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有時候夠好就足夠好


最近在年終大掃除的時候得到一個心得,就是我決定只做
60分到80分改變的整理,而不把時間花在80分到85分的改變上,完成前者會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也會提升,然而後者帶來的感受差異小,但為了那5分的改變,卻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心力,效益不高。在整理時,我會分類別和不同空間處理,把每一個部分都做到80分,而不是只有一個地方特別整齊乾淨,確保家裡沒有一處是60分,就完成了大掃除。這樣不只不會太累,又會覺得家裡有煥然一新的面貌,心情會變得愉快。


家裡每天都會使用除菌紙擦地板,洗澡後的浴室,也會用抹布將地板擦乾,每星期都會有一次完整的打掃,基本上平日花在維護整潔的時間大概是五分鐘。至於年終打掃的重點則放在斷捨離:檢視家中是否有一整年都沒有使用到的物品,老舊需要汰換的物品,不適合現階段自己的物品,以及不再感到心動的物品,將它們整理出來和它們道別。處理掉了一些衣服和書本之後,看著衣櫥和書櫃,我在思索還能如何再精簡,我大約有34百本書,所有衣物加起來約60件(不含襪子和內著類),或許我可以再減少個幾本書,也許幾件衣服?畢竟我一直嚮往極簡生活,這樣的量還是太多了吧,但除非我能清空一整個書櫃,這樣才會再䆁放出一些居住空間,否則捨棄一、兩本書對我帶來的心疼感會大於書架上那一、二公分的空位,心動指數不會因為那一點點空間而增加,心疼指數卻會。


至於衣服,我喜歡現在的數量,可以做出不同的搭配和組合,每天都可以有變化,十分新鮮有趣。我意識到自己並不想穿得跟賈伯斯一樣,總是相同的裝扮,老實說那對我而言,有點無聊。賈伯斯認為把時間花在思考要如何穿搭上是種浪費,但我卻覺得花二、三分鐘的時間想一下今天要穿什麼是種生活的樂趣,一點都不算浪費。不過前提是,因為我的衣櫥裡沒有不讓我心動的衣服,也沒有不穿的衣物,我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衣物,收納在何處一目瞭然,所以選擇要穿哪一件是種打扮的享受,花費的時間也不多,並非是件費心的苦事。


我的標準是留下的物品都是喜歡的和會用到的就可以了,依我的狀況來看,想成為極簡主義者,要付出更多心力,捨棄更多物品,但這就會落入心理學家所謂的「過度贏取」(overearning )的狀態。想要愈得愈多,甚至不惜用自己喜歡的事物去換取不想要的獎賞,好比把時間花在和自己目標不相關的事情上,只因為愈多愈好,或外表看起來很厲害,也不管這是否是自己內心真的想要的。審視自己的想法之後,我發覺我不想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而是想成為一個能珍惜自己的物品,不會盲目跟隨慾望購買囤積,懂得品味生活,擁有適合自己風格的人。


我不會再為了追求從80分到85分,而想著襪子是否要再少一雙比較好,文件再丟棄一份,書再捐一本?有時候夠好就足夠好了,把時間和心力花在另外也值得投入的事物上,讓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拿到80分,而不是為了在某一個方面想拿到85分,而精疲力盡,完美主義會讓人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壓力,也會壓縮到其它同樣也重要面向的表現。我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是有限的,讓投入的成本獲得最顯著的效益,會使我們的幸福感增加,但執著於達不到的完美卻會令人失望。優先改善生活中那些60分或甚至是不及格的面向,進步後帶來的影響會十分顯著,我們也會因此受到鼓舞,充滿動力想要繼續努力。這樣的努力會使我們正面地評價自我,正向改變會擴散到其它生活層面,讓整體的身心狀態都變好。實際動手整理的人就會知道,當一個地方變乾淨了,其它地方的髒亂也會想一併處理,因為乾淨會吸引乾淨,而髒亂也會引來髒亂。然後當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八十分了,就可以朝85分或90分努力,像我現在想加分的項目就是我的身體素質,我想增加肌肉量,現在大概是60分(或不及格?)嗯,不要再坐在沙發上,該去舉舉啞鈴了。

...

《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史考特·索南辛



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和組織心理學家史考特·索南辛合著的《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結合心理學知識和整理實務操作,介紹許多讓工作場域能夠井然有序的技巧。除了實體空間整理,還包括職場生活各種層面的整頓,好比郵件、會議、決策、人脈和團隊,教導我們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和精力,最終使我們找到對工作怦然心動的感覺。


透過整理就能感到怦然心動,麻理惠老師的整理術不只能運用於居家生活,對我們的工作也有幫助。研究發現,物品堆積,雜亂無序的工作空間會增加大腦的負荷量,使大腦超載,因而減低判斷和體驗重要事物的能力。另外,被資訊和物品淹沒時,人會失去掌控感,變得不再能做出選擇或採取行動,漸漸地會對工作感到無力,進而失去熱情。整理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也可以提高工作表現,因為我們不用再為了找某樣東西翻箱倒櫃,沒有足夠的空間完成任務,也不會再把時間花在沒有生產力的事物上。


作者說仔細觀察自己的辦公空間,思考以下這些問題:

·你在這裡工作真的有正面的感受嗎?

·在這張桌子上工作,有心動的感覺嗎?

·你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嗎?

·明天還想再回到這裡工作嗎?

若是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離職前,可以試著整理自己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或許就會發現自己壓力和不滿的來源,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和需要改變之處,然後打造出使自己心動的工作。


實體空間整理的重點在於按照類別(書、文件、小東西、紀念品),依序整理,完成一類再接著下去。確定每樣物品的位置,並且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一口氣徹底整理完畢,若是有空才做,或東做一點西做一點,就可能永遠整理不完了。留下的物品可包括以下三類:心動的、實用的和幫助你實現未來的物品。這三種標準也可運用在數位空間的整理。

*書:留下能反映價值觀,願意重讀的書

*文件:可分類成「待辦」、「必存」和「想存」,但基本原則是「全部丟掉」

*小東西:把同一類物品集中在一起

*紀念品:是否心動,可拍照留念後再處理掉

留下來的物品,決定它們的定位,照類別收納,善用盒子,直立收納,桌面上盡量不放東西。找出並珍惜令自己心動的事物,懷著感謝放掉不心動的,用心照顧保留下來的物品,它們就會散發正面的能量,為生活帶來改變。


最後關於管理數位資料、時間、人脈、會議、決策和團體等面向,要考慮的一樣是三個條件:需要它來完成現在的工作嗎?能指引或激勵未來的工作或發展嗎?能令我心動嗎?依上述條件來選擇要不要留下資料,需不需要開會,要建立何種人脈和團體,以及要如何安排行程表和下決策。


*數位資料:資料夾和電腦桌面都要隨時清空不再需要的資料。記住回覆郵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完成工作的工具。減少會讓自己分心的應用程式。


*時間:檢視行事曆的項目是否是真的對個人和公司目標有益的,而非浪費時間和精力。別急著說「好」,別一心多用,不要拿自己熱愛的事去交換你不重視的獎賞。最後不要塞滿行事曆,留下時間邂逅美好的人事物。


*決策:將決策依風險分成:小、中度、高度風險決策,降低選擇的數量,讓不重要的決策自動化,有時候「夠好」就可以了。


*人脈:保留有意義及真誠的互動關係,重點不是數量而是關係的深厚,留下令人心動並且願意提供我們援助的人脈。


*會議:開會數量不代表你的重要性。頻繁的小會議比起不頻繁的大會議,更會打斷工作,使人分心。改善「鬆散的」會議,拒絕「無關的」會議。


*團隊:確定成立團隊的目的,理想人數是4-6人。


相關閱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近藤麻理惠



...

關於個人風格



最近因為著迷於個人風格的培養,就找了一些相關書籍來讀,發現了一種「個人風格和色彩鑑定」的服務,能夠幫人找出合適的色彩以及穿搭類型,雖然看起來很有趣,不過收費不低,是我無法狠心花下去的數字。昂貴的費用甚至激起我的酸葡萄心態,心裡想著難道自己適合什麼,還要花錢請別人來告訴自己,是有多不瞭解自己,才會讓自己打扮得一點都不好看,忽略優點,放大缺點?至於顏色,不是拿來比對一下,看看鏡子中的自己是臉色發亮,還是黯淡,就知道這是否是屬於自己的色彩?況且從多年的購物經驗我領悟到一件事,即便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也不一定就買得到心目中的理想物品。和怦然心動的物品相遇有時需要緣份,在那之前要培養等待的耐心,不隨便購入差強人意的產品,因為最後它們十之八九都會被束之高閣,造成浪費。


當然我對於「個人風格和色彩鑑定服務」的評價完全不公正,畢竟這是我不瞭解的專業,因為沒體驗過無法得知它的實用性,況且有許多人都接受了這門專業的協助,並且給予了正面的評價,認為能夠幫他們解決購物和打扮的困惑。要是有過此專業體驗的人,歡迎來和我分享經驗喔,我還挺好奇的呢!


既然沒辦法接受專業的服務,那就只好靠自己摸索了,其實大概知道什麼樣的風格和顏色適合自己,不過那也只是種模糊的感覺,所以我做了兩件事。第一就是把手機裡的照片全翻出來瞧瞧,看看何種裝扮和顏色在自己身上最好看,第二就是打開衣櫥,把不確定是否合適的衣服實際穿上。光是這兩個動作就可以幫我們把那些使自己失色又暴露缺點的衣物先斷捨離,現在衣櫃裡留下的應該是目前自己覺得合適好看的衣物。然而這只是個開始,再來就得要思考自己想建立的風格為何。


如果自己想建立的風格和形象跟衣櫃裡的衣服一致當然是最好的,不過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叫「喜歡的不適合」或「適合的不喜歡」,另外一種狀況是想表現出的風格和實際風格有所出入,譬如嚮往的是「優雅知性」,但買的和穿的全都是「運動休閒」。上述這兩種情況我覺得比較麻煩,因為這牽涉到內在想法和外在行為的不一致,那可能和自我理解不深,也和自己的個性、價值觀甚至是從小到大的經驗有關。大部分的作者都建議往「適合」這一端靠近,畢竟喜歡的風格穿在自己身上不好看,那就失去了衣服讓人變美的意義,但我也沒辦法穿著不喜歡的衣服,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試穿」(不是多買喔),然後找出喜歡和適合的交集。


但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即便知道自己喜歡和適合什麼樣的風格打扮,也不一定買得到符合所有條件的衣物,再加上有限的預算,可能就更難了。所以不知道有多少次,我買下了那些「勉勉強強」的衣服和物品。有時候並不是有沒有審美眼光和鑑賞力的問題,而是預算、時間和精力的問題。如果預算不足,就必需花時間和精力到處尋找和比價,要是連時間和精力都沒有,大概就只能「妥協」了。尤其是急需要用的東西,不太能等,於是家裡就堆積了無法令人心動的物品。我目前的做法是再還沒找到心動和合適的「必需品」前,像文具、廚具、居家用品⋯⋯先保留原有物品,這樣就不會因為急需使用,而放棄「不將就」原則。至於衣服、包包、鞋子之類的物品,則是先斷捨到只剩下合適的,反正不急所以可以慢慢補上,或甚至不補也行,畢竟到底誰穿得到那麼多衣服?


只穿那些讓自己變好看的衣服,捨棄那些可有可無的衣服,有時候需要決斷力和勇氣,畢竟對很多人來說,衣櫃裡衣服愈多,看似選擇就愈多,好像這樣就會增加在出門前找到衣服穿的機率。然而事實卻是,我們還是只穿固定那幾件,剩的只是堆在那罷了,這樣倒不如只留下真正會穿的,其餘的就鼓起勇氣跟它們道別。衣櫃一打開,每件都是自己經過思考後想穿的衣服,不儘省下換裝時間,也可以省下在鏡子前評論自己的時間。剛好最近要年終大掃除了,不如就趁機檢視一下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吧,在過程中搞不好會找到許多有關自己的新發現,或是那些被遺忘的記憶。


...

《搖籃曲》-金翠



金翠的自傳體小說《搖籃曲》(Ru),描述她和家人從越南戰火中乘船逃至馬來西亞難民營,最後落腳於加拿大魁北克的經歷。不同時期的過往在書中流轉交錯,作者提到她在越南的童年回憶,偷渡的危險,難民營的停留以及在加拿大的新生活。


原文書名《Ru》是法文也是越南文,是作者說的兩種語言,Ru在法文裡指的是小溪,有流淌的淚、血和金錢之意,Ru在越南文裡是搖籃曲,或搖籃般的撫慰。這兩種意思精確地表達出作者身為國際難民的經驗和感受。作者小時候,生活安逸富足,那時越南內戰尚未發生,後來共產黨掌權,他們一點一滴失去所有。許多人不止失去了金錢,也失去了家人,戰爭造成無數流血衝突,死亡緊緊跟隨,即便想靠著偷渡離開,在海上面臨的危險一樣會讓人喪生。眼淚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不停流淌。終於倖存者在新的國度重生,作者一再表示在加拿大的生活彷佛在搖籃中被呵護,當地居民的善意和慷慨使她和家人感到被接納及照顧。


在努力融入新世界的過程中,作者學習英文和法文,她的越南身份在其他越南人眼中逐漸消逝,當她再度回到越南時,她的同胞因為她不夠瘦骨嶙峋,眼中沒有脆弱與恐懼,所以不認同她是越南人。她的根被重新移植到新的土地上,她成長茁壯,擁有了新的生命視野,她的親人們也實現了美國夢,然而這些離鄉之人還是喜歡在節日時,從各地飛來全部聚集在一個小房子裡,讓離散再次聚攏,重述家族的故事。


作者的文字裡沒有怨恨,因為曾經被迫和共產黨員住在一起,她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些人,他們也有憂慮和悲傷。作者的流亡經歷,讓她對人生有些體悟,好比她在意的是那些閃閃發光的回憶而非物品,那些她可以一再對孩子們述說的故事,那是關於愛、分享、希望以及勇敢,那是在歷史課本裡不會出現的記錄。作者的文字裡也沒有沈重,她不控訴,她感謝她得到的一切,她將她看見的寫下,不帶批判。《搖籃曲》行文流暢,用字優美,感情充沛,是本能幫助讀者理解國際難民的精巧之作。

...

天就快亮了



有時候當一連串的壞事發生後,會很難使人相信可以從谷底爬上來,會覺得大概就這樣了,或甚至人生就這樣了,沒有翻身轉變的機會。然後開始對一切充滿了怨氣,想著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平,於是停擺了所有的努力,日子就在自暴自棄中流逝;過了一陣子,等心情平復又開始嘗試,試著把丟棄掉的再拾起,奮戰了一會後,又失敗,於是再次喪失鬥志,這次可能擱淺的更久,也有可能從此徹底放棄。我在想每次這樣來來回回,要浪費多少時間,每一次的停滯,要花多少的力氣才能再次回到本來的水準或狀態?


轟轟烈烈開了頭,卻因為辛苦而撐不下去,然後又要重頭開始。訓練到一半的肌肉,只會打招呼的外語,游泳不會換氣,彈來彈去都是《小蜜蜂》。若是中間停個幾天休息一下,本就是應該,但是一停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那麼再來過,前面所做的練習和所吃的苦,全都白費了。肌肉又變得鬆垮垮,學過的單字又全忘了,連《小蜜蜂》都彈得七零八落,這時才知道原來程度的下降是看不到盡頭的,還以為之前就已經很差了,想不到沒有持續練習所回到的不是原點,而是負數狀態。


這完全是可能的,激烈的減重,突然中斷,不只復胖,還變得更胖,浪費掉的時間,必須加倍努力補回來,因為人老了體力和記憶力會減退,否則我們何必在年輕時候如此拚命學習,無非就是希望老了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只需要享受努力的成果就行。如果不能確定是否會再設定同一個目標,那麼還是不要這樣反覆折騰了,放棄就不要回頭,堅持就不要放手,人生可能會輕鬆不少。


至少要堅持到天亮,這是我從《鬼滅之刃》學到的,主角每次都遇到超強的鬼,怎麼砍都砍不死,主角一次又一次被打趴,卻又咬緊牙站起來。實力這麼懸殊,但還是努力撐著,能多砍敵人一刀是一刀,只要在天亮前活著就有機會看到太陽將鬼消滅。至少要撐到太陽升起,但在那之前真的會很慘,流了好多血,身體幾乎支離破碎,可是就是因為每次都撐下去了,所以才變強,想要變強,沒有辨法亳髮無傷,想要變強就必須克服最大的恐懼和最大的困難。主角可沒什麼超能力,不能一秒擊敗敵人,可是他不畏戰,也不會因為對手比他強大就逃避,他就是這樣累積實力的,一再撐過最黑暗的夜晚和最深的谷底,為了要守護的,他變得比誰都強。


再一下,天就快亮了。



...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席爾凡·戴松



法國文學家席爾凡·戴松的《貝加爾湖隱居札記》,記錄了他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的一座小木屋,獨居了六個月的生活日常。帶上了六十幾本書、好幾公升的酒、必要的裝備和工具,在零下三十三度的二月,作者在湖畔森林裡,試圖找回內心的平靜和運用時間的自由。脫離被行程追趕的日子,不再用物質和各種新鮮刺激填滿生活,孤獨、寂靜和大自然,使作者得以檢視內心狀態。他觀察、反思、深刻地體驗,每天簡化到只剩下三、四件必需做的事情,然而精神和心靈卻變得豐富。


我很喜歡作者提到一些為何要隱居的理由,譬如因為超市裡光是番茄醬的選擇就有十五種,還有他的閱讀進度落後了,太多信要回太多人沒見,討厭電話和引擎噪音⋯⋯這些理由看似荒謬,卻是大部分現代人真實的寫照。刺激太多,平靜太少,被慾望和誘惑驅使,我們過得是一種被制約的反應式生活,停下來休息,甚至檢視自己的內心,變成一種奢望,或許只能像作者採取如此激烈的隱居手段,才能獲得平靜和自由。


這六個月,作者親近大自然也親近了自我,每日勞動身體以獲得生活所需,要保暖必需劈材生火,要飽食必需鑿冰釣魚,改裝小木屋,打造各式家具,光是為了活著而付出的勞力就能讓人保持健康。他也花了不少時間探索森林和周圍環境,他溜冰,滑獨木舟,登山露營,在結冰的湖面和俄羅斯人喝酒野餐,隨心所至倒臥在冰湖上,他會在冰天雪地中走好幾公里的路,去拜訪同樣也住在小木屋的人們。這些人聚在一起,雖然物資有限,還是彼此分享食物,即便話少,卻是一段有品質的相處時光。


在森林裡能做的事有限,需要的事物也不多,作者說:「如果抱定主意,決定在生活中什麼也不想擁有,那麼人生其實便什麼也不匱乏。」我們之所以內心得不到平靜,很大程度是因為分不清楚想要的和需要的,全身心因為想要而不可得的事物感到痛苦,若是想獲得心靈的自由,獨處、寂靜和美景會有幫助。之所以要跑到深山湖畔避世,也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事物,可以讓人逃避面對真實的自己,也許最後我們會發現其實難以忍受的是自己。


隠居彷佛是顆重置鈕,可以讓人拋棄舊有的自我和習慣,也可以讓人發現其實自己什麼也不缺。作者向自然學習謙卑,也向身邊的兩隻狗學習只專注在前面發現的事,瞭解了空白的時間是無價之寶,他在原地不動的生活中,練習觀察美景的變化,他懂得了滿足。

...

生活情趣

 


那天在幫學生上課的時候,被學生說:「我是個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把這句話當作是讚美。上課的主題是休閒活動,她提到平常工作很累,放假時就只想待在家睡覺或什麼都不做,當然沒辦法真的不做任何事,畢竟還有一堆家務等著她。她沒有特別的興趣,大概就是開著電視當做背景音,好助她躺在沙發上入眠。我問她會不會去逛街,她回不愛購物,我告訴她逛街不一定要購物,到處走走,看看櫉窗裡的擺設,或去發現巷弄裡的小店也很有趣,尤其最近街上充滿了節慶氣氛,又是市集又是裝飾物,十分熱鬧,她就是在此時發表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評論。


然後我就在想什麼是生活情趣?我知道在IG上有很多人會分享生活照,雖然從沒看過,但我猜一定很精采。我自己倒是常讀一些生活風格類的書籍,作者們會在裡頭介紹他們的生活日常,食衣住行育樂,包括家具、廚具、甚至廁所用具,還有食譜、穿搭照、收納法,以及他們從各地帶回的小物等⋯⋯。每次讀完,我都有種被療癒的感受,因為作者們都認真地在過生活,品味細節,珍惜物品,空氣中散發出悠閒的氣息,看得出來他們很享受自己的日常,擅長發現美和驚奇,他們滿足而平靜。生活情趣或許就是某種生活態度,這其中蘊涵著好奇心、專注力以及緩慢的步調,應該也有品味和享受。


我不清楚自己是否是個有情趣的人,不過我不太容易感到無聊,更不用說發現了閱讀的美好之後。不過我覺得跟誰一起生活也有很大的關係,跟另一半在一起,我也從不覺得無聊,每一件日常的小事都很有趣,逛市場有趣、去早餐店吃飯團有趣、去什麼遊樂設施都沒有的樂園也很有趣⋯⋯或許只要有心就會有趣。那這樣的話,小小孩應該是最有生活情趣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他們發出感嘆,每一件事都問為什麼,一樣的事一做再做也不覺得無聊,他們也不急著要完成行程好追求效率,只是緩緩地專注在當下。


最後我認為生活情趣應該也和感動有關,大家上一次感到感動是什麼時候呢?我有時也會問自己這個問題,用來確定自己沒有「dead inside 」,活著不是只要有心跳就行了,有心動也很重要。會心一笑,甚至眼角泛淚,可能看來有點做作和煽情,但沒有了這些,生活就只剩下AI、電子裝置和演算法,人類甘願捨棄最寶貴的感受,而成為生產線上,不斷完成任務的工具,我想這才是有一天我們會被AI取代的理由。

...

《讀懂一本書》-樊登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樊登創立說書平台,吸引了超過三千萬會員,聽他介紹書籍並且一起閱讀。樊登寫這本書意在傳授如何讀書甚至說書,他以自身經驗說明閱讀的重要性、選書的原則、如何解讀一本書,還有附上他說書前所繪製的心智圖,希望幫助大家都能讀到好書,有效吸收書本知識,將之轉化成滋養自己的能量。


作者認為書本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閱讀不只給他帶來了能力,還增加了勇氣,使他充滿力量和想為社會貢獻的使命感。讀書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因為世界一直在改變和進步,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只是個起點,擁有讀懂一本書的能力,我們便可以自學進修,提升技能和獲得成長。以讀起來「不舒服」為原則,挑戰自己離開閱讀的舒適圈,堅持讀完一本好書,大腦才能得到刺激,而不會停滯。選擇稍微有挑戰性的書籍,也能培養理解力,作者建議七種類型的書來累積基礎知識:經濟學、心理學、國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和人生經驗。


讀書最好是主動而非被動,針對有困惑或有興趣的主題做深度沈浸式的閱讀,而非被動地交差了事,以一種觀光式的「打卡」心態來讀書。死背死記,只求數量不求理解,把學習當成是外在強迫的責任,或是只想著依靠別人來督促自己學習,這樣的讀書態度是無法讓自己領略學習益處的。


選書標準:包含TIPS原則的書本

T(Tools)工具:書中提供經過考驗和實踐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I(Ideas)新的理念、新的發現和想法。

P(Practicability)實用性:能為生活帶來改變,並且能夠加以應用。

S(Scientificity)科學性:有科學的驗證

另外如果一本書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意義和改變,並使我們產生強烈的動力,也值得閱讀。


如何讀書

在讀一本書前,要先理解手上的這本書試圖解決什麼問題,然後作者用了何種方式和邏輯來論證和解答這個問題,這樣能使我們找到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書籍架構大致如下:

·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

·它的使命(主題)

·它如何論證這個使命

·它提出何種假設

·如何驗證假設

·推理的過程為何

·如何獲得證據

·最後讀者能得出什麼結論

·這個結論對讀者有何意義


最後,讀懂一本書之後就能做輸出,反過來說,若是能把所學所讀的內容,經過統整理解分析後用自己的話語再次輸出,還能使接受者也理解,這也是種幫助自己讀懂書的方法。作者提出五種講書的必備能力:

一、邏輯思維:歸納法和演繹法

二、大局觀:瞭解書的結構和框架(如上段提及的架構)

三、語言能力:簡潔、幽默、說服力

四、同理心

五、愛:有人會因為聽了你的分享而改變生活

然後要記住講書時以書為中心聚焦,別離題,講書是再創作,而非從頭到尾讀一遍,但要拿捏好再創作的比例,切勿改變書中觀點和邏輯。

...

訂下契約


閱讀時,發現在各個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大師、專家或職人們,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習慣,然後持續且自律地奉行,他們制定了一套規矩,而且確保自己嚴格遵守,並非有人強迫,而是自發的打從內心願意每天這樣過日子。他們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為了目標放棄慾望,棄絕在他人眼中看起來的享受。願意奉獻自己最喜歡的事物,只因為心中有更想得到的東西,他們用行動證明決心,彷彿和神明(可能是文學神、藝術神、運動神、音樂神⋯⋯)訂下了契約。這契約大概是這樣:為了成為姣姣者,我願意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寫作,每天花一小時健身,不抽煙喝酒,戒掉加工食品,晚上九點上床睡覺⋯⋯。當然每個契約內容都不一樣,但大致上,就是延遲享樂,或不享樂,為了在未來獲得更多獎勵和報酬。這讓我想起聖經裡的故事,上帝要求老來得子的亞伯拉罕,獻祭最愛的獨子,這是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試煉,要證明亞伯拉罕是有能之人。


其實無關是否有宗教信仰,而是為了目標而奉獻甚至是犧牲的心態,讓我明白有些人之所以是專家和大師的理由。不是只是光訂下目標而已,他們清楚知道要達到目的,必須付出時間、心力還有金錢,甚至過著在外人看來近乎嚴苛的生活。然而他們知道放縱慾望,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那會使他們失去真心渴望的事物,失去他們夢想中的未來。所以村上春樹為了有體力寫小說,他戒煙和跑馬拉松,他可以每天都跑十公里,即便出國也是如此,Vogue 總編安娜·溫圖(Anna Wintour)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打網球,固定十一點前上床,大谷翔平為了在球場上有良好的表現,平時都要做重量訓練、上千次的投球練習,還會刻意保持充足睡眠時間,他的日常就是圍繞著棒球,可以想見他不會有時間可以浪費。以上這些全都是自律的表現,以行動證明他們對於自己的選擇不是抱著隨便敷衍的態度,而是願意奉上時間和精力,即便辛苦,也是值得的。


或許英文的那句老話「No pain, no gain 」是有它的道理的,就像做完重訓的隔天會全身痠痛一樣,有很多事大概都要努力到讓人疼痛的地步,才會有所成就。那可能是身心都痛的程度,身體因為鍛練而痛,心因為不斷嘗試卻失敗而痛,還有因為必需放棄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享樂而痛,像是要練習所以不能出去玩,要維持體態,拒絕美食,要精神飽滿,不能參加任何夜晩的活動⋯⋯。並不是不喜歡美食或娛樂,也絕對不是一個清心寡慾之人,而是在心裡訂下了契約,「為了能⋯⋯,我願意⋯⋯」,這是承諾也是承受,但因為內心有強大的渴望,所以沒有怨言。由此可知如此強大的契約,不能由別人替自己決定,只能是自己心甘情願,否則無法成立。所以也許我們其實不是和神,而是和自己訂下了契約,約定好為了目標和夢想,奉獻自己。要是沒有實現目標,或許是因為我們沒有履行承諾,沒有為了更大的目的,放棄一時的慾望,是我們沒有通過試煉,無法證明自己是有能之人。


新的一年來臨,許多人會許下新年新希望,在許諾前,我們也許該問問自己願意犧牲奉獻些什麼,譬如想得到奧運金牌,是否願意一天訓練超過四小時,別人在玩的時候,要練習,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也要練習,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十年、二十年,又或者更久。譬如想出名,以獲利金錢和權力,我們可以忍受一舉一動都要受人檢視,沒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可能引來反對或是負面評論,從此身心再也得不到自由?有些人太容易只看得到好的一面,卻缺乏全面思考,忘了每一件事都有正反兩面,每一件事都是give and take,不可能只拿卻不給。所以就像所有契約一樣,在立約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願意付出什麼做為交換,衡量之後,也許會發現不值得,又或許認清自己做不到,這樣我們也可以學會甘脆放手,不執著。不要騙自己,說想減肥,想學英文,想存錢,但卻大吃大喝,從不背單字和練習,還瘋狂購物,因為那不是認真的。不是真心訂下的契約,是不會實現的。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