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流動的饗宴-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記載海明威早期在巴黎的寫作生活,據他而言,那是一段他很窮,但卻快樂的日子。書裡寫道他和一些文人和藝術家的交往,好比費滋傑羅、龐德、葛楚·史坦、帕辛等,裡面也提到「失落的一代」這個詞的由來。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在我讀來就如同海明威的小說一樣的隱晦,沒有講出來的比講岀來的多,不是一本剖白式的回憶錄,而是一些逝去時光的剪影。我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寫作的日常生活,那時他還沒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他還年輕,一切都正要開始,雖然常常餓肚子,口袋沒什麼錢,卻能因為小事而感到滿足的日子。


Quotation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1.我的習慣是必須寫出一點東西才能停筆,而停筆之際,心裡已經想好接下來要寫什麼。這樣,第二天我便能繼續寫下去。p39


2. 別著急。以前你能寫,現在也同樣能寫下去。目前能做的,就是寫出一句真實的句子,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實的句子寫下來。p41


3.我寫作的時候,每次擱筆休息時都必須看點書,如果老是去想自己的作品,就會失去筆下的線索,第二天反而寫不下去。你必須做點運動,讓身體疲倦,或者,和你所愛的人做愛也很有幫助,比做什麼都好。不過,完事以後,覺得腦子空空的,你就得讀點書,在繼續動筆之前不要再為作品傷神或焦慮。創作的靈感就像是一口井,我已經學會了永遠不把井水汲乾,而在井深處還有水的時候就停筆,讓井在夜裡重新灌滿泉水。p55


4.幾本藍皮筆記本,兩枝鉛筆,一個削鉛筆器,一張大理石面桌子,清晨的新鮮空氣,還有幸運這些就是你需要的全部東西。p124




...

思考的孩子(Quotation)-安野光雅

 


1.我認為「自動自發」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學習的基本,就是「自學」。

在義務教育的時代,老師出什麼功課,我們就寫什麼作業,這只是完成「別人交代的任務」而已。完成別人交代的任務之餘,若能投入自己有興趣的事物,那才是真正的學習。p67


在學校,有些部分是「老師教導」,有些則得靠「自學」。

坦白說,我覺得「不自學,就等於白學」。p69


2.佐藤忠良先生在《致年輕藝術家家們》一書中,曾説:「讓他們看一流的東西、聽一流的聲音,久而久之,自然能打造一套自己的標準。親眼目睹、親身接觸,培養自己的標準,這是非常重要的。」p86


3.培養「主見」p105-6

心靈夠堅定,就不會被他人的意見左右。換句話說,必須堅守原則,不管別人怎麼做,都要從容的做自己。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做事情若能有主見,就算失敗、失誤了,也能修正重來。


學習獨立思考與判斷,久而久之,就能養成求真的習慣,不會盲信盲從。做「學問」,就是為了培養明辨真偽的能力。


現代逐漸失去「主見」,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沒有「主見」的人,也不會有責任感。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搖擺不定,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呢。


4.我認為看書是一種心靈體操。藉由看書來「磨練、鍛鍊心智,填滿心靈的空缺」,能美化心靈。⋯⋯看書能使人明白「重要的並非表面上的美」。p120

...

轉變之書-威廉·布瑞奇和蘇珊·布瑞奇

 


威廉·布瑞奇和蘇珊·布瑞奇所寫的《轉變之書》說明轉變的過程,以及面對轉變時應該要做的內心調適。改變和轉變不同,前者是外在事物變化,後者牽涉內在的心理變化,是為了外在的改變而做出的心理調整。轉變包括三個階段:結束、過渡期,以及新的開始。


結束:秋天來了,就別硬要葉子留在樹上

書中提到許多人在面對轉變時都怱略了「結束」的階段,沒有真正地和舊生活及舊身分道別,只忙著迎接新的改變是無法順利展開人生的新篇章的。作者以部落的成長儀式來說明,年輕人必須經過一個象徵性的死亡,才能獲得新生,我們要記住每一次的轉變,都開始於一次結束,捨棄舊的才能得到新的。清理過去的習慣、態度與想法,為生命騰出空間,才能讓新的元素注入。如果不肯面對結束,而緊抓著那些習以為常的事物不放,生命會停滯不前。作者特別提醒大家,如果只是改變外在環境,卻沒有完成內心的轉變,那是在逃避。


過渡期:別急,你需要這一段的空白

在結束和開始之間,會有一段過渡期,它通常是空蕪的,令人茫然不知所措,這時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不需要做出什麼重大的決定,就算什麼也沒做,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如果能明白此時所經歷的空虛,是轉變過程的必然感受,就能調適的更好。簡簡單單地過一段日子,享受空白,好好休息,在此時磨練自己的忍耐力,不要衝動或盲目行事。


新起點:準備好,機會就會降臨

如果想要迎接新的生活,就要排除那些擋在你前方的障礙,不管它們是你內心的不安或恐懼,又或者是外在的阻礙。要抵抗「放棄成長」的念頭,為了讓心能到它真正的歸屬,必須付出努力。作者說:「真正的轉變,會打破我們過去對於『我是誰』及『我需要什麼』的想像。」


My take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原來我一直死抓著不放,卻又一直埋怨新的機會沒有降臨。我不想放棄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因為要讓一直以來定義我是誰的事物離去,而感到害怕,我不想離開舒適圈迎接新的挑戰,擔心被拒絕。


但我覺得生命在要求我做出轉變,我對現況不滿,認為自己沒有做到自我實現⋯⋯


在這一段過渡期,我決定接受作者的建議,好好享受空白,然後把身體照顧好,最近為了做檢查,一直跑醫院,是說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都是又冷又濕的天氣?

...

暴政- 提摩希·史奈德



 提摩希·史奈德所寫的《暴政》可被視為是一本培養公民素養的書,裡面記載了二十堂課,告訴讀者即使是在看似民主自由的國度裡,獨裁者的暴政仍然在蠢動著,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必須負起責任,從歷史的教訓裡學習,注意暴政掘起的徵兆,透析獨裁者的手段,挺身捍衛自由。


一、從歷史記取教訓

1.切莫盲從權威 (第一課)

大部分威權政體的權利是人民無條件奉上的。納粹與共產黨能夠獲得權力,都是因為人們最初輕率的服從之舉,讓這些獨裁者知道人民可以容忍強大的暴政。


2.學習他國經驗(第十六課)

千萬不要以為那些發生在其他土地上的事,不會出現在在自己家門口,擁有絕對的權力會讓領導者上癮,更讓其他人也想爭相模仿,暴政擁有傳染力,我們要仔細觀察,並留心發生在他國的悲劇。


二、獨裁暴政手段


1.小心一黨專政(第三課)/注意危險的政治用語(第十七課)

政黨並非一開始就具備改造國家或壓制反對者的所有能力。他們利用重大,通常是危機的時刻或緊急例外狀態,頒布臨時規定,限制人民的自由,結果臨時變成永久,例外變成了日常,人民以為犧牲自由可以換得安全的生活,後果通常是兩者皆失。


2.小心那些準軍事組織(第六課)

當擁護領袖的準軍事組織與政府的正規軍警同流,末日已然降臨。

武裝團體首先會動搖既有的政治秩序,接著改變其規則,它們是為服務特定人士或政黨而成立的,其使用方式不受法律限制。



三、公民的素養及責任


如果沒有人願意為了捍衛自由而死,所有人都將死於暴政。


1.捍衛制度,親身實踐政治

制度有助於維持秩序,但體制本身無法保護自己,所以我們必須挺身而出守護制度,並且做到監督的責任。


生活是政治的,不是因為世界在意你的感受,而是因為這世界對你的所作所為有反應。我們在生活中做的每個微不足道的選擇都是一種投票,或多或少決定了我們未來能不能繼續舉行自由公平的選舉。在日常生活的政治中,我們的話語、姿態或甚至選擇保持沈默都有其影響。


當我們的鄰居被鬥倒時,我們視而不見,我們也會依序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強權希望你的軀體癱軟在椅子上,情緒則消散於螢幕。

只要我們以參與公共活動為榮,並認識其他相同態度的人,我們就是在創造公民社會。


2.當個愛國者(第十九課)

愛國者希望國家能夠實現理想,因此要求每個人活出最好的自己。愛國者必須要關注真實世界。只有在真實世界中,他的國家才能被愛,才能存在。愛國者相信普世價值,這是他們評判自己國家的標準。他們總是希望國家能有良好表現,並且希望它未來能夠更加優秀。


3.勿忘專業倫理(第五課)

當政治領袖帶頭作惡時,專業人士公正地行使職責便更顯重要。若沒有律師為虎作倀,就難以顛覆法治國家;若沒有法官點頭,整肅異己的政治判決就無從發生。威權的政府需要聽命行事的公務員做爪牙,每一個集中營管理者都會尋求與喜愛廉價勞力的企業主合作。


若是沒有聽命行事之人,執行大屠殺是不可能的任務。


4.珍惜我們的語言(第九課)

要能掌握事件的樣貌及意義,就需要語詞及概念,而這在我們著迷於視覺刺激時是得不到的。當我們只會複製日常傳播媒體上的語言與字彙,便已然拋棄了更大的思考框架。要擴建思考框架,我們需要更多概念,而這件事需要靠閱讀才做得到。


5.相信事實(第十課)/追求真相(第十一課)

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若沒有什麼是真的,那就無人能批判強權,當你不再區分自己想聽的話以及實話的時候,便已臣服於暴政。


這種棄事實於不顧的態度可能簡單,但代價是你不再是獨立的個體— 一切以獨立個體為基礎的政治系統也均將崩毀。


這是個人人皆媒體的網路世代,所以每個人對於呈現公共領域中的真實都負有一些個人責任,我們要核查消息來源,不散播假資訊。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自己傳布的假資訊會傷害到誰,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作為不會危害他人。如果我們能夠避免對網路上看不見的他人施加語言暴力,我們就能開啟一個好的循環,影響別人做相同的事。

...

正常人-莎莉·魯尼

 


莎莉·魯尼的小說《正常人》描述一段愛情的分分合合,男女主角努力地想像個正常人一樣活著,和他人建立穏定、健康的關係,但他們始終感到自己像是局外人,自虐、疏離和憂鬱腐蝕他們的心,他們認為彼此是契合的,但每一次卻還是分開⋯⋯這段感情或許給了倆人慰藉,也改變了彼此,但始終沒有帶來救贖。


梅黎安和康諾就讀同一所高中,梅黎安在學校沒有朋友,但康諾是足球校隊的中鋒,在大家眼中看似亳無關係的人在私底下來往,康諾不敢向大家承認他們的關係,甚至帶另一個女生去參加舞會,梅黎安不再接康諾電話,這是他們第一次的分手。從這一次的分手,可以看得出康諾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更勝於自己真心的感受,他喜歡梅黎安,但他的同儕的想法比較重要,就如同康諾的媽媽指責的,康諾和梅黎安上床,但卻沒有把她當成是女朋友,因為康諾覺得梅黎安會使他在人際關係的階級下降,就像上野千鶴子在,《厭女》這本書裡所寫的,男人的價值則是來自另一個男人對於自己的肯定及認同,康諾要的不是梅黎安或甚至是他母親的肯定,他要的是他那群男性朋友的肯定,而梅黎安因為在學校邊緣的地位,無法給康諾帶來他所渴望或繼續維持的價值,所以他選擇另一個女生,即便他根本不喜歡她,但這是康諾保持「正常」的方法。


兩人讀大學後再次相遇,但這次情況顛倒過來了,康諾的家世不顯赫,也不再是個足球明星,他幾乎是在社交圈的底層,但梅黎安周遭有許多人圍繞著,就表面看來梅黎安終於得到她要的「正常」。可是和梅黎安真心交往的沒幾個人,事實是她被男友毆打,她沒有反抗甚至鼓勵這樣的行為,梅黎安一直忍受身邊男人對她的虐待,她的哥哥,她的兩任男友,康諾雖然沒有打她,但基本上在高中時對梅黎安的行為也是利用、背叛和傷害。梅黎安扮演屈從的角色,完全臣服另一個人的控制之下,她形容這種放棄自己的獨立性,是「正常的」。


兩人所認為的正常,其實都不是正常的,他們沒有為自己的存在發聲,建立在他人評價之上的自我,搖搖欲墜,所以康諾得了憂鬱症,梅黎安身心都受創。他們需要被幫助,然而兩人卻無法幫助彼此,康諾知道梅黎安被她的男友打,卻也無法讓梅黎安從這樣不正常的關係中離開,康諾沒地方住,梅黎安也沒提供庇護,他們兩個總是差了那麼一點,無力再付出更多的承諾,甚至連「會等你」都說不出口。或許在這個疏離的年代,這是「正常人」談感情的方式,不成熟地去傷害別人,或是不成熟地被傷害,以為談的是愛情,事實上不過是令人疼痛的記憶。

...

愛之語-蓋瑞·巧門



蓋瑞·巧門所寫的《愛之語》教導兩性如何相處,作者提出五種愛的語言,認為每個人說講的語言都不同,切記,使你在情緒上感覺到被愛的行動或事物,另一半並不一定會有相同的感覺。所以,夫妻或情侶若是想讓關係融洽,維持長久,就必須學習去說彼此的「愛之語」,學習正確的、適合對方的愛之語,是幫助另一半感受到愛的關鍵,這樣兩人的「愛箱」才會滿溢,日子才會過得幸福快樂。


五種愛的語言

一、肯定的言詞

愛是讃美。肯定、欣賞及尊重對方,並且用言語表達出來,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他們的存在及能力受到肯定。用坦率、真誠的話語來鼓勵、讚美自己的另一半,感謝他們的付出及努力。婚姻並非保存犯錯的記錄,愛是不記恨,不拿過去的錯誤或失敗來攻擊對方,污辱、惡毒、貶低的批評是傷害不是愛。


二、精心的時刻

愛是一種真心的相伴。你的配偶希望能獲得你不分散的注意力,希望你們能一起度過屬於彼此的時光,一起做些什麽,或不做什麼,只是好好地交談。有些夫妻覺得他們花很多時間在一起,但那只不過是物理距離很近,不代表心靈的契合,否則就不會有「同床異夢」這句話了。同坐在一張沙發上,你一直在滑手機或看電視,卻沒有停下來好好看看你身旁的另一半,這就稱不上是陪伴。花時間分享彼此的想法、感覺或是願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配偶常抱怨你不說話,他不是指你一個字都不說,而是指你們之間很少有同理心的對話,又或者情況剛好相反,你不是一個好的傾聽者,老是打斷他說話,急著給意見,也不管那是不是對方要的。


三、接受禮物

愛是種給予。禮物可以讓對方覺得你想到了他,是否值錢不是重點,而是你的心意已藉由禮物傳達出去。喜歡接受禮物的人會珍惜你送的每樣禮物,並且非常感動。一朵花、一張卡片、一頓晚餐,都會讓對方感受到你在乎他。


四丶服務的行動

愛是種奉獻。所謂服務的行動,是指你的配偶想要你做的事,你藉著替他服務來表現你的愛。在做這些家事或各種服務時必須要以正面的態度來完成,而不是邊抱怨邊做,這樣就不是愛的服務。


五、身體的接觸

愛是能感受到另一半的體溫。擁抱、親吻、撫摸、牽手、性愛。用身體的接觸來表達愛。


有時直接告訴對方,你在乎什麼,不要期待他們洞察你的想法。

很多人以為在談戀愛時的浪漫甜蜜、神魂顛倒,為了對方不顧一切的感覺會持續到永遠,所以當婚後濃情蜜意和新鮮感消失了,他們就以為愛已經耗盡,實際上他們乎略了愛情是需要花心思經營的,並且學習如何和對方相處及溝通,因為你「決定」去愛對方所以你願意這麼做,如果你選擇去愛你的配偶,那麼你們會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所說的語言去愛他們,當他們感受到你的愛,他們也會付出他們的愛。


如果你覺得「戀愛的感覺」消失了,就決定結束和對方的關係,然後投入另一段感情,很快你就會發現,失望又再度降臨,就這樣周而復始,你開始懷疑世上是否有「愛情」的存在。如果你追求的是永不止息的激情、心跳不已的興奮,那你要的愛情不夠完整,愛情還包含為了對方的幸福和成長而做出的努力。作者說,真愛結合了理智和情緒的部分,它包括了意志的行動,甚至它要求紀律。


最後,要再提醒大家,要用你配偶想要的方式去愛他們,如果他需要的是你花時間陪伴他,那麼你花錢買很多禮物給他,他也不會覺得被愛。花點心思,找出他們說的愛之語,你才不會愛的徒勞,你可以注意他們平常都在跟你抱怨或嘮叨什麼,好比,不陪他們(精心的時刻)、不打掃房間(服務的行動)等⋯⋯那些或許就是他們最在意的事,要是你真的不知道,就真心真意的去問對方,讓他們知道你願意愛了愛他們而改變,去做會讓他們感到被愛的事。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



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是岸見一郎用哲學思想的基礎來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一本書。書中以年輕人和哲學家對談的方式呈現,哲學家藉著回答問題來引導年輕人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譬如人際關係的問題,如何接納自己,如何變得幸福等⋯⋯,終極目標是希望我們都能獲得自由。書名「被討厭的勇氣」指的是「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因為那代表你沒有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你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活,對於自己的人生付起責任,不討好,不假裝,也不會因為恐懼而勉強,這就是自由。


因果論v.s目的論

有別於一般心理學家所在意的因果論,認為過去的經驗或創傷影響了現在的行動,阿德勒強調的是目的論,不去追究過去的原因,而是著重在現在的目的。不要讓過去所發生的事來定義自己,而是由自己決定如何使用及解釋那些經驗。所以不管過去怎麼樣,現在的自己都可以因我們選擇的目的,以及生活型態做出改變。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既然是自己選的,當然都可以重新選擇,除非你的「目的」是不想改變。撇開因果論和創傷,而強調目的,是因為阿德勒要我們對自己的存在付全責,這是積極主動的想法會給予我們力量,如果把生命中每一個失敗都推給過去的創傷,我們將會變得無力,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執著於「經歷了什麼」,現實將不會有所改變。


目的論不只可以幫助我們從過去的創傷中解放,它重新詮釋了我們的所有遭遇和行動,好比我們不是因為太忙或太累,才不去運動(學習、陪伴家人、幫助他人丶追求夢想⋯⋯),而是我們的「目的」是不去做這些事,所以才說自己太忙或太累。還有那些心理或身體的不適感,也可能是我們為了逃避責任或挑戰而引起的,為的是替自己找「不去做的理由」。不喜歡自己是你決定不要喜歡自己,沒有朋友,是因為你決定不要交朋友,可能是因為人際關係很麻煩,可能是你怕受傷,一切都是你的「目的」,所以將來要怎麼做,是你的選擇,是要選擇改變,勇敢面對「不安」,還是選擇繼續維持現狀,每天和「不滿」糾纏?


人際關係

把他人當成是夥伴,而非競爭的對手,追求卓越,不是為了和別人拚輸贏,而是為了比現在的自己更進一步。身於競賽之中,內心永遠無法得到平靜,因為別人都是敵人,所以無法相信他們,更不可能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到哪都找不到歸屬感。


把他人當成夥伴也就是要和他們建立「橫向關係」,意識到雖然我們不同,但我仍可以用平等的方式來對待你,不會想要操控你,不會用自我的標準來評價你。你不需要滿足我的期望,就像是我也不用滿足你的那樣,在這段關係裡,我們彼此都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


因為在人際關係裡,我們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不會擺出比你強的姿態,試圖干預你的人生選擇。阿德勒說人際關係的紛爭,大部分是因為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或自己的課題被干涉,我們要做到「課題分離」,相信他人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在一旁支持守護,不要在對方沒有請求時,過度涉入。


為了在人際關係獲得自由,就要學會不去在意他人的觀感,因為那樣做,你在乎的還是你自己,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忽略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老想著別人可以為你做什麼,而是要採取行動做出貢獻,藉此參與共同體,找到歸屬感。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不要活在過去的遺憾或創傷中,也不要活在未來的可能性裡面。不要拖延你的行動,延遲你的夢想,當下不是準備期。不要把人生想成是登山活動,只有爬到山頂才重要,並不是攻頂後,真正的人生才開始,而要把人生想成一連串稱為「現在」的剎那,當下就做該做的事。把人生當成「實現式」,目前正在動作的,也是動作完成後的結果,是過程也是結果。你的人生意義,只有當你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才會顯現出來。





...

厭女-上野千鶴子

 


上野千鶴子所寫的《厭女》雖然被歸類在嚴謹的女性主義研究的論述之內,讀起來卻像小說一樣精彩,對於「厭女症」的解釋清楚易懂,即便對女性主義沒有研究的讀者,也能對作者舉出的例子和說明感同身受。


原來有「厭女症」的不是只有男人,女人也有,原來有「厭女症」的男人也是好色的男人。那到底什麼是「厭女症(Misogyny)」?它可以是「厭女情結」或「女性厭惡」,也就是男人所表現的「女性蔑視」及女人表現出的「自我厭惡」。男人慶幸自己不是女人,而女人覺得當個女人很吃虧。這樣就可以說明為何有厭女症的男人很好色了,因為他們蔑視女人,把女人當成他者,是個只能用來發洩自己性慾的客體,以此建立主體性。因為厭惡女人,所以可以任意對待她們,在他們眼裡女人並非和他們一樣平等的個體。女人厭惡自己生為女人的事實,她們感到拘束,她們運用「力爭上游」和「自甘墮落」兩種策略把自己視為「特殊」的女人,藉此把自身的厭女症轉嫁到其他女人身上,這樣的作法一樣是把女人他者化,來證明自己的不一樣。


書中提到「男女的價值由誰決定」的這個論點,讓我清楚明白為何女人總是那麼辛苦,而「厭女症」也因此而加劇。作者說女人的價值來自她是否受到男人歡迎,而男人的價值則是來自另一個男人對於自己的肯定及認同。結果就是這個社會只在乎男性的想法,彷彿世界只是繞著男人運轉。這種價值來源的不對等性,讓女人更加的依附男人,成為「在己存有」,必須依男人的基凖來界定自己,而且因為男人的肯定才有價值,其他女性就全變成了競爭對手,使得女人們無法好好相處。男人不需要女人的肯定來建立主體性,他們只需「擁有」女人,他們不在乎女人的評價,只有在無法擁有一個女人的時候,把一切歸咎於「性與戀愛的自由巿場」,懷念起以前「全民結婚社會」的美好。對於這些男人,作者建議他們多學習溝通的技巧,並且用心經營男女關係,就像一直以來所有女性都在做的那樣。


最後,作者其實並沒有提出克服厭女症的具體方法,只說認識厭女症是走出來的第一步,畢竟不理解問題,是無法想出解方的。而且事實上是很多人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厭女症」,也不覺得有任何的問題存在,更沒有做出改變的必要性,而有「厭女症」的人大概也不會拿起這本書來閱讀⋯⋯


我想解決「厭女症」就像解決其它各種歧視一樣,必須先試著去認識那些被歧視的對象,不管這個對象是同性戀、非裔美人、移工,或者女人。作者說,人們不了解或不願意去了解一個人時,就會說:反正,我跟他是不一樣的人,然後用「他者化」排除及維持界線,不給予對方同等的權利。對於女人不管是提升她們為聖女,或貶低她們為妓女,都不是真正看清女人的方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女人當成是一個擁有主體性的人來對待,平等是核心原則。

...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Dale Carnegie


卡內基所寫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譯:《人性的弱點》)幫助讀者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並且順利地和他人溝通。書上提供實用的原則,並且舉了很多運用這些原則的例子,說服我們在生活中實踐。


書本可分為四篇:人際關係的三大技巧、受人歡迎的六種方法、讓人讚同你的十二條法則及說服對方又不會引起反感的九種訣竅。在看完所有原則之後,我發現其實卡內基在書中所強調的重點大概可以歸納成三部分:溝通時的態度、溝通術,和影響他人的方法。


態度

和他人溝通時態度必須是真誠的、友善的,多笑笑,對他人要談的事抱著興致,要有同理心。不要抱持著和別人爭論的心態來討論事情,因為即使爭贏了,對方也不會改變想法,大部分的人就算錯,也不想被當面指責,而且很少人會覺得錯的是自己,尤其在氣頭上時!所以尊重他人,不要讓他們丟了面子。


溝通術

讓對方覺得他們自己很重要,讓他們多說,而你要多聽,試著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事情。讚美他們的成就,感謝他們所做的付出,把功勞給他們,但記住讚美和感謝必須出自內心,虛偽的誇獎,一下就會被識破!


如何影響他人

「讓對方真的想做那件事」,強迫或者是命令是沒用的,你可以問問題讓他們自己找到徵結點,幫助他們找到答案,你必須讓他們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決定,而不是你的想法。給他們挑戰,並且相信他們做的到,他們就會拿出最好的表現。


My take

我覺得與人相處最重要的還是真誠,就像卡內基多次在書裡提到的那樣,真心誠意地去做每件事,「心」是交往和溝通的基礎。所謂的「溝通術」並不是要教我們耍什麼技倆去謀取利益,獲得成功,而是「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所以你就怎麼對待他人」,而是「因為對方好,我也會好」。所以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方法好像有點委屈自己,但我覺得其實這是友情的起點,是關係建立的開端,做了這些事,會帶來良好的循環,並且也會讓自己結更多的善緣,因為和他人的交往是雙向的,所以到頭來,我們還是沒有吃虧喔!

...

聖境預言書-詹姆斯·雷德非

 


詹姆斯·雷德非所寫的小說《聖境預言書》,描述一部在秘魯發現的古老手稿,上面記載著人類文化將會因九個覺悟而產生巨大的轉變。讀者跟著主角踏上尋找手稿的旅程,並一步步地體驗九個覺悟。人類意識會因為這些覺悟而再生,我們會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為何,真正該追求的又是什麼,而這一切都始於一個機緣⋯⋯


要瞭解九個覺悟最好的方法,是像主角一樣讓一個又一個的機緣帶領著他去領悟,不過我覺得如果因為機緣,你讀到了我這篇文章,知道了這些覺悟,那麼或許你就可以開始細心地去留意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事物,運用警覺和膽識把握住屬於你的機緣,認真對待每一個邂逅,找出背後隱藏的訊息,讓它們來解答你生命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命運,讓身心都能在更高的層次運動。我們要尋找的答案是建立在對「機緣」的認知,而這些答案涵蓋不同領域的知識,包含物理學、心理學、神秘主義哲學和宗教。


九個覺悟

一、當我們察覺到人生中的「機緣」時,第一個覺悟就出現了。它感覺像是命中註定的,彷彿有個無法解釋的力量在引導我們的生命。這種經驗在我們心中激起神秘和興奮的感覺。


二、第二個覺悟把我們現在的知覺安置在一個比較深遠的歷史視界裡。它要求我們,不要光從現代的角度,而應該從整個千年歷史的角度來觀察人類的文化。它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偏見,幫助我們超越它。


在現代而言,所謂的偏見就是非科學可解釋的一切,就不存在,或是亳無價值,神秘的經驗被認為是無稽之談,騙人的事。生存的目的只剩下建立世俗的、經濟的發展,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全都被遺忘。


三、宇宙的核心基本成份是一種純粹的能,而這種能往往會順應人類的意圖和期望,就彷彿我們的期望促使我們體內的能流入世界中,影響其他的能的系統。人類如果想察覺這種「能」的存在,就必須先加強對「美」的感受能力。


四、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在無意識地爭奪彼此的能。為了爭奪能,每個人都試圖支配和控制别人。人類操控别人以奪取能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的,直接強迫別人屈從他;另一種是消極的,利用別人的同情心或好奇心,爭取别人的注意。因此,根據積極度來排列,控制戲可分四類:脅迫、審問、冷漠、乞憐。


五、我們需要的能,宇宙都能供給,但我們必須向它敞開胸懷,和周遭萬物連結,讓內心產生一種充盈的感覺。讓對天地萬物的愛進入心靈,當我們和周圍的能連結在一起,最初的感覺是興奮,接著是幸福,最後便是愛。我們必須充實自身的能,因為這種能會給我們帶來機緣,而機緣會幫助我們落實、鞏固新一層的意識。


六、檢討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從心靈進化的角度,重新詮釋這些事件的意義。看清自己和家人所演的控制戲,徹底清理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才能變成真正自由的人。一旦做到這點,我們就能開始了解,為什麼會成為我們父母親的孩子(因為我們要融合他們雙方的信念,創造一個更崇高的人生觀),明白我們一生曲折經驗究竟有何作用,會把我們帶往何處。


七、有識地推動我們身心的進化、對宇宙提供的每一椿機緣和每一個答案保持警覺。當內心充滿能時,別的思維方式就會從更高層次的自我產生出來,進入心靈中,這就是直覺,它會引導你,給你指點迷津。我們必須假定,每個事件都有意義,都包含一個跟我們的人生問題有某種關聯的訊息。第七個覺悟提醒我們,每個事件,不管表面看來有多糟,都有好的一面,而我們的職責就是把這一面找出來。


八、講的是「人際倫理」:人類該如何彼此相待,以便分享更多的訊息。每個人都幫助別人發掘他們的優點、發揮他們的長處,而不像以往,只想凌駕他人之上。

*對待孩子:不管是誰在照顧他們,都要提供他們「一對一」的關懷。提供小孩所需的能,用他們聽得懂的字𢑥和句法告訴他們事情的真相。讓孩子參與大人的談話,尤其在談論他們的事情時。不要在糾正他們行為時,奪取他們的能。

*男女相處:男女一開始相愛時會彼此提供對方「能」,因此跟宇宙的能切斷關係,更加依賴對方的能,結果能愈來愈短絀,便上演「控制戲」來爭奪。我們必須融合人格中的異性面。藉由和宇宙的能連結,就能接受到異性能,產生完整感,便不用去爭另一半的能。避免糾葛的方式:一是不要被一見鐘情的感覺所蠱惑,二是學習跟異性建立精神上的友誼,這對象,必須是願意把自己的內心和真正面目完全袒露出來的人。

*與他人相處:當有人出現在我們生命中時,會給我們帶來某種訊息。愈是欣賞別人,付出我們的愛,不帶任何條件或意圖,流入體內的能就愈多。跟人打交道時,打開天窗說亮話是最好的策略。注意似曾相似的感覺,用敏銳的眼光,慎選談話對象,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團體互動:把能傳送到每個成員上,讓他們能明確地發表自己的想法,用更清晰的眼光看待人生,增加每一個成員的能之後,成員個人的能就會互相融洽,匯集成一股共同的能。


九、只要人類學會推動自身的進化,在人生的旅途上追求一個又一個的真理,人類的整體文化就會以可預知的方式產生蛻變。地球的轉變將導致一個純粹的精神文化產生,把人類提升到愈來愈高的振動層次。等到我們的認知和振動提升到一定程度,天堂的大門便會為我們敞開。天堂已經存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的肉眼還看不到。每當我們懷疑自己走的路,或感到迷失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們進化的目標和生命的意義。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目的就是要在地球上建立天堂。



最後作者告訴我們一些方法去獲得更多的機緣,我們要結善緣,懂得付出,不要互相爭奪能量,而是要用愛充滿內心,欣賞宇宙的美,讓我們和它的能產生連結,大部分的人沒有機緣是因為內心充滿不安,生活充滿壓力,作者說解方是要找到一個深刻的心靈連結,讓它提供一種「內在的安全感」,幫你度過低潮,讓你回歸正軌。

記住這九個覺悟,讓自己保持在覺察的狀態,因為紛擾的現實,這不容易做到,但真理會讓你爭脫束縛,獲得自由。

...

試讀)凡事皆有出路-瑪莉·佛萊奧

 



*謝謝天下雜誌出版試讀邀約

瑪莉·佛萊奧在《凡事皆有出路》這本書裡提倡「出路哲學」,一種她從母親身上學到的人生觀,她媽媽告訴她,「人生沒那麼複雜,你只要捲起袖子,動手去做,什麼都難不倒你。凡事皆有出路。」從此「凡事皆有出路」(Everything is figureoutable)在瑪莉心底生根,變成她的信念,在每一次遇到挫折,或沒有自信的時候,改變她的想法和感覺,驅策她向前,讓她積極地拿出行動,做出成果。書中列出了十大原則幫助讀者走出困境,展開自己的夢想,並且附上行動考驗。這些原則都不複雜,甚至對很多人來說並非新知,但「知道」不等同於「做到」,作者鼓勵大家一起練習,從微小的行動開始做起,那麼轉機就會出現。


訓練「成長型大腦」

一開始,瑪莉就說了兩件很重要的事,這兩個心態可以運用在許多地方,第一:別說我已經知道了,要問我能學到什麼,第二:別說這對我沒用,而是我能如何利用它?我覺得人是種很矛盾的生物,太常自以為是,卻又太過沒有自信,自以為懂得很多,所以失去了「成長型思維」,扼殺進步的空間,但真正要去追求夢想時又不夠有自信,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如果連蘇格拉底都說:「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是我一無所知」的話,那麼凡人如你我,或許更該抱著成長的心態,不斷去學習。所以不要再說這些練習或觀念你都知道了,選幾項,真正去做吧!


何謂「出路哲學」

「出路哲學」不是一種盲目的樂觀,而是在哭過、抱怨過之後,繼續走下去,出路哲學是務實的,因為知道對人生耍賴沒有用,所以選擇正面對決。「出路哲學」的可行之處在於,它強調的是「行動」,先試了再說。行動幫助我們克服疑慮和恐懼,它是積極的,鼓勵你掌握自己的命運,當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時,這會給你控制權,給你力量。所以不要再找藉口說自己沒時間、沒錢、沒知識,作者說:「如果時間夠重要,我會變出時間,如果不夠重要,我會變出藉口。」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會觀察自己的行為而做出相應的調整,譬如你每天花三十分鐘運動,看到這樣的自己,你會相信自己是個有恆毅力的人,所以就更持之以恆地運動,啟動了良好的循環。相反地,如果看到自己寧願花時間滑手機,也不願意為訂的目標做努力,那你就是在告訴自己,你的目標根本就不重要,至少沒有重要到為了它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那麼你就會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十年後,你會後悔嗎?」作者說,做決定前問自己這個問題。

你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提起勇氣接受挑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進入成長圈?如果只選容易的路走,永遠不會變強。書中有一個練習,要我回想一個人生經驗:沒準備好,就出發的經驗,我想了很久,竟然一時想不到,我才驚覺自己是一個若沒有百分之百肯定,就不願意做嘗試的人,我現在就可以想到幾次錯失的機會,相信我,不用等十年,大概一個月後就感到後悔了。


「清楚地定義自己的目標,讓它變的具體、可行、可以衡量」

把目標貼在自己隨時看的到的地方,問自己:「我今天做了什麼實踐夢想的事?」我有沒有用行動縮小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間的距離。把目標定出來,便知道該如何分配時間和資源,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很忙,卻還是感到內心空虛。


「這世界需要你獨一無二的天賦」

你可以想像如果愛因斯坦說反正牛頓已經為科學界帶來那麼多的貢獻,我不可能再有什麼突破,然後就放棄他的研究,那世界會變得怎樣?如果馬丁·路德或甘地說他們要達成的夢想根本不可能做到,就轉身離去,那這世界又會變成怎麼樣?沒錯我們不是這些偉人,但他們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偉大的,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行動而變得偉大。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改變世界,所有的偉人一開始也都是凡人,但他們放手去做,無所保留,所以才有無數的人因為他們的給予而獲益。


當你無法下定決心朝夢想前進時,你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你的夢想可能不只關乎於你自己,而是關乎於更多的人,搞不好你就是某個人的「那個人」。可能你的努力會鼓舞你的孩子,你的家人,愛人或朋友,讓他們也充滿希望,這樣想你或許就會比較有行動力了。

...

Ep12. 幸福是無敵星星-實踐篇



 如何幸福

1.掌控思想

從思想開始,有意識地去追求幸福,擁有幸福的意願。有很多時候,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做了讓自己不幸福的選擇,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謹慎地對待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運用理性辨別並判斷,找出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幸福之道。


2. 設定目標

設定目標是為了能夠專注在當下,知道該何去何從之後,更可以享受過程,投入在手上的事物之中。目標的設定必須兼顧長期和短期利益,符合自己的喜好和人生觀,並且能讓自己發揮潛能。還有關於目標,波西格在<<禪與摩特車的維修藝術>>裡說得很好:「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


若是我們能喜愛自己手上正在做的這件事,那麼努力的過程也能帶給人們幸福。有時為了完成目標,必須要有無比的耐心,但也不是說為了目標就只能不顧一切拼命忍耐,而是經過衡量後,以合理的方式行動。


3.成長

有所進步和成長,會讓人感覺幸福,史賓諾莎將喜悅定義為「人類從最小到最高完善境界的歷程」。人類會努力持續自己的存在,增加生命的力量,也就是Steven Pinker所說的-「生命蓬勃發展」,當我們茁壯、進步,我們會幸福,而為了成長和進步,則必須學習,因此才會有所謂的「終身學習」一說。


4.要追求被理解而非被讚美

在哈佛的幸福課裡,塔爾班夏哈提到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讚賞是一件辛苦的事,彷彿薛弗西斯不斷地要把巨石推上山一樣,是永無止境又徒勞的任務。


所以不要尋求他人的讚賞,而是要被對方理解,理解真正的自己。幸福要從自己身上尋找,如同哲學家阿倫所說的:「⋯幸福只有被你緊抓在手裡時才是幸福。倘若你在自己之外的整個世界去找尋它,你絕不會找到看起來像是幸福的東西。」


5.滿足

不滿的人即便他擁有了一切,他一樣無法感到幸福

「每個人的世界都來自內心。從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不等同他親眼所見的世界,而是我們感受到的世界。一個在某處感到快樂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快樂;一個在某處不幸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不幸。」(<<喜悅的力量>>)


最後再看看波西格和他兒子登山例子,他的兒子在爬山時,只想一直往上前進,他對這裡不滿,但當他走到了遠方,他同樣不滿,因為剛才的遠方,現在成了這裡。他找的東西,全在他的周圍,但他全都不要。所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辛苦,身心都吃力,因為他把目標想像成外在又遙遠的東西。希波的奧古斯丁說:「幸福就是持續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


有時,人必須接受生活的真實樣貌,當我們盡了全力去爭取和奮鬥後,我們就該接受結果,甚至是放手,而不是任由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


再來我要談談比較外在的部分

1. 健康

要得到幸福,不只是心靈和精神方面的事,身體的部分也扮演很大的角色。實際上,一個沒有健康的人,很難感到幸福。從掌控自己的身體狀況開始,達到肢體的協調,規律的運動、正確的飲食習慣、良好的作息都能有所幫助。和自己的身體產生聯結,好好感受自己的身體。


2. 時間充裕

充實的生活不代表急迫、快速的步調,快節奏和繁忙的生活會帶來過大的壓力,還會造成身體不適。時間如果不夠,人們便無法發揮創意,做出改變,而只是不斷重複讓自己不幸福的生活模式。


3.良好的關係

哈佛的一項超過七十五年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關係,能讓我們維持健康和快樂。人必須他人產生連結、建立有意義的關係,置身於愛和關懷之中才能感到幸福。


4.幫助別人、貢獻自己

幫助別人,貢獻自己會讓人幸福,是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原來是個有用的人,自己有能力成就一些事情,因而肯定自我。


5.整理

整理包含整理有形的物品,和自己的人生。因為當在面對了自己和物品的關係之後,就會被賦予力量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透過「整理」,而學到如何放手和珍惜。


以上的這些只是書上或課堂上提到的一部分,在上述那些方法之外,還可以再加上很多項目,但當我開始思考「幸福」這件事時,我發覺關於幸福,不只是你知道些什麼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些什麼。


事實上「幸福之道」對很多人來說不是新的知識,但真正做到人卻不多。到頭來,或許我們根本不需要對幸福的定義鑽牛角尖,或者想出更多的方法,而僅僅是選出幾種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真正的去做,付諸行動。


就跟開車一樣,即便有了許多駕駛的知識,卻從不上路,也是枉然。最後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關幸福的書,大部分是自助的書,「自助」這個詞有兩個意思,第一你必須要幫助自己,第二就是你要靠自己,或許這就是關於幸福,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最基本的事了。

Attachment.png

...

什麼都沒有-卡門·拉弗雷特



卡門·拉弗雷特的作品《什麼都沒有》是一本少女成長小說,講述主角安德蕾雅隻身一人前往巴塞隆納念大學,她寄住在阿里保街的一棟破舊公寓裡,和外婆、二個舅舅、舅媽,阿姨,一起生活一年的時間。貧窮、飢餓和充滿壓迫及暴力的日子,使安德蕾雅的內心不時感到痛苦,她覺得自己和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一開始對於新生活的嚮往幾乎破滅,但她還是渴望自由、渴望友情和關懷,她努力地品嚐這城市的魅力、它的光影、它的氣味,讓美充斥她的感官,滋養她的心靈。


卡門·拉弗雷特擅長用描述性的文字表達場景和人的心理狀態,小說中描寫阿里保街家中的暴力,雖然壓抑,卻又狂烈,好像一觸即發,又尚未爆炸。你知道那是嚴重的家暴,然後有人受了重傷,整個家支離破碎,但你卻不會哭,不會真的覺得女主角很可憐,可能是因為那些暴力不是發生在女主角身上,可能是因為她自制的語調和那種看似局外人的態度,她默默旁觀所發生的事情,甚至有點置身事外的感覺,就像她的舅媽所形容的,她什麼都不過問,身處在暴風圈裡,她用這種態度來維持自己的正常。她告訴自己:「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看別人或聽別人口出穢言跟出糗,而在於完全地享受活在自己的各種感覺和感官之中,享受活在自己的沮喪與快樂之中。」(p198)她藉此忘記自己的外表,她的飢餓,但這樣陌然的態度,使她也忽略了自己的夢想和遠景。


但三件事改變了安德蕾雅:彭斯家的宴會、艾娜的友情和羅曼之死。在彭斯家的宴會她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貧窮和窘迫,她看到了貧富階級間的隔閡,那些平常和她混在一起的公子哥,看似特立獨行,不計身份地位,但實際上,卻仍舊是一群靠家裡資助的孩子,平常在畫室裡和安德蕾雅談天說笑,但在宴會上,沒人前去和安德蕾雅攀談,安德蕾雅孤獨地站在華麗的大廳裡,即使是喜歡她的彭斯也因為媽媽的指示去和另一個女生聊天,然後因為被告白就沾沾自喜,完全沒有顧慮安德蕾雅的感受。安德蕾雅再也無法用那種無謂的態度來保護自己了,她的內心感到極大的悲傷,她形容自己扮演的是小小丶卑微的觀察者,她無法脫離這個角色,無法解脫。


再來就是艾娜有一段時間的刻意迴避也狠狠地傷了安德蕾雅,艾娜的友情是發生在她身上最美好的事物,是她精神和心靈的寄託,讓她不致於被孤獨給溺斃,她和艾娜及海梅去海邊的體驗,讓她明白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愛情及友情,她黑暗的生活因為這幸福,而稍微透出了光。艾娜的離開,讓安德蕾雅無法忍受每天那一些亂七八糟的事。


負面情緒、暴力,貧窮、對生命的無可奈何,所有的一切堆積起來,不是讓人變得像安德蕾雅一樣疏離,就像胡安一樣失心瘋,最後就是像羅曼一樣用一把剃刀割開自己的血管,生活殘忍,於是人們用更殘酷的方式來反抗。終於安德蕾雅也變得歇斯底里了。雖然最後艾娜的一封信解救了安德蕾雅,讓她這一次可以真正期待她的未來,但那些離不開阿里保街的親戚們,也只能跟著這棟老舊的公寓,一起破滅。


...

Ep.11 幸福是無敵星星



「就像草莓有草莓的味道,生命的味道,就是幸福」-阿蘭


「當我們健康、吃得飽、感到舒適、安全、生命蓬勃發展、有知識、受人尊敬、不孤獨、置身於愛之中,便會感到幸福。」-Steven Pinker


我從很小,就把幸福當成是願望,生日的時候、看到流星的時候,都會在心裡祈求能得到幸福,「希望你幸福」也是我給人的「最高的」祝福。


對我而言,幸福就是瑪麗歐遊戲裡的無敵星星,有了它,一切就沒問題了。


那幸福到底是什麼,又要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呢?這些問題一直放在我的心裡,等著被解答,直到去年我看了「哈佛的幸福課」,聽了這門課,讓我對幸福有了些粗略的瞭解,我開始去找一些其它書來看看,以下是我對幸福這個題目的一些分享。



首先,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會覺得把「幸福」當成目標來追求是很虛無縹緲的事,不太實際,或更糟的是,聽起來好像有點自私。


但我卻覺得,幸不幸福很重要,一個不幸福的人生怎麼會讓人有動力走下去?如果一早睜開雙眼就知道,今天擺在眼前的是不幸的一天,我可能連起床的力量都沒有。另外,一個幸福的人不會是自私的人,因為幸福擁有感染力,有幸福的父母才會有幸福的孩子,才會有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庭,然後組成一個幸福的社會,我不太相信一個幸福的人會去殺人放火。


但有一件事我倒是願意承認,那就是幸福是「唯心主義」,一方面因為,幸福在很大的部分取決於個人的感受;而在另一方面,當人們在獲得基本的物資、財富之後,幸福感不會再隨著以上的那些事物的增加而提升。



幸福的定義


弗德瑞克勒諾瓦的<<喜悅的力量>>說:「幸福是一種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持續的快樂,一種持續的滿足感。」


幸福和享樂是兩種不一樣的狀態,享樂能短暫地滿足我們的慾望,但慾望不會因為享樂就消失,享樂不斷地渴求更多,幸福才能真正地將我們從慾望中解放。


我覺得幸福是各種情緒加減總和之後,呈現出正向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人會經歷生氣、悲傷、嫉妒、不安、懊悔等各種情緒,這些是過程,有高有低,情緒會過去,但人還是擁有自己某一程度的幸福水平。


幸福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目標狀態,是需求被滿足的信號,也是趨使我們向前的動力,讓我們關心自己的生活。


關於幸福你該知道的兩件事


要如何達到幸福?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先講二件我從耶魯的心理學課學到關於幸福的事。首先,外在所發生的特定事件對幸福感沒有持續的影響力,因為人會習慣,譬如中樂透很開心,一旦適應之後,幸福感又變回本來的水平。


再來,幸福感是相對的,例如在一個貧富懸殊極大的國家,窮人會更容易覺得不幸,但若大家都一樣窮,窮人不會覺得自己特別悲慘,也就是人會透過比較來決定自己幸不幸福。


很多書裡提供許多達到幸福的方法,在梳理那些想法的過程中,我領悟到一件關於幸福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幸福雖然是名詞,但它其實更像是動詞,也就是必須要靠著行動去得到,不能被動地等待幸福的降臨,有時它甚至必須付出辛勞才能獲得。


如同哲學家阿蘭在<<幸福論>>說的:「愉快的根源來自於積極的去做,而非消極的承受。但是,因為人們只消把糖放進嘴裡,什麼都不做等糖融化,就能得到小小的歡愉,使得許多人便想依樣畫葫蘆地品嘗幸福,最後卻無不感到失望。」

...

獨裁者手冊



布魯斯·梅斯吉塔和艾雷斯德·史密斯所寫的《獨裁者手冊》,用了一套非常好理解的理論,來幫助讀者明白複雜的政治制度,沒有難懂的學術用語,卻讓我這個政治門外漢也能對政治感到有趣,以往我對許多政治人物的行為老是覺得充滿疑問,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就恍然大悟了,所謂的政治承諾才不是為了什麼高尚的道德或人民的福祉,一切都是在位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


《獨裁者手冊》不算薄的一本書,但依我看來全書中,作者只講了三件事:權利、為了鞏固權力要有的關鍵核心支持者,以及為了要拉攏支持者所必須要有的錢。就這三點可以拿來解釋很多事,好比貧富不均、國際救援的失敗、國際關係、戰爭與和平、貪污腐敗、恐怖主義的盛行、移民政策以及公共政策的訂立等⋯⋯。


所謂集權國家和民主國家的區別就是關鍵核心支持者人數的多寡,前者只需一小群人就能維持一個在位者的政權,後者則需一大群人。因為集權的獨裁者,只需滿足少數人的權益,通常是軍隊(來幫他鎮壓抗議民眾),所以他們不用在乎其他人的福利甚至是生命,只要他們有錢收買少數人即可。因為一些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他們的獨裁者可以靠著外銷石油、天然氣或珍貴礦石致富,把錢放進自己以及少數人的口袋,所以獨裁者不需要強健的人民工作繳稅,於是他們便仼由國家裡大部份的人又病又窮,無力推翻他們更好。


另一方面,民主國家的領導者必須要獲得許多人的選票才能當選,所以他們會推出選民喜歡的政策,講白一點就是「政策買票」,好比美國民主黨的選民屬於中下階層,他們在乎的是社會福利,所以民主黨會推動健保或失業補助,但共和黨的支持者是有錢的保守派,年齡偏大,擁有較多資產,所以他們傾向減低遺產稅,討厭累進稅率等,共和黨就會投其所好⋯⋯一切都是為了選票,致於會不會債留子孫、破壞環境、或是否是種族歧視、女性歧視都不是重點,只要你的支持者會投你一票,人不人權,公平正義都不在考量的範圍之內。


這本書真的說通了很多事,像前一陣子我讀到有關海地救災的文章,內容是說在2010年發生在海地的地震帶來的嚴重災情,許多人流離失所,很多國際救援的金錢湧入海地,但十年過去了,許多人還是住在連帳篷都稱不上的地方,沒水沒電,但錢全都不見了,人民試圖反抗,但沒有武器的平民,一下就被警方控制了,國際組織派出專人查捐款的下落⋯⋯看完《獨裁者手冊》我就懂了,錢一定流入政府口袋,並且政府拿這些錢收買警方的支持,讓他們去驅趕反抗的人民,不去重新建設國家,是因為這樣人道救援才會持續進來,政府才持續有錢拿,人民愈慘,國際組織的外援愈多,當然不能把房子重新蓋好,沒有畫面,怎麼會有錢!


是的,這是一本讀完會讓人覺得心灰意冷的書,什麼為民服務,政治的理想都是表面的,事實上就是權和錢的交相賊。不過民主國家的人民還是比獨裁國家裡的人民有多一點的機會,其碼我們還有自由,言論、集會和出版的自由,給了我們機會把領導者的不公不義給揭露,給了我們串聯起來的機會,這些對集權國家的人民是種奢侈,因為人民只要能串聯就有可能推翻在位者,這種事決不被允許發生,所以緬甸的獨裁將軍甚至不准人民在難民營聚集,還硬逼他們回到已毀的村莊,只擔心人民團結的力量將他趕下台,他的手下叫那些難民吃青蛙,而獨裁者住的是金碧輝煌的大宅。


如果你還在以為錢歸錢,政治歸政治,那你要清醒了,那些錢不會永遠是你的錢,那是獨裁者准許你擁有的,哪一天他要你全吐出來,他就會給你一個貪污的罪名,不貪污就行了,你說,不,獨裁者鼓勵你貪,在這些國家做生意靠的是關係,是人脈,是疏通,你以為大家都是這樣的,但其實這些全都是可以讓你坐牢的證據,前一刻你還富可敵國,下一刻你就是階下囚,而這不過是集權國家常上演的劇碼。


讓渡了自由,使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上,沒有任何可以監督他們作為,或收回他們權利的法律,而這群人還有警方和軍隊的支持,什麼樣的人,才會妄想這些獨裁者會捨棄他們自己的權利及金錢為人民的福祉而做出犧牲?

...

Ep.10 與其超時工作,你需要的是聰明的工作

 



克里斯貝利-《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力》


克里斯貝利-《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克里斯貝利強調所謂的「生產力」並非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而是聰明地工作,「生產力」看重的是是否成就了自己的目標,用心嚴謹地做「正確的」事,而非胡亂地瞎忙,不加思考填滿時間。


作者說忙碌若不能幫你完成任何事,那它跟懶散就沒有區別。富生產力的人,會找到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減少其它事務的干擾,他們「有意識」地從事每個任務,並且對事務擁有一定的掌控權。



How

設定明確目標後,管理有限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


1.時間管理的部分,他強調並不是把工作時間拉得愈長就越有生產力,超時工作因為會消耗太多專注力和精力而使效率變差,錯誤連連,研究顯示理想的工作時數為一週35-40小時,超過55小時,我們的生產力會降至谷底。


為了有效應用時間,作者建議我們做時間記錄,追蹤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我們可能會驚覺浪費不少時間在不必要的任務上,看了太多電視,流覽太多網頁,拖延不去做正事,我們以為我們工作了八小時,實際上搞不好連一半的時間都不到。


「有意識地」觀察自己支配時間的方式,才能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今天一定要完成哪三件重要的任務,然後在睡前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達到目標。


2. 要有生產力,當然必需要有足夠的精力去從事每一個任務

適度的運動,良好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冥想都能幫助我們恢復精力,一定要找到能讓自己放鬆和舒解壓力的方法,才能繼續戰鬥下去。


另外,找出自己一整天精力最旺盛的時段,把它用在處理最重要的任務上才會事半功倍。


3.遠離誘惑和保持專注

研究顯示多工並不會提升效率,人類的大腦因為習慣了同時接受多種刺激,當要集中精神於一件事上就提不起勁,覺得無聊,長久下來我們變得易於分心,無法完成需要深入思考及學習的任務。


事實上,大腦不能同時專注在兩件事,它只是在任務間迅速切換,花的時間一樣是兩倍,反而還會因為分心,而失去了成果的品質。


我們的專注力是「心智的肌肉」需要鍛鍊,訓練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專注在當下,把寶貴的注意力放在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任務上,不讓源源不斷的干擾對我們疲勞轟炸,使我們的大腦超載。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力》


何謂深度工作:

「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


Why can’t 

然而因為訊息、電子郵件、社群媒體和網路娛樂,我們的工作形態被改變,它們分配了我們的行程,使完整長時間的工作時段變得難以獲得,我們常常被許多並非職務描述的主要項目打擾,看起來好像總是很忙碌,但實際上卻沒有創造出令人滿意的成果。


雖然我們知道深度工作的重要,但有時我們會有意或無意地逃避投入深度工作,要能做到深度工作必須下定決心排除萬難。


How


1.訓練「心智肌肉」,為了讓它變強,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以求改善高度專心的能力和克服對分心的渴望。


2.讓自己難以被連絡到,不要讓那些來來回回的訊息和郵件花你太多的時間,讓寄件者多做點事,比如,要他們先回答一些問題,確認他們的來信有值得你花時間看的必要性,或乾脆不回信。


3.找出決定我們職業與個人成功和快樂的核心因素,如果我們即將要做的那件事,或使用的那項工具並沒有辦法幫助我們達成目標,或甚至妨礙我們,我們就不該做它。


譬如一個作家的職業目標是想從事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審慎寫出有意義的內容,如果他為了想維持讀者的忠誠度,就每天花幾個小時的時間上臉書一一回覆留言,他怎麼會有時間完成他的作品?


卡爾鈕波特說,我們要有拒絕任何好處的心態,不能因為一點點可能的好處就影響自己真正重要的目標。



Why

深度工作的重要性,強調它所帶來的生產力,以及所創造的價值。

淺薄的工作者將更容易被取代,不想要成為新經濟中的輸家,就要有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和高水準的生產力,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非得有深度工作力不可。


作者強調高品質的生產工作=花費的時間專注的程度,

如果我們都能提高工作的品質,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技能,我們就能從職業生活的日常努力中創造意義和神聖感,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職人和工匠被受尊崇的原因,書上說:「你不需要從事精緻的工作;你需要的,是以精緻的方法做你的工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