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行程之外


上一次提到我平日的行程,每天按表操課,通常到了星期六的時候就會非常的疲憊,尤其提不起勁運動,覺得怎麼每天都要做一樣的事情,重複單調使我厭煩,特別是看不到進步和突破的時候。但我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會看到成績,全部都要時間的累積,學英文、減脂增肌和寫作,都沒有捷徑,只能靠著不斷地練習,耐心等候,人生大概就是一直在跑馬拉松,每個人都必需把自己訓練成長跑好手。


有時這種無止盡想讓自己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也不免讓人喪氣,好比努力運動了三個月,肌肉量才增加了0.1,而且可能下星期站上體重機,那0.1就消失不見了,還有那些背了又忘的單字,以及怎麼寫都寫不出來的文學感,在身體健康鬥志高昂的時候,咬緊牙再拚就是了,但有些時候,還真想什麼都不管,放肆地耍廢一番。星期天就是我徹底放飛的時刻,亂吃東西,一整天和沙發為伍,暫停平日的行程,就算腦袋停不下來,也要讓身體停下來,如果沒有星期天的存在,我一定無法恢復熱情和精力迎接新的一週。


世界上當然沒有所謂的捷徑這回事,所謂的捷徑大概是一種「向惡魔許願」,想要快速減肥,結果智齒痛到什麼都吃不了,一下子瘦了五公斤,想要輕鬆獲得一筆錢,結果親人過世,讓你領到保險金,想要變成網路紅人,結果被拍到不堪入目的影片,總之都不是一些會令人高興的正面發展,所以才會說要小心自己許下的願望。以下這才是真實會發生的事,像是想要變成一個勇敢的人,所以就遇到很多的挑戰或困境,藉由克服重重難關和考驗,而越戰越勇,若是想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生活中就會碰到很多的問題,讓你煩惱不已,使你不停地思考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斷嘗試和失敗才可能獲得智慧。到頭來,根本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我想這個道理愈早體認愈好,才不會浪費時間去想一些有的沒的。


不過話説回來,儘管每天練習很累,但那卻是我們唯一能掌握的事,抱怨也沒關係,覺得厭煩也可以,人本來就不是機器,不可能會沒有情緖,不可能永遠精力充沛,所以星期天才必須存在,所以放飛自我才有意義,要是每天都耍廢,那在可以休息的時候,也不會覺得有種心滿意足的感覺。如果你發現對自己一向喜歡的事物突然失去了熱情,或許只要一個星期天就能解決你的問題,放假是為了能讓我再多做二組深蹲,多唸五分鐘英文,以及再寫1小時!

...

《童年》-托芙·迪特萊弗森

 


丹麥著名女詩人托芙·迪特萊弗森的自傳體小說,哥本哈根三部曲第一部《童年》,描述作者托芙十五歲前的生活,她和父母及哥哥的關係,她居住的社區,她的鄰居和朋友,她的隔隔不入和煩惱憂愁。作者的文筆美麗動人且張力十足,她的文字能使讀者進入她的世界,感受她情緒,完全沒有流水帳式的記載,即便沒有高潮跌起的劇情,卻還是能吸引人的目光,這都得歸功於書中所營造出的抒情且危險的氛圍,和作者那如詩般的字句。


托芙生長在工人階級,父母並不允許她初中畢業後繼續升學,但她的創作天賦,以及對詩歌的熱愛很早就顯露出來,她有敏銳的觀察力和一顆敏感的心,縱使家中能讀的書不多,她還是能從生活中,從她的愁思中獲得寫詩的靈感。她沒有自己的房間,所以她必須想辦法藏起她的詩本,因為週遭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她的父親甚至斷言,女人是不可能成為詩人的。托芙身旁的人可說都是粗魯無文的,大部分的時候,她都裝瘋賣傻,因為這樣她才不會被人欺負,她戴上一張面具,隱藏自己的聰慧早熟。托芙的童年是辛苦的,她覺得孤獨和疏離,在這個極需歸屬感和關愛的時期,她所感到的盡是匱乏和不滿。


托芙和母親的關係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她,她渴望擁有母親的愛,但她的母親常常處於情緒不穩的狀態,有時會取笑她,有時會打罵她,所以托芙會藉著沈默,抹殺自己的存在,並學會察言觀色,努力取悅母親,不要讓她不高興,而這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托芙形容她和母親的關係是「親密且痛苦和扭曲的」,而她總是在尋找愛的蛛絲馬跡。托芙生活的環境充滿了吵閙甚至是暴力,她覺得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都很粗俗,她將自己藏身在書本的世界和詩歌創作之中,只有如此才能舒解她的憂傷和渴望。


她唯一的朋友露絲是和她完全不同的人,但為了維持這段友誼,她假裝成不同的個性,做根本不想做的事,她覺得無法對露絲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是種欺騙,而這樣的做法無法建立起親密的關係。托芙非常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理解她,認同她的才華的人,在那個人面前,她可以唸自己寫的詩,而不會被嘲笑。


托芙形容自己的童年是一口棺木,無法逃脫,有著堅硬的稜角,會把人徹底撕個粉碎,且永遠都不合身,有時太長,有時太短,我想她應該是想說痛苦的時刻太長,快樂的時光太短。即便托芙對自己的童年沒有正面的評價,可是當童年即將逝去,她依舊是感傷的,因為她對未來感到不安,不知道該如何養活自己,儘管如此,她還是決定繼續寫詩,直到它們能夠被發表出來。托芙的童年成了她創作的沃土,是她心靈圖書館,而她將不斷重返,以便吸取知識和經驗。


*相關閱讀


哥本哈根三部曲2 《青春》


哥本哈根三部曲3 《毒藥》

...

生活的節奏


一天的結束是在和老公說晚安之後,一個禮拜的結束是在星期五打掃完房子之後,期許自己每一天,每一個星期的結束都能有一種小小的滿足感,身體和大腦因為有好好工作,所以感到有點疲憊,卻又不至於覺得消耗殆盡,只要好好睡一覺,明天醒來又會充滿活力。


我每天的行程安排幾乎都差不多,容易預測,已經形成一套儀式,規律地被執行著,這些建立起來的習慣,給我一種安心感,它們形成了穩定的中心,為我的生活帶來了秩序,讓我在這混亂的世界裡,不致於慌了手腳,所以有時候我很討厭那些「預期之外」的事件,驚喜感很少,驚慌感很多。我努力過著不複雜的生活,身為一個內向的人必須積存精神和心力,把它們運用在最重要的人事物,我刻意避免過多的刺激,專注在能幫助自己成長和感到充實的活動上。


我的生活主要繞著四件事:學習英文、運動、寫作和閱讀,以前還必須加上教課,但現在放長假中,就可以把教課的時間都拿來寫作和想一些有的沒的了(老公說我在發呆的時候,很像個瓜類,><)。學英文花1-1.5小時,運動30分鐘-1小時,寫作2小時,閱讀1-1.5小時,每天大約花5-6小時做完這些事,剩下的時間就自由安排。我的電力每次最多維持2小時,我非常佩服那些可以坐在辦公室8小時的人,他們是如何保持專注的?一直對著電腦螢幕,我真的沒辦法,一直坐著不動,我真的辦不到,我連過馬路等紅綠燈的時候,身體都會扭來扭去,這方面我倒是一點都不文靜。


早上的時間先聽英文廣播,之後不停地朗讀,訓練自己的英文發音,動完腦就來動動身體,打開YouTube 跟著老師們一起做有氧,伸展筋骨,晚餐之後再和老公去公園散步。午覺睡醒,開始寫點東西,希望至少每天可以寫兩小時,除了寫書評,現在更想創作出自己的東西,想寫散文和小說,感覺應該會很有趣。最後在晩上洗澡以前,至少閱讀一小時,閱讀喜好很隨意,但最愛的還是文學。每天做完做些事,心裡就會有種踏實感,覺得今天沒有被浪費掉,然後如果可以一覺到天亮,不要一個晩上醒來好多次,那麼隔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就可以大聲地說著「來玩吧!」,以迎接新的一天。

...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保羅·布倫



「人是最勇敢也最容易痛苦的動物,同時卻又不排斥受苦;反之,他接受,甚至追求,只要能找到痛苦的意義與受苦的理由。」-尼采《道德系譜學》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倫的著作《有多痛,就有多值得》旨在理解人為何為主動尋求痛苦,以及痛苦的價值。作者認為人不總是一昧追求享樂,而是會在愉悅和痛苦之中找到平衡,也就是所謂的「甜蜜點」,適量合宜且可控的痛苦,在對比作用之下能增加愉悅的感受,而某些與努力、辛勞有關的痛苦還能帶來生命的意義。


保羅·布倫依據「動機多元論」來解釋,為何人會自願去追求一些負面體驗或者是痛苦,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各自擁抱不同的生命意義。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作者說的有益的痛苦是「自願」而不是那些「非自願且不可控」的磨難。好比有人會自願去爬聖母峰、做重訓、看恐怖片、聽悲傷的歌曲,還有生兒育女,會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合宜的痛苦可以為快感鋪路,還可以提升生活的滿足感和人生的意義。


人不總是要追求快樂的極大化,我們會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超越自我,而願意犧牲當下的享樂,以求未來能換取更大的報酬。另外我們堅信努力奮鬥且克服困難,能夠帶來令人心滿意足的成就感,進而證明自己的價值以及找到人生的意義。一成不變,無風無浪的生活甚至會被人們視為是無聊的,無需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是一種認證的標準。我們主動去追求痛苦,為了彰顯自己的生理與心理有多堅毅強靭。痛苦同時也可以被當成是一個指標,提醒我們什麼地方出了差錯,以便做出修正。


我們人類不只是體驗者,也同時是個觀察者,會觀察自己的所做所為,而反省思考我們是否是在浪費自己的人生。沒錯坐在沙發舒服的滑著手機,是個不費勁甚至是愉快的體驗,若是能活在虛擬世界裡不斷享樂更是無痛無傷,但這並不是人類想追求的,至少不是所有的人。「許多人認為追求快樂是天性,人類在乎的僅只愉悅別無其他。其實不然,人類始終尋求更深刻,具有超越性的體驗。」

...

是火龍不是奧黛麗赫本


在讀完《凝視優雅》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要當個優雅的人,不論何時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保持內心的從容,然後就在這個星期一,我失去自己的冷靜自持,終於認清事實,我不是那塊料。我從來就是一個沒什麼耐心,並且很容易覺得煩的人,本來以為隨著年紀增加,人會變得愈來愈有智慧和有氣質,不會再那麼粗魯莽撞,結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看來我還是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不要妄想會變成奧黛麗赫本了。


星期一,換掉平常穿的T恤和運動褲,久違地打扮一下,準備和老公去吃下午茶,來個小約會,結果出門時,剛好遇到傾盆大雨,撐著一把傘的我們,衣服和褲子都濕了一半,鞋子就像個小水窪泡滿水,又熱又悶又不舒服,好心情全都浸在水裡。我整個人感到怒氣沖天,讓我生氣的是,我知道只要早十分鐘出門就不會遇上這場大雨,而也我也知道這場雨一下子就會停了,我們就是「正好」在雨最大,會淋得最濕得時候,在路上走那十分鐘,更氣的是,都是因為我沒算好時間,自己慢吞吞的東摸西摸,才會晚十分鐘出門。好不容易走到餐廳附近的騎樓,低頭看到如此狼狽的自己,我忍不住大聲咒罵,此時此刻我才不想當什麼優雅的人,我只想大駡這可惡的雨和愚蠢的自己,一旁的老公極力想安撫我,可是不知為何在這種情況下,他不管說什麼或做什麼,我只會更生氣,而無辜的他只能被流彈波及。


讓我平靜下來,回復正常的是當我抬頭看見老公也渾身濕透,卻還急忙從包裡拿出衛生紙幫我擦濕掉的衣服,看到他那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模樣,就覺得又可憐又心疼,頓時什麼氣都沒有了,也趕緊拿衛生紙幫他擦乾。我心想自己真是個脾氣很差,情商又低的老婆,太委屈老公了。我多希望能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不管下雨或是大太陽都能享受當下,下雨了,就玩水,天晴了,就曬太陽,不要輕易被外在環境影響情緒,什麼事都能一笑置之。可是我每次只要事情不順自己的意,或是發生了掌控之外的事,就很容易生氣和厭煩,還像個小孩子一樣,把心情全都表現在臉上,這樣的行為一點都不成熟穩重,然後事後才在感到後悔和抱歉,我真心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遇到刺激就立即做出反應,讓情緒當老大主宰一切,理智卻在沈睡,這大概已經不是不優雅可以形容了。記得以前有個同事,只要工作上發生任何不順她意的事,她馬上就會在所有人面前大暴走,其兇惡的模樣就如同一隻火龍,從她嘴裡吐出的怒火,摧毀整個辦公室的寧靜與和平,我們都非常怕她,總是會小心翼翼地和她保持距離,但她本人不只毫不在意自己給他人帶來的壓力,還覺得自己是個真性情不做作的人,對於這樣的人,除了搖頭還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而如今我也成了一個令人搖頭的人。


我想我的內心應該也有隻火龍,雖然大部分都時候不會噴火,但它終究是隻龍,看來我要學一些控制龍的咒語和方法,希望學會了馴龍之術,我便不會再傷了重要的人。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



處在這個人生的抉擇點上,重讀保羅·科爾賀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真是⋯⋯

書裡大部分的內容都忘記了,再讀一遍,反而讓我疑惑它本來是這樣的一本書嗎?這句「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應該連沒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如果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天命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失去了信心,又或者因為怕受傷而猶豫是否要不要去尋夢,都可以在小說中找到勇氣。有些書會讓人腦袋糾結,擾亂人內心的平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就屬於這一類,或許有人會認為它的內容太過天真,不負責任地鼓勵大家放下一切追求夢想,但我覺得那些人一定也是認真在思考自己人生的人,一定也像小說𥚃的麵包師傅和水晶店商人一樣,心裡都有夢。


沒有為自己的夢想或目標煩惱掙扎過的人,應該很少吧,每個人的心裡可能都有放不下的夢,或因為現實而沈睡,或因為各種理由而不得不放棄,然後它就卡在心裡,三不五時疼痛著,提醒你它的存在,要是有一天它不再痛了,是不是代表著心也死了?「要注意你流淚的地方,那就是心所在的地方,也正是你的寶藏被埋藏的地方。」


追求天命和夢想的道路,一定會有痛苦,但如果夢想容易達成,大概也不會被視為是夢想了吧,「有多痛,就有多值得」拿來衡量夢想應該十分貼切。不過作者保羅·科爾賀也說了就算找不到寶藏,還是可以再回去當個牧羊人,這樣看來,不去嘗試未免太可惜了,就如同主角牧羊少年所說的就算他沒有抵達金字塔,沒有找到寶藏,他還是比其他牧羊人旅行到了更遠的地方,看到更多的景色。「你必須去找到寶藏,那麼你這一路上學會的事情才有意義。」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中,總是會留下些什麼,我是這樣相信的。


「如果我們努力變得更好,圍繞著我們的每樣事物也會變得更好。」

就當是給自己一個機會,拿出行動做出改變,一顆小小的石頭,也能產生漣漪,書裡說了「新手的好運道」,有股強大的力量希望你能完成天命,所以會給你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我覺得生命太過珍貴而且短暫,實在經不起我們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每過一天,就離死亡更近一步的人生,哪有拿來浪費的餘裕,充滿遺憾和後悔的人生,比起追求夢想而失敗的人生也沒有比較吸引人。


「告訴你的心,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而且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神與永恆的邂逅。」


「當我真心在追尋著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當我真實地在追尋著夢想時,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


...

自由自在,不需要抱歉


我很好奇女人在家的時候都是什麼樣的?前幾天看了入江久繪的圖文書《結婚一年級生》和《娶到這樣的我,很抱歉》,好笑是好笑,但笑完之後,卻令我有些不解和生氣,覺得作者到底有什麼好道歉的?書中的內容大致上是在說身為主婦,作者做了那些失格的事,好比廚藝很糟、沒做家務事、不懂得理財、和不擅長打扮等等,因為如此作者覺得對老公很抱歉。有沒有搞錯?!


作者也有工作要做,只因為她是在家工作,她就必須做家事,還要煮三餐,在書中沒有提到她的老公需要分擔的家務,基本上沒上班的時候,他就是在打電動,然後嫌棄老婆煮的飯菜,以及責怪老婆沒打掃,更讓我生氣的是,他竟然還在家庭聚會的場合,當著作者的面向自己的爸媽和哥哥嫂嫂,數落作者的不是,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樣子,聯合所有人來攻擊自己的老婆,而且大家都為他的處境深表同情。這些人是認真的嗎?為什麼人妻必須被期待要做那麼多事?作者的公公還說: 「要知道背後有個好女人支持,男人才有辦法出人頭地呀!回到家後能夠放鬆,家裡有好吃的飯菜等著,這些聽起來好像很普通,卻是男人在外認真打拚的動力唷!」那作者也可以反過來這樣要求自己的老公嗎?畢竟她常常要趕稿子也很累,如果老公可以煮飯打掃,那她也可以更有動力工作唷!


不只如此,連作者在家素顏、睡回籠覺、一整天穿著家居服也不行!但老公卻可以發胖然後穿著內褲走來走去?所以即使沒有要去哪裡,也要化全妝,穿上外出服?大部分的主婦在家都這樣嗎?我即便是要去上班也沒有全妝過,若只是出門買個東西,甚至去小餐館吃飯,都是素顏,外出服就兩套輪替,T恤加運動褲,在家就整天穿著當成睡衣的T恤和短褲,當然是素顏,衣服都是乾乾淨淨的,穿的很舒服自在。另外,我完全不會煮飯做菜,作者的廚藝絕對比我高超,她還會做甜點,基本上我和老公三餐都是外食,家務事的部分,我們會互相分擔,平日他曬衣服、洗澡後擦乾浴室地板和倒垃圾,我收衣服、整理床鋪和擦除了浴室外的地板,然後兩人一起做每週一次的大掃除,不過大部分的時候,老公還是做比較多的家務。順帶一提,家庭支出是他負責,也是他在寫家計簿,他從來沒有因為錢賺得比我多,就認為我必須要做家事,要會煮飯,或者要會打扮,即使我不會做這些事,他也不會因此和他的家人抱怨或感到委屈,這才是常態吧!


老婆娶來是要她當個家事管家的嗎?而且還不用支付薪水?既然雙方都在工作,家事就該平均分攤,沒道理要其中一方做所有的事吧?作者老公還抱怨她整天在家懶懶散散的,但像我每天在家滾來滾去,我老公也不會說我什麼,我老公如果要放鬆,我也不會有二話,(好啦,如果他要花錢買遊戲機和3C產品,我會說很多話),作者老公難不成是訓導主任,每天要檢查服裝儀容和生活習慣?


我就不懂了,有些人會花大錢和心力去養寵物,供它們吃住外加把屎把尿,給它們無條件的愛,還從來不曾要求回報,絕對不會叫它們去煮飯掃地,怎麼對自己的老婆比對一隻狗或一隻貓還不如?看來以後求婚,要說「請嫁給我吧,我以後一定會對你像對我的貓一樣好的!給你滿滿的愛和自由!」當人妻就已經這麼累,更不用說生小孩之後會有多辛苦,難怪愈來愈多的女人選擇不婚不生,一個人還比較輕鬆自在,活得輕鬆自在有什麼好需要抱歉的!

...

《創造自由/自在生活》-森博嗣


小說家森博嗣所寫的《創造自由/自在生活》主要在闡述如何獲得自由,擺脫支配,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打造生活。所謂的自由就是「過得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隨自己的心意去做」,自由並非是種毫無責任的狀態,而是自覺自己被支配,而拿出行動改變現狀,為了能「隨心所欲」,一定要有想法,然後思考和行動,才能獲得自由的滿足感。


「支配」來自外在,也來自內心,這些支配可能是所謂的常識、定論、評論,也可能是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支配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不被掌控,首先必須認識到哪些事情是支配。被支配,或許反而能活得比較輕鬆,照著別人的意願行動,就可以獲得某些恩惠及好處。比起每一事都要自己思考判斷,做出選擇,並且承擔責任的自由,被支配來得簡單省事。但作者認為,如果覺得思考很麻煩,行動也很麻煩,最後就會來到連活著也覺得很麻煩的地步!


對於被支配這件事,重點不在於是否能忍受,而是如果能排除,就應該要去努力,要是討厭的話,就應該要拿出勇氣去停止,即使是微小的行動也無妨,總之就是要抵抗。不抵抗,就會被支配者認為他們的所做所為是正確的,不抵抗,就只會引來更多的支配。作者認為人之所以無法活得自由,是自己容許的,不是不知道解決的方法,而是不願意去做。甘地說:「你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意義,但卻不得不做。做這些事,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自己不隨著世界輕易改變。」


若支配是來自於自己,來自於自己的想法、喜好、習慣,又或者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那麼就應該把自己變強,不斷訓練自己,不要被上述的一切所侷限,要發揮想像力,更大地拓展自己的可能性,當達到一定高度和水準,就能感受到自由,且隨心所欲自在的行動。要獲得自由,必須要做好準備,有時那意味著,走一條大多數人不走的路,或是選擇大家沒有選的選項,但目標這種事不是自己決定的就沒有意義了。活在別人為自己寫好的人生劇本中,你就只是個演員罷了,人必須建立自己的生命敘述,真實且有自覺地活著,從現在開始就一點一滴的累積,一步一步的前進吧。「以自由為目標而活的理由,正是因為那會令人開心得不得了。」

...

消失的半顆魯蛋


星期一在吃便當的時候,發現裡面一定會有配菜,半顆魯蛋不見了,一個六十五元的菜飯便當只剩下三樣菜和蘿蔔乾,吃起來有股淡淡的哀傷,通常我會在還有兩、三口白飯時配著半顆魯蛋吃完便當,少了那一半的魯蛋,剩下的白飯看起來有點淒涼。視為固定班底的便當店看來要被捨棄了,雖然吃得飽,但總覺得營養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雞蛋和電費價格上漲,食物變得越來越貴,但品質和份量卻沒有增加。家裡附近一家開不到一年的健康餐盒店,他們的便當也不如剛開始的有誠意了,本來有五、六塊杏鮑菇後來剩二塊,藜麥和白飯的比例從1:1,變成0.5:1,另外所有的青菜好像是為了省調味料,變得淡而無味,肉類可能是為了省瓦斯費,所以也不再煎得酥脆。價格沒變,品質卻打了折扣的餐點,令人失望,然而這卻已經是常態了,最近不管是吃什麼,都是花越來越多的錢,得到越來越少的滿足感,一杯小農拿鐵100元、一塊水果百匯雜糧麵包165元、綠葡萄一斤290元、魯蛋一顆20元,一份羊肉炒麵170元、牛奶一瓶105元、小蕃茄一盒170元、一顆綠豆椪60元⋯⋯


我記得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嗯⋯⋯非常久以前的事了),一天的零用錢不加車錢是200元,當時的小確幸是在下課時,在學校旁的小攤子買一片35元的鷄排和一杯30元的珍奶,花65元解決一餐,但現在65元卻連一片鷄排都買不起,物價真的是回憶中的最美!如果想追求是健康的飲食,要付出的花費就更高了,標榜「健康、無添加、有機」都非常的貴。在美國,有錢的人才吃得到新鮮蔬果、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海鮮和肉品,低收入者只能吃垃圾食物,有些人甚至是住在所謂的「營養沙漠」之中,根本無法獲得健康均衡的飲食,這樣的狀況在我們的台灣應該也在上演。


我一直覺得生在台灣非常的幸福,有好多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尤其是去過歐洲之後,我更加認為如此。我記得在鹿特丹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冷,想吃一碗熱呼呼的麵,喝口湯暖暖身體,在市場看到一個攤位,一碗小小的拉麵要300多塊台幣,我真的花不下去。結果在歐洲,最常吃的就是泡麵、薯條和漢堡,若是想進餐廳,兩個人沒有花個一千塊是出不來的,而且他們料理食物的方式就是不合我的胃口。一回到台灣,我和老公彷彿餓了一個星期沒吃東西,盡情品嚐路邊的小吃,那種終於吃飽的感覺真好。但現在我怎麼覺得只有去吃到飽的餐廳時,才有一種吃的心滿意足的感覺?並不是為了份量,而是為了飲食的多樣性,可以吃到足夠蔬菜、海鮮和肉類,不用把錢花在不喜歡又沒有什麼營養的食物上,不能依自己喜好選擇菜色的便當,常常有種踩雷的疑慮。剛剛晚餐吃了義大利麵和焗烤飯,不含任何飲料和附餐就花了六百多塊,結帳時又再度浮現了哀傷的感覺。


我當然知道是因為店租很貴,所以外食也很貴,要省錢的話,或許應該自己在家開伙,但買食材自己料理真的有比較便宜嗎?食材費加上料理和清潔的時間,怎麼算都不覺得有比較划算,我媽就常抱怨說現在要花很多錢買菜,像上次她弄了一道冷筍沙拉,她說買三、四根筍子花了四、五百塊,一桌六人份的晚餐也要花快3000塊,更不用說她七早八早就起床去市場買菜,然後花了一上午時間熬湯、滷肉,又花錢又辛苦。如果真的要說,在家自己煮當然可以吃得比較健康,不過花的成本絕對不會比較少。


現在到底要花多少錢才能吃到營養均衡的一餐呢?我在想如果我年收入超過百萬,或是更多,是不是我就不會思考這件事?不!我想我應該還是會,尤其是對最近在家待業的我,那因為和預期的落差,那因為CP值太低而引發的哀傷感看來已經漸漸地由淡轉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