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屋筆記 免費的自由-楊宗翰


<<空屋筆記>>是作者楊宗翰寫他在克羅埃西亞和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占領空屋的經歷。他被那群人不花錢、不肯浪費資源的生活方式深深影響,希望把這種理念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像是免費商店、免費市集或剩食餐廳等⋯⋯他所謂的「禮物經濟」的實踐,透過行動作者想讓我們明白,「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占領空屋
作者用搭便車和當沙發客的方式旅行,他在克羅埃西亞當交換學生時,因為沒宿舍住,而和朋友住在一座被占領的屠宰場內。在歐洲有許多國家都有占領空屋的行動,占屋者想藉著此舉向政府、財團和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及憤怒-明明有那麼多沒人使用的空屋,建商們還拚命地蓋房子,投資客不斷地炒房,讓房價高居不下,使得一堆人買不起房子。占屋者把廢棄不用的空屋加以整理、修繕,有時在裡面辦活動或者是乾脆住了下來,因此反而讓本來幾乎已成廢墟的場所,能夠再次發揮用途,而非淪為治安的死角。空屋可以讓人更進一步去思考,土地為什麼可以被商品化?土地是自然的一部分,為何人類可以將它占有、切割、買賣,甚而成為累積資本的標的?


Freegan
Freegan是一種盡量不浪費資源,也不願意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這群人理悟到這個社會蹧蹋了太多的糧食、消耗了太多的資源,並且汙染環境,一直不斷地用新技術生產出新產品淘汰掉還完好的產品,然後鼓勵大家盲目地消費、拜物,宣稱這樣能帶來經濟成長。Freegan 撿超市垃圾桶裡被大量丟棄的過期品、去買麵包工廠裡賣剩的隔夜麵包,向蔬果攤的老闆們要那些因為太醜、太爛或太熟而賣不出去的蔬果,他們也帶回被丟掉的家具或家電,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食物都還能吃、這些用品都還能用,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忍心看到那一堆堆被浪費掉的資源。

禮物經濟
禮物經濟是「把所有的付出都當作是禮物」,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一種交易。不求回報是因為付出本身會令人感到快樂。免費商店、免費導覽、免費腳踏車修理站還有免費的衣服及食物。作者說:「多數人之所以視錢如命,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貪婪,他們其實就只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而金錢,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但透禮物經濟的實踐,作者想讓我們知道其實改變這個社會不一定需要金錢。

「人生而自由。但如果,所謂的自由,只能透過不斷的買這個、買那個,才能有資格。這樣子,算什麼自由?」

免費的自由
因為禮物經濟,因為珍惜所有的資源,還能吃的還能使用的決不浪費,當我們不再因為慾望而消費,便會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根本不多,所以再也不用為了想買更多的東西去賺更多的錢,不用再勉強自己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上面,第一次人們能夠擁有自由,並運用這份自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社會也許也能因此朝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讀完<<空屋筆記>>,最令我感到難以忍受的便是書裡提到的那些被丟掉的食物,成堆成堆賣不出去,卻還可吃的食物就這樣浪費了,不過資本主義的缺陷又何止這一樣,大家都感受的到我們活在一個離幸福、快樂、公正、公義很遙遠的世界裡。<<空屋筆記>>所主張的禮物經濟,其實是用來對抗現今由經濟所宰制的單一文化,一眜追求無止境的經濟成長,我們剝削大自然,犧牲了社會福利、醫療、教育,人與人之間過著疏離的生活。Freegan、禮物經濟告訴大家除了金錢之外,我們還可以擁抱不同的信仰,我們還可能擁有在經濟領域之外表達自我的方式,我們的價值不用取決於我們的消費能力,而可以是我們的免費付出和分享。

至於作者提到很多人說Freegan是社會的寄生蟲,不想工作,只想免費搭車或撿東西吃,是懶散的一群人。但我認為他們只是因為明白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和不公義,所以不願意去追逐金錢,不願意在所謂的市場裡把自己異化成商品賣了。他們並非不事生產,只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沒有被貼上價格標籤罷了,譬如說他們去撿別人不要的東西加以修補、清理,無償送給有需要的人,這過程難道不需要勞力?舉辦白吃的野餐也需要洗菜、料理,難道所付出的時間就因為不願意被人計價,而不寶貴?在我的看法裡,只要他們有生產、和付出,我們實在不能指責他們是社會的寄生蟲,反而是那些只知玩金錢投機遊戲的資本家,和只會出一張嘴開空頭支票的政客才真正是不事生產的一群人,才真正是社會的寄生蟲。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