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語言學與符號學


語言學與符號學

*符號的傳統意義:用一物意指另一物來完成傳達任務。

整個人類文明可以說是符號式傳達的文明。在人的社會活動中,每一種實用物都會漸漸帶上符號意義,以致最終完全失去了實用性,或最初的實用性的痕跡。
Ex:  宗教或其他儀式活動是無實用功能的符號體系。

符號-功能體:在人類社會中,實用物或實際活動會很快帶上符號意義,但大部分同時還保留一部分實用功能。

符號的「規範作用」可為社會文化服務,使一個文化保持其凝聚力的排外性規範體系。

符號引起的「現實幻覺」:符號的接受或排斥會引起生理和心理上非常切實的感覺。

*符號學:研究各種類型化傳達方式的理論。

...

結構主義


什麼是結構主義

第一節 作為一種思想運動的結構主義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上半葉,因為各學科的專門化十分嚴重,難以綜合(一種分解的傾向)在這之前,語言哲學家們堅持認為,我們的語言與外部世界之間不可能有任何對應關係。存在主義者則談論孤獨的人(個人),以及這些人如何與物體、甚至他人,格格不入的荒誕境地。
結構主義可被看作對「現代主義」的異化和絕望的反動。它是在事物之間的關係中,而不是在單個事物內尋找實在的一種方法。

...

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索緖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普通語言學教程>>全書分六部分:緒論、一般原則、共時語言學、歷時語言學、地理語言學和結論,其中前三部分是索緒爾語言理論的核心,以下簡要介紹前三部分的內容。
1.緒論
在緒論部分他確定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把語言現象分為語言、言語和言語行為三個層面。
A.言語行為:性質是多方面的,跨許多領域。它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理的,心理的,既是個人的,又是社會的,難以從整體上把握。
B.語言:是言語行為的社會部分,是個人被動地從社會接受,而儲存於頭腦中的系統。它存在於個人意志之外,是社會每個成員共同具有的,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
C.言語:是言語行為的個人部分,是個人對語言系統的運用。
語言和言語緊密相連,互為前提。個人要說話使人理解,必須用語言,同時語言的存在又必須體現在言語當中,使語言發生變化的也是言語。所以,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物。

...

結構主義敘述學


結構主義敘事學
自二十世紀以來嶄露頭角,「敘事學」,為「敘事文本內在形式的科學研究」,以區別過去總以「歷史」視角評析作品。敘事學一詞由托多洛夫在1969年提出。由於敘事學的基本理論建構於結構主義與現代語言學之上,於是又被稱為「結構主義敘事學」。它所強調的是敘事作品(文本)的本身,視作品(文本)為一「主體」而非作者為一主體,作品(文本)既為一獨立自足的有機結構體,其語言便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羅蘭•巴特宣稱「作者已死」。

然而過於強調「結構」的結果,使作品(文本)意義趨於單一、固定,於是有些敘事學家便將結構主義敘事學的觀念加以修正,重新探討作者與社會、歷史、文化等等概念納入研究範圍,並與其他領域結合,如心理分析、女性主義等。這種多重的研究視角導致作品(文本)的多義性,此時期的敘事學便是所謂的「後結構主義敘事學」或「後敘事學」。

...

情人-瑪格麗特•莒哈絲


出版社:允晨文化,作者:瑪格麗特.莒哈絲,譯者:王東亮,出版日期:2006/07/01

莒哈絲在<<情人>>中回顧自己十五歲時的初戀,她和她的中國情人在湄公河相遇,之後便開啟了他倆之間糾結的愛慾關係。這段關係不容於家庭和社會,亦無法跨越種族和階級的隔閡,最終只能以分離收場。莒哈絲在<<情人>>裡圍繞著愛情故事,展開對年少回憶的追溯,同時寫出母親和兩位哥哥對自己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原生家庭的記憶是她無法抹滅的印記。莒哈絲藉著寫作來釋放自己,並試圖踰越傳統父權所設下的限制,她寫情慾的歡愉,也書寫自己的身體,以女性為主體來發聲,拒絕當個被壓抑的個體。

<<情人>>其流動和意象性的筆法充滿了陰性書寫的特質,<<情人>>的主題包括在父權制度下的犧牲者,對母親的愛恨交纏,以及解放女性的性歡愉等⋯⋯。小說中意識的流動在今昔的時光之間變換,年老的敘述者經由十五歲女主角的視角來看待故事,聲音卻又是敘述者自己的,她公開的操作及解釋文本,不同於傳統的敘述手法。莒哈絲並非用一般系統的結構來鋪成情節,而是分散式地,零碎地拼湊出故事,她描寫一些瑣事,一些細節,像是衣服,鞋子的樣式和材質,她也擅長用意象來傳達對愛情對生活的感受,譬如湄公河的形象慣穿了整部小說,既象徵了生命,死亡,力量,毀滅,也象徵了愛情的開始和結束,這多重的象徵性使這個符號擁有了多義性,另外在小公寓裡窗外那城巿吵吵嚷嚷的意象,可能也象徵了男女主角之間情慾的歡愉,像噪音淹沒覆蓋了他倆,使他們感到安全,因為在龐雜的城市中沒有人認識他們,也沒有人會批判他們。

...

芥川龍之介


出版社:野人,作者: 芥川龍之介,譯者:黃瀞瑤,出版日期:2015/11/11


鼻子
1.人心存在著兩種互相矛盾的情感。當然,任何人都會同情他人的不幸。然而,當那個人想方設法成功克服不幸後,卻換自己萌生一種若有所失的心情。說得稍微誇張一點,甚至會想看到對方再次陷入不幸。不知不覺間,便開始對那個人懷抱著一種消極的敵意。(p61)

竹林中
1.⋯⋯你們殺人不用刀,光憑權力和金錢就能殺人,甚至還靠假仁假義、舌粲蓮花就夠了。受害的人不會流血,人也活得好好的-但即使如此,你們依然殺了對方。(p131)

侏儒的話
1.人生就像瘋子主辦的奧運。我們必須邊和人生奮戰,邊學習與人生奮戰的方法。(p151)

2.人生好比一盒火柴。誠惶誠恐地對待它顯得荒唐,太過輕忽則易有危險。

3.人生就像缺頁很多的書本。難以稱之為一本書,但它仍是一本書。(p152)

...

我為何寫作-喬治•歐威爾(Quotation)


出版社:五南,作者:喬治.歐威爾,譯者:張弘瑜, 出版日期:2009/04/01


1.我認為引發一個人寫散文,甚至寫作的重要動機,主要有四個。(p34-36)
一.完全的自我中心:事實上,大都數的人並非極端自私,只是通常在過了三十歲之後,他們放棄了個人野心-更精確地說,他們幾乎完全捨棄了身為個人的價值-變得只為他人而活,或是靠辛勤的工作來痲痹自己。不過,有一小群天賦異稟、任性頑固的人,仍然堅持自己想要的人生,作家就屬於這一族群。
二.熱衷於美的事物:例如對於外在世界的審美觀察,特別是關於文字的選用、安排等等。
三.基於歷史的使命:例如想要了解事情的樣貌、挖掘事件的真相,並將結果留存下來,好流傳於後世。
四.政治性目的:例如:將世界朝某個方向推進、試圖改變他人心中的理想社會型態等。

2.我寫作,是因為我想要揭露一些謊言、吸引他人注意真相,我希望大家聽我說明。(p41-42)

...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起源:人們需要一種文學理論,一方面保持新批評那種形構(式)的傾向,一心一意把文學看成美學客體,而非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從這一切創造出更有系統和更「科學」的東西。

弗萊:
認為當時的批評不健全、不科學,充滿主觀的價值判斷,需要一個客觀系統的規律,文學本身就形成這樣的系統。文學史的發展有客觀規律可循,而批評將這些規律條理化,本身就可變得有系統。
1.這些規律就是將所有文學作品組織成形的各種模式、原型、(廣義)神話,以及類型。

2.文學根源於四種「敘事類別」:喜劇的、傳奇的、悲劇的,和反諷的,對應春夏秋冬四個神話體系

3.文學模式的理論:高雅/低俗模擬

4.象徵主義的三種類型:啟示錄型、魔鬼型,和類比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