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一星期的挑戰


最近和老公開始了一個新嘗試,挑戰一個星期不吃肉,只因為生活中多了這件不一樣的事,就有了不少的樂趣。彷彿我們自訂的遊戲,設了一個新的條件,把吃東西這件事變成了一種不同的玩法,看似限制,卻又多了自由和簡單,可能是選項變少了,需要思考的範圍變小。我們必須去探索以前沒吃過的餐館,去看菜單上從不去看的那一欄,把平常的餐點做些變化。再加上,和老公有同一個目標,就有一種讓關係變得比較緊密的感受,也算是意外的收穫。有很多夫妻會生小孩,也是因為一起養育子女能增加共同體意識。不像生小孩是會影響一輩子的決定,這種維持一星期的目標,可行性高,又能在短時間內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若是一星期後不想繼續也沒關係,算是種無成本挑戰。


一星期不吃肉,在台灣應該不算太難,因為我們只是不吃肉,並非想當素食者,所以基本上就是買便當時,光夾菜不夾肉就行了。第一天去了一家沒吃過的素食自助餐,採秤重計價,二個便當吃起來也花了280,結帳時嚇了一跳,想不到青菜豆腐還比雞腿排骨貴。後來改吃一般自助餐,只吃菜就划算多了,不知道素食餐廳比較貴是否是因為素的調味料比較貴?有一餐我們吃了一個素蠔油塔香杏鮑菇飯團,完全被它的味道打敗,看來調味的部分我們還是不太喜歡純素,所以去美食街吃飯時,就請廚師把杏鮑菇和豆腐做成葷的調味,不知道這是否就是所謂的鍋邊素?


不過不吃肉之後,我發覺我們多吃了一點麵包、甜點知零食,像是紫米紅豆牛奶、紫米薏仁湯、紅豆牛奶粉粿、沙茶豆干和蔬菜餅等,可能是一種對不能吃肉的補償心態,現在想想覺得不太健康,看來還是要再注意一下飲食內容。目前還看不出來不吃肉的影響,畢竟也才過了五天,沒什麼特別不同之處,或許持續幾個月才有差吧。其實一星期不吃肉也不過是老公一時興起的提議,沒什麼特殊理由,所以我們也沒抱著任何對成果的期待,純粹好玩罷了,當然如果可以減少一些身體的內臟脂肪也不錯。


我和老公還因為覺得有趣,已經開始思考下星期的挑戰是什麼,現在想到的有:「11點床上躺平」、「不吃炸食」、「不喝飲料」、「15分鐘冥想」、「不吃零食」等。有不少點子都想嘗試看看,看來我們的一星期挑戰還可以再玩一陣子。

...

《論人生短暫》-塞內卡



羅馬哲學家塞內卡的《論人生短暫》收集了三篇文章:<論人生短暫><論心緒寧靜><致瑪西亞告慰書>。塞內卡的說理鏗鏘有力,教訓起人來頭頭是道,看似嚴厲實則智者的苦口婆心,字裡行間還夾雜著詼諧感。這三篇的主旨都談論到把握人生,好好生活,而非把時間花在不對的人和欲望之上,致力培養靈魂的純潔和品格的美德,最終便能坦然接受死亡的召喚。


一、<論人生的短暫>強調時間的寶貴,不能任由他人或無意義的雜事佔用,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卻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有任何想完成的目標和計劃,都要盡早完成,否則生命會在等待的過程中一點一滴流逝,在不知不覺中就老去,徒增年齡,卻沒有真正的活過。


*節錄

Life is long if you know how to use it.


⋯⋯除了少數人之外,多數人都是等到真的打算認真過生活了,才發現生命早已步入盡頭。


但老實說,人生並沒有那麼短,問題出在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


只要你懂得如何過活,人生絕對夠長。


我們沒活過的部分都不能視為人生,頂多算是經歷一段時間而已。


⋯⋯沒有人只為自己而忙,大家的時間都耗在別人身上。


沒有人願意和別人瓜分財產,但很多人卻不在乎自己的人生被瓜分。


你以為自己能長生不死,沒意識到自己其實脆弱不堪,甚至浪費了不少時間。


這大半輩子裡,你達成了多少成就?多少人曾趁你毫不留意時,浪費了你的時間?你花了多少時間沉溺在無益的悲傷、愚蠢的喜悅、貪念,世界的紙醉金迷裡頭?你留給自己的時間還剩多少?你會發現,你連成熟都還沒有就要凋謝了!


你怎麼能保證自己活得到六十歲?誰能保證你的人生會如你所願?只給自己保留那麼一點時間,根本不夠讓理智完成任務,你難道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人生都快結束了才開始過生活,實在太遲了!這麼美好的計劃,你居然想拖到五、六十歲才做,真是個愚昧的凡夫俗子!


⋯⋯光是抱怨沒辦法改變自己,也改變不了別人。人只要一破口大罵,就會重蹈覆轍了。


只要你的惡習仍在,給你多少時間都會被浪費。


真正忙碌的人,應該要忙著生活才對,生活才是最難精通的技術。


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如何過活,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人得花一輩子學習如何離世。


廢話!你當然沒辦法生活!你被一堆人呼來喚去,完全沒心力顧好自己。


人們經常匆匆度日,期待未來趕快到來,卻覺得當下沈重不堪。反觀了解自己的需求,願意將時間全部投注其上,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規劃的人,是不會只想著未來或擔心未來的。對現在的你來說,下一個小時會發生的事有何樂趣?未來發生的一切全都不是意外,該享受的早享受過了。命運女神愛怎麼出招就隨她怎麼出招,懂得過活的人依舊能活得安穩妥當。


另外,不要看到滿頭白髮或滿臉皺紋的人,就以為對方活了很久;對方不見得活了很久,最多是在世間存在很久而已。試想,如果有人一出海就被風浪襲擊,被陣陣颶風吹東吹西,始終在原地打轉,你會覺得對方航行了很遠嗎?實際上,他根本沒跑多遠,單純是被風浪推來推去而已。


自己能牢牢掌握的事物,即使價值再小,珍惜起來總是不太難;但真正不該大意的,其實是無意間就消失無蹤的事物。


生命會順著時間的軌跡向前奔去,沒有倒退或停止的一天,一切都默默進行著,時間不會出聲提醒你。


每拖拉一次,就相當於浪費了一天;每次想把事情拖到未來,就離現實越來越遠。


你一心想控制由命運掌控的事物,卻不好好把握你手中的東西。


哲學家法比努斯:「我們必須使盡全力對抗慾望,不能耍花招;要擊敗敵人,就必須重擊對方,花拳繡腿一點殺傷力都沒有。話說得再漂亮都沒用,我們必須徹底粉碎慾望,不能只是捏幾下就罷手。」


拼命取得某樣東西,卻得花更多力氣守護的人,人生真是又短又悲哀。


庸庸碌碌的人看似可悲,但為了別人的事庸庸碌碌,配合別人調整睡眠時間和走路步調,甚至連愛恨的自由都讓別人主導,才是最可悲的。



二、<論心緒寧靜>是塞內卡寫給朋友瑟瑞努斯的回信。瑟瑞努斯內心因為各種煩惱而雜亂不平靜,他為志向煩、為欲望煩,也為內心的惡念煩,他希望塞內卡能幫他穩定心性。塞內卡認為煩惱都是出於自己,有時候花太多時間想東想西並不好,對於志向的追求,不一定要執著在特定領域,而是弄清自己的天賦,努力找到能做出貢獻的部分,衡量能力,不要攬過多的任務。無需汲汲營營累積財富,只要懂得精打細算,就能輕鬆度日,反而不用成天為了財產的損失而憂愁。要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好,若是知道要未雨綢繆,便能隨遇而安,放寬心,該放鬆時放鬆,該休息休息。


*節錄

人們會在你身邊留下各種足跡,不要被這些交疊的痕跡左右了,因為有些人只是左繞右繞,卻始終繞不進正確的道路。


心緒寧靜:讓內心平靜無波,永遠自適自足,並抱持喜樂觀看身邊的事物,不會雀躍過頭或灰心喪志。


當人不敢追求自己的目標,或一味空想卻不付諸行動,心緒就會搖擺不定。


天底下最丟人的事,莫過於活了大半輩子,卻只能拿年齡出來說嘴。


要交朋友,就要結交不容易被慾望左右的人。


凡是怕死的人,都無法活出人應有的樣子。


人們的痛苦不但來自庸碌一生,也來自羞於承諾自己的成就。


即使人生目標或處境有所變動,我們都無須掛心,重點是別讓自己反反覆覆,因為這是人最難克制的惡習。


三、<致瑪西亞告慰書>是塞內卡寫給瑪西亞的信,為了安慰她失去兒子的悲傷。塞內卡說雖然她的兒子英年早逝,但死亡是必然的,她的兒子被教養的很好,又有良好的品德和成就,一生已然值得。她和兒子擁有過的相處時光將永存,兒子的靈魂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美好無暇之處,他再也沒有痛苦和煩惱了,所以母親不用過度悲傷。


*節錄

人類習慣助長悲傷,心痛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意願,而非客觀的不幸程度。


有些事物並不可怕,但人要習慣害怕這些事物,就會讓心變得脆弱不堪,失去直面的勇氣。


命運如此反覆無常,無論最後的結果是否合情合理,我們都必須照單全收。


人生來就得緬懷逝者,成為被緬懷的人,也得抱持希望和恐懼,打擾自己和他人,對死亡感到懼怕又期待。


我們常誤以為,只有遲暮老人才會逐步邁向死亡,但實際上,我們在幼年、少年或人生任何時期都不斷邁向死亡。

...

星座運勢


每個月的月初都會迫不急待地打開信箱,為了能讀到保養品公司寄來的月刊,不是想看又有什麼新產品上市,也對折扣活動沒什麼興趣,只是想讀每月的星座運勢。當然從網路上查方便多了,但我從不特意這麼做,而只是每月期盼寄到信箱中的專欄。拿到那本薄薄卻設計精美的刊物,迫不及待翻到星座運勢部分,其它都略過不讀,但有幾次的運勢都讓我覺得,這不是預測吧,根本就只是在寫一些理所當然的常識啊,讀的我既覺得莫名又感到好笑,想說我等了一個月就等到了這樣的建議?又從頭到尾再讀一次,確定沒讀錯,然後興奮感漸漸轉化為失落感。


就拿這個月的內容來說吧,文章裡面寫到:「保持健康的生活,對身心健康都很重要。」??這句話不是很顯然嗎,就像是說:「多複習,對成績的提升很重要。」,「多運動,對身材的維持有幫助。」,我當然知道啊,這算哪門子的預言,我想讀到的是像這類的星座運勢預測:「這個月工作運很好,會有所突破。」或是諸如:「會有一些新的機會和挑戰」、「付出終於有了收穫」這種可以讓人充滿希望和力量的訊息,使人一整個月都覺得心安又有幹勁。什麼嘛,我當然知道健康的生活對健康很重要啊,這還需要星象專家夜觀天象和命盤來告訴我。


不過仔細想想這應該是星座專家的溫暖建議,拐個彎來告訴我,這個月的健康狀況可能不理想,要我多注意注意,怕直白的說法會嚇到人,讓讀者心慌不知所措吧。又或者是因為,雖然大家都知道健康的生活對身心健康很重要,但我們都盡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好比吃垃圾食物,一天到晚屁股黏在椅子上,或者熬夜晚睡,這種生活型態,也難怪專家們要心懷憂慮寫下提醒。那這樣我就懂了他們給的美麗建議的言外之意,「汗水淋漓,要清爽潔淨全身肌膚」(臭死了,夏天走在路上都聞得到汗臭味,快點給我去洗澡!)「喜歡手搖飲料,小心每天多點卡路里」(喝那麼多甜甜的飲料,怎麼瘦得下來!)「拿下口罩,要注意臉部保養」(再也無法躲在口罩後面,要勤加保養,才能美美亮相!)


雖然明白星座專家的苦心,但我還是希望下個月的星座運勢,能給我一些不那麼「常識」的建議,盼望著下個月專家們能為我帶來迫切渴望的好消息。


...

《 象與騎象人》-強納森·海德特


強納森·海德特在他所寫的《象與騎象人》列出十個觀念:自我、情感型態、互惠、自以為是、快樂、愛、逆境、美德、神聖和人生意義。探索這些觀念的源頭,以及它們在正向心理學的運用。從個人的心智運作開始、講到人類的社群生活、如何得到快樂、如何成長以及最後如何活出人生的意義。


Part1.人的內心

一、自我

作者利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來說明分裂的自我,騎象人是有意識的,控制後的思考,大象則是騎象人以外的一切,包括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屬於自動化系統的組成要件。兩者需互相配合,好好相處,適時應用各種謀略來轉移注意力或避開刺激,好幫助我們在面對慾望及誘惑時能夠自制。


二、情感型態

情感型態的情感是指情緒所感覺到或體驗到的,它是指個人的接近系統和撤退系統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接近系統引發正面情緒反應,使人想接近特定事物;反之則是撤退系統,引發負面情緒反應,使人撤離或避開。那些擁有較負面情感型態的人可靠三種方法改變:冥想、認知療法及藥物百憂解(Prozac)


Part2.和他人的相處

三、互惠

互惠原則提高了人類生存機率,是一股將我們與他人聯結在一起的力量,使人際關係可產生強化、延長及活化效果。人類因為有「知恩圖報」和「有仇必報」兩種心理,才得以建立群居的社會,前者使我們不會被人討厭及排擠,後者使我們不會被人利用或欺壓。


四、自以為是

人擁有偏見,只會看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我們還很會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並且不會自發地去找和自己立場不同的理由及證據。另外我們還有自我膨脹的問題,覺得自己理應比別人獲得更多好處,於是開啟許多紛爭。認識心智的結構及運作策略,能幫助我們走出自以為是的缺失。


Part3.追求幸福成長

五、快樂

快樂方程式:H=S+C+V

Happiness(快樂基準線)=Setpoint(快樂起始點)+Condition(生活條件)+Voluntary activities (自發性活動)

相較於,天生遺傳的快樂起始點和較沒有選擇權的生活條件,我們可以多從事一些能提升愉悅及滿足感的自發性活動,尤其是那些可以讓我們全心投入,發揮所長,進入「心流」的忘我境界的活動。


六、愛

我們需要與他人互動並緊密連結,培養安全的依附關係,不僅要能給予也要懂得接受,良好及健全的人際關係使我們成長。亞里斯托芬:「我們的生命需要有別人才完整。」


兩種不同的愛情:Ellen Berscheid & Elaine Walster對激情及友愛的定義如下

*激情:狂野的情感狀態,其中充滿溫柔與性慾、愉悅與痛苦、焦躁與釋放、為對方不惜犧牲自己與強烈忌妒心等,五味雜陳的感情。

*友愛:一種我們對與自己的生活緊緊糾結在一起的人所產生的感情。

友愛包括依賴、施與受、信任和關心。

所謂的真愛是兩人之間堅定共許的強烈友愛,輔以一些激情。


七、逆境

逆境能迫使我們停下來,注意到其它可能性,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當遇到逆境時能否復原、成長,關鍵在於因應事件的方式,事件本身並沒有意義,意義是來自當事人與他人、團體及經驗本身的互動。


有智慧的人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也能了解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他會選出一長期而言對每個人都最有利的計劃,他也能平衡地採用以下三種回應方式:自我調適、塑造環境,以及選擇新的環境。


八、美德

美德是個人為成為更有效率、更有吸引力的人,而努力去培養各種優異才能,所以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報償。

塞理格曼與彼得森提出六大類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節制與超越(原有之自我)。

為了培養美德,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優點來克服自己的缺點,並且學著從過程中找到樂趣或強化作用。


Part4.找到人生的意義


九、神聖

人一旦喪失神性,讓自己的世界窄化為二維世界,人就會變得非常貧乏。所謂的神性不單單是宗教方面的體驗,而是一種精神和道德層面的提升感,甚至是因更大的力量所產生的敬畏,或超越自我與世界合而為一的時候,都能感受到神聖。


遵守神性的道德規範,是為了保護個人不致墮落,讓神性存在所有人心中,所以其崇尚純潔,神聖的生活方式,讓自己遠離慾望、貪婪及怨恨等道德污染。


十、人生意義

人需要愛與工作才能活得生氣勃勃,愛是安全的依附、歸屬感和強健的人際關係,工作則是指追尋正確的目標,讓自己體驗到心流與投入的感覺。藉由工作貢獻才能,獲得成就感、自我實現及他人的尊敬。「效能動機」(effectance motive)指出人內心想透過與環境互動,進而控制自己的環境,以發展能力的一種需求及衝動,所以當人沒工作可做時會出現一種倦怠感。


當人們肉體、心理及社會文化三個層次的生活連貫一致時,人就會找到人生的意義。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與他人、自己與工作、自己及偉大事物之間,建立正確良好的關係。

...

拖延病



如果現在你放下手邊的工作,正在看我的文章,那麼有極大的可能,你拖延的症狀又發作了,如果你還再跟自己狡辯說不過是稍微休息一下而已,那事情就再明顯也不過了。沒關係,我懂,我完全能體會,我自己拖延的最高境界是完完全全不自覺,連藉口都沒想過要找,還以為一切都按照安排的行程走,後來才驚覺,原來是自己把完成時間訂得太長,目標訂得太鬆散,變成每天都在拖延。所以「拖延病」大概就像Covid ,症狀各式各樣,每個人都不同,而且好像也沒打算徹底消失,這點也跟Covid 差不多,不過希望還沒有嚴重到致死的程度。


大部分的時候,我都靠著習慣的建立來對付自己拖延的毛病,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什麼事要在何時完成,都規劃的好好,以前甚至詳細到每小時做什麼事我都要寫下來,避免浪費時間,就是靠著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把諸如運動、閱讀、學習和寫作等習慣全都內化,只要時間一到身體就知道該做什麼事。會這樣做,是因為沒有必要每天,甚至是每個小時都要考驗自己的意志力,這會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把重要的事情變成習慣,絕對要比依靠意志力來執行有效得多。不過有時候心還是會浮躁,也會偏離本來預定好的時間表,從某方面來說,這也或許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原因,畢竟有太多事就是比我們手上必須完成的任務有趣,或者有吸引力,總之就是不用做正事就好。


我每次在寫文章或備課的時候,腦袋裡想著不外乎以下這些事,「放我出去!我要出去玩!」、「啊,有個東西要查,一定要現在查才行!」、「沒關係,還有時間啦!」、「再五分鐘、再十分鐘⋯⋯」總之想一堆東西,就是沒在想應該要做的事情。我發現時間太多會拖延,事情太多、壓力太大也會拖延,所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預估完成某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否則拖延病很容易被觸發。我在想,如果我們都可以提早把事情做完,剩下的時間不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嗎?就像小時候,寒暑假作業一發下來,在一個禮拜內拚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大玩特玩了。不過出了社會的我,已經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早點完成工作,只代表有更多的工作,不代表剩下的時間就是自由的。這讓我想起我們班那些學習單最快寫完的學生,我都會再拿出另一張新的給他們,雖然是為了想讓他們多練習,不過他們抗議的聲音卻不絕於耳。所以這些「聰明」的孩子們,下次當然不會那麼早完成他的練習卷,小孩都知道的事,我們大人就算一開始不知道,後來也會學到。


尤其是領固定薪水的人,或許更加不願意被塞更多的工作,但一直以來我領的都是時薪,倒是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就像我希望我的學生們在交卷前,可以多花時間檢查,或許那些我們因為生產力爆發,拖延病沒發作而省下的時間,可以讓我們交出更有品質的成果,而不是那些每次都踩死線的勉強交差結果。這也就是不拖延的重要性,每件作品、專案或任務都需要花它們應當要花的時間,明明要花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作品,卻只留三天給它,那麼我們不只在拖延的時間裡過得心驚膽跳,在剩下的三天裡又壓力破表,這樣的工作品質和生活品質都無法令人滿意。


我認為每個不怎麼好的習慣背後都有些原因,而瞭解它們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有些人會拖延是因為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那種追求完美的想法,使他們遲遲無法動工,另一人可能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老是被其它的事情分心,不管原因為何,花點時間觀察自己拖延時的心態和觸發條件,才能找到破解的關鍵。對我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做五分鐘」,先做五分鐘就對了,先告訴自己,不用一次全做完,五分鐘就行,好或不好也先不管,做就是了,之後再修改就行。我發覺只有要了一個開始,就很容易進入工作狀態,拖延的問題就能消除,當然我都會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工作,工作時也都會把分散注意力的事減到最少,這也能有效幫我轉化成工作模式。


該工作的時候工作,這樣休息時,才能真正感到放鬆,工作時拖拖拉拉,就無法享受完成工作時的快感和成就感,讓自己的大腦習慣不拖延的愉悅,它就會渴望更多,因此展開好的循環,反之,若是讓它建立起拖延模式,那每次要它動起來,就會是一場辛苦的拉扯。然後也別忘記,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也要記得休息,畢竟人無法一直持續在專注的狀態,像我至少一個小時要休息一次,讓自己的大腦清空一下,尤其是卡關的時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喝口水,通常就會想到答案了。最後,提醒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後就該去工作囉!





...

《點子就要秀出來》-奧斯汀·克隆


《點子都是偷來的》奧斯汀·克隆的第二本著作《點子就要秀出來》,分享十個創作者可以用來行銷自己,增加能見度的方法。作者鼓勵創作者公開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持續分享一些東西,獲得關注,同時也可以得到如何改善作品的回饋。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看見自己的作品,創作者必須學會如何經營和行銷自己,作者並沒有介紹一些難以理解的行銷工具或者行銷數據,書裡都是一些一般人都能學會的手法和原則,立即就能運用。


以下是十個方法的重點整理

一、你不必是天才

不是只有天才是創作者,實際上,一件作品的完成大多是集合「眾才」之力。我們要尋找自己可以做出貢獻的部分,補足別人尚未分享的部分,不要擔心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所以無法秀岀來,抱著不計較得失,勇於嘗試的心態分享,才有可能吸引到對你的作品有興趣的人。


二、要想過程,不要想成品

不是要等到作品完成才能分享,而是一邊創作一邊分享,讓觀眾參與創作過程,會使他們對作品產生連結。記錄生活中值得分享的事物,或是將你的工作中的知識和技術公開,其他人可能會覺得很有意思。


三、每天分享一點點

可以分享的內容包含作品受到誰的影響或啟發,靈感的來源,創作方法,作品草稿,人們與你的作品互動的故事,或是你對某作品的感想。

養成每日分享一點點的習慣,就可能在這些內容中找到一些主題或趨勢,要做到前台(社群)維持流量,後台(你的部落格、網站)穩固存量。在社群和人交流而引發的思考或有趣的想法,就能成為日後創作的內容。


四、打開你的奇寶房

為了創作,我們收集的許多素材和資料在我們的奇寶房中,裡面都是一些我們喜歡的珍寶,它們反映出我們獨特的品味,我們也能用獨特的方式混合出屬於自己的作品。藉由大方公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觀眾。


五、說好聽的故事

作品不會說話,我們必須為它們想出一個故事,增加印象,我們可以講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遭遇了什麼困難,如何克服等,如果觀眾能對作品有更多理解,他們會更有感覺,而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對作品價值的認知。


六、教別人你會的東西

教別人如何做我們的工作,其實是使他們對這份工作更感興趣的方式。想想看在你的工作中,有什麼技巧或工具可以分享,或是有什麼獨門知識是網路上可能找不到的,這些都是可以教導別人的東西。


七、別變成人肉垃圾郵件

在要求別人關注或追蹤我們之前,我們要先懂得去關注他人,要分享連結,當個社群好公民,而不是只想得到卻不付出。要學會聆聽和體察他人心思,不要只專注自己的事。要先努力把作品做好,否則別人也幫不了你。


八、學著挨打

作品一旦公開分享,就有被批評的可能性,因此我們要學會一套應對的方法:

1.放輕鬆,深呼吸。恐懼常常只是想像力在作祟,負評不代表世界末日。

2.挺直頸子。要能夠挨打,就要練習承受很多次打擊。不斷秀出作品,讓自己習慣作品被評論。

3.挨打之後滾一圈。不斷前進,每則評論都是創作新作品的機會。

4.保護脆弱部位。可保留比較敏感或不想攤開被評論的部分。

5.保持平衡。你的作品是你在做的東西,不代表你自己。


九、賣出/出賣

不要害怕為自己的作品訂價,或尋求贊助,要相信自己的作品有價值。

嘗試新東西,如果遇到機會,讓你可以去做比你想做的更多,就說「好」吧;如果遇到機會,讓你可以賺更多的錢,卻無法讓你做更多想做的事,就說「不」。


十、堅持下去

「有些人能夠得到自己追求的東西,經常只是因為他們撐得夠久。」

「你永遠不會完成創作,只有放棄而已。」-保羅·瓦勒里

把上一次計劃中或作品中較弱的部分,當成下次創作的靈感。


相關閱讀:《點子就是一直來》



...

相似

 


 最近娘家發生了一些令人煩心的事,首先是父親的健康出了問題,然後是父親的工作也有狀況,兩老本來就不是什麼生性樂觀的人,現在更是每天愁眉苦臉,連食慾都沒有了。我有時會想自己那稍嫌悲觀的個性是否也是遺傳的基因,畢竟我很少看到父母開心愉快的模樣,記憶中的他們總是不停地在煩惱些什麼,他們的執著和對生活的埋怨,似乎從不曾隨著歲月流逝而變得豁達輕盈,卻成了重擔壓著他們的背,使他們再也挺不直身子。我以為年紀會使人變得不再尖銳,而是溫潤,然而在他們的身邊,我總是感受到有冷風在吹。


那一天我和另一半在討論希望下輩子可以擁有什麼樣的父母,「有智慧的、有愛的和有勇氣的」,是我脫口說出的答案。有智慧的人會做出明智審慎的選擇,而不會一步步深陷泥沼,愛是關懷、照顧、尊重和理解,有勇氣的人扛起責任,將詛咒變成祝福。可是我或許不該天真地以為在這些條件中,不需要再加上金錢,我的父母因為錢而操碎了心,沒有了心也很難去愛。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他們總是會這樣說,我不知道這是他們用來讓自己好過一點,還是讓我和妹妹們好過一點的話?畢竟他們的父母雖然傷了他們的心,但他們卻也沒有因此從中學到一些什麼,這樣看來受苦算是白費了,所以我不生孩子,這些基因和苦難最好還是不要繼續下去。我費了極大的力氣,只為了不想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但這一切還是徒勞,因為我跟他們一樣從沒有遺忘過那些苦難和不滿,我也成了一個執著的人。





...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查爾斯·布考斯基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收錄查爾斯·布考斯基的138首詩,是他在六十多歲時完成的作品,比起上一本我讀的《布考斯基煮了七十年的一鍋東西》,這本詩集似乎溫潤了些。當然裡頭收錄的詩還是不脫他那粗魯骯髒的風格,有時你甚至會覺得他是個混蛋,但就是那些亂七八糟,還有對許多事情的不滿,滋養了他的創作。這本詩集主要寫的主題有:女人、他的家人、賭馬、創作、音樂,還有他的五隻貓(沒錯,他竟然是個貓控),每一首詩依舊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敘述性強,也可看成是他人生的縮影,一種自傳書寫。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是詩集中的一首,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把那種不得志的不爽,還有對主流文學的不滿表達地又真實又帶點幽默,但也感受到些許的哀傷,最重要的我也被布考斯基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感動,他常常在作品中提到他有多久沒吃東西,雖然餓到不行,但還是坐在打字機前,繼續。或許有人會討厭他的自大和低俗,但我想一定也有更多的人會被他對寫作的鍥而不捨給鼓舞,而再次為了自己的夢想繼續努力。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當年還是個快要餓死的作家時我曾看過那些主流雜誌刊登的

主流作家作品(當然是去圖書館看),結果讓我

感覺

很糟,因為我非常認真觀察文字與世事所以知道

他們有多假掰:我可以看出作品裡的情感都是假

每一句話都是裝的,這令我懷疑主編們的腦袋

是否都長在屁股上──或是因為要拍有權勢的人

馬屁

才會出版那些東西

我只是矇著頭、餓著肚子繼續寫,體重從快九十

公斤掉到

六十二公斤,但把打字的技能鍛鍊得非常好,也

讀了很多退稿

信。

到了體重只剩六十二公斤時我對自己說,去他媽

的,不再

打字,只顧著喝酒逛大街,還跟大街上的女士們

鬼混:她們都不會去讀《哈潑雜誌》、《大西洋月刊》,或是

詩歌月刊》。


坦白講,能像那樣停筆休養十年也不錯

 

後來我又重新試著寫作,結果發現主編們的腦袋

還是都長在屁股上,還有一堆狗屁倒灶的陋習

但這次我已經把自己養到一百〇二公斤

獲得充分休息

還有很多背景音樂可以聽──

 

我已準備好在黑暗中

重新出擊。


其它詩作摘錄

<不朽的猛獸們>

⋯⋯

這些懦夫們

這些天才們

這些追求榮耀的瘋狗們

把這一點點微光帶給

我們

非常不容易。


<無可救藥>

我們心裡有個地方

永遠填不滿


那空間


就算在

最美好的時刻

還有

最精彩的時刻

也一樣


我們很清楚

我們總是

清楚


心裡有個地方

永遠填不滿


而且


我們會等待

等了

又等


在那

空間裡。


<長遠計畫>

某年冬天在費城想當個作家

卻快餓死

我寫了又寫,喝了又喝

又喝

接著索性不寫作,專心

喝酒。


⋯⋯


我當然從沒想過要放棄當

作家,只是想要休息個

十年

心裡盤算著要是我太早成名

等到需要最後衝刺時就會沒有力氣了

不會像現在這樣能量飽滿,謝謝

大家,

灌酒倒是灌得跟以前一樣

多。


<美女主編>

⋯⋯

當時我還年輕卻總是孤孤單單,感覺

我需要時間讓自己有成就,而我唯一

能用來換時間的

只有貧窮。


與其說我是靠技巧把作品寫出來

不如說是靠那些幾乎逼瘋我的經驗

而我走了幾次運,但運氣不是什麼

令人愉悅的東西。


我想當時自己還挺有韌性,但卻任由

健康與勇氣慢慢流逝。


在一切都分崩離析時,夜幕落下——

隨著恐懼、疑慮與羞辱來臨⋯⋯


...

面對恐懼



上一次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直面恐懼是什麼時後的事?對我來說應該是五個月前的乳房檢查,被兩片塑膠板無情地用力擠壓胸部,讓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團隨意被對待的肉,我討厭以及害怕赤身裸體地站在冰冷的機器前面,焦急等待著那可能會宣告我哪裡出了問題的影像或報告,然而這一切卻是必要承受的不舒服。人生有許多矛盾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想過得舒適,有時候必須先忍受一些不舒適。與其讓恐懼的事物將自己殺個措手不及,早一步武裝好自己,培養能力,或許才是正解,尤其如果我們害怕的是一些怎麼樣都躲不掉的事情,好比在一堆人面前講話、考試,還有看牙醫。


不會害怕的人大概不存在,尤其是那些敏感和想像力豐富的人,特別容易感到恐懼,所以小朋友常常害怕有什麼東西跑出來,不管是從床底下還是從衣櫃裡。但即便長大了,害怕的東西也不會變少,反而還有增加的傾向,因為我們更加明白自己的脆弱,知道有太多的事情可能會讓我們受傷。而那些殺不死我們的,可能不會使我們變強,而是會讓我們痛不欲生,也或許是我們理解到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需要勇氣。因此恐懼真的是件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了,那代表我們清楚自己的不足和渺小,而那會讓人謙虛,讓人懂得要學習和成長,而知道害怕才會避開危險,讓我們能夠存活下來,所以那些有關生死的恐懼還是留著比較好。


至於那些會降低我們生活能力或品質的恐懼,就有面對的必要性。這讓我想起一部很喜歡的日劇<交響情人夢>,裡面的男主角因為不敢搭飛機,而無法到歐洲深造,他為此感到十分鬱悶,他那當指揮家的夢想幾乎破滅,好在他在女主角的催眠治療(?)下,化解了恐懼症,才終於站上歐洲的舞台大放光芒。現在想想男主角的恐懼很清楚易懂,反而是女主角的恐懼才比較發人深省。從外表看來,女主角一派無憂無慮的樣子,對於未來的規劃有一定的藍圖,她沒有要當一個專業的鋼琴演奏家,而是打算當幼稚園老師。男主角認為她的選擇很可惜,因為她的音樂才能無法得到發揮,但女主角覺得彈琴只要快樂就好,她小時候被鋼琴老師打手的經驗,讓她害怕,使她對比賽、對嚴格訓練留下了陰影。但這個恐懼後來被另一個更大的恐懼克服,也就是怕落後男主角,無法和他一同成長,並駕齊驅,也可以說她是被男主角的傑出表現給激勵了,在看到他精采的演奏後,她充滿了練琴的鬥志,甚至願意參加比賽。


我覺得女主角除了小時的陰影,她其實害怕的是投入更多心力在練習上,因為練習很苦,要成為一個專家更苦,她說彈琴,快樂比較重要,更何況投入一切也不代表能在競爭激烈的古典音樂圈,獲得成就,所以她寧願待在舒適圈裡,而不去嘗試發揮潛能,挑戰自我。人類其實是很有趣的生物,我們會為了各種目標願望放棄一時的快樂,甚至我們也不是一直要感到很舒服,如果知道這些不適能幫助我們完成目的,如果忍耐和受苦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會犧牲一些快樂,一些舒適。就像為了出國,大家願意忍耐長時間的困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為了健康,願意在跑步機上把自己累得半死,更不用說那些為了實現夢想,而犧牲的享受和玩樂,這些只有人類做得到。走出舒適圈很難,但不代表做不到。


恐懼讓人活在了限制當中,使我們無法活出完整的人生,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何謂恐懼,就像許多人在考試前會很害怕,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與其把這些生理反應解釋成害怕,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那代表我們很在乎,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興奮的感受,這些「內心話」很重要,因為我們跟自己講什麼,就會相信自己是什麼。鼓勵自己,讚美自己的嘗試,並且在每一次成功跨出舒適圈時獎賞自己,我們的大腦會因為對獎賞的期待而願意做出很多事情,讓大腦嘗到面對恐懼後所得到的極大滿足和快樂,它下次會更願意嘗試。


Jordan B. Peterson 指出:「我們的焦慮系統非常務實,會認為你逃離的東西必定是危險的,而證據當然就是你逃走的這個事實。」所以有些恐懼不得不面對,否則我們的逃避會把它們變得更加恐怖和強大,又因為它們那麼可怕,我們又跑的更快,因此開啟了惡性循環。好在在面對恐懼時,充足的準備和訓練也非常有幫助,如果你有上台恐懼症,在上台前先去同一個場地多練習幾次,在親朋好友前多講幾次,都是不錯的方式。另外,慢慢來,從強度最弱開始,讓自己逐漸習慣,也是面對恐懼的策略,最後不要對自己太苛責,鼓勵比責備來的更有效果。一個小小的決定,一次微小的行動,就可能對生活產生漣漪效果,逐漸改善現況,想想看若是不再因為恐懼而逃避,裹足不前,會得到些什麼,或許你會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強大。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