檔時間,我就會帶本書或筆記本出門,我從沒有在那一、二分鐘的時間玩手機,我都拿這個時間來放空,而我覺得和人交際時還一直盯著手機很不禮貌,所以我不這樣做,事實上,我出門常不帶手機。

我也規定自己晚上八點過後不能上網,因為藍光會影響我的睡眠,我准許自己在中午11點到12點的時間隨意上網、收信、回訊息,晚上7-8點可以看Netflix,這些是基本原則,平常大致都能遵守,比較難的是要寫文章之前,我會有拖延的心態,會藉著找資料的理由在網路上亂看亂連,我在考慮應該也要把ipad的搜尋引擎換成duckduck go。

不過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省下來的時間到底要做什麼,我之前非常喜歡追劇,但現在必須想個優質的休閒活動來取代它,雖然我沒有實行作者所說的三十天數位斷捨離,但因為我老公有(他的三十天斷捨離日記),所以這個月的週末他不打電動,我不追劇,我們嘗試了一些以前從沒做過的事像:換紗窗、煮咖喱飯和翻新桌子等⋯⋯。我深刻感覺到優質的休閒活動真的很累,但卻也讓我明白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每個禮拜要去思考要做什麼也不容易,的確是打開Netflix坐在沙發上最不用動腦了和不花錢了,不過我和老公都有偏頭痛的毛病,所以離開螢幕是必要的選擇。雖然我不知道今後會怎樣,但我會努力讓科技成為生活的助力,而不讓它成為問題的來源。

...

冒牌者症候群-潔薩米•希伯德



潔薩米•希伯德所寫的<<冒牌者症候群>>,探討一種老是覺得自己不配的「冒牌」心理陷阱。有此症候群的人,時時擔心被人發現自己的無能,內心充滿了焦慮感,為了怕別人拆穿,他們採取的因應策略包含逃避及過度工作。作者強調,當人們在面對未知挑戰而有焦慮的感覺是正常的,重點是「感覺不舒服,不代表沒能力」,如何在認知的層面上,正面地解讀不安感,是能踏出舒適圏的先決條件。

其實你不是冒牌者,而是完美主義者
認為自己是冒牌者的人,通常為自己設下了苛刻的目標,若不是一百分,就等於是零分的心態,讓他們幾乎不曾慶祝自己的成就,老是自我批評,不斷自我要求,結果便產生過勞現象。他們害怕失敗,所以逃避嘗試和挑戰,因此錯失了成長的機會。 事實是:世上沒有完美這一回事,你無法控制每件事。

停止自我懷疑
「寫下」自己的成就,用眼睛「實際地」去看看自己努力的成果,直到你能內化成功,把成果放在心上,知道這是自己的一部分,這樣才可建立評估自己表現的機制。有能力不代表要知道「所有的事」,或獨立完成每一件任務,關鍵是:你是否知道怎麼找出答案,尋求協助。真正能停止懷疑和不安的方法便是「行動」,做了之後,你通常都會發覺,事實上並沒有自己想得可怕。

相信你所有的獲得,都是你的值得
不是僥倖,不是運氣,是你一點一滴靠著自己的恆毅力所獲得的成就,並非人人都願意付出如此心力,你知道有太多人只是嘴巴說得厲害,但實際上要他們持之以恆地打拚,又有多少人做的到?

學著對自己「仁慈」,溫柔地對待自己,接納自己,你的存在價值並非取決於你做了多少事,你的存在本身就充滿了價值。你值得獲得「身心的安適」。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