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不買衣服的新生活》-任多惠


韓國作者任多惠實踐「一年不買衣服計劃」,將過程記錄在部落格上,這本《不買衣服的新生活》則是部落格文章的集結。作者在書中分享不買衣服的契機,戰勝購物慾的方法,衣櫃排毒過程,以及不買衣服之後而改變的生活。


「所有的衣服在商場上都閃閃發光,一旦掛在我家衣櫃怎麼看起來都如此寒酸?」

作者任多惠擁有幾乎快一千件的衣物,但每天打開衣櫥卻依然不知道要穿什麼?花了那麼多錢和時間買了一堆衣服,卻每天穿著髒髒的運動服。有一天偶然看到鏡中邋塌的自己,驚覺這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進而意識到人生似乎有什麼地方出錯了。「既然買衣服也不會讓自己變漂亮,那乾脆省一點都不要買算了」,抱持著這個想法,作者開始了「一年不買衣服計劃」,運用現有的衣服做穿搭,並且拍照上傳部落格。


任多惠之所以有那麼多的衣服有很多原因,好比她會用購物慰藉心靈,喜歡逛街逛網拍,她無法抵抗便宜衣物的誘惑,看到想要的衣服會先買起來放,即便根本穿不到,她還會同款包色,還有因為買不起真正想買的,就買一堆類似的「失敗品」,以及那些看起來很美很仙的衣服,她也必須擁有, 然而那些衣服根本不適合她,長久下來,衣櫃裡的衣服都爆炸了⋯⋯


「不要在丟衣服的時候煩惱,在買衣服的時候先煩惱吧!」

作者決定不買衣服後,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為了找出適合自己的模樣,她去上課和聽講座,她把所有衣物都拿出來,認真的檢視,把不穿的衣服,不合適的衣服,賣掉或捐贈,這個過程讓她哭了又哭,終於把衣服減少到132件,而她的生活也因為這個過程而產生了變化。


她整理衣櫃後,也開始整理家中其它部分,家裡也漸漸清爽起來,她也認知到,衣服不是重點,是「身材」,她上健身房努力維持體重,也報名馬拉松,把它當成新的嗜好,生活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數過自己有多少件衣服呢?看完這本書後,我去數了,80件,檢視了一下發現,冬天的衣服數量大大地超過了夏天衣服數量,我記得去年夏天我只輪流穿兩件T恤,其中一件還是從老公那拿來的,領口都褪色了,每次看到我穿成這樣,我老公都會說我是他的小弟,但明明我想走的風格又不是什麼「小弟」路線> <,我覺得問題出在我只有在上班和出遊時才會認真打扮,去樓下買個東西或在家的時候都穿得很隨便,尤其是家居服,我都穿著起毛球的外套和領口已經失去彈性的T恤,看來我也跟作者有一樣的狀況,我想是時候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舒適和邋塌之間找到平衡點。非常建議大家也去數數看自己的衣服數量,說不定會發現許多不曾注意過的事。


...

《來自大海的禮物》-林白夫人(摘錄)


1.不論是否活在恩典裡,每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要學習處理好生活大小事。生活本身是一門課題,有時候好運是可以自己修煉而來的。p37


2.究竟女人要如何才能在紛擾的環境中保留自我的完整,如何在諸多外力的干擾之下仍然維持平衡,以及如何在外界的打擊之下保持心靈的堅強。p41


3.我在海濱的生活中,首先學會的就是「捨棄」的藝術,這是因為我了解到人們賴以維生的東西其實非常的少。從物質開始捨棄,然後不知不覺延伸到其他領域。p43


4.⋯⋯生活中最累人的是莫過於偽裝自我,這也就是為什麼社交生活會讓人疲累的緣故。p44


5.⋯⋯人真正賴以維生的物質其實不是多、而是少。p47


6.遠離了人群,我不僅與自然結合,同時也感覺與人類更加靠近。我想真正的隔閡並非來自形體上的分隔,而是來自精神上的孤絕。因為空間的阻隔並不會切斷你與所愛的人之間的連繫,但是心靈的隔絕卻是造成陌生的根源。如果一個人遠離了內在自我,同時也會與其他人疏離。p55


7.⋯⋯女人一點一滴、永不歇息地將自己灑向饑渴的人,但是卻沒有留太多的時間和安靜給自己充實內在逐漸消耗的水瓶。p.56


8.對一個持家教子的女人來說,她的工作是由零碎的家務、例行瑣事及社交生活所串連而成的⋯⋯然而,這些瑣事、差事及處理不完的人際關係,如何能成為有意義的創作呢?他們甚至連被當成有目標的活動都很難。也正是因為如此,連女人本身都不禁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機械工具。


有目標的付出比較不會耗盡一個人的才智,付出的本質應是如此:在消耗的同時便獲得了更新。p57-58


9.一個人需要時間獨處卻無法為他人所接受,反而必須找尋其他藉口來替代,或是為自己的獨處感到抱歉,像在掩飾過錯一樣。


事實上,獨處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光。生命中的一些泉源必須在獨處時才能獲得開發。


⋯⋯女人也需要藉著獨處來重新找回自我的本質,找回維繫人我關係的樞紐,也就是找回內在的平靜。查爾斯·摩根將這種內在的平靜描述成「在身體與心靈的活動之中維持靈魂的靜止,一如輪子轉動時靜止的輪軸」,p60-61


10.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在不斷的轉動中保持安穩沉靜,如何在紛擾的生活中充實內在的能量。


因為真正逐漸枯竭的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女性的內心。p62


11.心中需要補充能量的渴望不被滿足就不會消失。人們期待被全然接受,被視為單獨的個體而不是功能性的角色,希望每份付出的心力都是完整的、有目標的⋯⋯p65


12.⋯⋯只要是透過自我內在的創造過程,只要是屬於自己的某件小事—— 在清晨插一盆花、寫一首小詩或是默默地祈禱,都能在忙忙碌的一天當中給予自己幾許安靜的片刻,讓自己有向內尋求和拓展的機會。p66


13.⋯⋯今天幾乎外界所有的聲音、力量和趨勢都和向內發展的道路背道而馳⋯⋯p67


14.⋯⋯我們真的人從外在當中找到自己嗎?真的能在別人給我們的愛中、或是在他人手中的鏡子裡找回自己嗎?我相信要找回真正的自我應該像艾克哈特所說的:「走進自我的天地中認識自己。」而透過內在的創造活動,才能尋回真正的「我」;這聽起來非常矛盾,但是,在忘我的同時,才能找到自我。女人往往在忘我地沉浸與創作活動時找到了自己,重新找回所需要的力量來解決面臨的問題,來拾回被忽略已久的單純關係。唯有重新找回自己,才有能力找回失落的人際關係。p78


15.⋯⋯「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獨一無二,只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片刻。」


獨一無二的片刻是不容否定的,而重拾這些讓人懷念的時刻,雖然短暫卻是真切的。⋯⋯這些單獨相處的片刻都是不容否定的,但是它們並非永遠。


到後來人們終究會了解,世界上根本沒有、也不該有永遠存在的純淨關係。我們不該奢望永恆純淨的感情。因為那樣單純美好的關係,不論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受到限制,它的本質原來就隱含著排外的性質。這樣的關係排除了生活中的其他部分,排除了其他的人際關係,排除了個人人格的其他層面,排除了其他責任,排除了未來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成長。但是現實生活並非如此,⋯⋯


這些都是生活的真實面,無法被排除。p82-83


16.不過,縱然櫻蛤殼美麗、脆弱而易逝,但是它絕非虛假不實,我們不必因為它無法持久就將它視為虛假不實,而落入憤世嫉俗的窟窿裡。事實上, 持久與否並非判斷事物真假的關鍵,就像紅蜻蜓只存在世上一朝、天蠶蛾只停留世間一夕,但這並不代表牠們不存在。這是因為事物的真實性與時間的長短之間並沒有關聯,兩者分屬於不同的層面,必須以不同的標準來衡量。p85


17.聖艾修伯里:「愛不是彼此相對凝視,而是朝著共同的方向往外望去。」p90


18.構成(婚姻)這張網的成分是愛,不同種類的愛:最初是浪漫的愛情,然後逐漸成為心意的奉獻,而穿梭於兩者之間的便是不斷漾起漣漪的友伴之情。除了愛之外,交織成這張網的還有忠誠、相互的依賴,以及共同的經驗。在這張網中,會有和樂融融的時光,也有衝突爭吵的回憶;有快樂的成功,也有痛苦失敗的經歷;有彼此用語言溝通的時候,也有對沉默不語的接受與寬容。在這張網中,還有彼此對對方好惡的明瞭,以及對另一半習慣和身心反應的熟悉。這是一張用直覺與本能交織的網,兩個人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互相交流著。婚姻的網是由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所構成的,這種親密正式透過每天朝夕相處、夠同努力培養成的。這張網更是由實際生活所編織成,因此它在時間與空間裡踏踏實實地存在著。p92-3


19.在中年時期,人們除去了有形的奮鬥、世俗的野心及物質的累贅,終於可以自由地實現久經忽略的自我,讓智慧、心靈及天賦得以恣意發揮,讓自己的精神層面能夠再度擴展,同時也擺脫了櫻蛤殼的箝制。


20.里爾克:「在這種關係裡,彼此都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這種比較偏向人性的愛(無止境的體貼與溫柔,並且在收放之間界線分明且拿捏適當),正是我們目前努力在培養與摸索的一種愛,它是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相互呵護、相互碰觸,相互致意的一種關係。p104


21.女性必須獨自找出她們真正的重心,並且獨自達到她們生命的完整。p105


22.里爾克:「為了他人的緣故,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p106


23.里爾克:「兩個人之間要達到百分之百的享有彼此是不可能的,就算看起來彷彿存在,但是充其量也不過是任何一方、甚至雙方被剝奪自由與發展的狹隘協定罷了。然而,一旦我們了解並且接受兩個人之間不管怎樣親密都仍然存在著無限龐大的距離的話,那麼便有可能攜手締造出一段美滿的生活。而如果彼此都同樣喜愛並且悉心維護著這樣的距離,那麼便能看見完整的對方,以及對方身後的一大片天了。p107


24.我們的情緒,以及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正是這樣間斷而不連續的。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並非自始至終、隨時隨地以相同的方式愛著他。因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假裝做得到也不過是個謊言罷了。縱然如此,大部分的人們卻依然緣木求魚,這是因為我們對生命、對愛或是對人際關係的起落與漲退都普遍缺乏信心。在漲潮的時候我們歡笑,而對於退潮則極力抗拒。因為我們害怕退潮之後再也不會漲起,所以我們要求永恆、要求持續、要求不變。然而,生命中真正持續的是成長,真正不變的就是變。


人們的害怕是來自於缺乏安全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會因為佔有、期待或是一昧的要求就能產生,也不是當一個人懐舊地想念過去或是在不安之中冀望未來時就能擁有。


⋯⋯一個人真正感受到安全就是在這樣接受現在、切切實實活在此時此刻的當下。p117-8


25.美只有在空間的襯托之下才能恣意綻放。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在空白之中才顯得獨特、重要而充滿美感⋯⋯p124


26.⋯⋯人們總是傾向選擇熟悉的事物,害怕陌生的東西會嚇著我們、令我們失望,或是必須付出多一份的功夫來應付。但是,那樣布滿熟悉事物的生活,就好比千篇一律的菜單,若非全都是開胃小菜,就是清一色的飯後甜點。而真正豐富人生的,卻是那些夾帶著驚奇與失望的陌生事物。p128


27.回到那樣紛亂而多元化的生活中,我是不是將再度被錯誤的價值觀所壓迫?那種價值觀注重的不是質,而是量;不是靜止,而是快速;不是沈默,而是吵雜;不是思想,而是言語;不是美麗,而是貪婪。p129


28.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單一的個體,根本無法應付太多的其他個體,因此才索性將其他的個體都簡化成抽象的名詞「大眾」。我們因為應付不了現存的種種複雜問題,所以常常跳過了現在,活在過度簡化的未來之夢中;我們因為解決不了自己本身居住地方的問題,所以便大談闊論世界其他地方的種種問題。追根究底地說,這都是因為我們在自己肩上加添了無法承受的重擔,因此剩下的只有逃避一途了。p134-35


29.當我們回到生命的中心之後,才能真正找到向外擴展的基礎,也才能在「此刻」找到快樂、在「此地」找到平靜,並且在自身與他人身上找到愛,在人間建造天堂。p137

...

《來自大海的禮物》-林白夫人


林白夫人的散文作品《來自大海的禮物》描寫她在海濱島嶼的生活,在這段時間她思考自己生為女性所面臨的問題,探討如何在日益複雜紛亂的世界過簡單的生活,如何找到內心的平靜,如何獲得圓滿的人際關係。


《來自大海的禮物》是在1955年出版的,放在現在來讀一點都不過時,甚至非常適合身處在資本主義的人們,面對永不停歇且疏離噪動的世界,書中提供的生活哲學例如:「捨棄」的藝術,藉由獨處與創作充實心靈,活在當下等正是我們需要的一劑良方。


*簡單的生活

要學會「捨棄」,重質不重量,擁有的東西愈多,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來照料它們,徒增生活中不必要的負擔和責任,我們真正賴以生存的物資並不多,多的是慾望和虛榮,若是能把它們都放下,我們的日子會過得比較輕鬆自在。


*獨處和創作

我們需要獨處和創作來補充心靈能量,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不會知道該如何和別人共處,創作而非毫無目標地做著機械性的任務,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容許自己擁有一段專屬的時間,就算無法像作者一樣去海濱獨處,關上房門也是一個選擇,在這段期間看向自己的內心,找回自己。作者說我們不必為了需要獨處的時間,而感到抱歉,我們必須被當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而非功能性的工具。


*活在當下

為了活得自由,為了真正擁有安全感,我們必須接受現在,切切實實活在此時此刻,不是想著過去,抱著懷舊之情或遺憾之心不放,也不是望著未來,憂慮或冀望,背離當下就是白白浪費生命。


*完整的獨立個體

要真正的愛一個人,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去做誰的另一半,也不是想著要去依靠誰,而是要成長和學習,使心靈和智識都能完整,兩個完整的人在一起,生命會更加豐富,會比只做為彼此的另一半更有能力付出。


《來自大海的禮物》(摘錄)連結

...

《十月終結戰》-勞倫斯·萊特


勞倫斯·萊特的小說《十月終結戰》描述一場襲擊全球的大疫,未知的病毒造成人類的恐慌,社會秩序瓦解,人性道德淪喪;因為疫情而引發的懷疑與猜忌,導致國際衝突與對立,核戰和生物戰成了現實,文明即將被毀滅。作者有關於疫情和政治的詳實描寫十分引人入勝,彷彿在讀新聞報導,這本小說能幫助我們對世界有更多的瞭解,尤其當我們又剛好處於被病毒威脅的時候,對於書裡的內容更能感同身受。


傳染病學家亨利為了調查一起傳染病,動身前往印尼,為了阻止病毒的擴散,必須隔離在麥加的朝覲者。病毒源頭不明,美俄互相指控對方在實驗室製造出殺人武器,兩方早已互相仇視,積怨已久,都想藉此機會,將對方除之而後快。從書裡可以看到,疫情不只是公衛的議題,它還牽涉到政治角力,也會引起對於特定種族、宗教和團體的歧視,而受害最深的永遠都是社會中最弱勢的一群。


作者在小說中呈現了許多的對立和衝突,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美國和俄國,人類和動物,宗教和科學,文明和自然等等。書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人類為了防止大疫發生,既然能夠在實驗室再次把消失的病毒,帶到世上,為了「防疫」而製造病毒的作法很矛盾,也很令人膽戰心驚,因為這代表這些「人造病毒」隨時都有可能被拿來當作攻擊的武器。人試圖扮演上帝的後果通常都是災難,就像享利所說的:「我們想控制自然,其實我們根本不夠格」,而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像傑根·史塔克那樣的人,在人與自然的對抗中,他並不會站在人類的這一邊,他相信所有的生命皆有價值,人類不該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們人類做為一個物種,滅絕其它太多的物種,更不用說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如果有一天人類被自然的力量反撲,我們又能怪誰?諷刺的是人類是唯一有智慧可以思考「公平」的物種,但我們對其它動物的所做所為卻是極其不公平的,好比那些在實驗室裡被殺死的動物,還有那些因為有染疫風險而被大批屠殺的動物,人類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背離「尊重生命」這項道德原則的。


小說的結尾說我們是自作自受,我想作者的意思是因為我們在大疫時期還互相懷疑,不信任彼此,沒有互助合作,反而互相傷害,這樣的後果,導致了戰爭,而不管是生物戰或是核戰都是人為的,並非大自然的力量,所以人類滅亡以及文明摧毀和病毒無關,從來都是人類在自相殘殺,自我毀滅。

...

《人類事評論》-約翰·葛林



作者約翰·葛林在《人類事評論》中,用一篇篇的短文來談論這顆人類居住的星球,以五顆星的評價系統,為各式各樣的事評分,好比夕陽是五顆星,桐樹是五顆星,而瘟疫和病毒性腦膜炎當然只有一顆星。作者用參與者的角度寫下了他的體驗和回憶,用文字來討論他小小的人生和人類史的龐大力量交會之處,書中提到人類的強大以及軟弱,還有這星球的美麗,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希望與憂愁,和對人類的期待與地球的愛。


讀《人類事評論》好像在讀百科全書,但卻多了濃濃的人味,不只長了知識,也多了一份對事物的情感,能把評論這種看似無味的內容,寫得如此有故事性以及啟發性真不容易,而且不知怎麼地,一篇一篇讀下去還有一種療癒的效果。作者約翰.葛林患有精神病,時常處於擔心害怕的狀態,在COVID-19 肆虐期間當然更不好過,但他還是努力抱著希望活著,投入園藝,沈浸在自己喜歡的音樂之中,細數生命中值得感激的事物,「活在此刻,並找到慰藉」,或許能幫助每個人渡過難關,就像作者喜歡的這首歌-《你永遠不會獨行》所強調的:人類會繼續前進,而且我們不會獨自前行。


以下摘錄一些書中片段:

*「空調」

我很容易覺得「氣候」主要是個室外現象,而我自己大多是個室內現象。但這一切都是誤解,我其實完完全全仰賴我認知中的外在世界,我的死活與它息息相關。對人類來說,我們根本沒辦法擺脫我們對大自然的義務,以及大自然給我們的限制。(p.93)


*「金黃色葡萄球菌」

⋯⋯人類如果照顧弱者,並努力確保弱者的生存,整個人類族群就變得更堅強。(p.98)

對我來說,生命的謎團之一,是生命為什麼想存在。跟化學平衡相比,生命更算是生化機制,葡萄球菌卻致力於參與其中。仔細想想,其實我也一樣。葡萄球菌並不想傷害人類,它根本不知道人類是啥,而是只是想存在,就像我想活下去,也像藤蔓想四處蔓生、佔據更多牆面。佔據多少空間?越多越好。(p.103)


*「學術十項全能競賽」

這幾天,我的大腦始終不允許我完成任何一個想法,還一直用擔憂來擾亂我。就連我的擔憂也被打亂,像是一些新的擔憂,或是我沒好好思索過的一些陳年擔憂。我的諸多思緒就像高漲的河水那樣翻攪、混濁而且永無止境。我真希望我不是時時刻刻都這麼害怕;沒錯,我是害怕病毒,但我心中也有一種更深層的恐懼:我害怕時間的流逝,害怕時間把我捲走。(p.116)


*「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

我有想法,我也時時刻刻充滿想法,我在這方面無法逃避,而且這令我疲憊。但我也無腦,我只是遵照我既不理解也未曾檢驗的預設模式行動。(p.137)


*「內森吃熱狗大賽」

麥克風如果在你手上,那你說出來的話語就會有重要性,就算你只是在開玩笑。「我只是在開玩笑」是很好用的藉口。那只是一句玩笑話。我們只是發發梗圖。但是荒謬怪誕的言行會影響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了解,而且荒謬的殘酷依然是殘酷。(p.151)


*CNN有線電視新聞網」

人類生活中有許多變化不是來自事件,而是來自過程,但大多數的過程不會被當成新聞。(p.154)


*「迷離世界」

艾爾伍德:「我母親在幾年前常對我說⋯⋯『在這個世界上,你要麼必須當個非常聰明的人,要麼必須當個和藹可親的人。』這個嘛,我當過幾年聰明人,但我推薦當個和藹可親的人。」


艾爾伍德給了我一種不是謊話的希望,也因此幫助我明天「希望」就是對「意識」這種怪異又嚇人的奇蹟做出的正確回應。「希望」得來不易,也不廉價,而且真實存在。(p165-166)


*「超級瑪利歐賽車」

⋯⋯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很容易把這種優勢視為「公平」。但我如果不接受「我的成功其實大多來自不公不義」這個現實,我就只會繼續拚命囤積財富和機會。(p.216)


*「瘟疫」

就像伊本·巴圖塔描述的大馬士革,唯一的前進之路就是真正的團結,不只透過希望,也透過哀悼。


我女兒最近有個發現:冬天的時候,你會覺得日子永遠不會放暖;夏天的時候,你會覺得日子永遠不會變冷。但是季節還是會繼續改變,我們所知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永久的,包括目前的疫情。


瘟疫當然只值一顆星,但我們對瘟疫做出的反應並不需要只值一顆星。(p.250)


*「雨夾雪」

我們無論去哪、碰到什麼,都會建立意義。但對我而言,雖然「建立意義」並不是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建立「哪種」意義。


「尋找什麼」這點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方式去尋找、跟誰一起尋找。(p.258)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