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社會再生產


物質黏附(<<流動、掠奪與抗爭>> ,p108-109 )
社會過程在生命鏈條中的物質黏附。人每天要吃飯睡覺,人作為一種有機物種,沒有一刻能擺脫「生命鏈條」的束縛。

葛蘭西的主要概念是「常識」(common sense):「它指不經思考,從社會及文化環境中吸收的世界觀,是如何塑造一個普通人的道德主體性。」

這種普遍人消極無思的「默許」,正是文化或意識形態霸權賴以建立的基礎。它有別於強權暴力的高壓統治,並不會讓人們感到過於反感;剛好相反,它只是致力讓人變的庸俗和麻目,因循苟且地「黏附」在日常物質需要的滿足上,失卻追尋自我創造的想像和夢想。資本總是力圖游說人們忘記-在簡簡單單的吃飽穿暖之後,忘記誰在主宰我們的生活;在安安穩穩的起居作息之間,忘記自己原來想過的人生。

大致上,我們已把共創城市的個人權利,拱手讓人與地主、發展商、金融資本和國家。他們是塑造我們城市、亦即塑造我們的主要代理人。我們已放棄自我創造的權利,並將之交到資本的手裡。對資本利益打造的日常生活模式,我們或消極接受,或毫不思考地擁抱。

人們必需了解日常生活的本質,並對其進行必需的批判,才能直指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的根源,從而開啟變革的可能想像。

...

嘔吐-沙特



沙特的小說<<嘔吐>>用日記的形式抒發哲學的思考,探討存在的議題。沙特藉由主人翁羅岡丹來論說存在的虛無以及偶然,字詞沒有辦法解釋存在,沒有理由又極其荒謬,它就在那,一坨、肥胖、膠黏充斥於整個空間,令人感到噁心想吐。人試圖為自己講述故事來賦予存在意義,想讓存在看起來不那麼荒謬,然而所說出的詞句都不過只是一些「屬性」、「表象」,跟存在毫無關係。對於被莫名其妙賦予的生命,人該拿自己的存在怎麼辦?

有一天羅岡丹拿起石頭往水裡丟時,突然感到一陣嘔心,他決定寫日記來記錄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他發現「存在」,存在就是他的意識,這個正在思考的、感到厭煩的、害怕的就是他的存在,他無法停止「存在」,因為他無法使自己不想。但為什麼會有「存在」?為何是此時此刻?沒有原因,一切不是必然的,若世界重新演化,一樣的存在也不一定會發生。人極力地排除偶然,因為不可預測讓人害怕,人把事件加上順序、動機,為了使存在有意義。但當他們發現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時,他們躲在「過去」裡,逃避現在,就像羅岡丹的舊情人安妮,她本來嘗試把特殊的情景變成完美的瞬間,但後來明白根本沒有什麼完美的瞬間,所以她放棄了,她留在了「過去」,把過去發生的事美化、改變,閉上眼想像自己生活在其中,存在的虛無與偶然使她不再行動。

...

文化的衰頹-雅克•巴森


出版社:橡實文化,作者:雅克.巴森,譯者:陳榮彬,出版日期:2016/05/05

文化的衰頹朗讀片段



雅克•巴森的<<文化的衰頹>>集結他的十二篇評論,以文化批評為主軸來論述當代文化現象,讀者可以把重點放在幾個關鍵字上,像是「文化」、「藝術」、「歷史」甚至是「批評家」。書中對於文化的衰頹、大學理念的受損、藝術品過剩、過度強調分析的專業主義,以及道德和語言亂象都提出了應對之道。

文化
雅克•巴森所指的文化是「與心靈和精神有關的傳統事物,是透過接受某種思想而獲得的旨趣與能力,也就是自我涵養的種種努力。」但文化品質逐漸走下坡,一方面因為大眾沒花時間去消化與思考所獲得的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則是-自我意識,在這巴森說的是現代人處理文化元素的方式-把文化「有意識」地委託給專家來負責,自己則只接收那些經過研究、分析過後的「二手」訊息,像是評論或簡介,而沒有直接地體驗文化,和文化面對面接觸。我們可以想到的例子可能有,一本小說太長,大家沒時間去讀原典,就去找書評家的介紹來唸一唸,就認為已經讀過,殊不知,讀的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觀點。

...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華特•班雅明


 出版社:台灣攝影,作者:華特‧ 班雅明,譯者:許綺玲,出版日期:1998/01/15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朗讀片段



華特•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包含兩篇文章分別是<攝影小史>以及<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本文為後者的重點整理,說明班雅明所提出的「靈光」概念,以及靈光在現今如何因機械大量複製的技術而消逝。雖然班雅明是在1935年發表這篇文章的,但在現代讀來更能明白他的擔憂,因為我們不只有攝影機,還有了智慧型手機。

「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保羅•梵樂希

...

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


出版社:麥田,作者:約翰.伯格,譯者:吳莉君,出版日期:2010/08/05

觀看的方式朗讀片段


約翰•伯格所著的<<觀看的方式>>喚起觀者的警覺性,要我們在接受視覺訊息時留意到背後所傳遞的真正意義,並且思考我們可能被植入或暗示了何種意識形態。影像是種人為的再現,藝術也可透過有意識的操作來鞏固少數人的特權。統治者故意把藝術神秘化,變得晦澀難解,只求喚起一知半解的文化教訓或傳遞道德寓意,更有甚者,是贊助者擁有物及資產的展示。作者以油畫的例子來闡述財產與藝術的關係,油畫的傳統被視為是富裕的指標和文化的權威,只有少數的傑出作品能和傳統語言進行對抗。在近代,油畫的傳統功能由廣告延續,廣告操弄焦慮,引發「觀眾-購買者」的恐懼,一種一無所有就是一無所是的恐懼。為了要獲得讓人羨慕的能力(即魅力)則必須透過購買和消費。廣告宣揚的是一種白日夢,試圖用「想要」的感覺取代所有其他的感覺,藉由傳遞錯誤的價值觀,讓人分不清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