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神話與意義(Quotation)- 李維史陀


神話與意義
第1章 神話與科學的邂逅
⋯⋯我認為我們的確失去了某些東西,而且應該盡力嘗試,以期能將之尋回。由於置身於當下這種世界,我們不得不生活於其間的這個世界,再加上那種我們不得不追隨的科學思考方式,我不敢肯定我們能否分毫無損地、好像從不曾失去似的找回這些已經失去的東西;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盡量地去瞭解它們的存在以及重要性。p22

結構主義研究方法⋯⋯就是探求不變的事物,或者說從表面上歧異分疏的眾多事物當中,追索出其不變的成分。p26

⋯⋯倘若我們發現同樣一種荒謬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出現,這種情況就不會徹底荒謬,否則它就不會反覆出現。p30

「在這種顯然的無秩序背後,究竟是否存在著某種秩序?」

我認為:「沒有秩序的意義」是絕對無法想像的。p31

「意思是」代表一種能把任何資料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能力⋯⋯在不同層次上用別的文字重新說出來。

講「規則」和講「意義」,說的其實是同一回事⋯⋯p31-32

...

娛樂至死-波茲曼


波茲曼的 <<娛樂至死>>內容主要在描述科技媒體如何塑造我們的文化,改變視聽者接受資訊的習慣。相對於印刷(文字)文化那種嚴肅、重闡釋及命題式的論述,影像文化把一切資訊用娛樂的手法來呈現,沒有語境、沒有連貫性,甚至也沒有內涵。因為本書出版於二十多年前,所以波茲曼擔心的是電視如何影響大眾對於公共議題、對於智慧真理和論述本質的認識,波茲曼引用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的寓言-「害怕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愛」來提出警告,然而所有作者在多年前擔心的狀況到現今,在電腦、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只有更糟沒有更好。

書中講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作者舉出林肯和道格拉斯為競選參議員時所做的辯論,他們數度對各項公共議題交鋒,有一場辯證還歷時七個小時,兩人就自己的觀點詳細詮釋,互相答辯,運用了複雜的修辭策略,而台下的聽眾竟然有耐心聽完,並且還能理解雙方的論述內容。「七」小時,不僅要有極大的專注力,還得要理解發表的內容,這在現代看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我們自己台灣也剛選舉完,有些候選人連話都說不清楚,發表的政見娛樂效果十足、除了攻擊選手,就是喊一些口號,把政見發表當成個人秀來演出,這些人在意的不是提出論述,而是留下印象,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選民要的。誰的形象最動人,最能撫慰內心不滿,選民們就會買單,至於誰比較熟知政治事務,誰對經濟體系有較多的認識,或甚至誰的政策比較合適,這些都不是考量的選項。選民們可沒有時間去研究哪一位候選人比較稱職,波茲曼相信他們在看了許許多多的電視廣告後,便「深信所有政治問題都可以(或必須)用簡單手段快速解決」,就如同廣告中所傳達的訊息:只要買了產品,所有煩惱立刻消失。

...

1111最親密的朋友


花了四十分鐘的時間,比較不同的產品組合,這一組買一送一,那一組是官網獨家限量商品,兩組都買,滿四千折二百,全館免運費,新客還有首購禮,買買買,我都買了。結帳之後,彷彿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任務,一項了不起的行動。消費的世界人人平等,只認那沒有臉孔的金錢,白人、黑人、白領、藍領,都沒差別,點選結帳,輸入信用卡卡號前,還會貼心的詢問是否要分期付款,下單完成,商品宅配到府。啊,1111我最親密的朋友,替我省了將近二千元,什麼愛人那些的,我才不需要。

消費的樂園永遠歡迎我,只要我不斷帶錢光臨,各種各樣的商品,只要點下去就能立即擁有,比起其它需要付出努力都不一定能得到成果的目標,消費永遠不會令人失望。它才不管我今天有沒有盡力工作,認真學習,是否找到人生的意義都沒關係,來吧來吧,這是一個讓人遺忘煩惱的樂園,所有問題都能經由他們提供的產品解決,有錢,不論你是誰,他們都歡迎。

...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奈•溫特森


珍奈• 溫特森的小說<<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主要描述女主角溫奈的成長故事。溫奈是孤兒,被一對信仰虔誠的夫婦收養,養母希望培養溫奈成為一個傳教士,本書是作者依自己的經歷為藍圖寫成。溫奈在十六歲時發現自己的同志傾向,養母和教會認為她被惡魔附身,在「驅魔」不成的狀況下,毅然決然和她斷決關係。溫奈在宗教信仰和忠於自己性向之間拉扯,一開始她試圖隱藏喜歡同性的事實,但最後她接受自己是誰,離家往更大的世界前去。

書名<<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象徵養母和教會的意識形態,養母常常塞柳橙給溫奈吃,認為它便宜又營養是很好的水果,溫奈即使想吃別的水果也沒辦法。養母和教會認為這世界所有的一切事物,非黑即白,不是朋友就是敵人,若是沒有遵守教義那麼便是邪惡。養母和牧師認為同性之愛不是愛,是「違反自然的熱情,是壞東西。」,所以當他們發現溫奈喜歡上一個女生後,馬上用強烈的手段分開兩人,要她們棄絕罪惡,懇求赦免,當溫奈說她同時愛上帝也愛那女孩,牧師說那是不行的。他們把溫奈關起來,不讓她吃飯,溫奈為了生存下去,說她願意悔改。不過溫奈並沒有辦法隱藏自己的性向太久,她後來又和另一個女孩相戀,而這一次她選擇不再逃避自己。

...

約翰•齊佛短篇小說自選集 1 離婚季節-約翰•齊佛


約翰•齊佛的<<短篇小說自選集>>得到普立茲小說獎的榮耀。由木馬文化出版的這本<<離婚季節>>收錄了其中十九則短篇小說,這些故事是齊佛為<紐約客>所撰寫的文章,內容多半敘述現代人生活的辛苦掙扎、努力求取財富卻不得、家庭婚姻關係的破裂、對美好青春流逝的勉懷。小說沒有起伏跌宕的劇情,有的是對日常的細微觀察,不講大英雄史詩般的遭遇,只有每個人都能感到共鳴的平凡經歷,沒有道德教訓的意味,作者並非把自己擺在不可觸及的位置,齊佛的作品讓我看到短篇小說的另一種可能性。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啊!碎夢之城>、<聚寶盆>、<離婚的季節>、<噢,青春啊美貌啊>這幾篇故事,齊佛把因貧窮而將就妥協的生活寫得精彩深刻,為了翻身所做的努力和期待總是落空,青春的歲月就在一次次地失望中消失。女人照顧小孩,被家事淹沒,逐漸忘記自己的美麗和吸引力,男人賺錢養家,追尋名利,健康和體魄如夕陽西下,女人和男人都只能藉著參加一晚又一晚的派對來忘卻內心的煩悶,只有在這個場合,女人可以換上自己僅有的最好的服裝,男人可以把苦澀的心情混合著酒精一口呑下去。

齊佛的故事裡沒有人生的答案,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你我都可能會碰到,或者已經逃脫不了的處境。當他人的處境被化為文字清楚的呈現在眼前,我似乎也看見自己生活的影子,而我害怕自己變成齊佛筆下的人物。

...

人類大歷史(第四部 科學革命)-哈拉瑞


第四部 科學革命
第14章 發現自己的無知
在過去五百年間,人類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成長。
1945年7月16日,引發第一顆原子彈。從這時開始,人類不僅有改變歷程進程的能力,更有了結束它嶼能力。

現代科學與先前的知識體系有三大不同之處:
第一、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
第二、以觀測和數學為中心。
第三、取得新能力。

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偉大發現,就是發現「人類對於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

一直要到資本主義體制和工業革命登場,科學、產業和軍事科技才開始
緊密連結。

社會上有兩種貧窮:
一、社會性,指的是某些人掌握了機會,卻不願意䆁出給他人
二、生物性,因缺乏食物和住所,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脅

真正控制科學發展的是各種控制金錢流動的政治、經濟和宗教利益。

...

人類大歷史(第三部 人類的融合統一)-哈拉瑞


第三部 人類的融合統一
第9章 歷史的方向
合久必分只是一時,分久必合才是不變的大趨勢。  
亞非世界花了幾百年時間消化它呑下的所有世界。  

三種全球秩序
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政治上的帝國秩序和宗教上的全球性教派。

第10章 金錢的氣味
城市和王國興起、交通基礎設施改善,開始了專業化的新契機。 

有了金錢概念,財富的轉換、儲存和運送都變得容易,因此發展出複雜的商業網路及市場經濟。

金錢制度有兩大普世通用的原理
一、萬物可換
二、萬眾相信
若一切都可換成金錢,就可能傷害到地方上的傳統、親密關係和人的價值,讓冷酷無情的供需法則取而代之。

...

人類大歷史(第二部 農業革命)-哈拉瑞


第二部 農業革命
第5章 史上最大騙局
從採集走向農業的轉變,約始於西元前9500年至8500年,主要發生在中東、中國和中美洲,因為其它地方的動植物不易馴化。

農民並沒有過著比採集者較不辛苦的生活,糧食增加,人口也增加,意味著農民必須賣命工作確保食物來源,密集的群居而有傳染病,大部份農民還要供養少數菁英階級,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騙局。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是讓更多人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

為什麼人類會犯下如此致命的誤判?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各種決定最後的結果。

我們從農業革命能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很可能就是「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第6章 蓋起監獄高牆
農業革命讓智人拋下了與自然緊緊相連的共生關係,走向貪婪、自外於這個世界。農人花很多的時間和心力思考「未來」,為「未來」服務,因為農業經濟是以生產的季節週期為基礎,必須考慮旱災、洪水和瘟疫等問題。

農業帶來的壓力是後代大規模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基礎。

...

人類大歷史(第一部 認知革命)-哈拉瑞


第一部 認知革命
第1章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可用兩條腿直立行走、使用火
人類一開始處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一直到十萬年前智人崛起,才躍居頂端,過於倉促的地位躍遷,使生態系統來不及演北及發展出制𧗾,因而帶來許多災難。

智人是現存的唯一人類物種,沒有其他的物種和我們並存,使我們相信自己是造物的極致,當達爾文說智人不過也是另一種動物的時候,我們不願意相信。

在世界的舞台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不同的人種並存,譬如說尼安德塔人,但當他們和智人相遇後,卻消失了,有可能是和智人混種繁衍,也有可能是被智人替代了,也就是說智人和尼安德塔人互不相容,甚至相殺。
若是如此現存的人類應該就都是「純種」的智人。

替代理論政治正確
所有人類的基因池大致相同,各種族間差異極小,意即沒有任一種族擁有所謂的「優良」基因,種族主義沒有科學的証實。

...

時間裡的癡人-珍妮佛•伊根


珍妮佛•伊根所著的小說 <<時間裡的癡人>> 獲得2011年普立茲獎。小說共分成十三章,由不同視角構成一本多聲道,非缐性敘事的作品,時間和回憶是貫穿本書的主題。作者藉由不同角色的經歷來呈現時間之流如何沖刷人生,面對時間的流逝,人們顯得無力和被動,時間也是矛盾的,它同時具有毀滅及救贖的力量。

書中的一個過氣歌手說「歲月是個惡棍」,(點出了英文書名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此話在他身上一點也不假,歲月使他老朽、發胖、疾病纏身,以前年輕時的風光早已不復返,等在前面的不是未來,而是毀滅,是死亡,所以他打算舉辦死亡巡迴演出,他要把他的最後一刻燃燒而盡,算是他對時間的反抗,他要他的死亡變成一種藝術,一種美。

小說裡除了上述的過氣歌手,還有很多人都經歷過輝煌的過去,像享有名氣、財富和成功,宛如閃耀的太陽,後來卻西沈,只能不斷地回憶生命中那最美好的時光,也有一些是有慘淡、充滿毀滅和痛苦的過去,卻在最後得到了救贖。這就是生命是人生,有高有低,有停滯也會有前進,在生命痛苦不堪的時候,你以為你會就此死去,當你覺得自己被生活困住,動彈不得的時候,你以為你從此一事無成,但就像書裡寫的「停頓讓你以為歌曲結束。其實歌曲並未真的結束。」時間讓我們知道這些痛苦也終將會過去,我們因此鬆了一口氣。不是結束只是停頓,只要我們能擊退那不時湧生的恐懼與沮喪感,我們就會好好的,我們一定要這樣告訴自己,直到歌曲真正結束前。
...

行過地獄之路-理查•費納根


人到底是什麼,戰爭的意義又是什麼?為什麼有殺戮,為什麼要受苦?2014年曼•布克獎得主理查•費納根的小說<<行過地獄之路>>,帶領讀者穿過人間的地獄,在那裡沒有人性,也沒有光,只有戰俘營裡的那一片髒灰灰的天空。「你還相信上帝嗎?」「不知道耶,我現在懷疑的是人類。」

我從來就不喜歡讀有關戰爭的書,但我卻被理查•費納根的美麗文字給吸引,讓我一腳踏進了他所描寫的地獄,雖然他的文字極美,但地獄終究是地獄,令人恐懼和痛苦,然而我卻被這痛苦洗滌了心靈,儘管這樣的反應是如此媚俗。我覺得這本小說讓我知道,有一種東西高於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超越世俗性的一切,那就是「活下來」這件事,那就「生存」的高貴性,但其實這樣說也不對,在小說裡「活下來」就是最世俗的事,就是要吃、要喝、要睡覺、保持清潔,要有藥物來治療疾病,這些對書裡的戰俘們就是「最真實的事」,但我們都忘了這件事有多麼重要,多麼了不起。我知道就如作者在書中透過他筆下的各個人物想說的,他不是想為戰爭做傳,甚至也不是要塑造英雄,但我真的覺得自己的煩惱頓時變得好渺小,難怪主角杜戈里無法再過一般的生活,因為他感受不到生命的真實性,他只看到虛假和不斷地欺騙。作者比喻杜戈里為尤里西斯,歷劫後回到綺色佳,卻發現他的心根本不在這,而所謂的家不過是個空殼,一起生活的人都是陌生人,他的生活已經崩塌。

...

真心接納自己,培養健全的自尊心-Matthew McKay& Patrick Fanning


Self-esteem
Matthew McKay 和 Patrick Fanning 合著的<<Self-Esteem>>(中文版譯名:真心接納自己,培養健全的自尊心:美國臨床心理學教授教你瞭解自我的價值,與自己和好,重建自信)是一本很實用並且讓人感到很療癒的自助書籍,它教導讀者如何用認知行為治療法,改變解讀自我生命的方式,藉此提高自尊。

自尊牽涉到真正地認識自我,自我身份的確定,在這個自我身份上,給予價值和喜愛。自尊心的高低決定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如何和他人互動,也影響了我們看事情的態度。自尊心低落的人害怕接受挑戰、做新的嘗試或認識新的朋友,因為他怕被拒絕,他怕別人看的出來他一無是處,他時常在內心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價值,不值得被尊重,他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些,他相信幸福不屬於自己。

「我是自己最嚴厲的批評者」非常適合拿來形容自尊低的人,他們的心裡常常會出現一些批評的聲音,罵他笨、說他醜,老是說他「應該」怎樣,不該怎樣,它不能容忍失敗和錯誤,它沒有同理心,讓人更加自責和自我厭惡,是它的強項。為了要建立自尊心,書上說非常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聽這個負面的批評,並且學著用正面積極的聲音來和它對抗。這些批評都過於扭曲不夠客觀,並且太過以偏蓋全。譬如說,自尊低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搞砸了「每一件」事,或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身體的某個地方,就認為自己醜,這就是那個批判的聲音想讓人相信的。健康的作法是用正確客觀的方式評價自我,包括看見自己的長處並記住它們,對於自己不足的地方用「明確的、合乎事實的以及非輕蔑的口吻」表達即可。好比,不是說自己胖,而說自己腰圍35吋,不是說自己總是沒耐性,而是說在壓力大和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能好好聽自己的孩子說話⋯等。

...

過度飲食心理學


過度飲食不只是個人層面的因素,它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共同交錯影響下而產生的問題。作者基瑪•卡吉兒主張為了解決過度飲食的狀況,不能單單只從個人的心理層面下手,還需要在公共政策上做出改變。問題不只是個人意志力不堅定或不運動,而是整個消費主義文化為了經濟的成長而犧牲了民眾的健康。

一開始作者提到了一個案例,愛麗森為了減肥而購買了一堆療程和產品,試圖用更多的消費來解決她過度飮食的問題,大眾媒體的行銷和廣告手法讓她相信只要她購買了這些東西,她的所有煩惱都能消失不見,她相信「消費可以解決消費造成的問題。」事實上她真正該做的其實是少吃一點,也就是不要再買更多的加工食品,或那些帶有「健康」光環的產品,它們標榜著「天然」、「無脂」,實際上卻添加了很多的糖,但消費者卻被這些字眼給迷惑,合理化自己吃的更多的行為,反而攝取了更多的熱量。另外食品廠商為了讓消費者無法抵擋食物的誘惑,使用了過多的脂肪、鹽和糖,並推出多樣化的選擇,作者說單純只吃一樣食物,人很容易有飽足感,但若是有不一樣的選擇,就可以吃的更多,我自己就有很深的體驗,我常說鹹的胃和甜的胃是分開的,因為我雖然吃不下飯,但卻還可以吃得下甜點或來杯飮料。消費主義的意識型態鼓勵我們擁有和取得更多,更各式各樣的商品,因為這是個人自由和選擇權的展現,但我們吃得再多,買得再多,卻依舊無法感到滿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適合我們身心健康的調適方式,不停地購物和吃東西,消耗掉許多資源,又增加了經濟的負擔,為了要賺錢又只能不間斷地工作,就這樣開啟了無限地惡循環。

...

幸福童年的秘密-愛麗絲•米勒


「小孩從一出生起,就有一個最基本的需求,即任何時候都需要依最真實的自我被重視和尊重。」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秘密>>強調童年經歷的重要性,每個小孩都應該可以盡情的當個小孩,不需要為了得到父母或照顧者的愛及認同,而快速的長大,成為一個「小大人」。因為一個「懂事、守規矩」的小大人可能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並因此扼殺了部分的自我,他們甚至會美化兒時的不幸創傷,用幸福的幻覺來隔離痛苦,當他們長大之後,那些壓抑的情緒開始反撲,出現了憂鬱、自大、上癮症狀,以及傷害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真正的解放,只能在體驗了嬰兒時期深刻愛恨交織的依賴情感之後,才能得到。」為了重拾心理的健康,得到療癒,作者說必須勇於面對自己的情緒,表達它們,探索童年的經歷,找尋真實的自我,這樣就不會把自身的痛苦移轉到下一代,也不會因錯誤的追求而使真正的幸福離自己愈來愈遠。

...

閱讀,是孩子最重要的天賦-唐娜琳•米勒


<<閱讀,是孩子最重要的天賦>>的作者唐娜琳•米勒是一位小學老師,這本書以她教導學生閱讀的經歷為出發點,提供老師們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一般而言,在教閱讀時都是老師指定全班的學生唸「同一本書」,唸到某個段落,就考一些閱讀測驗,看看學生們是否真的有讀書,不然就是要他們繳交心得報告。這種作法,沒有把學生們的不同閱讀程度,還有他們的閱讀嗜好考慮進去,結果學生閱讀只是為了敷衍老師,一離開教室之後,根本不會自發地閱讀。作者的作法是讓每個人挑選自己喜歡的書來唸,她也會在課堂上留一段時間(十五分鐘)讓學生們唸書,這樣一來,其碼他們會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且因為是自己想讀的書,一開始唸就不想停下來,回家就會繼續唸下去。依自己的喜好去閱讀,才是真正的讀者在做的事,也是能持續閱讀的動機。

...

夫妻這種病-岡田尊司


其實我不太喜歡書名<<夫妻這種病>>,為什麼不用比較正面的說法如「夫妻這種愛」,或中性的說法「夫妻這種關係」呢?但就作者岡田尊司精神科醫生的病理學角度來看,那些來向他諮詢的夫妻們,的確也可以稱為他的病人沒錯,而且書裡面分享的例子,裡面的當事人也都深深地因為另一半而困擾著,就像得病了一樣,在他們的心裡「夫妻」大概真的是一種病。

作者在書裡主要以「依附」這個概念來分析夫妻相處的模式及關係,所謂「依附」就是「支撐人與人連結的羈絆」。可分為安全型依附或不安全型依附障礙,主要是看童年時期是否得到養育者的細心照顧,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催產素就會分泌,依附情感便會穩定。再來,不安全型依附障礙還可再細分成逃避型或焦慮型,前者難以和人建立親密關係,封閉內心,把煩惱的問題藏在心裡,他們也會刻意逃避親密關係中的責任和麻煩;後者則是尋求過度的親密,無時無刻只想和對方黏在一起,不斷確認對方的愛,依賴對方,會為對方付出一切,甚至犠牲自己,喜歡找人訴苦,企圖博取同情。依這樣的定義,我想逃避型的人內心常講的一句話應該會是「我不會去麻煩你,所以你也不要來麻煩我」,而焦慮型的人大概會說:「我這麼愛你,你也要為我付出所有」。另外還有一個概念也很重要-自戀,不成熟的自戀,自以為萬能,自我膨脹,需要一直從他人身上得到讚美和崇拜,並且要被擺在最重要和最優先的位置,不然就會生氣。

...

關於變老這件事-安妮•卡普芙


安妮•卡普芙所寫的 <<關於變老這件事>>主要是在講如何接受老化,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年老的事實。書裡提到了非常多關於年齡歧視的例子,以致於人們愈來愈恐老,並無所不用其極的延緩老化的狀況,然而否認自己變老的事實,只會讓自己變得更恐懼和不快樂。

英文書名「How to」age,告訴我們如何,怎麼去,不是使年齡增加,而是如何接受並且面對「變老」。老化不代表就是停滯或衰退,相反地隨著年紀增加,我們會越來越清楚自己是誰,「歲月不會抹去我們的個人特質和自我身份,相反的,它還會為其增色。」我們也不用因為變老就停止追求自己的興趣或嗜好,因為經歷的累積會使自己的能力和技術更加精進。重點是為自己生命中的每個階段找到意義,那麼關於變老這件事,就能以平常心來看待。

...

兩個人的老後-平 安壽子


「退休之後有什麼打算?」人生除了工作之外,還能為了什麼事而努力和奮鬥?平 安壽子的小說<<兩個人的老後>>描述一對即將步入老年生活的夫妻如何面對人生的轉變。從尋找興趣開始引發出對生命的探索和對自我的思考,夫妻倆的差異也帶來一些爭執,作者分別以老婆佳織和老公洋介的視角來敘事,讓讀者可以用更全面的立場來理解情節。小說雖然讀來輕鬆愉悅,但閱讀的過程仍會令人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是一本簡單卻有內涵的作品。

佳織因為擔心洋介退休之後每天無所事事賴在家裡,所以希望他提早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但洋介的心中並沒有任何想法,平常工作就累得半死,哪還有什麼時間和力氣想以後的事,下班就只想睡覺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被老婆問到喜歡做什麼,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佳織自己聽了大嫂初美的建議去學跳草裙舞,跳著跳著也跳出了興趣來,每個星期上一次課,和同學們聊聊天,抒發情緒,身體和心靈似乎都得到了活力,真的就如初美說的:「只要有一小段放空時間,壓力就會減輕了。」

...

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Anne Lamott (Quotation)


1. Good writing is about telling the truth. (p3)
2. Don't worry about doing it well yet, though. Just start getting it down. (p4)
3. Remember you own what happened to you.  (p6)

4. You try to sit dow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p6)

5. Becoming a better writer is going to help you become a better reader, and that is the real payoff. (p10)

...

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 -Anne Lamott (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Anne Lamott 所寫的 <<Bird by Bird: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中文翻譯<<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是一本給有志從事寫作的人,一些建議和鼓勵的書,同時也告訴寫作者,出版自己的作品,未必是一切的解答,寫作本身才是自己的救贖。寫自己在意的事情,寫自己的童年和回憶,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獨特領悟,以及自己的處事哲學。誠實地寫,反正沒有人會看到,持續地寫,坐在書桌前夠久,就會有文字跑出來,不用在意初稿寫的好不好,你可以回去修改。重要的是現在就開始。

書名之所以取做 Bird by Bird,是因為作者的哥哥小時候要交一份有關鳥類的報告,拖延了三個月的時間,遲遲沒有動筆,到了截止日的前一天,她哥哥焦慮到快哭了。作者的作家爸爸對她哥哥說:「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夥伴。只要一隻鳥接著一隻鳥,按部就班地寫。」我發現這個小故事不只適用於寫作,對於在追求目標和夢想的過程,都是很好的建議,不要去想為了達到目的地還要走多路,只要專注腳下這一步,左腳、右腳、左腿、右腿,一腳一腳地跨出去,走就是了。寫作也是這樣,不要去想要去寫一本幾萬字的小說,而是想著每天寫三十分鐘、或一小時,二頁或三頁,每天完成該寫完的份量就可以,把固定寫作變成習慣,才是能長久寫下去的法則。不要想著初稿就要寫出完美的傑作,能讓自己滿意的句子,可能是在寫了好幾段、甚至好幾頁才會出現,初稿是為了第二稿、第三稿而寫,不求一次搞定,而是多次地修改、潤飾才能接近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

英倫情人-麥克•翁達傑


麥可•翁達傑的小說 <<英倫情人>> 獲得1992年曼布克獎,更在今年拿下「金曼布克獎」,被視為曼布克獎歷年來最佳小說。<<英倫情人>> 內容描述在二戰末期,護士漢娜自願留在一幢廢棄別墅照顧一個「英國籍」燒傷患者,這也是書名取名為<<English Patient>>的原因。後來小偷卡拉瓦喬、工兵吉普先後來到別墅,四個人避居這屬於他們的一方天地,試圖在亂世中找到些許平靜。
  
二十歲的漢娜,在戰爭期間因為目睹太多的死亡,內心感到疲憊,尤其在父親也死亡之後,她找不到回到一般生活的理由,於是在其他人都搬到較安全的地點之後,她選擇留在原處照顧那個全身被燒傷的英國病人。沒有人知道英國病人在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誰。漢娜把神秘的英國病人當成自己精神的支柱,稱他為「聖徒」,照顧他的方式近乎虔誠,漢娜對英國病人的愛可被視為宗教式的神聖之愛。

...

創作者必須知道的事-<<藝術家的正職>>-JoAnneh Nagler


How to be an artist
在真正動手寫這篇文章前,我順手拿起身旁的小鏡子照了照,又看了一下文件㚒裡的其它文章,瀏覽網頁,大約十五分鐘過去才下定決心動工。我想我又犯了拖延的毛病,每次在寫文章前都會東摸西摸,就是不肯快點進入寫作狀態,即使我已經寫了六年的部落格,還是改不了這個壞習慣。會談到這件事,是因為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這本書有關: <<How to Be an Artist Without Losing Your Mind, Your Shirt, or Your Creative Compass>>作者是JoAnneh Nagler,中文版書名為<<藝術家的正職>>。這本書告訴大家如何安排時間,在繁忙的行程和工作之餘,仍然可以創作自己的藝術,並且不致於過著窮困潦倒,懷疑自我的生活。

會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的書名正中我內心最常問到自己的問題,我想應該也是大部分藝術家及創作者會不時思考的事,就是如何在現實生活和自己的創作之間找到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想當個藝術家、作家,或音樂家時,如何不讓自己餓肚子。書裡開篇就提出一個重點-不要否認内心想創造的渴望,回應藝術的召喚,我們才可能對自己感到滿意,並擁有喜悅。很多人從小都被教導從事藝術這一行不只賺不了錢,還會過著三餐不繼的日子,所以即便有藝術天分,也必須為了溫飽而放棄,去做一份自己不愛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只有放假時才能稍微做回自己,每天累得像條狗,至於藝術,或許下輩子吧。但作者卻說不是以後,就是現在,她以自身經驗告訴讀者,因為現實而放棄藝術的她過得有多不快樂,内心充滿怒氣,抱怨工作和雇主,到了三十幾歲已經嘗試過多種工作,總是無法得到滿足以及內心的平靜,終於她知道她該做點什麼來改變現況,她不再逃避她對藝術的愛以及她對創造的熱情。

...

白老虎-亞拉文•雅迪嘉


2008年曼布克獎得主亞拉文•雅迪嘉,在小說<<白老虎>>中描述的印度令人替這個國家的人民感到難過,印度的貧富差距、政府部門的腐化和貪污、階級不平等和民主的假象,粉碎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繁榮和進步。小說藉由一個小人物轉變成企業家的故事,讓人看見在一個階級不流通的社會,要成功必須付出的昂貴代價。

巴蘭•哈外生長的印度被劃分為「黑暗」和「光明」區,「窮人」和「富人」以及「僕人」和「主人」。在「黑暗」區即便拚了命地工作,依舊無法養活一大家族的人,小孩從小就被迫離開學校去茶館擦桌子、倒茶。所謂的民主選舉是投票時間還沒結束就知道投票結果,教育是老師在教室睡覺,學生在外面玩耍,醫療是老遠地坐車到沒有醫生的醫院,坐在地板上等死,至於警察和公務人員都可以用錢收買,法律保護的是富人,窮人的性命一文不值。巴蘭說:「這一切真是他媽的笑話」!
...

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馬奎斯



一個十二歲的女孩,雲瀑般的古銅色長髮,雖然有貴族白人血統,父母卻沒有負起養育的責任,把她交由家中黑奴照顧。女孩精通黑奴語言,黑奴的習慣、習俗和宗教信仰深深地影響女孩。在女孩生日當天,她被一隻有狂犬病的狗咬傷⋯⋯馬奎斯在小說<<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採取了他一貫的魔幻寫實手法,描述了一段禁忌的愛情故事。

女孩在沒有愛的環境中成長,她對自己的白人血統沒有認同感,但即便她通曉黑人的語言和習俗,她終究沒法歸屬於其中。女孩象徵了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因為被殖民和征服,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誰。

女孩被懷疑得到了狂犬病而被送進了修道院,被隔離,受到了犯人般地對待,主教認為惡魔藉著不潔的疾病附身在女孩身上,必須接受驅魔儀式。從小說中的描述,可以得知因為迷信,因為宗教裁判所,女孩遭到許多不人道的「治療」,女孩受到很大的折磨。從她的名字「眾天使的女奴瑪莉亞」便能得到很多提示。瑪莉亞代表貞潔的聖母,但卻有如同女奴般的遭遇。與其說女孩被惡魔附身,倒不如說她是被附身在他人身上的惡魔給殺死的。這些惡魔在人類身上表現出來的便是父親的迷信、母親的無情、主教的無知,和修道院院長的殘酷,而愛情也無法為女孩帶來救贖。

...

Emotional Blackmail (情緒勒索: 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 該怎麼辦? )-Susan Forward with Donna Frazier


一邊閱讀一邊覺得自己既是被勒索者,也是勒索者,我開始認為世界上真的有心理健康的人嗎?在童年時完完全全沒有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擁有毫無陰影的人生,時時刻刻感到安全、完整,並且能肯定自我,無條件的愛自己?好難,人類本身就不完美,一個不完美的個體和另一個同樣也不完美的人建立關係,怎麼可能不會是一種挑戰?能順利維持一段有意義且深刻的關係,一定都是投入了大量時間,付出心力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溝通才做到的。也很有可能在真正瞭解自己是誰、對方是誰之後,而選擇結束一段關係。

Emotional blackmail(情緖勒索)這個字𢑥在前一陣子很流行,在和別人對話的時候也曾聽過,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情緒勒索這個概念早在二十年前就由Susan Forward 博士提出,她的著作<<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中文譯名:情緒勒索: 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 該怎麼辦? )詳細了介紹何謂「情緒勒索」、它的定義、情緒勒索者的類型,還有該如何處理情緒勒索。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覺很多人都在濫用這個詞,甚至也隨意指控他人是情緒勒索者,實際上並非所有人際關係中的衝突或問題都是「情緒勒索」。

...

再見媽咪,再見幸福-蓋兒•霍尼曼



會被這本小說吸引是因為它的書介:「沒有人喜歡真相,如果有人問你過得如何,你就該回答「還好」。而不該說自己昨晚哭到睡著,已經連續兩天沒跟人說話,你只需要說「一切都很好」。這一段文字,和我自己寫過的文句極為相似-「當有些人在說:「你好嗎?」的時候,並不是真心的想知道你好不好。他們只是隨口問問,若把話題轉變成天氣如何,也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有一天你如果你想把那些人嚇的不知所措,你只要回答:「不好。」他們就會面有難色的看著你,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因為他們根本不想花時間在你身上瞭解你的想法和故事,又或者和你來個長談。
微笑看著他們吧,沒有人喜歡一天到晩愁眉苦臉的人。」

我明白作者蓋兒•霍尼曼想傳達的孤獨的感覺,我知道女主角艾蓮諾為何會說出這些話來,並不是只想說「還好」,而是因為怕自己那份對友誼的渴望會令人不知所措,而是因為知道對方不是真的在乎,裝成一切都沒事的樣子掩沒在人群之中,是僅能保有的尊嚴。

...

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羅格•布雷格曼



羅格•布雷格曼所著的<<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在他的夢想中沒有人落在貧窮線以下,每個人一週只需要工作15小時,國與國之間再也沒有高牆和圍欄。雖然被人說是幻想,布雷格曼卻認為所有一開始看似天方夜譚的事,後來都在有志之士的推動之下成真了,例如女人擁有投票權或廢除奴隸制度。我們盼望一個平等、沒有貧困的世界,每個人都能夠享受繁榮和進步的成果,而不是大部分的財富把持在少數人的手上,或少數幾個大國占有所有的資源及利益。所以繼續夢想吧,因為若是我們無法夢想一個比現在更好的世界,我們就不可能迎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夢想一:如果沒有人落到貧窮線以下
布雷格曼對於貧窮的解方是-「全民基本收入」:對所有人無償提供金錢,一筆足以維持生活的每月津貼,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即可得到,沒有督察員檢視你是否善用了那筆錢,也沒有人質疑你是否有資格領取那筆錢。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特殊福利與援助方案,頂多只有為老年人、失業者與無能力工作者提供額外津貼。(p46)
基本收入的中心概念是,不受貧窮所苦的人生是所有人都應當享有的基本人權。

...

一日浮生-歐文•亞隆(Quotation)


1.人生不經檢視,活著也是白活。-蘇格拉底

2. 現實之為物,並不是現成在那兒的,而是我們每個人各自建構、編造到相當程度的某種東西。(p46)

3. ⋯⋯預見結果可以激勵我們以更強烈的生命力把握當下。(p54)

4. 聽妳這樣說,就好像妳與舍傑的人生根本就凍結在時間裡面,存在於某個地方,只要妳重回那兒,所有的一切-兩人的恩愛、澎湃的激情、甚至青春美貌-全都還是一樣。(p71)

5. ⋯⋯死亡之為物,最黑暗的部分就是我一旦死去,我的整個世界也將跟著我消失,包括我記憶中的世界、那個由我認識的每一個人所構成的豐富世界、那看似根植於花崗岩上的穩固世界,全都會跟著我消失。(p77)

...

內向心理學-瑪蒂•蘭妮


若是大部分的時候你需要獨處來恢復精力,因為太多的外在刺激使你感到疲憊,比起對任何事情都通曉一點,你更喜歡對事物做深入的探索和內心及自我的省思,那麼或許你跟我一樣也是一個內向的人,而這本由瑪蒂•蘭妮所寫的<<內向心理學>>應該能引起你很大的興趣和共鳴。作者以清楚易懂的寫作方式敘述了生為一個內向者需要知道的一切,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上以及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找出一個榮格所稱的「自然有利位置」,將自己的機能極大化。

這個社會外向者和內向者的比例是3比1,也就是說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處於一個由外向者的標準來衡量價值的世界。我們必須善於交際、樂於接受新的刺激和挑戰、積極快速的行動和做出反應,最好還要能夠同時完成多種任務。內向者試圖改變自己,迎合這個由外向者創造出的社會。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讓我們覺得被束縛,失去了自由,我們因此感到失去活力和不快樂。內向者被人誤解為孤僻和疏遠,其實我們也很喜歡和朋友相處,只是有時候我們更需要個人的空間,其實我們也能侃侃而談,只要對方是能讓我們感到信任的人。我們善於傾聽,願意交付真心,只是在這個一切要求快速和刺激的世界,很少有人能夠慢下來,靜靜地聽我們說說話。

...

沒有人可以戰勝自己,除非自己先放棄



親愛的小香菇,姨姨今天要告訴你一件重要的事,那是我從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所讀到的一句話:「 ⋯⋯沒有人可以戰勝自己,除非自己先放棄。」小說的故事是在說有一個很老的漁夫,其他人都覺得他老了,沒有力氣,不可能再補到大魚,但老人沒有因此失去了信心,他雖然不像年輕時那麼有力量,但他有很多補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有抓到大魚的決心。有一天,他真的碰到一隻好大好大的魚,經過三天三夜的博鬥,老人終於捉到了它,雖然後來他的大魚全被鯊魚給吃掉,但面對鯊魚一次又一次的攻擊,老人都沒有放棄抵抗,也不認輸。

看完這本書以後,每當姨姨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想要放棄自己追求的事物時,我就會抬頭看看我貼在牆上的這句話,然後想想那個老人的故事,我就能再多堅持一下。姨姨想告訴香菇,當你長大之後,你也會遇到那些想讓你認輸放棄的狀況,有可能是你在學校的時候,數學老是考不及格、跑步跑得比人家慢,又或者騎腳踏車騎得歪歪扭扭,你可能會說,我不要學了或我要放棄。但是在那之後你會發現,很多你真正喜歡的事情,是永遠沒辦法徹底放下的,是你不能騙自己說沒關係的,而那些你選擇逃避的事物,都會一再地出現在生命中,不斷地考驗你,直到你願意正視問題。

下次當事情因不如自己所期待,而想放棄時,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試看看,然後當你付出努力之後,即使像老人那樣,抓到的魚被吃掉了,你也不會非常難過,因為你知道自己盡力了,在和自己的這場戰鬥之中,你沒有失敗。

...

空屋筆記 免費的自由-楊宗翰


<<空屋筆記>>是作者楊宗翰寫他在克羅埃西亞和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占領空屋的經歷。他被那群人不花錢、不肯浪費資源的生活方式深深影響,希望把這種理念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像是免費商店、免費市集或剩食餐廳等⋯⋯他所謂的「禮物經濟」的實踐,透過行動作者想讓我們明白,「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占領空屋
作者用搭便車和當沙發客的方式旅行,他在克羅埃西亞當交換學生時,因為沒宿舍住,而和朋友住在一座被占領的屠宰場內。在歐洲有許多國家都有占領空屋的行動,占屋者想藉著此舉向政府、財團和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及憤怒-明明有那麼多沒人使用的空屋,建商們還拚命地蓋房子,投資客不斷地炒房,讓房價高居不下,使得一堆人買不起房子。占屋者把廢棄不用的空屋加以整理、修繕,有時在裡面辦活動或者是乾脆住了下來,因此反而讓本來幾乎已成廢墟的場所,能夠再次發揮用途,而非淪為治安的死角。空屋可以讓人更進一步去思考,土地為什麼可以被商品化?土地是自然的一部分,為何人類可以將它占有、切割、買賣,甚而成為累積資本的標的?

...

獨處


與其害怕獨處而擁有一大堆朋友,不如擁有讓自己敢於獨處的東西。
親愛的小香菇,姨姨今天要告訴你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與其害怕獨處而擁有一大堆朋友,不如擁有讓自己敢於獨處的東西。」這句話是從作家角田光代的小說<<對岸的她>>裡面摘錄的。小說裡的兩個高中女生,葵和魚子是好朋友,葵很怕在學校被其他人孤立或排擠,為了不讓自己落單,她和一群人一起吃飯,或坐在一起,其實她並沒有特別喜歡她們,她只是不想自己一個人。魚子卻和葵相反,她沒有刻意加入班上的任何一個小團體,就是她告訴葵,姨姨今天要告訴你的這一句話的。

香菇,姨姨想告訴你,人或多或少都必須面對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狀況,但你不需要因為害怕孤獨就讓自己置身於人群之中。你要去尋找那個能讓你敢於獨處的事物,有些人找到了音樂,有些人找到了繪畫,有些人找到了寫作,而我則是找到了閱讀,因為有了書本的陪伴,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很孤單。姨姨從小就是一個不擅長和人交朋友的人,不太清楚如何拿捏和他人相處的距離,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喜歡安靜的人,每次在有一群人的場合裡,我都不知道要如何融入其中,於是為了不讓自己看起來太可憐,我學會了拿一本書擋在自己和人群之間,一開始書本不過是個防護罩,但後來我卻漸漸喜歡起閱讀的感覺。在閱讀的時候,心思被書裡所描述的那個世界所占據,忘了自己是一個人,覺得有人在跟自己說話,覺得自己是書裡的角色,也因為書本,我真心的覺得,獨處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

生日願望


所謂的生日願望到底是向誰許的呢?每年都會認真地想三個願望,希望它們都能實現,但今年突然領悟到其實那些願望是向自己許的吧,我就是自己的神燈精靈,好比我希望自己的夢想能夠成真,那也只有我能每天付出時間和心力朝目標前進,希望身體健康,也只有自己能好好運動、並且注意飲食和作息,如果我想要和另一半幸福地在一起,那也是我自己必須去學習如何和對方相處、去傾聽、去欣賞彼此的差異。不過我想在努力完成心願的過程中,我應該還是可以祈求一些好運。

...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三)-大衛•哈維


危險的矛盾
矛盾15  無止境的複合成長
資本總是追求成長,而且必需是複合成。.我認為資本再生產的這項條件如今構成一個極危險、但人們大致上未認識、未分析的矛盾。

我們有一個危險的幻覺:我們不必困服任何嚴重的物質困難,就能實現無止境的複合成長。如今愈來愈多資本以虛擬形式流通,而電子貨幣原則上是可以無限從創造出來的。因此這領域的無限成長並無障礙。奇觀和知識生產經濟作為資本實現的一種形式,顯然降低了對物質商品和資源的需求之擴張速度。但是因為我們還是需要龐大的物質基礎設施,而且必需產生越來越多可用的能源,生產活動是否真的能實現非物質形式大有疑問。如果消費僅限於這種非物質形式,金錢的權力將無法釋放給低收入人口(他們需要基本物質商品才能活下去),必需集中在有能力以這種虛擬方式消費的少數人手上。資本可以採用的政治模式很可能只有壓制型寡頭政體。

我們必需維持無止境的經濟複合成長,但又沒有可以支撐這種成長的明確物質基礎,那該如何是好?

...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二)-大衛•哈維


變動的矛盾
矛盾8  技術、工作和人的可棄性
技術可以定義為利用自然過程和事物,製造產品滿足人類的目的。

隨著尖端技術發展,從機械和生物系統轉向人工智慧,我們將看到不但製造業和農業的職位攻擊大受衝擊,服務業和各種專業也無法倖免。隨著職位和收入大量消失,對商品和服務的綜合需求將因此崩跌。大量人口將變得「多餘」和可棄,除非國家能以某種方式執行所得再分配,為這些人提供補貼以求刺激經濟,上述情況將對經濟產生災難性的衝擊。

矛盾9  分工
分工理應視為資本運作的一個根本特徵。之所以有分工,是因為人類有能力把複雜的聲場和再生產活動分拆為比較簡單的明確作業,由不同的個人當作臨時或長期的工作去完成。許多個體的專門作業,藉由有組織的合作聯合起來,構成有效的整體作業。

分工衍生的核心問題,在於部份與整體之間的關係,以及是誰當擔起整體演化的責任。

分工演化有其獨特性,它的首要目的是維持競爭優勢和營利能力,而這可能與改善工作和和生活品質完全無關,甚至可能與增進人類福祉的大目標完全無關。

這種技術變革多數是以削弱勞工在工作場所和勞動市場的權力,勞資關係的一個重要方向,向來是去技術化。

...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一)-大衛•哈維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
矛盾是指兩股看似對立的力量同時出現於某種情況、實體、過程或事件中。有組織的生產和重複過日常生活,經常對我們產生相互矛盾的要求,因此造成緊張的情況。矛盾有個令人厭惡的特性:我們很難徹底解決問題,往往只能把矛盾轉移到其它地方。擺脫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創新。

根本矛盾
矛盾一  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使用價值:物品是要被拿來使用的,一個東西的可用性愈高,愈有用,它的使用價值便愈高。
交換價值:把物品放進市場內交易,物品因為被放入市場交易而成為商品,為了測量各種商品間的相對價值,貨幣系統便產生。價值變成了用貨幣符號表示的價格。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兩種價值往往不一致。大衛•哈維以房屋為例來說明。房屋的使用價值是為人們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房屋的交換價值是實際建造成本加利潤、貸款利息和資本化的地租(地價),建商的目的是為了取得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因為房屋被當成是投機商品,交換價值考量排擠使用價值考量。

因為新自由主義共識興起,導致國家在許多領域減少承擔供給責任,包括房屋、醫療、教育、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這些類型的使用價值本來由國家提供,現在卻為了促進資本積累和交換價值的考量,而將其私有化和商品化,圖利了有錢人。

...

倫敦(三)


第一次付費上公廁,還扭到了腳
想不出當初到底是為了什麼理由去倫敦的,現在看起來好像是想逃開一切,結果根本什麼都沒辦法忘記,還扭傷了腳,狠狠地提醒了自己,自己離家太遠,以為的勇敢和堅強,都在跌倒的那一瞬間摔裂,那個害怕不知所措的自己全都暴露了出來。不斷地思索事件背後的意義,卻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我以為我是去尋找答案的,卻帶著更多的問題回來。
但還是一直安慰自己,其碼可以把倫敦行當成是一次突破吧,畢竟會暈機的我還是坐了將近十四個小時的飛機,怕麻煩還是自己規劃旅程不願意跟團,腳受了傷還是忍著痛走了幾公里,應該有比之前的自己勇敢那麼一點,我想這樣告訴自己,因為倫敦之旅對我來說不是渡假玩樂,是一再地逼自己走出舒適圈,膽小虛弱的我,怕迷路,怕聽不懂月台的廣播,怕看不懂看版上密密麻麻的告示,怕夜晚走在路上遇到壞人,連要進餐廳點餐也會不安,雖然不是一個人,可是就是什麼都怕,每天或許都在心裡偷偷想著待在旅館就好,不要出門,但說來好笑,因為房間冷氣壞了,熱的待不住,所以非得出門不可,更何況要待在房間,何必那麼辛苦飛去倫敦。直到第十天在格林威治的公廁因地板濕滑扭傷了腳,我才明白自己有多麼不知感激,能走的時候還不好好走,現在不能走,好了吧。接下來三天的行程都只能取消,去牛津的車票也因為無法退費,就這樣浪費了。我禁不住在想,是我故意讓自己受傷的嗎?就像書本<<被討厭的勇氣>>裡那個老是肚子痛的男子,不是因為腸胃不舒服而不能出門或工作,而是因為不想出門或工作才肚子痛的。我是因為不想去搞清楚那些地方怎麼去,討厭訂票訂行程,怕坐火車,才故意扭到腳,好讓自己不用處理那些事的嗎?怎麼可能是這樣,我不願意相信。

...

夏天


我覺得台灣只剩下兩種季節了,夏天和冬天,而且夏天還愈來愈久,從五月份一直熱到十二月,已經不是記憶中只有七、八月才是炎熱的月份了,對於喜歡夏天的人來說應該會覺得賺到了吧。雖然我是夏天出生的孩子,但夏天是我最不喜歡的季節,我不喜歡大太陽,不喜歡令人昏昏沈沈的悶熱,也討厭身體老是黏黏的那種感覺,走在路上還會聞到汗臭味,而且人們在夏天也變得比較不可愛,容易不耐煩和發脾氣。

夏天的衣服變化性好少,穿不到八月份就膩了,完全撐不到十二月,一天到晚都是T恤加短褲,但冬天就能有多層次穿搭,長T、襯衫、毛衣、圍巾、帽子、大衣和各種類型的外套等。夏天我只想著怎麼穿最涼,結果就是T恤和短褲。若是勉強叫我想一個夏天的好處,那大概就是曬在外面的衣服一下就乾了。

還有人會說夏天有刨冰和水上活動,身為女生的我已經很久沒有吃冰了,雪花冰、冰淇淋、冰棒,還有冰飲料都不能碰;至於水上活動,對於不會游泳又怕曬的我,也沒什麼吸引力。從幾年前開始身體還會因為太熱而長疹子,討厭夏天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我一直希望我可以「夏眠」,睡過討厭的夏天,不過以前只有七、八月很熱這個計畫可能行的通,但現在要從五月一直睡到十二月,我想連熊也沒這麼厲害。現在我把夏天的到來當成修行,在路上走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想,怕熱就待在家裡看書,寫東西,看電影,然後期待今年的第一道冷冽的空氣把我從昏昏欲睡的狀態裡喚醒。
...

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


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
親愛的小香菇,姨姨今天要告訴你一件重要的事,這是一位金髮的小王子告訴姨姨的喔,那就是-「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小王子的故事是一個法國作家,聖艾修伯里所寫的。小王子離開自己的B612星球,到處去旅行,然後有一天也來到了地球。就是因為這一個可愛的小人兒,姨姨才會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變成他口中那些奇怪的大人。什麼是奇怪的大人呢?譬如說,有一個自負的人只肯聽讚美的話,有一個酒鬼不停地喝酒為了忘掉喝酒的愧疚,另外有一個商人說夜空中所有的星星都是他的⋯⋯。

小香菇等你進入了大人的世界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人十分重視那些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尤其是金錢。他們會用金錢來衡量一切的價值,包括你真心喜愛的事物,萬一他們看不起你破舊的玩具或你翻爛的故事書,你就原諒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你投入在那些事物上面的愛,因為「愛」是肉眼看不見的。

姨姨不是要告訴你物質和金錢不重要,而是當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之後,它們就不太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幸福了,就像世界上的大富翁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很多幸福是金錢無法買到的。

姨姨希望你在擁有那些看得到的東西之外,也能擁有並珍惜一些看不到的東西,譬如說,親情、友情、愛情、知識、夢想等等,那些會讓你心靈滿溢,讓你精神生活豐富的事物。如果有一天你必須決定要當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你一定要好好靜下心來思考,問問自己:「什麼才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或許你就會有答案囉!



...

倫敦(二)



書店,書店,了不起的書店
在排行程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要把書店放進去,畢竟倫敦有太多景點可逛了,不過卻在旅途中無意間造訪了幾間不錯的書店,有的又大藏書量又多,像查令路上的Foyles Bookshop,和piccadilly circus上的 waterstones,這兩間都是旗艦店,空間的運用非常奢侈,我沒看過可以用一整面櫥窗來行銷一本書的(相同的一本放了十幾冊,不是十幾二十本不同的書擺一起喔),裡面非常舒適,有沙發椅讓讀者坐著看書,也不像誠品,有其它商家進駐,它們只有書和文具,Foyles還有咖啡廳,逛累了可以在裡面喝個下午茶。另外Marylebone High Street上的Daunt Books-世界最美的書店之一,和在Bloomsbury附近的-London review bookshop,前者按地區分類書籍,很多旅遊書,後者由專寫書評的雜誌所成立,選書品質有保證。在這些書店裡我都各買了一本書,它們的陳設和秀書面的方式,真的會令人不管行李有多重還是要買書回去!而且這幾天在倫敦都注意到有不少人在看書,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所以並非所有人都因為時代進步,而在手機或在網路上閱讀嘛!倫敦這種已開發國家也沒有捨棄紙本閱讀,書店裡都還要排隊結帳,前面的每個客人手上都拿了不少書,如果連英國這種大國都還如此珍惜書本的美好,總覺得我們也不應該錯失書裡寶貴的資源。

...

倫敦(一)


抵達,天為什麼還不黑?
十三、十四個小時不吃不睡終於讓我撐到了倫敦,在飛機上呑了好多藥,暈機藥、止痛虊、腸胃藥,勉強讓我下了飛機還可以走。累到連到達英國都興奮不起來,一點真實感都沒有。要去搭gatwick express,月台站滿因為火車誤點的乘客,等了二、三十分鐘擠上了一班車,晃呀晃地開到victoria 車站,心中一直納悶為何英國的機場快線不像新加坡或韓國的舒服,更比不上台灣的桃捷?(後來才知道自己搭的根本不是快線而是火車,因為兩者共用月台,><)到了victoria車站還要轉搭地鐵去旅館,有一種好像永遠到不了的感覺,去超市想買一瓶舒跑來補充體力,當然不會有這種東西,選了半天,拿了一罐類似的能量汽水,味道有點怪,頓時懷念起台灣的便利商店。好不容易到達旅館,check-in 人員有點冷漠,進房之後發現,冷氣無法運轉,拖著疲憊的身軀,下樓請人幫忙,服務人員說它壞了,拿了一台「小」風扇讓我們先擋擋,風根本吹不到床邊!已經想睡到有痛苦的感覺,但外面卻還是亮的,都七、八點了太陽還沒下山,先洗澡,剩下的睡醒再說!

冷氣,給我冷氣!
本來以為英國會很冷,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說什麼晩上只有八、九度,但和台灣的寒流比根本一點都不冷,但倫敦很多店裡面都沒有冷氣,回到旅館,冷氣依舊沒修好,櫃台人員還擺臭臉說:「You need to be patient!」,連什麼時候可以修好,也不回答,我內心真的忍不住地想罵他髒話!在外面跑行程一整天,回旅館還要睡在悶熱的房間裡,對體力的恢復一點幫助都沒有,結果我們就這樣熱了七天。Again,我好想念台灣的飯店,在台灣一晚四千多塊的房間,就能享受到極好的服務,飯店人員更是有禮貌,冷氣壞了這種事一定會先說抱歉,或幫你換房間,但我的這家旅館從頭到尾沒有一句,「不好意思」,還一副,我們就是沒修好冷氣,你自己看著辦的樣子,氣死人了!看到房內的迎賓手冊上寫著類似,「您的建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誠心地希望帶給您最好的服務」我都哭笑不得。

...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雪兒•史翠德


雪兒•史翠德所寫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記錄她的太平洋屋脊徒步之旅。作者在失去母親之後陷入了人生的低潮,藉著毒品和性愛痲痹自己,一天在戶外生活用品店看到了一本書:<<太平洋屋脊步道首篇:加州>>,走上步道的想法在她腦子裡成形。背著一個超沈重的背包,在沒有經過任何體能訓練的情況下,她靠著自己,靠著勇氣,獨自走完一千一百英里,來到「眾神之橋」。在那之後,終於她能夠放下過去,並且把碎成一片片的自己重新再拼湊起來,迎接未來。

「走在路上,尋找自我」向來是我很喜歡的主題,可能自己是一個保守、不輕易踏出舒適圏的人,所以總是會被書裡勇於冒險嘗試的主角給吸引,看著他們一路上遇到重重的困難和挑戰卻挺身前進,自己彷彿也受到了鼓舞。或許就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想透過書本的敘述,滿足體驗的渴望。每當讀到主角在荒野中忍受著飢餓和身體的疼痛,我便驚嘆人類的可能性和堅毅,然後自己生活裡一些煩惱的事或讓人擔心的事,似乎又變得比較可以承受。我想這就是閱讀的好處之一,也是為什麼作者明明背包已經那麼重,卻還堅持要帶著書本上路,因為閱讀能夠帶來慰藉,讓人獲得力量。 

...

社會再生產


物質黏附(<<流動、掠奪與抗爭>> ,p108-109 )
社會過程在生命鏈條中的物質黏附。人每天要吃飯睡覺,人作為一種有機物種,沒有一刻能擺脫「生命鏈條」的束縛。

葛蘭西的主要概念是「常識」(common sense):「它指不經思考,從社會及文化環境中吸收的世界觀,是如何塑造一個普通人的道德主體性。」

這種普遍人消極無思的「默許」,正是文化或意識形態霸權賴以建立的基礎。它有別於強權暴力的高壓統治,並不會讓人們感到過於反感;剛好相反,它只是致力讓人變的庸俗和麻目,因循苟且地「黏附」在日常物質需要的滿足上,失卻追尋自我創造的想像和夢想。資本總是力圖游說人們忘記-在簡簡單單的吃飽穿暖之後,忘記誰在主宰我們的生活;在安安穩穩的起居作息之間,忘記自己原來想過的人生。

大致上,我們已把共創城市的個人權利,拱手讓人與地主、發展商、金融資本和國家。他們是塑造我們城市、亦即塑造我們的主要代理人。我們已放棄自我創造的權利,並將之交到資本的手裡。對資本利益打造的日常生活模式,我們或消極接受,或毫不思考地擁抱。

人們必需了解日常生活的本質,並對其進行必需的批判,才能直指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的根源,從而開啟變革的可能想像。

...

嘔吐-沙特



沙特的小說<<嘔吐>>用日記的形式抒發哲學的思考,探討存在的議題。沙特藉由主人翁羅岡丹來論說存在的虛無以及偶然,字詞沒有辦法解釋存在,沒有理由又極其荒謬,它就在那,一坨、肥胖、膠黏充斥於整個空間,令人感到噁心想吐。人試圖為自己講述故事來賦予存在意義,想讓存在看起來不那麼荒謬,然而所說出的詞句都不過只是一些「屬性」、「表象」,跟存在毫無關係。對於被莫名其妙賦予的生命,人該拿自己的存在怎麼辦?

有一天羅岡丹拿起石頭往水裡丟時,突然感到一陣嘔心,他決定寫日記來記錄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他發現「存在」,存在就是他的意識,這個正在思考的、感到厭煩的、害怕的就是他的存在,他無法停止「存在」,因為他無法使自己不想。但為什麼會有「存在」?為何是此時此刻?沒有原因,一切不是必然的,若世界重新演化,一樣的存在也不一定會發生。人極力地排除偶然,因為不可預測讓人害怕,人把事件加上順序、動機,為了使存在有意義。但當他們發現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時,他們躲在「過去」裡,逃避現在,就像羅岡丹的舊情人安妮,她本來嘗試把特殊的情景變成完美的瞬間,但後來明白根本沒有什麼完美的瞬間,所以她放棄了,她留在了「過去」,把過去發生的事美化、改變,閉上眼想像自己生活在其中,存在的虛無與偶然使她不再行動。

...

文化的衰頹-雅克•巴森


出版社:橡實文化,作者:雅克.巴森,譯者:陳榮彬,出版日期:2016/05/05

文化的衰頹朗讀片段



雅克•巴森的<<文化的衰頹>>集結他的十二篇評論,以文化批評為主軸來論述當代文化現象,讀者可以把重點放在幾個關鍵字上,像是「文化」、「藝術」、「歷史」甚至是「批評家」。書中對於文化的衰頹、大學理念的受損、藝術品過剩、過度強調分析的專業主義,以及道德和語言亂象都提出了應對之道。

文化
雅克•巴森所指的文化是「與心靈和精神有關的傳統事物,是透過接受某種思想而獲得的旨趣與能力,也就是自我涵養的種種努力。」但文化品質逐漸走下坡,一方面因為大眾沒花時間去消化與思考所獲得的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則是-自我意識,在這巴森說的是現代人處理文化元素的方式-把文化「有意識」地委託給專家來負責,自己則只接收那些經過研究、分析過後的「二手」訊息,像是評論或簡介,而沒有直接地體驗文化,和文化面對面接觸。我們可以想到的例子可能有,一本小說太長,大家沒時間去讀原典,就去找書評家的介紹來唸一唸,就認為已經讀過,殊不知,讀的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觀點。

...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華特•班雅明


 出版社:台灣攝影,作者:華特‧ 班雅明,譯者:許綺玲,出版日期:1998/01/15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朗讀片段



華特•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包含兩篇文章分別是<攝影小史>以及<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本文為後者的重點整理,說明班雅明所提出的「靈光」概念,以及靈光在現今如何因機械大量複製的技術而消逝。雖然班雅明是在1935年發表這篇文章的,但在現代讀來更能明白他的擔憂,因為我們不只有攝影機,還有了智慧型手機。

「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保羅•梵樂希

...

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


出版社:麥田,作者:約翰.伯格,譯者:吳莉君,出版日期:2010/08/05

觀看的方式朗讀片段


約翰•伯格所著的<<觀看的方式>>喚起觀者的警覺性,要我們在接受視覺訊息時留意到背後所傳遞的真正意義,並且思考我們可能被植入或暗示了何種意識形態。影像是種人為的再現,藝術也可透過有意識的操作來鞏固少數人的特權。統治者故意把藝術神秘化,變得晦澀難解,只求喚起一知半解的文化教訓或傳遞道德寓意,更有甚者,是贊助者擁有物及資產的展示。作者以油畫的例子來闡述財產與藝術的關係,油畫的傳統被視為是富裕的指標和文化的權威,只有少數的傑出作品能和傳統語言進行對抗。在近代,油畫的傳統功能由廣告延續,廣告操弄焦慮,引發「觀眾-購買者」的恐懼,一種一無所有就是一無所是的恐懼。為了要獲得讓人羨慕的能力(即魅力)則必須透過購買和消費。廣告宣揚的是一種白日夢,試圖用「想要」的感覺取代所有其他的感覺,藉由傳遞錯誤的價值觀,讓人分不清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

只是孩子-佩蒂•史密斯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作者:佩蒂.史密斯,譯者:劉奕,出版日期:2012/05/04

只是孩子朗讀片段


「我覺得這兩個人是藝術家。」「哦!算了吧,」「他們只是孩子。」

他們窮的只有愛,對彼此的愛、對創作的愛以及對生活的愛。<<只是孩子>>是一個愛的故事,寫的是佩蒂•史密斯和羅柏•梅普索普之間的愛。

男孩要女孩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而她在男孩離開的多年之後完成了承諾。回憶錄從他倆都還默默無聞時講起,講他們如何相遇、相知相愛,最後成了對彼此最親最重要的存在。他們是藝術家也是對方的繆思,一起渡過年輕時期的徬徨不安,摸索自我也探索這個世界,彼此間的陪伴幫助他們克服貧窮、疾病還有創作時的孤獨。天上那代表愛情的金星是屬於他倆的藍星,女孩問男孩:「我們會怎麼樣呢?」「我們會永遠在一起。」他回答。

...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出版社:現在文化,作者:弗朗索瓦.莫里亞克,譯者:張慧卿、陳思潔,出版日期:2013/04/11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朗讀片段


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小說<<泰芮絲的寂愛人生>>剖析泰芮絲心理的孤寂痛苦和掙扎憤怒,她試圖掙脫囚禁她的無聊平庸人生,她要找到自己,找到生活中激情,脫掉虛假的面具。

泰芮絲出生於名望的家族,她可以繼承一大片松林,她嫁給了貝納,一個門當戶對的丈夫,她以為從此便能安身立命,找到她的歸屬感,但她卻試圖毒害她的丈夫。小說一開始,泰芮絲跟著父親以及律師離開了法院,泰芮絲自己一人在他們後面走著,在漆黑的小路上聽著他倆肆無忌憚的談論案子,彷彿她不存在。在回到她和貝納的住處之前,她在想著要如何和貝納說明這一切,但她不知道如何解釋,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說:「可是我,我不清楚自己的罪行。我從來都不知道這股存於我內外在的狂暴力量會走向甚麼,它一路以來所摧毀的,連我自己都嚇壞了⋯⋯」。泰芮絲口中的內外在的狂暴力量分別是那內心裡渴求自由、愛和幸福的本能,而外在的狂暴力量便是家族和社會規範的壓迫,內外的煎熬促使泰芮絲走向了毒害丈夫的路。

...

對岸的她-角田光代(Quotation)


1. ⋯⋯我只是不像他們那麼不快樂,所以可以正確判斷一個人的好壞。(p15)

2. ⋯⋯比起「討厭」,她更常說「喜歡」,她不說「辦不到」,而是比較常說「想要」做什麼⋯⋯(p58)

3. 要是不喜歡,就不要和自己不喜歡的事扯上關係就好啦。(p70)

4. ⋯⋯真的,我一點都不怕。因為我自己真正覺得寶貴的東西根本就不在那裡啊!(p72)

5. 有些東西一旦沒了,可能也跟著失去認識其他人的機會⋯,(p82)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