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傾聽靈魂的聲音》-湯瑪斯·摩爾


心理治療師湯瑪斯·摩爾所寫的《傾聽靈魂的聲音》強調「照顧心靈」的重要性,留心關照心靈的需求,而不是當心理問題浮現時才治療或修復它。作者利用神話、宗教、文學、夢境、個案故事和榮格心靈學,採取全方位的角度來看待理解和照拂心靈。為了活得更有靈性,我們需要花時間和心力省思內心,以及和信任的人討論,找出不同觀點,當問題產生時,不要只看事物表面,而是看進深層核心,從症狀中尋求背後的意義,面對困難和煩惱需要耐性,它們能使我們更加瞭解自己,豐富心靈。


「『心靈』是種性質,是體驗生活和認識自我的一種層次。它牽涉到深度、價值、相互關係和個人特質。」若是我們忽略心靈需求,除了身心會出現狀況,還會失去人性關懷和獨特的個性,變得機械化和淹沒在集體意識之中。陶冶心靈並不需要移世獨立,而是要在每天的日常之中,每一樣尋常的活動之中,以細心、技藝和專注的態度過生活,好好體驗人生,將自己投入生存的環境中,只要有心、有想像力,即便是微小平凡的日子,也能為心靈帶來養份。


從事心靈之旅,目的不是克服所有人生的紛擾和焦慮,或者去除所有問題,而是去賦予生活深度和價值。我們的理智期待一個快速簡單的答案,一個井然有序的人生,但心靈要的是多元豐富的意義、深沈的思索和各式各樣的體驗,若非如此,心靈就會受苦。我們的內心有許多的需求,需要尊重它們,一昧壓抑,症狀就會出現,接納心靈的陰暗負面,瞭解它們是循環中的一部分,可以讓我們得到自由。


那麼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心靈?作者提供以下兩種方式:

一、在我們的過去之中,找到心靈無法跨越的特殊事件,試圖解開當時的心結。

二、找到喜愛的活動或資源,在當下滋養心靈。

記住:「我們的職責是呵護我們的心靈,但反過來,心靈也在呵護我們。」

...

老靈魂


最近更新了手機,不更新還好,更新後手機的耗電量驚人,現在待機時間剩不到半天,之前可以一、兩天才充一次電,如今沒辦法了,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更新的原因,因為每次的更新體驗都很差。我常覺得更新軟體,是汰舊性計劃的一部份,為的就是要讓消費者不斷買新手機,這就像幫一部老爺車換了超強引擎,整部車為了配合新引擎的效能,拚了老命,很快就會解體。對我來說,東西不一定要最新型或最先進才好,物品是工具,要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能解決問題才好,我是個不擅長使用新工具的人,用上手的東西,突然變了個樣子,會令我感到困擾。


我一直到2016年,才不情願地換了第一支智慧型手機,一直用到了現在,打算再使用十年,我對新科技的接受度一向很低,若不是因為另一半是工程師,幫家裡添購了大大小小的新奇玩意,我大概還生活在我父母那個時代,沒有串流服務、電子書、平板,各種遊戲主機等。我常覺得自己有一個老靈魂,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對很多新潮流充滿了負面想法,彷彿那種古板的老人會批評年輕人的穿著打扮以及行為舉止,千方百計跟新科技保持距離的同時,還不斷在心裡嘮叨碎念。


我每次看到那些邊走路,邊滑手機而擋住我去路的人,都會皺眉頭,那些在用餐時間各自低頭玩手機的人、那些在下課時間玩平板的小朋友、那些在家庭聚會看手機的親戚、那些站在美麗的風景前仍盯著手機的旅客,那些對著發亮的手機螢幕猛看的嬰兒們,對於這些景象我大概永遠都無法看得慣。我也討厭生產者老是宣稱加了新功能,新成份或甚至是新顏色就提高產品的價格,然後下架我本來用的好好的產品。若只是因為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跟著改變,大概也只能接受,但讓我感到擔憂的是,隨著時代改變的不只是生活習慣,還包括了心態及想法。


一有新產品上市就得趕緊入手,也不管舊的還能不能用;人和人的交流只剩下訊息,面對面的互動變成了一種負擔;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活動必需設計的和手機遊戲一樣有趣;上班和下班沒有分別,隨時隨地保持連線是必備條件;什麼都要快速,3G4G5G,我曾經看過一個小女孩因為網路速度太慢,而大發脾氣,差點就要把手上的平板砸了。耐心等待,對我們來說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即便是二、三分鐘的空白時間,我們也要拿出手機將它填滿,一邊騎車,一邊看訊息已經不稀奇了,現在看的是影片,我們期待每分每秒都有事情發生,「空白」再也不代表休息、放鬆,而是無聊乏味。


可是沒有空檔和空間的腦袋想不出什麼創意,沒有空檔和空間的心靈容不下愛和關懷。在步調快速的世界裡,我們沒有時間停下來,留心發生在週遭的人事物,沒有餘裕讓他們在內心停留,事物不會留下深刻印象,世界因此變得模糊,所以感動也不會產生。然而世界不會倒轉時間,懐舊的情懷成了消費市場獲利的手段,進步的世代討厭食古不化的老人,至於我那喜歡古蹟、老街、老歌、經典作品和傳統價值的老靈魂大概也只能繼續在心裡嘮叨碎念了。

...

《 位置 》-安妮·艾諾(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位置》收錄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的兩部作品:《位置》和《一個女人》,分別紀錄她逝去的父親及母親。艾諾用平鋪直敘的手法,來敘述父母的生活點滴,同時也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她以一種客觀,甚至是一個純粹觀察者的角度寫作,以便將父母真實的樣子描繪出來。


《位置》寫的是艾諾的父親,艾諾認為自己和父親之間存在著無法靠近的距離,那是一種語言隔閡,兩種階級之間的衝突。她的父母是工人階級,他們努力想擺脫窮困和匱乏,然而他們的生活老是充滿欣羨和嫉妒的感受。他們盡可能供養艾諾,讓她衣食無憂,除此之外沒辦法和艾諾有心靈或智識的交流,尤其是父親對艾諾所處的中產階級世界抱著一種自卑感,除了盡可能不讓自己出醜,還避而遠之。艾諾夾在兩個階級之間,她的心態是矛盾的,她一方面覺得低下階層的生活值得敬重,一方面又認為這樣不太體面,她感到幸福的同時又存在一種悖離感。她在作品一開始引用尚·惹內的句子說道:「我嘗試以這種方式來解釋:在我們違逆背叛之時,寫作是最後的依靠。」從這不難看出,她認為自己背叛了她出生的階級和家庭,而她和父親的隔隔不入或許更加深了這種感受,她極欲地想向上流動,當她成功時,卻又自嘲和內疚。雖然她的父親沒說出口,但他是以女兒為傲的,從他放在皮夾裡那張,艾諾考上女師的榜單就可看出。艾諾寫道:「說不定他最覺得驕傲的事,或者說他存在的正當性,是這個:我屬於鄙夷他的那個世界。」


《一個女人》講述艾諾的母親,她的個性和強韌在字句間迸發,比起和父親的關係,艾諾和母親算是比較親近的。她們會一起逛街、看展覽,母親想提升自己,所以會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甚至會和艾諾學習,她要讓自己符合別人的正面評價:「是個女工,但很正經」。不過艾諾說母親的努力和實際成果之間依然存在著落差,她的母親不像其他同學的母親一樣,體態纖瘦、含蓄客氣。母親不再是艾諾仿效的典範,艾諾後來遠離了她,離家求學。父親過世後,母親搬去和艾諾住在一起,一開始母親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不過之後也在照顧兩個孫子的日子中安定下來。母親後來得了阿茲海默症,從一個事事一手包辦的獨立女人,變成樣樣都得依靠別人,彷彿成了一個孩子,無法清楚表達想法,也無法照顧自己。艾諾她的母親走出了她出生的階級,成為歷史,因此成為了艾諾所屬的這個以文字和概念統治的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艾諾不會覺得孤單,然而母親的離世,也使艾諾失去了她所從出的世界最後的聯繫。


相關閱讀:《嫉妒所未知的空白》

...

Only bitter not sweet


偶爾有些時候會對一切充滿了怒氣,什麼事都看不順眼,覺得人生的劇本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認為生活不該只是這樣,所以一直在等待著,渴望迎來美好的轉變,然而突然的好運,從來沒有降臨,只有不斷地被拒絕,只有希望一再落空。於是埋怨不斷累積,人逐漸變得苦澀,一邊對別人的成功感到嫉妒,一邊對自己的毫無作為感到焦躁。因為焦急不安,就開始一連串不經思考的行動,做什麼都好,總比被動地等待好,殊不知,這就跟在森林裡迷了路一樣,愈是胡亂地東繞西繞,只是在消耗體力,等到力量被白白浪費,處境反而變得更加危險,所以或許該好好待在原地,等待救援的來臨?


可是若是在人生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最好還是不要抱著有人會來救自己的念頭,這樣的想法會讓人喪失生存的能力,我們都知道被保護的愈好的花朵,面對嚴苛的環境,生存機率很低,而我們所處的世界,何時缺乏殘酷的考驗?研究顯示,實驗室裡,必需費點力氣才能找到食物的老鼠,比起那些被動等待餵養的老鼠,在遇見新的挑戰時更加願意嘗試,並且更能堅持下去。人類老是喜歡拿老鼠來做實驗,結果卻活得跟隻老鼠沒什麼兩樣,總是在滾輪上跑個不停,怎麼跑都無法前進。如果真的得當一隻老鼠,那就當米老鼠吧,其碼,還能活在資本主義的夢想樂園裡。


等待等到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行動又沒有任何結果,日子就這樣流逝,直到一天醒來成了一個暴躁不滿的老人,不斷悔恨怎麼會把日子過成這樣?多希望自己是可以讓父母感到驕傲的兒女,多希望自己是可以讓兒女敬仰的父母,功成名就,大富大貴,可恨壯志未酬,窮苦潦倒。不願承認自己是人生競賽裡的失敗者,吃不起lobster,只能是個loser,新開的高級自助餐廳,永遠都訂不到位,所以吃不起龍蝦的只有自己,書上說:「最低估他人之不幸者通常承受最多痛苦。」


會不會有一天,再也沒有人會因為生活而受委屈,不用每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起床,搭上同一班生存的列車,在裡頭因為太過擁擠而無法呼吸。星期一到星期五為了麵包,連心靈都變得空虛,然後又一起在週末朝著大大小小的mall湧去,成為消費市場的獵物,重複疲憊,疲憊重複,我們複製了自己做為勞動者的角色,不過是遊戲背景裡的NPC。我們可否自願登出這場人生的比賽,活在一個沒有比較,沒有輸贏的世界裡,何時我們才能自訂遊戲的規矩,活在一個再也不是別人說的算,一個能舒服做自己的世界裡?



...

《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約翰·高曼& 妮安·希維爾



約翰·高曼和妮安·希維爾合著的《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有別那些寫的大多是作者主觀意見的兩性關係作品,這本書根據大量的科學觀察及研究來分析婚姻關係,以及紀錄夫妻之間的相處和互動模式,從中歸納出傷害關係的行為,和美滿婚姻的秘訣。另外作者還附上許多評量和練習,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加理解自己的婚姻狀況,還有益於感情的維繫及穩定。


《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使我增加了許多關於夫婦相處的知識,我一直都知道愛情必須用心經營,但一直到讀了這本書後,才有比較明確具體的概念該如何行動,這本書根本應該列為所有夫妻必讀的寶典!約翰·高曼所主持的愛情實驗室,觀察了上百對夫妻,經過長年累積下來的數據,甚至可以讓他們透過夫妻的五分鐘互動,就做出兩人的婚姻是否能順利的預測。他們發現幸福婚姻的基礎是「深厚的友誼」,快樂的夫妻相互尊重,享受對方的陪伴,並且對彼此的喜好與厭惡很清楚,雖然也會吵架和爭執,但他們會找到方法,不讓自己對另一半的不滿超過愛意,也就是兩人之間有股「正面力量」,能夠超越彼此的爭論。


作者說預測一段婚姻是否能長久,可以從夫妻爭吵的方式看出端倪,通常走不下的兩人在爭論時會有一些特徵:

一、尖銳的開場:一開始態度就非常負面,直接指控對方,充滿否定。

二、爭論出現「四騎士」(批評、輕蔑、辯解、放棄溝通),通常這類爭吵都變成對「人」的怒罵,而非對「事」的討論,也幾乎無法達成共識。

三、情緒衝擊過大:充滿強烈的負面情緒,使人感到震驚,不知所措,只想逃離。

四、肢體語言(身體反應):當情緒激動,會對身體造成壓力,好比心跳狂飆、分泌腎上腺素、喘不過氣來等。

五、無效的示好訊息:那些雙方試圖緩和氣氛或和解的作法(如「我們暫停一下」、或幽默搞笑)全都被忽略,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六、糟糕的回憶:對另一半和婚姻若極度不滿,連過去的回憶都會被改寫,變得負面,又或者他們根本記不住以往的快樂時光。


作者在研究快樂的夫妻多年後發現,要預防分手,重點並非不吵架,「兩人平時的相處才是關鍵」,所以書中提出的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主要是奠基在增強彼此的友誼。


原則一:補強愛情地圖

增加對彼此的瞭解,快樂的夫妻十分熟悉對方的世界,擁有內容完整的「愛情地圖」,他們會在腦中儲存另一半生活裡的相關訊息,如喜好、興趣、煩惱、希望及人生目標等,並且會定時更新。


原則二:培養愛戀與愛慕

幸福的夫妻互相喜愛,常提醒自己另一半的正向特質,時常想著愛上對方的原因,他們尊敬及重視彼此。


原則三:回應而非回絕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回應對方,好比妻子說:那件衣服好漂亮,丈夫回應:真的吔,好適合你喔,而不是一言不發的滑手機。從小事溝通起,在現實生活裡,點燃浪漫的方式相當平凡,就是保持連結。


一天結束前,一起聊聊今天過得如何,可以幫助夫妻調適生活裡婚姻以外的壓力。


「積極傾聽」:用同理心與不帶批判的態度,聆聽另一半的想法,特別適合用在談論對象不是彼此時。


如何進行對話:1.輪流 2.不要主動給予意見,除非對方要求 3.表現出真的很在意 4.表達理解 5.站在另一半這邊 6.展現出「同仇敵愾」7.傳達愛意 8.接納對方的感受


原則四:接受另一半的意見

分享權力和決定權,採取開放態度,回應對方說的內容而非語氣。生活中有時需要適時讓步。珍惜與尊重另一半,是接納對方意見的真諦。


原則五:解決可解決的問題

按照以下步驟:1.圓融的開場 2.䆁出與接受示好訊息 3.安撫自己和對方 4.互相妥協

5.包容彼此缺點。重點就是要以禮相待


兩人的關係有時會陷入「真希望」的思維。抱著這種態度,就很難解決衝突。解決衝突的本意並非要改變對方,而是在於協商,找出對方都能接受的共通點與方式。記得可以拒絕另一半的要求,但不能貶低這些要求。


原則六:打破僵局

終結僵局的目的並非解決問題,而是打破僵局,展開對話。這個僵局也許是婚姻中的永久問題,但你們終究可以在不傷害彼此的情況下,討論問題並與之共存。


原則七:創造共同意義

婚姻不只是養兒育女,分擔家務與性生活。婚姻也能擁有創造兩人內在生命的精神層面,亦即一種充滿象徵與慣例的文化與對彼此角色與目標的認同,這能連繫兩人,帶領兩人瞭解成為家人的意義。


創造鼓勵氣氛,讓對方能坦誠討論彼此的信念。


相關閱讀:《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約翰·高特曼



...

只是個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小朋友很喜歡用跑的,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往前衝去,邊跑邊笑,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他們,他們是如此自由奔放,彷彿只要一股勁地往前跑,就會快點長大,可以做到更多現在還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一直要到後來,我們才發現等在前方的並不是所嚮往的自由,而是責任還有身不由己,這時我們終於明白,不管幾歲,似乎都無法躲開體制的束縛和支配,小時候是學校,長大後是整個社會,然後我們繼續等待,或許老了、退休了,就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是這時的我們已經不再邊跑邊笑,充滿期待⋯⋯


長大之後得先學會如何養活自己,然後養活家人,最好還要買楝房子,畢竟租房子,也不知道房東哪一天會把房子收回去,又或者老了,還租不租得到房子也很難說。但房價卻瘋狂飆漲,光是一個停車位就超過一百萬,難不成我們可以只買一個車位,然後在上面搭帳篷嗎?一個月領三萬元的上班族,何時存得到錢買房?我們總得要吃飯吧,現在一個鷄腿便當就要一百元,去超市買即期白吐司或許比較省,只是省下來的錢,一樣買不起房子。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為何辛苦工作的人,還要當心老後會流落街頭?


所以只有一份工作不夠,還要「斜桿」,只懂得存錢不夠,還要懂得投資,最好有一夕爆紅或致富的方法,於是各式各樣的書籍、教學課程和影片充斥,這個年頭只有一技之長就等著被AI取代吧,彷彿錢賺得少或是沒有多種技能的人就活該被市場淘汰。但重新學會一項技能需要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偏偏「窮忙族」這兩樣都沒有,如此辛苦工作的人卻還要被認為不上進或不努力。大部分的人都要用盡力氣,才活得下去,我們好像實驗室裡的老鼠,一天到晚在滾輪上跑個不停。


如果我們想從滾輪上下來,過著不被資本主義經濟驅使的人生,好比再也不要拚命賺錢,然後拚命消費,畢竟手機為何需要一年換一隻新的,衣服也不需要擺滿一整個房間,然而想過簡樸的小日子,就會被批評成沒有鬥志。憑什麼因為我們容易感到滿足就得被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污名化?當這個世界都在崇尚某種價值觀,如果自己沒有跟隨主流,有時難免會覺得孤單,但我覺得更可怕的是,被這個世界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長大怎麼變得這麼難?難怪現在還有課程專門在教導我們怎麼當個成人,內容包括理財、管理時間、排解壓力、建立好的習慣、培養身心健康等。這也顯示出已經有愈來愈多人明白,所謂的成人,不是只要年紀到了就行,「成人」變成一個我們必須要學習和用功才能得到的身份,所以要是大家有時也覺得當個大人好難,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因為所有在社群上的那些光鮮亮麗的大人們,內心都有一個不知所措的孩子。或許成人可以買貴一點的玩具,吃高級一點的零食,沒有門禁,但到頭來,我們其實都還只是個孩子。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羅伯·狄保德



臨床心理學專家羅伯·狄保德藉由文學故事《柳林風聲》為原型,發展出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裡頭紀錄了蛤蟆接受心理諮商的過程。全文淺顯易懂,使人容易產生代入感,隨著蛤蟆和心理師蒼鷺的合作對談,他愈來愈理解自己,最後終於走出憂鬱,找到人生的目標,承擔責任,重新和社會產生連結。


蛤蟆感到精神不濟,十分憂傷,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在朋友們的鼓勵之下,他決定去找蒼鷺做心理諮商。一開始,蒼鷺便強調諮商是個自發的過程,是當事人為了「自己」而做出的舉動,只有當自己想要好起來,才能有所改變,蛤蟆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蒼鷺的指示,而是必須負責任和蒼鷺合作,經由問答和對談,來發掘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蛤蟆總共做了十次的諮商,每一次,蒼鷺都會問他「感覺如何?」試圖幫助蛤蟆去理解自己的情緒,而不被制約反射控制,能夠決定要擁有什麼樣的感覺,並且不再被情緒束縛,面對各種情況,做出合適的反應。蒼鷺指出,人們會處在三種自我狀態:「兒童、父母、成人」狀態,兒童自我狀態,是指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感覺與行動,當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會表現像個嚴厲的父母,可能會批評、挑剔並且很容易感到憤怒。最後的成人自我狀態是指能做出理性且合理的行為,可以計劃、考慮、決定並採取行動。


蛤蟆常處於兒童自我狀態,順從別人的意見,試圖取悅他人,壓抑自己的憤怒,他選擇了「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他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認為別人都比他強。他玩著像是「我是倒霉鬼」、還有「可憐的我」等心理遊戲,藉此不斷強化「我不好」的心理地位,把人生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蛤蟆在蒼鷺的引導下,領悟到不一定要照著自己編好的「人生故事劇」走,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必須誠懇地因應當下的需求,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


在心理諮商的幫助下,蛤蟆恢復了精神,也開始計劃人生,他終於可以擺脫依賴,走入獨立的狀態,「獨立代表以自己為榮,接受自己的全部能力及與眾不同的特質,並且捍衛自主權」,能夠做到獨立,便能朝著「共生」前進,尊重及接納別人的不同,順利和他人互動及合作,達到「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地位。

...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七:存錢



剛領完年終或是拿到紅包的大家會做些什麼事呢?花掉?投資?還是存起來?工作十幾年從未領過年終的我,不知道一下子得到一大筆錢的感覺,至於小時候的紅包,我幾乎都會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因為從小就被如此教導。現在有許多家長會提早讓孩子知道理財的重要性,但似乎還是有不少小孩對於「金錢」的概念懵懵懂懂。我自己班上的學生,在和我聊天時會說爸爸是開公司的,自己家裡有很多錢,並且把錢拿在手上晃;不然就是看到小朋友拿著新買的玩具,玩沒多久,就丟到一旁,下次又拿著新玩具出現。看著這些學生,我常常會覺得,這年頭,孩子生的少,能生的,家中的經濟狀況都不錯,通常都很寵孩子,在物質上的供應在我看來都過多、過剩了。


這些小孩不太懂得珍惜,不理解事物的取得需要付出成本,也不知道何謂「延遲享樂」,因為他們不需要為了買某樣東西,而花幾個月的時間把零用錢存下來,出國旅遊也不是自己賺錢之後才能做的事,而是每年寒暑假的固定行程。對他們而言,一切的物質享受是那麼理所當然,從某方面來說,他們似乎也不需要有什麼理財觀念,畢竟理財涉及到取捨,要決定金錢的分配方式,而他們不用選擇,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應該也不太會有存錢的概念。


另外一種人也不太會存錢,他們入不敷出,每個月賺的永遠都比不上花的速度,錢根本留不下來,他們想著反正也存不到錢買車買房,又何必錙銖必較,苦了自己?倒不如想花就花,想買就買,畢竟工作那麼辛苦,總是要慰勞一下自己。老實說,我有時也不免會有這種想法。對於第一類不存錢的富二代們,有沒有存款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我們這種必需靠固定收入過活的人,沒有存款可是攸關生存的大事,偏偏有時我們就是裝作,它是一件可以擱置到改天再做也無所謂的事。


不管怎樣也要有一筆緊急預備金吧!這是我不斷告誡自己的。像之前因為疫情關係,突然停課,沒有收入的我,也是只能靠存款暫時撐著,更不用說萬一生病要住院,即使有健保和保險,也都要先拿出一筆不少錢來,繳費後才能憑收據請領保險給付,如果沒有存款,我們還得在身體不舒服時煩惱錢要從哪裡來。我雖然修過經濟和會計,但卻不是什麼理財專家,所以絕對無法教大家該怎麼管理自己的金錢,我有的其實只是對金錢的不安全感,小時候老是看見父母為錢煩惱,就知道沒存錢是一件多危險的事,所以即使不夠錢買車子和房子,至少也必須繳得起醫療費用。


有存款可讓自己有多一點的自由,少一點委屈,好比當我們因為工作受氣想離職時,也可以走得很有勇氣。最重要的一點,要是身邊能存一些生活費,就不會有一種匱乏的感受,因為滿腦子老是在想著錢的事情,占用了許多的心神,而造成所謂的認知頻寬稅負(Cognition Tax)。根據Sendhil MullainathanEldar Shafir的理論,匱乏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影響了認知,使我們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也無法按照計劃行事,於是不理智的決定和衝動的行為一再發生,也就是愈沒錢愈容易胡亂消費。所以為了不要老是有缺錢的匱乏感,預先存錢是必須的。


我覺得,只要不用把存錢的目標定的太高,就不會覺得自己做不到。每個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從小小的改變開始,不需要一下子逼自己存很多錢,而是培養存錢的習慣,一開始可能一個月存個一千,或甚至只是把零錢存下來,重要的是用這個行動向自己證明,我們能做得到。一杯飲料五十元,少喝幾杯也能存到幾百元,衣服少買一件,又能存幾百元,當有了存錢的意識之後,便會開始注意花錢的習慣,若是能進一步記錄下每次的花費,不僅能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有個全面的理解,還可以知道每筆支出是否是合理必要。另外,在發薪水當天,就預先留下一筆錢當作存款,也是個好方法,重點是,存錢不該被放在待辦清單上,改天再做,而是每天都要做一點的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