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追求無憾的人生:《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回憶錄《成為我自己》,是作者在八十五歲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自己的童年和父母的關係,職涯發展,還有創作的歷程。歐文·亞隆是教授、心理治療師更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書中可以看見歐文對待病人的關懷,對自己心理狀態的剖析,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死亡的恐懼。


到了八十五歲的高齡,對於即將到來的死亡有非常真實的感受,歐文說:「人若活得充實,沒有太大的遺憾,便能坦然面對死亡。」,從回憶錄來評斷,歐文這一生的確活得精彩,和妻子擁有相互扶持的愛情,兒孫滿堂,在工作方面,對於團體治療法有極大貢獻,並且將存在哲學的觀點代入了心理治療,發展了存在心理治療,很多的患者都因他獲益,他還寫了許多小說,雖然和逝去的父母有未解的結,但現在的他也已經有足夠的智慧去感恩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這樣的人生在我看來的確是無憾了。我反而覺得歐文會恐懼死亡是因為不捨,放不下他愛的人,他所經歷的一切,所以他也非常害怕失智,不過除了少數的人,對於死亡,誰都是難以忍受的。


書中提到歐文帶領癌症病人做團體治療,有些病人說他們因此真正地活著。「我們雖然無所逃離死亡的現實,卻可以在死亡的概念裡找到生機。」知道自己必死, 會讓我們不會把活著視為理所當然,有限的生命和時間,讓我們可以看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當生命快到盡頭,大部分的人都會發現,一輩子斤斤計較的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就如同癌症病人所說的:「真可惜,居然要等到今天,等到自己的身體被癌症搞得百孔千瘡了才知道如何生活。」


讀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原來心理治療師也需要其他心理治療師的專業幫助,歐文本身就因為焦慮而尋求不少醫生的協助,並且參加團體和他人建立緊密關係,來分享心中煩惱,化解憂愁。如果連專業的心理治療師都有自己無法處理的心理問題,常人如你我,或許更可以勇敢承認自己的脆弱無助,並且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最後,歐文在書末寫下:「如此人生?再來何妨!」這是極愛生命,生活沒有悔憾的人會說的話。


我們都還沒有八十五歲,或許還來得及。

...

《搖滾記》-Bob Dylan


Bob Dylan的自傳《搖滾記》寫他認識的人、他的表演、他剛到紐約時的狀況、他出名時的不勝負荷,還有最重要的是他的創作過程。


老實說對於民謠音樂或搖滾樂不是很理解的人,可能不太知道書中的那些歌手和歌曲,像我就是半個人都不認識,只能迷失在一連串的人名之中,不過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某種氛圍,一種對音樂的執著,一個表演者,一個創作者,一個藝術家直面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內心和這整個世界,把所感受到的,想盡辦法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Bob Dylan 嘗試不同的彈奏技巧,他向心儀的歌手學習,練習他們的唱法,也讀很多的書,看劇,看很多新聞,然後他要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歌詞。


他也會遇到瓶頸,一首歌可能只有歌詞,然後就進錄音室,一次又一次的試圖找到對的曲子,可能先隨意的彈點什麼,哼點曲調開始,或許這次可以捕捉得到,或許不行,所以一首歌可以錄二十幾次,而這種過程可以把一個人給逼瘋,但他仍不放棄找出事物的真正價值。


Bob Dylan 覺得自己被神化,被任意解讀,他的歌詞被詮釋推斷成各種意思,他對這一切感到厭惡,他想擁有孤獨和隱私,因為這對創作不可缺少,許多人期待Dylan 扮演他們心中的樣子,但他只是個想守護家人的父親,想專心創作的歌手,名聲是把雙面的刃。


他的新的表演方式,被認為是背叛民謠傳統,不過我倒是覺得許多的藝術家都會經歷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只從某一類作品去評斷或認識一個藝術家是不客觀的,不過喜好倒是可以有所不同。而且我所認識的厲害的藝術家大部分也都是「背離」傳統的人,或許「背叛傳統」可以被當作是種讚美,就如同Dylan自己在自傳中所說的:「人人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在乎任何限制。」他說他是那些和他同鄉的冒險家、先知、作家和音樂家的綜合體,他所言屬實,因為他的確進入了搖滾名人堂甚至還拿到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Bob Dylan 踏上了路,雖然不知道這條路將通往何方,但他仍舊展開行動,而我想這就是每個成功的人,相同的特點,也是我讀這一類自傳所要追求的精神。

...

《創意,從計畫開始》-水野學


《創意,從計畫開始》的作者水野學,是Good design company 的負責人,他以自己創意總監的工作經驗,來說明「工作計畫」的重要性,對於專案管理常遇到困難的人,或是做事不得要領無法準時結案的人,可以從本書學到如何解決問題,並且在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即便是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也應該制定「工作計畫」,所謂的工作計畫就是「例行公事化」,把每天該做的事情「系統化、模組化」之後,變成例行公事,就能順利完成工作的原因如下: 

一、有預先安排時間、工作步驟、和資源分配,無效作業就不會增加,能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任務。

二、模組化後,能夠更加上手每個環節,讓工作順利。

三、因為都是例行公事,只要依慣例處理,所以能減少做決定的次數,大腦就能留下空間處理「意外」,也能有餘裕提升工作品質,把精力放在其它重要的事情上。


如何安排「工作計畫」

一、調查各種相關知識

二、決定大概方向

三、想像可見又真實的計劃完成狀態

四、聽取各方意見

五、整理出具體的方案


如何和他人溝通

決定專案的「核心概念」,凖備好可以和大家共享的「容易理解的說法」,要訓練自己找出明確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意見或提案,而不是用一些模糊的字眼表達。


另外,作者提到一件事很發人省思,就是不要為求自我表現,而忘記了工作或任務本身的核心價值,好比不是要設計出很新潮前衛的風格來證明自己的設計功力,而是必須去思考適合手上此專案的需求,為它找出「正確解答」,要記住,最終目的不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而是要把工作做得更好。

...

一種新關係的可能:《 聊天紀錄》-莎莉·魯尼


莎莉·魯尼的小說《聊天紀錄》描述一段四角關係,女大學生法蘭希絲和玻碧,認識了一對夫妻梅麗莎和尼克。全書以法蘭希絲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讀到她的心情、想法,還有她和其他人的互動狀況。莎莉·魯尼擅長人物刻劃,角色的心理狀態描寫,同時也能呈現出角色間的張力。透過《聊天紀錄》可以窺見人類情感的複雜及多變,人際關係的糾結與羈絆,直視自我時的徬徨,以及年輕時的笨拙、天真和不得要領。


法蘭希絲寫詩,喜歡閱讀,她和玻碧會一起談論政治、社會問題,還有各種理論,她們倆個曾經交往過一陣子,分手後依舊維持朋友的關係。可以從小說中看得出來法蘭希絲崇拜玻碧,她覺得玻碧又美麗又聰明,她想變成玻碧,法蘭希絲甚至把玻碧比喻成耶穌,但她不懂得玻碧,她認為自己掌握不了她,她覺得玻碧比她強,擁有比她多的權力。把玻碧擺在偶像的位置,注定了不平等的關係,也難怪法蘭希絲說她掌握不了玻碧,畢竟誰掌握的了神?順利和諧的關係應該是橫向對等的,而非縱向的下對上的崇拜。


但法蘭希絲和他人交往時,都習慣把自己擺在弱勢的位置,在她和玻碧以及她和尼克的關係中,她覺得自己是被予取以求的那一方,但或許就如同玻碧說的,她是故意低估自己的力量,好讓自己不用自責,不用自責去破壞別人的家庭,不用自責用小說傷害了玻碧。法蘭希絲同時也是自卑的,面對玻碧的聰明美麗、尼克的家世背景和梅麗莎的成熟圓滑,法蘭希絲既羨慕又忌妒。她的自卑甚至讓她自殘,她還要尼克打她,她或許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情和幸福。她不敢承認自己的感情,她愛尼克,卻想把這段戀情貶成只剩肉體性,她有意讓別人隨便對待她,可能是因為這樣可以減輕她的罪惡感,也可能是因為她的家庭環境也沒有很健全,酗酒的父親有暴力的傾向,但她的母親卻仍舊要她去愛她的父親,母親的被動及忍耐,也影響了法蘭希絲和其他人的互動模式。


法蘭希絲一直以來是用理論來理解這個世界的,她和玻碧談資本主義、女權主義、共產主義還有種族衝突等議題。但她並沒有真正的拿出行動,做出改變,她也不想找一份正職的工作,在她父親停止給她生活費後,她幾乎沒法生存下去。


她也習慣透過郵件和訊息來和別人交流,但那些訊息並沒有辦法真正表達出她的想法,就像她和尼克的線上對談,有太多的誤解和欲言又止,有時那甚至變成一種遊戲,一種假裝,即便傳了那麽多訊息,卻還是無法確定對方的真意。不管是那些理論還是線上交流,一和真實世界碰撞在一起,就產生了衝突如矛盾。


在面對比她家境好的人,她會自卑,比她不好的人,她會內疚,她每天在自己內心的小劇場上演各種戲碼,愛尼克、不愛尼克,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的生活多一點真實感。還有就是她那要命的生理痛,疼痛讓她實實在在的活著。


法蘭希絲說她想偷走梅麗莎的一切,她反對資本主義,但最終她渴望的依舊是布爾喬亞式的生活,就是因為這所有的種種矛盾和反覆讓我覺得她很真實,不是那種善良勸人向上的小說人物,不過經過一切,這個角色還是有所成長的,因為在小說結尾她領悟到:「人生的某些事物,是你必須先經歷,才有辦法真正理解的。你不能永遠都只站在純粹分析的立場。」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