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一天保姆


這個星期一陪了姨甥女一整天,深深地覺得父母真難為,我和老公連一天都快支撐不住,更不用說要過這樣的日子十八年,真的沒辦法,回到家後我們只想和沙發合為一體,腦袋空空的一直滑平板,累到晚餐也吃不太下,一陣陣噁心的感覺從胃不斷湧現,套一句我姨甥女的話:「你們就是來這被搞死的啦!」我覺得一定是我們顧小孩的方式錯了,否則怎麼會把自己折騰到不成人型?


姨甥女小學停課,所以我們就在家陪她一起線上上課,從第一堂8:40到最後一堂3:50,每節下課10-20分鐘不一定,中午有1小時20分鐘的休息時間。早上的二堂課上完時精神已經渙散,吃完午餐也來不及睡午覺,想到還有四堂課,眼睛都快閉起來了,不怎麼喝咖啡的我,也只能咖啡加牛奶,喝了再上。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父母們一直在抱怨線上教學,到現在都已經實施了兩年,很多事情還是不完善,首先就是網速,學校的網速根本無法播影片,從頭卡到尾令人心浮氣躁,再來,上課時間太長了,一整天下來連大人都集中不了精神,我那三年級的姨甥女更是上到東倒西歪,有很多內容其實可以濃縮,講完重點就好,其實不用上到四十分鐘,老實說小孩的專注時間根本不到四十分鐘,一直要他們端坐在螢幕面前,學習效果差,又傷眼睛。


我和老公是全程參與,沒有做自己的事,寫下老師們交待的功課,在google meet google classroom 切換著,因為我的姨甥女是那種害羞不敢問問題的小孩,她也不知道要如何操作,沒有我們在旁邊幫忙,她就是一整個茫然。我自己在教線上課的時候也是有很多學生完全狀況外,家長又要上班,根本不可能要求他們給予協助,最後那些學生就開始落後了,他們不開鏡頭和麥克風,將自己隱身(聲),老師們不會知道他們到底是否在學習。從老師、家長和學生的身分體驗了線上教學,我覺得它實在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好不容易上完一整天的線上課程,姨甥女再也不想聽到跟課業有關的事情,一直吵著要我們陪她玩,其實我們只想睡一下,但仍然強打精神陪她玩了快一小時的黏土,之後還帶她去公園走走放風,讓她觀察一下路邊的植物葉子,順便複習上午學的自然課程。看她開心地跑來跑去,一下子溜滑梯,一下子餵魚,我就覺得小孩還是適合在外面玩,而非長時間待(呆)坐在螢幕前面學習,更不用說那些去完學校還要繼續去補習班的小孩們,實在很辛苦。唉,這個社會大人很忙,小孩也很忙,大人活得不自由,小孩更不自由,只希望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這個星期一是老公的生日,我卻拖著他一起當保姆,真心感到抱歉,但我們沒有小孩,有時候會想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會缺少了些什麼,所以每次有機會帶小孩的時候,我都覺得這也是種特別的體驗,而躍躍欲試,後來我漸漸認為這不僅是種體驗更是種修煉!從頭到尾陪著孩子,不靠電視和手機,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自己的時間,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整天只能依孩子的喜好和行程來行動,我覺得自己已經不是自己了,進入了一種「survival mode」,只要能度過現在這一刻就好,沒有心力做任何會讓生活變得更好的事,學習、閱讀和寫作全都做不了,那些我珍視的事物,在此刻全都離開我的腦袋和我的心。我的姨甥女說我很有耐心,不像她媽媽會兇她或唸她,我說因為我只陪伴你一天,所以還能保有耐心,若是一天成了一輩子,那我也會變得和妳的媽媽一樣。每當我當完保姆,回到我那安靜又整齊的家,我就在想沒有孩子的人生或許也不是那麼令人遺憾的事。

...

《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岡田尊司



岡田尊司的《活著覺得麻煩的人》主要在描述「迴避型」的人常常提不起幹勁,覺得每一件事都很麻煩,去學校麻煩、工作麻煩、交朋友麻煩,結婚生子也麻煩,總之活著盡是一些麻煩的事。他們害怕受傷,不喜歡改變,總是逃避做出決定,漸漸地他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其實他們不是沒能力而是對自己沒自信。作者在書中提供了診斷方法和許多案例,幫助我們理解何謂「迴避型」人格,同時也加入一些建議引導迴避型的人,慢慢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迴避型的人對凡事都沒有熱情,每一件事都覺得煩,甚至「連把直立的東西橫擺都覺得麻煩」,為了逃避麻煩的事,以及不想背負責任和他人的期待,生活陷入了停滯的狀態,未能處理的事情越積越多,結果情況更加惡化,人也變得憂鬱,活著變得不再是一件喜悅的事,反而充滿了煩惱和擔憂。怕做錯決定,怕受傷,所以逃避,或老是依靠他人來代勞,長久下來便會失去了獨立性,生活的能力更加低落,因為沒能力就更逃避,因此墮入惡性循環。想要避開風險,所以不願意接受挑戰,失去了許多機會,弱化自己的結果就是當遭遇無可避免的變化時,就崩潰了,作者寫道:「不斷避開小小的危險,會降低適應力,為自己帶來極大的危險。」


「只要活著,你就有活出自己人生的機會。」


其實並不需要強迫自己做出巨大的轉變,而是一步一步慢慢來,從小小的改變做起,時間久了,自然能累積出不同於現況的結果。首先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告訴自己有做任何事的自由,從可以做到的事做起,藉此訓練自己,並且培養自信。在猶豫該不該做時,就去做,答應平時會拒絕的邀請,著手處理一再拖延的事情,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試著去做就行了。行動後,不要糾結一定要得到完美的結果,作者說:「拘泥於自己視為理想的事,覺得哪裡不吻合,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那個突兀的地方,定住不動,是陷入迴避循環時的型態。」


抱著好奇和有趣的心態試試看,做做看,人生就會出現許多想像不到的可能性。「人生的大門,不知會在哪裡,如何連結。如果不試著打開門,就那樣直接走過去,哪裡也去不了。」


...

除了原諒之外



我不容易原諒人,他人在我心裡留下的傷沒有那麼容易被撫平,所以和人建立親密關係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只要拿捏不好距離,就會受傷,而我不知道什麼才是人和人之間適當的距離。如果人際關係的距離能像疫情間的社交距離一樣,被明確地訂定,或許友情,親情和愛情就不會那麼複雜了,不過世上當然沒有這麼好的事,於是乎,我們不是付出的太多,就是努力的不夠。要擁有良好建全的關係,說的比做的容易,然而或許「說」本身也不容易,在這裡的「說」我指的是「溝通」,又是一件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卻老是做不到,做不好的事。


隨便說說,發脾氣的時候說,難過的時候說,那些說出來的話,幾乎算不上是種「溝通」,基本上只是急切著想把自己的不滿和為委屈,一股腦發洩出來,情緒或許得到了解放,但傳達的訊息只有一半,通常是負面的一半,未經思考過的一半。溝通很難,尤其是在衝突的當下,面對你在乎的人,那些你覺得重要的人。溝通有助於關係的維持,不過溝通真的是件很麻煩的事,偏偏我又是個討厭麻煩的人,所以我老是下意識的選擇逃避,以致於我沒什麼朋友。我本來就是一個不擅長社交活動的人,「一個人的時間」是我充電的方法,只是在某些特別的時刻,好比中秋節,我也會想要和大家一起烤肉,不過當然沒有人找我烤肉。


不只沒有在中秋節烤肉,還跟母親鬧不愉快,真是有夠掃興。跟父母溝通真的是門學問,不把話講出來,心裡不高興,講出來了,心裡一樣不高興。大部分的時候,我都順著他們的意,不過忍久了,我就開始做夢,在夢裡我為自己挺身而出,這些夢的意思再明顯也不過了,我必須在現實中也為自己發聲。我以為只要把不滿說出來,我的心應該就舒服了,然而我卻又開始做和母親道歉的夢,還真是沒完沒了!所以我明白了,和父母爭對錯,爭輸贏,甚至爭誰比較委屈,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的目的是讓心好過一點的話,我能做的事是「不主動挑釁,但也不會放棄申張主權」。


雖然我做不到原諒,但我試著找出能和父母繼續相處的模式,一種可以照顧他們,卻也不讓自己受委屈的方式。為了不讓自己受委屈,我清楚地向父母表達自己所受的傷,並且讓他們知道只有我才能過自己的人生,希望他們不要干涉我所做的決定。當然父母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兒女好,是關心,不是干涉更非控制,然而何謂關心何謂干涉,應該是接受的那一方的感受,而非給予的人所決定的。父母永遠都會覺得兒女是小孩子,不管長到多大,不管是否結婚生子,彷彿只要你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就對你的人生有話語權,不過我極度反抗這樣的想法,三不五時都在強調自己的獨立性,想必在我父母的眼中我的叛逆期還在持續著。

...

《意義》-艾蜜莉·艾斯法哈尼·史密斯



對許多而言人生可能是荒謬且虛無的,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甚至想放棄生命,因為找不到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彷彿只有那些偉人和英雄的生命才有意義,凡人如你我的生命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但,這不是事實,艾蜜莉·艾斯法哈尼·史密斯的著作《意義》提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意義的四大支柱「歸屬、使命、敘事、超然」活出美好且深刻的人生,並且為我們的存在賦予意義。


一、歸屬感-關懷他人,與人建立緊密關係,融入群體

親密的相處和優質的正面互動,可以幫助幫助關係的發展。

當我們對人敞開心扉,以愛與善意接近他人時,我們不僅提振了周遭的人,也提供升了自己,而且關懷效應會持續下去,在我們離開之後依然長存不息。


二、使命-「穩定及影響深遠」的目標,使命涉及對世界的貢獻

找到使命不只需要暸解自我,還需要運用自我認知,去找出自己如何為社會做出更好的貢獻。把每個任務都當作能夠幫助他人的機會時,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有意義。

William Durant:「任何東西的意義,在於它於本體之外的大我有所關連。」


三、敘事-透過編輯和詮釋自己的人生故事,來創造意義

把生活的片段拼湊成故事,可以幫我們構思統一的敘事,讓我們以連貫的方式來瞭解自己的人生,連貫性是意義的來源。


故事幫我們暸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在世間的定位,瞭解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我們能否對自己講述一個正面的人生故事,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如何去理解和詮釋發生的事情,會決定且塑造我們的人生。我們都是故事的創作者,都可以選擇改變故事的講法,這顯示出我們對人生的掌控力,我們甚至可以在苦難和折磨之中擷取意義。


四、超然-我們感覺到超越了日常,體驗到更高的現實境界。

David Yaden:超然狀態-首先,我們的自我意識會跟著所有微不足道的渴望一起消失。接著,我們感覺自己和他人及世上存在的其他一切產生深刻變的共嗚。於是,我們對存在和死亡的焦慮就此煙消雲散。人生終於暫時看起來有意義了— 那使我們感到平靜安詳。


或許我們不知道怎麼好好過一生,但我們永遠都可以從好好過一天開始。我們可以把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積極發展天賦,依自己的價值觀實現自我,在每一天的所做所為之中,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努力,成就自己,也貢獻社會,那麼即使我們對人生意義這個大哉問,沒有明確解答,我們也不算平白來這世上走一遭。

...

任性的愛



最近書架又呈現爆炸的狀態,不止書架上有書,桌子底下也放了一堆書,雖然已經克制自己買書的衝動,盡量從圖書館借書,但遇到愛不䆁手的書,還是會將它們買下來珍藏,結果就是待讀清單愈來愈長,書架空間愈來愈短,一直盯著那剩下的空間,本本計較,最後還是只能忍痛對一些書說再見。


通常去圖書館的時候,我就會順手帶一、兩本去做「好書交換」,然而家中書本累積的速度還是會超前,所以大約半年一次,我就會再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書櫃,把確定不會重讀的書賣到二手書店去,希望這些書能再次遇見懂得欣賞它們的人。上星期二我從櫃子裡選了十本書,老公也挑了他的四本電腦書,準備帶去賣,但因為我想去的那家二手書店只收某些特定的書種,正在煩惱該怎麼辦時,突然想起家裡附近有一家二手店,什麼物品都有收,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了一趟。老闆把我遞給他的書,隨便看了一下,就說我的原文書和圖文書沒什麼用,也不好賣,就把它們放在一旁,只收了四本電腦書,還把那四本書放在磅秤上,最後給了我40元,頓時一股心酸感湧現。看到書被秤斤論兩,心裡很不捨,再看到自己花了許多錢買的書被認為一文不值,也感到生氣。但其實我賣二手書也不是為了賺錢,老實說賣書的錢搞不好連來回的油錢都不夠,不過我就只是想讓那些書可以再次在市場上流通,讓那些像我一樣喜歡在二手書店尋寶的人,有更多的選擇,雖然這可能也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我真希望可以保留所有的書,但這是不可能的,除了空間有限,更重要的是,書想要被閱讀,只是放在書架上卻不讀它們,總覺得令人有點難過。


以前我覺得擁有很多的書,是一件很棒的事,我甚至想要擁有一整面的書牆,但因為一次的意外我改變了想法。事情大概發生在四、五年前,有一天晚上半夢半醒之間,突然聞到濃濃的瓦斯味,和老公兩人立刻被嚇醒,到處查看的結果,發現味道是從隔壁鄰居的窗口飄過來的,不敢按電鈴,我們大力地敲門,卻遲遲得不到回應,其他鄰居也看到有煙從窗口竄出,社區管理員也打了119。非常擔心會發生火災,我和老公決定逃生到一樓等待消防人員的到來,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我突然領悟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我根本不可能帶走所有的東西,衣櫥裡那麼多的衣服,我們只拿了羽絨外套穿在睡衣之外,而書架上的書,全都帶不走,我和老公拿著皮包,就趕快到一樓去。後來消防人員橇開了鐡門,發現隔壁鄰居煮麵忘了關瓦斯,再加上喝了一點酒就睡著了,所以根本沒有聞到瓦斯味,也聽不見敲門聲。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開始思考或許我根本照顧不了那麼多的物品,即使是我最喜歡的書,在危急時刻,我也保護不了它們,所以我放棄了擁有書牆的慾望,決定不再增加書櫃的數量,現有的四個書櫃就是極限,不能再多了,空間就是這樣,若是想要買新的書,就必須想辦法騰出架上空間。四個書櫃裡現在有326本書,都是有一天我想要再讀一次的書,老實說這樣的量對我來說還是太多,我也不確定何時能將它們再全部重讀一次,但目前我還是想任性地將它們留在身邊,希望我的書能原諒我如此任性的愛。


...

《毒藥》-托芙·迪特萊弗森



哥本哈根三部曲3《毒藥》是作者托芙·迪特萊弗森最赤裸真實的告白,書裡紀錄她的四段婚姻,她的家庭生活,她墮胎的經歷,以及她如何染上毒癮無法自拔的過程。整部小說如同電影一般精彩,張力十足,令人一頁一頁不停地讀下去,想快點知道故事的結局。托芙的文字依舊優美,擅於描寫她的內心情緒和想法,《毒藥》讓我們看見一個女人在面對實現自我、面對愛情和婚姻、面對人生困境時的掙扎,當我們目睹一位天才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會感到害怕又惋惜,甚至會懷疑作者是為了寫出如此波濤駭浪的人生,而特意活出這樣激烈且瘋狂的日子。


托芙自述「不喜歡改變」、「渴望一個家一個丈夫和幾個孩子」,她想當一個正常的普通人,但就如她第二任丈夫所說的,她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她是一個很早就出名的詩人,她在寫作的時候,根本不在乎任何人或任何事,全世界只剩下她自己。為了能有時間寫作,能發表自己的作品,她願意嫁給一個年紀足於當她父親的人,只要沒寫作,她的心就會出現空洞,那種空虛感無法被撫平,丈夫或孩子都不行,現實的人生不過是托芙取材的地方,她從來就無法真實地存在於其中,她和現實生活隔著距離,她是個抽離冷漠的觀察者。


托芙活在寫作的世界裡,她其實不像她自己說的渴望一個丈夫和幾個孩子,因為她並沒有因為結婚生子而感到滿足或幸福,她也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那種讓她覺得自己活著的感覺。她是無法甘於平淡的人,她形容和第一任丈夫的生活「重複單調」,所以她出軌,在第二段婚姻中,她不想要第二個孩子,因為那會毀了她的生活,所以她墮胎,之後她又出軌認識了第三任丈夫卡爾,她是為了能接觸藥物,才嫁給卡爾,可以說是她自己一手毀掉她所渴望的「穩定和安全感」。


托芙第一次被卡爾施打杜冷丁(止痛藥,具成癮性)時,感到徹底的輕鬆、慵懶和快樂,當藥效消退後,她覺得一切變得灰暗、醜陋,只要能再次獲得這樣的喜悅感,她願意餘生都和卡爾綑綁在一起。她成了一個隱君子,靠藥物來寫作,而且越來越沒辦法忍受清醒的狀態,為了能持續寫下去,她吃更多的藥,到最後她甚至不惜讓健康的耳朵被動刀,只要能無限制的使用杜冷丁,她看著鏡中的自己,彷彿看到一個瘋子。


和卡爾的婚姻可以說是書名《毒藥》的最佳說明,托芙用「Gift」這個丹麥語為書名,Gift當形容詞指已婚的,作名詞用指的是「毒藥」,我想也可以理解成這是一段「有毒的婚姻關係」,托芙雖然自願用藥,但卡爾其實也用藥控制她。卡爾內向害羞,在托芙和她的朋友面前,他感到自卑且不自在,所以他幫托芙打針,讓她減少社交生活,甘心待在家裡。他喜歡在托芙打針後和她做愛,他會粗魯地佔有她,來展現他的的強勢和主權,藉由支配軟弱無力和被動的托芙,來滿足他的大男人心態和消除他的自卑感。雖然最後托芙向外尋求協助,但毒癮卻不是那麼容易戒的,「當遇到逆境時,誘惑就會重新出現。」雖然托芙和卡爾離婚了,但她的餘生卻永遠擺脫不了卡爾對她帶來的影響。


*相關閱讀

哥本哈根三部曲1 《童年》


哥本哈根三部曲2 《青春》

...

那些消失的老式約會



在結婚前,和另一半沒辦法每天見到面,所以每一次的相處時光,每一次的約會都非常珍貴。我們會在星期六傍晚騎著機車去找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在每一條不知名的大小巷弄裡鑽來繞去,不經意地遇見一個黃昏市場,或是一間小小的麵包店,都會讓我們很開心,隨便吃一碗魯肉飯,隨手買一條土司,都可以當成是晚餐。


回家的路上,會順道去一趟百事達租DVD,因為星期六是電影之夜,去百事達挑一部全家人都會喜歡的影片,常常會花去我們不少時間,要選一部老少咸宜的片一點都不容易,畢竟是要在客廳播放,爸爸媽媽和妹妹都會一起觀賞,內容可要謹慎。通常我們會把DVD盒一片片拿起,仔細閱讀背後的介紹,又一片片放回去,讀那些說明的過程也挺有趣的,只是有時候花了半小時卻找不到適合的片,或是想看的片都被借光了,就會有點心浮氣躁,尤其是那種熱騰騰的強檔新片,一定要和店員預約,否則不知何時才借得到,當準備要放棄離開時,若是剛好有客人歸還我們想看的片,就會覺得十分幸運。現在有線上串流平台,看電影再也不用去店裡一趟,方便是方便,卻少了一些儀式感,一種精挑細選不想浪費錢的堅持,一種花時間流覽陳列架的尋寶活動,偶爾和店員交流觀片心得,是一種輕鬆卻有鄰里感的閒聊,這些全都被用手指在螢幕上滑動的行為給取代,星期六的約會之夜再也不一樣了。


除了在家看電影,我們那時也喜歡去西門町的一家二輪戲院,對當時還是窮學生的我們,那裡是約會最省錢的地方,一人花一百元,爆米花才十元就一大杯,運氣好還可以坐在情人雅座,只要沒地方去,這家電影院就是我們躲避寒暑的庇護所。在一點都不華麗的賣票口,貼在窗口旁一張A4大小的時刻表,是我們唯一知道的訊息,沒有電影海報更沒有播放預告片的螢幕,只憑著電影的名字,在不知道會演什麼的情況下就買票進場,有時也是種樂趣。拿著票,搭乘旁邊一台舊舊的電梯,忘了坐到幾樓,電梯門打開,二、三間放映廳樸實地播放著電影。看完電影,回到一樓,有一間賣冰的,在空曠處擺了幾張矮桌和凳子,我們會在那點一碗冰,兩人分著吃,那些冰品的名字唸出來都會讓人有點不好意思。如今二輪戲院和冰店全都倒了,現在我們有IMAXIG人氣咖啡店。


還有漫畫出租店,也是偶爾會令人懷念的地方。我在求學階段,每星期都會去漫畫店扛一堆漫畫回家,那時還沒有男朋友,少女漫畫滿足了所有我對戀愛的幻想。蹲在一排排的書架前,憑著直覺隨便抽出一本漫畫,漂亮的畫風,令人心跳的橋段,就可以把它們帶回家,若是架上缺了幾集,一樣要請老闆預留,最新出版的漫畫還只能內閱。而我老公則是喜歡買一份鷄排和一杯珍奶,坐在店裡追漫畫。約會時,他會騎車戴著我去還漫畫,當我在挑漫畫的時候,他會付五元,拿起一本最新的運動類漫畫,坐在那好整以暇的等我。婚後,我們家附近曾經有過一家漫畫店兼租DVD,我們去了二、三次,有一天它就突然倒了,變成了一家寵物用品店。


這些消失的老式約會,只能留存在記憶裡,它們都是一種不方便又不省時的約會方式,但那是一種為了一件小事而覺得非常幸福的感覺,就算時間停在那一刻也無所謂的感覺。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免費即時通訊軟體,但老式的約會卻標誌著那一段我們的熱戀時光。

...

《青春》-托芙·迪特萊弗森



在哥本哈根三部曲2《青春》裡,作者托芙·迪特萊弗森記錄著自己離開童年時期,即將邁入十八歲成年的那段歲月。她開始靠自己謀生,她做過家務助理、在招待所打雜、當倉庫工人、在印刷店騰寫信件,最後在外匯管理局打字,她賺到足夠的錢能搬出去住,而她也終於出版她的第一本詩集。


托芙的青春不是繽紛燦爛,也不是所向無敵,她形容青春是「匱乏和障礙」、「脆弱和不穏定」,除了要把它熬過去以外,青春沒有其它意義。尚未成年的她,為了求生存,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做她不喜歡,又覺得毫無意義的工作,她想發表她的詩,卻苦無機會,她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成人的世界站穏腳步,她夢想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但每次當她似乎抓到一些什麼,一切卻又瞬間消失,徒勞無功。她還年輕,沒有人會認真的對待她,也沒有人會把她當成一回事,她甚至找不到一個人可以聊詩,而每一天的工作是如此的乏味無趣,她有時累到沒力氣寫詩。


在托芙那個年代(她生於一九一七年)十八歲前訂婚或結婚生子是常態,托芙的母親提醒她要打扮自己,叫她不要太挑剔,女人得靠人養,托芙的朋友也告訴她要趕快交男朋友,趕快破處,找到一個穏定的歸宿是女人最重要的事。但托芙覺得自己對男人沒有吸引力,她認為只要男人對她不感興趣,她就無法走向世界。她想要一個「主人」,她是在看到某個主人牽著狗的時候,有了這樣的想法,她在想若是她也能有一個飼主,就可以「在被飼養的人生裡好好生活」。


當托芙在職場上被性騷擾時,並不覺得委屈,她也不在乎跟年紀足於當她爸爸的書商或編輯結婚,只要他們能帶領她離開自身的處境,抵達另一個世界,只要他們能懂她的詩或出版她的詩。「人們總是互相索取」,她願意獻身,以求安穏和一個成功的機會。她是如此被教育的,她被所處的環境塑造,她說:「身為一名靠自己維持生計的年輕女性,一切都是如此地痛苦與脆弱。在這條路上,你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我是如此地渴望我能主宰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一再地把時間賣掉。」


書的結尾,托芙的第一本詩集出版了,她和她的家人都已經認為,她會嫁給那個幫她出詩集的老編輯,托芙想像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相關閱讀


哥本哈根三部曲1 《童年》


哥本哈根三部曲3 《毒藥》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