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凡事皆有出路-瑪莉·佛萊奧

 



*謝謝天下雜誌出版試讀邀約

瑪莉·佛萊奧在《凡事皆有出路》這本書裡提倡「出路哲學」,一種她從母親身上學到的人生觀,她媽媽告訴她,「人生沒那麼複雜,你只要捲起袖子,動手去做,什麼都難不倒你。凡事皆有出路。」從此「凡事皆有出路」(Everything is figureoutable)在瑪莉心底生根,變成她的信念,在每一次遇到挫折,或沒有自信的時候,改變她的想法和感覺,驅策她向前,讓她積極地拿出行動,做出成果。書中列出了十大原則幫助讀者走出困境,展開自己的夢想,並且附上行動考驗。這些原則都不複雜,甚至對很多人來說並非新知,但「知道」不等同於「做到」,作者鼓勵大家一起練習,從微小的行動開始做起,那麼轉機就會出現。


訓練「成長型大腦」

一開始,瑪莉就說了兩件很重要的事,這兩個心態可以運用在許多地方,第一:別說我已經知道了,要問我能學到什麼,第二:別說這對我沒用,而是我能如何利用它?我覺得人是種很矛盾的生物,太常自以為是,卻又太過沒有自信,自以為懂得很多,所以失去了「成長型思維」,扼殺進步的空間,但真正要去追求夢想時又不夠有自信,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如果連蘇格拉底都說:「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是我一無所知」的話,那麼凡人如你我,或許更該抱著成長的心態,不斷去學習。所以不要再說這些練習或觀念你都知道了,選幾項,真正去做吧!


何謂「出路哲學」

「出路哲學」不是一種盲目的樂觀,而是在哭過、抱怨過之後,繼續走下去,出路哲學是務實的,因為知道對人生耍賴沒有用,所以選擇正面對決。「出路哲學」的可行之處在於,它強調的是「行動」,先試了再說。行動幫助我們克服疑慮和恐懼,它是積極的,鼓勵你掌握自己的命運,當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時,這會給你控制權,給你力量。所以不要再找藉口說自己沒時間、沒錢、沒知識,作者說:「如果時間夠重要,我會變出時間,如果不夠重要,我會變出藉口。」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會觀察自己的行為而做出相應的調整,譬如你每天花三十分鐘運動,看到這樣的自己,你會相信自己是個有恆毅力的人,所以就更持之以恆地運動,啟動了良好的循環。相反地,如果看到自己寧願花時間滑手機,也不願意為訂的目標做努力,那你就是在告訴自己,你的目標根本就不重要,至少沒有重要到為了它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那麼你就會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十年後,你會後悔嗎?」作者說,做決定前問自己這個問題。

你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提起勇氣接受挑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進入成長圈?如果只選容易的路走,永遠不會變強。書中有一個練習,要我回想一個人生經驗:沒準備好,就出發的經驗,我想了很久,竟然一時想不到,我才驚覺自己是一個若沒有百分之百肯定,就不願意做嘗試的人,我現在就可以想到幾次錯失的機會,相信我,不用等十年,大概一個月後就感到後悔了。


「清楚地定義自己的目標,讓它變的具體、可行、可以衡量」

把目標貼在自己隨時看的到的地方,問自己:「我今天做了什麼實踐夢想的事?」我有沒有用行動縮小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間的距離。把目標定出來,便知道該如何分配時間和資源,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很忙,卻還是感到內心空虛。


「這世界需要你獨一無二的天賦」

你可以想像如果愛因斯坦說反正牛頓已經為科學界帶來那麼多的貢獻,我不可能再有什麼突破,然後就放棄他的研究,那世界會變得怎樣?如果馬丁·路德或甘地說他們要達成的夢想根本不可能做到,就轉身離去,那這世界又會變成怎麼樣?沒錯我們不是這些偉人,但他們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偉大的,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行動而變得偉大。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改變世界,所有的偉人一開始也都是凡人,但他們放手去做,無所保留,所以才有無數的人因為他們的給予而獲益。


當你無法下定決心朝夢想前進時,你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你的夢想可能不只關乎於你自己,而是關乎於更多的人,搞不好你就是某個人的「那個人」。可能你的努力會鼓舞你的孩子,你的家人,愛人或朋友,讓他們也充滿希望,這樣想你或許就會比較有行動力了。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