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閱讀雜記


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
基本上,我不太重讀自己的書,但有的時候,我會很想重讀村上春樹的書,大概是很煩的時候。讀<<聽風的歌>>應該是想撒嬌吧,有一種可以被原諒的感覺,然後我又可以開始寫一些什麼東西。話說回來,村上的寫作風格真的很有感染力,但只能他用,其他人用就不行,因為一下子就會被發現那不是真的。我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認同書裡的角色了,因為我們都是怕麻煩的人,逃避型人格,極端一點,光要活著都覺得非常的不容易,真的就像書裡所說的:「放棄了各式各樣的東西」,但最近卻認為這樣有點行不通,覺得自己有點假,原來只是想活得輕鬆罷了,我擔心我已經有一顆更黑暗的心,因為我最近不太做夢了。

見誠 徹的<<讀書這個荒野>>
這本書裡的人生觀,完全是在另一邊的光譜上,拼命地戰鬥,什麼事都要做到壓倒性的地步,是會詰問你:「是否活得太輕鬆了」的一本書。和我完全相反的一個人,擁抱極端,認為活得不上不下,就不算精彩,主張把每件事都做到徹底,中庸的價值觀只會令人萎靡不振。他討厭一天到晚,空泛談論夢想、理想,又或者是野心的人,真正和現實搏鬥的人才沒有空講這些。去行動和實踐,在過程中可能會看起來悲慘不堪,但所謂的勝負,是在死亡前的一刻,對自己的評價。

當然作者主要講的是關於閱讀這件事,而他會擁有如此的人生觀,絕大部分也是從書中而來,他對於閱讀的評論,我很是贊同。好比,他認為閱讀的量和速度不是重點,甚至也不該只把閱讀當成獲得資訊的手段(老實說,要找資訊,上網搜尋可能比較快),閱讀應該能幫助我們體驗實際生活經驗不到的「另一個世界」,培養想像力,重點是「自己如何感受」。閱讀也是一種生存的武器,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自我檢驗、自我厭惡、自我否定到最後達到自我肯定,我們與內心的矛盾糾葛,想辦法制服它們。藉著持續閱讀,精鍊自我的言語詞彙,尋找答案,推動人生前進。

...

真確-漢斯•羅斯林


漢斯•羅斯林和他的兒子以及媳婦合著的<<真確>>旨在扭轉世人常犯的十種直覺偏誤,希望幫助大家能客觀和真確地理解世界。他們在書中放了許多數據、照片和圖表,但<<真確>>卻不是一本艱譅難懂的統計書,它裡面也有非常多的故事,因為漢斯•羅斯林認為:「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光靠數據也無法了解世界。」他在世界行醫、做研究、演講的經歷,再加上他的幽默,使得這本書兼具教育性和閱讀性。漢斯•羅斯林在2017年因胰臟癌過世,他窮畢生之力對抗全球的無知,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仍奮力地要把書完成,<<真確>>是他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我已把書中十種直覺偏誤和求真的習慣整理出來:(文章連結
在這裡只放上求真習慣的原則
1. 二分化直覺偏誤:請尋求多數
2. 負面型直覺偏誤:預期消息被渲染
3. 直線型直覺偏誤:明白線會彎折
4. 恐懼型直覺偏誤:要計算風險
5. 失真型直覺偏誤 :掌握比例
6. 概括型直覺偏誤:質疑分類
7. 宿命型直覺偏誤:緩慢改變也是改變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有工具箱(運用各種思考工具)
9. 怪罪型直覺偏誤:不要怪罪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小步前行

我想談談我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穫:希望和樂觀。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把我搞得有點焦慮(恐懼型、直線型和負面型直覺偏誤),但因為這本書的關係,我的心獲得了些許的平靜。作者漢斯•羅斯林不斷在書中強調新聞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大都報憂不報喜,因為媒體的關係,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並非真確,很容易覺得這個世界很悲慘,事實是:「世界很糟,也在變好。」我們不能把緩慢的改變當成沒有改變,否則會失去繼續奮鬥下去的動力,而且把錯誤的資訊當成指導方針,只會使我們離目標愈來愈遠。

作者教我要比對數據,所以我上網找了一下,發現1918年的流感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1.7千萬至5千萬死亡,今年的新冠肺炎到目前我寫文章的這個時候,約有91萬人確診,4.5萬人死亡,比對之下,我們不能說科技和醫療沒有進步,另外再看我們自己台灣的例子,比較南韓和日本,疫情爆發的猛烈,台灣相對來說算是有把感染人數控制住,而且我們還買得到物資,大部分的各行各業也都還持續運轉著,所以有關當局和醫療人員的努力絕對不是白費,想一想若是他們抱著宿命型直覺偏誤,覺得做什麼都是白工,那就完蛋了。

最後回來談這十種直覺偏誤,基本上我每一種都犯過,譬如我以為非洲國家都「一樣」非常窮,兒童死亡率也高,後來看了書中的泡泡圖才知道並非那麼一回事,這樣的分類和概括印象,對他們而言並不公正,就像如果有人分不清楚台灣(Taiwan)和泰國(Thailand),我也會覺得很陌名其妙,明明差那麼多!這本書不僅增加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對於日常生活也很有幫助,其中之一就是我現在比較沒那麼宿命觀了,我會提醒自己不要再把「你都沒變」(這句話也帶有怪罪型偏誤)掛在嘴上說了,因為那是「直覺」反應,並非「數據」證明。

...

真確(十大直覺偏誤整理)-漢斯•羅斯林



真確》書評連結

Ch1 二分化直覺偏誤
二分化直覺: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之間橫著一條鴻溝-一種大大的不公。由於這種直覺,我們眼中的世界分成兩類國家,或是分成兩類人:富人與窮人。

把相異的人事物寫成對立,偏好報導赤貧與富豪,不愛報導許多人胼手胝足慢慢改善生活。

但真實世界往往不是斷然二分,多數人通常是落在中間,鴻溝並不存在。

新的分類方式:四個所得等級
第一級:每天賺1美元(10億人)     第二級:每天賺4美元 (30億人)
第三級:每天賺16美元(20億人)   第四級:每天賺32美元 (10億人)

如何扭轉二分化直覺偏誤?
1. 不要只比較平均值
要檢視分布狀況,不把群體綁在一起,而是檢視所有個體,發現乍看迥異的群體其實多所重疊。

2. 留意對極值的比較
極端特例能告訴我們的並不多。多數通常位於中間。

3. 留意自己的上層目光
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又經過媒體篩選,而它們喜歡誇張聳動的大事,不愛平凡日常的小事。從上層俯瞰的目光不準,底下其他東西看起來都一樣矮,但其實不然。

Ch2 負面型直覺偏誤
負面型直覺:傾向於留意壞的而非好的事情。-事情正變得更糟
三種情況:對過往的錯誤記憶、新聞媒體與社運人士的選擇性報導,以及擔心把壞事說是在好轉會顯得冷血。

當一般人誤以為世界沒在進步,很容易認為目前的努力只是徒勞,連對確實有效的措施都失去信心。

記住,慶祝現有的成功是一回事,繼續目前的奮戰是一回事,兩者並不衝突。別只憑感覺,而是要去思考。

如何扭轉負面型直覺偏誤
1. 既是糟糕也在變好
練習區分狀態(比如「糟糕」)與改變的趨勢(比如「變好」),明白事情可以既是糟糕也在變好。
2. 好消息不成新聞
3. 逐漸進步不成新聞
4. 新聞多不代表壞事多 
有時是代表各界對壞事的監控有所提升
5. 小心對過往的美化

Ch3 直線型直覺偏誤
直線型直覺偏誤:數據只會一直增加
如何扭轉直線型直覺偏誤
明白一條線有各種走向:直線、S型、滑梯型、駝峰型、倍增型
任兩點連起來都像是直線,但只要有第三點,我們就能分辨到底是直線或倍增型曲線。

Ch4 恐懼型直覺偏誤
恐懼型直覺偏誤:面對突發狀況,腦中立刻冒出最壞的打算。

恐懼可以有益,前提是得針對對的事物。恐懼型直覺很容易導致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最害怕卻其實不甚危險的事物上,忽略真正危險的事物。

為了弄清我們到底該害怕什麼以真正保護所愛的人,我們該壓下恐懼型直覺,真正檢視各種死因的人數。

「恐懼」和「危險」是兩回事。可怕的事物是令人感覺危險,危險的事物是真正帶來危害。如果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可怕而非危險的事物上(也就是太過關注恐懼),等於是往錯誤方向白耗精力。

如何扭轉恐懼型直覺偏誤
1. 先冷靜再說
2. 評估風險

Ch5 失真型直覺偏誤
失真型直覺偏誤:對事物的認知有不成比例的失真。
失真型直覺讓我們把有限的注意力與資源放在個案上,放在特定受害者上,放在眼前的具體事物上。


如何扭轉失真型直覺偏誤
要看到統計數據背後的個別故事,也要看到個別故事背後的統計數據。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光靠數據也無法了解世界。
1. 比對數字
別看單獨的數字,別讓數字落單。
2. 80/20法則
先聚焦在那些占80%的項目,了解80%在哪?為何這麼大?有何意涵?
約20%的項目會耗80%以上的預算。找少數最大的項目,優先處理,那些往往比其他全部加起來更重要。
3. 除法
當遇到一個很大的數字,找出背後意義的最好方法通常是拿某個總數(如總人口數)去除。數字與比例可能透露天差地別的資訊。

Ch6 概括型真覺偏誤
概括型真覺偏誤讓我們假定同一分類下的所有東西或人都很類似,或抓著某個分類裡的幾個特例,或一個特例,就套用在整個分類上。

如何扭轉概括型直覺偏誤
1. 尋找更好的分類
影響人們生活模式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收入。
2. 質疑你的分類
*尋找同一類別裡的相異之處,不同類別裡的相似之處
*當心「多數」:51%或99%?確認百分比
*當心特例
*假定你不是「正常」,而別人不是笨蛋:你的經驗不代表「正常」,未必能套用所有狀況
*當心從一個群體套用到另一個群體的做法

Ch7宿命型直覺偏誤
宿命型直覺偏誤認為固有特質決定了個人、國家、宗教或文化的命運。事情會是現在這樣,背後有無從擺脫的命定理由:事情向來如此,永遠不會改變。

如何扭轉宿命型直覺偏誤
1. 緩慢改變不是沒有改變
2. 樂於更新知識
3. 跟爺爺聊一聊:可以發現價值觀的改變
4. 蒐集文化改變的例子

Ch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

永遠固守或反對某個特定概念,你會看不到那些不符這觀點的資訊。

如何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時常檢驗你所喜愛的概念是否有漏洞,對自身局限抱持虛心,對不符想像的知識抱持好奇,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抱持好奇,別只跟同意你的人談話,別只看符合你認知的例子,而是接觸不同意你的人,接觸反駁你的人,把不同見解當作有助理解世界的保貴資源。

明白專業有局限:別對專業以外的領域撈過界,別人的專業也存局限,同樣得小心留意。

槌子與釘子:如果你擅長使用某個工具,你會太常想去用它。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某個問題,你容易誇大那個問題或解方的重要性。切記,沒有哪個工具處處適用。

Ch9 怪罪型直覺
怪罪型直覺是替某件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凶。我們愛認為壞事必有因,是某個有權有勢的惡人在搞鬼。我們往往誇大特定個人或群體的重要性,無法妥善依事實理解世界;沈溺在過於簡單的指控,沒看見更複雜的真相,沒留意對的地方,也就很難解決問題,防止壞事重演。

為了釐清世上多數重要問題,我們不該只把矛頭對準犯錯的個人,而是要對準整個體制與系統。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世界,你得弄清世界真正的運作方式,別只想揍誰一拳。

你不應期望媒體給你一個基於現實的世界觀。

如何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
*忍住尋找代罪羔羊,不輕易怪罪及指責
*尋找原因而非戰犯
*尋找體制而非英雄

Ch10 急迫型直覺偏誤
急迫型直覺偏誤:當我們擔心受怕,想著最糟狀況,並且面臨時間壓力,很容易就做出極蠢的決定。當我們急著當機立斷趕快行動,就很妥協思考分析。急著做事,卻做錯了事。

如何扭轉急迫型直覺偏誤
未來總是某程度上無從確定。每當我們談到未來就該抱持開放態度,清楚其中牽涉的不確定性。我們不該挑最誇張的預測,呈現最糟的狀況,卻講得好像註定發生。
*深呼吸:當急迫型直覺反應出現,其它直覺也會跟進,分析力形同關機。這時你得尋求更多時間和資訊。事情很少是現在再不做就沒機會了,也很少是非得二擇一不可。
*堅守相關且正確的數據
*當心算命仙:任何對未來的預測都不是鐵口直斷,而是有不確定性。
*當心激進行動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