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敘述學


結構主義敘事學
自二十世紀以來嶄露頭角,「敘事學」,為「敘事文本內在形式的科學研究」,以區別過去總以「歷史」視角評析作品。敘事學一詞由托多洛夫在1969年提出。由於敘事學的基本理論建構於結構主義與現代語言學之上,於是又被稱為「結構主義敘事學」。它所強調的是敘事作品(文本)的本身,視作品(文本)為一「主體」而非作者為一主體,作品(文本)既為一獨立自足的有機結構體,其語言便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羅蘭•巴特宣稱「作者已死」。

然而過於強調「結構」的結果,使作品(文本)意義趨於單一、固定,於是有些敘事學家便將結構主義敘事學的觀念加以修正,重新探討作者與社會、歷史、文化等等概念納入研究範圍,並與其他領域結合,如心理分析、女性主義等。這種多重的研究視角導致作品(文本)的多義性,此時期的敘事學便是所謂的「後結構主義敘事學」或「後敘事學」。


敘事學將敘事文本視為研究對象,探討敘事文中的各種敘述方法,並對敘事文形式系統的有機組成成分內容如,人物、情節和環境,做分割,和非連續性的分析。

熱奈特
他立足於對敘述方式的分析,研究敘述者、敘述時間、敘事語式等。他的<<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辭格III>>)便以<<追憶似水年華>>為研究對象,從幾個方面分析其中的敘述機制,如<順序>、<時距>、<頻率>、<語式>、<語態>,也就是將文本劃歸為故事、語體、敘述之間的多種關係。
<順序>
敘事文本具有兩種時間性:
敘事時間/能指時間(TS)和故事時間/所指時間(TF)
敘事時間:按照書寫先後順序的時間,又稱文本時間
故事時間:按照自然時間順序重新排列的時間
兩者時間不吻合,稱為「時間倒錯」
敘事間以A、B、C、D⋯表示,故事時間以1、2、3、4表示,在文本中標示出來後,可看出時間結構

<時距>
說明故事時間(TF)和敘事時間(TS)兩者長短的比較,從時距可看出文本的節奏
A.概要(TF>TS)
概要不寫言行的細節,用幾段或幾要敘述幾年,ex:總之⋯⋯

B.停顿(TF< oo TS)
停顿,即故事的發展停顿,而叙事仍在繼續。對景物做客觀的描述

C.省略(TF >  oo TS)
1.明確省略,文中或说明省略的时間
2.暗含省略,即文本中没有聲明其存在、讀者只能通过某個年代空白或叙述
中推論出来的省略,
3.纯假設省略,这是省略最暗含的形式,它的時間無法確定,事後才被倒叙透露出来

D.场景(TF= TS)
臨場感、對話和場面的記錄

胡亞敏
A.概述(概要)
B.擴述(停頓):描寫景物
C.省略
D.等述(場景)
E.靜述(議論、評論):故事時間暫停,敘述者跳脫出故事發表議論

熱奈特的敘事聚焦理論
「視角」指的是敘述者或人物從某一角度觀察故事,也就是研究誰看的問題。
1.無聚焦或零聚焦敘事:敘述者以第三人稱的全知全能的觀點來俯瞰整個故事,他的位置是居高臨下的操作整個文本,ex:<<戰爭與和平>>
2.內聚焦故事:指的是呈現一個或幾個人的感受和意識。又分
*固定式內聚焦:將視角限於特定的人物,透過他的所思所感來敘述故事
*不定式內聚焦:將視角限於幾個人物來呈現不同的事件。eX<<包法利夫人>>
*多重式內聚焦:指的是幾個人講述同一故事或事件,如書信體小說可以根據幾個寫信人的視點多次追憶同一事件。ex:<<竹林中>>
3.外聚焦敘事:人物出現在故事中,但讀者對人物的情感或思想一無所知,ex<<白象似的山丘>>

敘述聲音
1.缺席的敘述者:省略了「他說」、「他想」,完全以人物的對話書寫,讓讀者不感覺到有敘述者的存在。又可稱為「客觀敘述者」,如劇本
2.隱蔽的敘述者:敘述者隱藏在人物的後面,以間接的方式表示人物的情感或思想,以致有時會分不清楚是敘述者的聲音還是人物的聲音。
3.公開的敘述者:指敘述者明顯地干預文本內容,具有較強的主體意識。干預的方式可包含解釋、判斷、評論。後設小說的敘述者以闡釋與解構的方法不斷地干預文本的產生,以強調小說的虛構性,是最為公開的敘述者。

巴特的功能理論
巴特將文本分成三個層次作分析:功能層、人物行動層和敘述層
認為文中的每一個單位均有其功能,在堅持功能為最小的敘事單位前提下,主張將功能運用在整個敘事文本的結構分析。他將功能分為兩類
1.分佈類(功能的功能),2.結(整)合類
分佈類和具有行動性質的功能相關,結合類涉及人物與環境
分佈類又細分為:核心功能和催化功能
*核心功能:具開端、持續和結尾作用,是故事中最基本的單位,是情節結構的既定部分,具有抉擇作用,引導情節向規定的方向發展。
*催化功能:起補充、修飾、完善核心功能的作用,它的功能性較弱,但在敘述上有一定的位置,它可以加快或減慢話語的速度,有時甚至以拖延性的符號出現,阻礙事件發展。
結合類又細分為:標誌功能和信息功能
*標誌功能:牽涉心理意識和氛圍
*信息功能:補充標誌功能,為單純敘述層上的訊息用來識別身份、定時定地。
標誌和信息功能的單位意義必須往另一個層次上去探索。

核心形成一些項數不多的有限總體,受某一邏輯制約,既是必須的,又是足夠的,這一框架形成之後,其他單位便根據原則上無限增生的方式來充實這一框架。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