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代替年終感想的疼痛碎念


昨天晚上睡覺時,翻了一個身,卻突然感到右側腹部劇烈疼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疼痛,引發了強烈恐慌,呼吸困難,心跳急速,有一種快死掉的感覺,掙扎發出聲音,把熟睡的老公叫醒,老公懷疑是急性盲腸炎,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往急診室。做了一些檢查,卻找不出疼痛的原因,在急診室的走廊病床上待了四、五個小時,才在寒冷的清晨回到家。


不明所以的劇痛,使我驚呆,手足無措,讓我對生命充滿了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就一直被各種疼痛糾纏,逼著我一再思考疼痛的意義,在即將進入新的一年的此時,疼痛再次迫使我停下來,好好想想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但我覺得我沒有因此變得積極或有所領悟,反而是一種深沈無力的感覺,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不想做,覺得一切都好脆弱。


明明前幾天,我才因為偏頭痛的發作,而決定在明年過更專注的生活,認知到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有限,不能貪心的什麼都想要,要懂得取捨。我擅長否認欲望,尤其鄙視自己的物欲,彷彿那是一種對消費主義的屈服,我崇尚簡約和樸實的生活,追求心靈的滿足和成長,認為那才是值得過的人生,所以當我有購物的衝動時,我會覺得那是種墮落,甚至是種惡,又或者有些時候,是因為買不起的自卑感作祟,所以才大聲抨擊消費的惡,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因不理解而產生的歧視。我後來明白有許多精品,是能經得起年歲考驗的經典,是美和設計的展現,一昧的認為它們是奢侈浪費,不是對物的正確評價,我還在培養對物的正確觀念。我認為過度的壓抑,也不是一種真誠,我想學習著不對自己說謊。


世界上美麗的事物真的很多,必須要學習的事物也非常的多,我非常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無知的人,所以有時候會失控地買很多書,這其實是焦慮的表現,精神過激,以為自己能同時完成許多任務,直到下一次的疼痛把我推入谷底,這就好像是躁鬱的交替,在低潮時期,會覺得什麼都是假的,我沒有力量掌握一切,疼痛不只虛弱我的身體,更摧殘我的意志。


我反覆地想,疼痛應該有它的意義,或許它是要我不要驕傲,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要懂得謙虛,它告訴我張揚的日子不會持久,要接受自身的限制。


在新的一年,我要學會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藉此找到穏定的力量,讓它成為心的基石,停止在過多與不及的兩端擺盪。還有希望我不要再被送進急診室了。

...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喬許·柯亨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的作者喬許·柯亨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類是無法停下來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於行動的偏執,讓人害怕和嫌棄任何停止閒置的時刻,總是處在不斷接受刺激的狀態,我們變得焦慮過勞,神經衰弱。書中提到四種類型的人:過勞的人、懶散的人、做白日夢的人和遊手好閒的人,這些人因為厭倦現代過度活動的病症,而出現了抗拒的行為,作者分別使用他治療的個案以及藝文人士來說明這些類型。喬許·柯亨要我們抵抗「行動」霸權,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活,並且思考「人是什麼?」,「人生是為了什麼而活?」。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 奧斯卡·王爾德

作者所謂的「工作」不僅是狹義的受薪活動,其實也包括了行動,或任何我們為了填塞時間而所做的事情,大概除了「無用的」藝術創作和單純的生存體驗,其它都可被歸類到「工作、做事」這一類。人們無法停止工作,如此重視工作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新教的工作倫理,工作是神聖的,努力工作是人的使命,不工作就是懶散,而大部分的人也都用工作來定義自己。作者強調的雖然是「不工作」,但我並不覺得他是在否定工作,而是擔心我們變成沒心、沒肝、沒腦的工作機器,因為僅管我們都喜歡「全民基本收入」,但它還不是事實,所以還是先把重點放在作者希望我們能夠不要盲目地做事,不要被慾望和自我要求給奴役,從「永動」狀態解脫。


我們很容易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才不會浪費時間,生產力和效率似乎已經成了一種魔咒,即使身心都疲憊,累得不成人樣,手還是無法停止滑動螢幕,被困在「不斷行動」、「不斷分心」的世界,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全都處在一種匱乏的狀態,什麼時候才能單純地就只是活著,身心靈都真正屬於自己?作者說:「熱中於行動其實只是為了巧妙掩飾自身的空虛。」我們可能只是在逃避,逃避思考,逃避和自我相處。


沒有休息和停止,很容易變成只會重複勞動,只是在複製而非真正在過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只複製了日常,也複製了身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身分,新的創意不會出現,新的可能性也不會。更糟的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幸福,你也無法改變,因為你被困在自身的情境,連維持現狀都覺得累,根本無力掙脫。工作和勞動決不是惡,可怕的是巨服於外在的節奏,不能按照自己的韻律過日子。拿回主控權的第一步,或許就是該承認自己累了,要明白即便是神也在第七日休息,我們也需要有一段時間,完全不受外在命令或要求的束縛。不要把自己化約成所做的每一件事的總和,而是當成超越各種行動與成就的存在,單純體驗這個存在。


「遲早,我們總會在某個地方停下來。」


...

《金錢心理學》-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



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合著的《金錢心理學》,描述人類在評估事物的價值時,可能會犯的各種錯誤,並且提供建議和方法來幫助我們做財務決策。


人類並沒有自己想像的理性,在處理和金錢相關的決定時,我們被情緒和各種迷思左右,大部分的時候做不到聰明消費。作者們提出很多我們忽略的因素,檢視它們如何影響花錢行為。


以下列舉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概念

一、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代表取捨,選擇了某事,就表示必須放棄另一個機會。我想大家對「機會成本」應該不陌生,尤其在有限的時間、金錢和資源之下,我們都希望做的購買決策能符合最佳利益,不過作者提醒我們即使有能力負擔,也要思考值不值得(機會成本)拿那麼多資源來換取某些事物,好比雖然買得起一台新車,但為了買它必須花更多時間加班,因此不能陪伴家人,這樣的犧牲是否值得?


二、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是花錢時的一種思考分類方式,我們使用不同支出帳戶來規劃預算,這樣做忽略了貨幣的「可替代性」,基本上「錢就是錢」,不管我們用什麼理由把一個部分的錢挪到另一處使用,給這筆支出冠上什麼不同的名義,花掉的錢就是花掉了,都會減少你的總資產。


三、花錢之痛

花錢會令人感到疼痛,但這種痛是必要,因為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沒什麼自制力,不愛延遲享樂,只想享受當下,什麼為了退休做準備,多存點錢這種事,交給「未來」的自己就好,他/她一定會少消費,多儲蓄。為了不要成為消費慾望的奴隸,花錢時一定要讓自己感到不捨疼痛,用現金交易,避免用信用卡,更不能用自動扣款,愈方便付款的方式,愈會讓人忘記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而帳單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四、價格不一定等於價值

人們傾向用價格來推斷價值,認為價格愈高,品質愈好,作者說,在沒有任何脈絡可以幫助我們評估一件事物時,價格就成為明顯的尺度,使人忽略其他考量。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那些可被量化的特性,好比畫素、馬力、重量、尺寸等等,消費者會更注意這些特性,因而影響他們所做的決策。有時候,我們也該想想是不是需要買這麼高的畫素,或超大尺寸的螢幕,畢竟如果用不到,又何必浪費錢呢?


五、從眾與自我因循

排隊人潮不代表美味程度,我們容易受到大眾的影響,而盲目跟從,否則業者也不用花預算在開箱文和評論上。另外大部分的人習慣去同樣的地方消費,買相同的產品和服務,只因為這樣比較省事,但時代在改變,科技也會進步,更有可能的是,你喜歡的那個產品已經停產了,所以有時候,還是得重新研究和評估,要小心只因為以前都做某種選擇,不表示那就是最佳的選擇。


知道了這些迷思和錯誤,我們就能在每次消費時提醒自己,因此改善做財務決策的能力。但作者告訴大家,金錢是一項工具,不該賦予它象徵性,它並非生活的最終目的。除了金錢,當我們在做決定時,也應該考慮人生其它重要的面向,不要只是因為金錢更有形,就忽略了其它無形的事物。試著擺脫金錢對我們的束縛,並且重新思考自己和金錢的關係。





...

《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在四十六歲時被診斷出胰臟癌,被告知活不過一年的他,決定發表一場演講,希望在告別人世前發揮一些正面的影響力,也能留下一些重要的訊息給他三個年紀尚輕的孩子。演講在YouTube 上有超過千萬次的觀看,而這本書《最後的演講》便是由此出發,在書中蘭迪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和經驗,由專欄作家傑弗利·札斯洛(Jeffrey Zaslow)整理書寫。雖然蘭迪只剩下短短的時間,但他盡力活得充實,把時間留給家人,悲傷卻也積極地把握當下。《最後的演講》與其說是要教人如何面對死亡,不如說是要教人如何好好活著。


「時間是你最珍貴的資產。有一天,你也許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時間比你原本以為的還少。」

以為會無限持續的生命,卻突然中斷,雖說人免不了一死,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自己的死亡?蘭迪從得知罹癌到過世,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最大的孩子才六歲,最小的十八個月大,他知道無法陪孩子們長大,他很難過,但也覺得他至少可以在剩下的時間裡,當一個最愛孩子的父親,最愛妻子的丈夫,珍惜每一個時刻,為他們製造寶貴的回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當蘭迪自己一個人在開車時,跟著收音機的音樂打著節奏,那種享受當下的樣子,的確,他是一個將死之人,但他並沒有時時刻刻活在悲傷之中,他仍在享受著生命。可能我們的每一天都要活著像是最後一天,我們才會知道該去追求些什麼,該放下些什麼。終會結束的生命,或許不是一種詛咒,而是一份禮物,叫人學會感恩、珍惜,活出意義,並且懂得謙虛。


「重點不在於你要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在於怎麼過你的人生。你如果以正確的方式度過人生,上天自然會眷顧你。夢想會自己實現。」

我覺得蘭迪的人生清單中至少對「夢想」這一欄,他不會感到遺憾,他完成了許多他兒時的夢想,當然是因為他很努力,再加上他不放棄,隨時準備好,等機會來了,就可以抓住。他的座右銘是:「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擋在我們前面。這種磚牆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把我們排除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想要一件東西。」有些人是沒有夢想和目標的,他們從沒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另外有一些幸運的人擁有夢想,但是這不代表他們的日子會過得比較輕鬆,相反地也可能非常辛苦。不過如果生命中有一件事能讓人,豁出一切地拚搏,一天當兩天過,這樣每天就能令人印象深刻,或許就是延長生命的方法。

...

《無論如何都要活著》-朝井遼




朝井遼的《無論如何都要活著》是一本會使人感到疼的小說,讓人思考到覺得痛的程度,不是那種戰爭、死亡、受虐,被折磨的那種悲傷哀嚎,而是你我生活中都可見的事情,不是那些發生在遙遠星球的事,就是因為這樣才令人煩惱得不得了,這些煩惱化成喋喋不休的絮語,纏繞在腦中,糾結在心裡,怎樣都不肯離去。在書中六篇故事𥚃的主角都一直逃不開的,說是咀咒也不為過的,反覆出現的聲音,那些不肯放過自己的聲音,或許每個人都曾聽過。這本短篇小說集描述平凡如你我的現代人,面對生存、夢想、配偶、工作,以及困境時的掙扎,在放棄與堅持、逃避與面對之間的抉擇,不管是否意識到,「如何活著」是每個人的議題。


<健全理論>:不是受到健全理論的框架保護,就不會自殺,有時候上一秒還好好的,但突然有什麼斷裂了,一些不是大不了的事,卻成了最後一根稻草,然後就覺得活不活著也沒什麼關係,但好像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會去死,人就是有時想死有時想活。


<流轉>:真實。熱情。迫切感。內心話。不虛偽。心中有一把尺,可以讓自己一直走在直線上的人,會閃閃發光,如果可以誰都不想走曲線,在追求夢想的這條路上,看不到終點的人太多了,是理由還是藉口,不只自己知道,別人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可以不想對自己說謊。


<前往七分二十四秒>: 有工作,壓力很大,沒有工作,壓力更大。無時無刻都想著要怎麼上進,要多學些什麼,也會覺得非常的辛苦,有時候只想什麼都不用想地盯著手機螢幕上,那些無腦的影片,然後放空腦袋,什麼都不要思考。


<起風了> 問題或許有遠近、大小、甚至層次的不同,那些在別人眼中的小事,對當事人而言,都是沈重的壓力。如果可以希望每個人都能當個正直的人,不畏體制,不被生活囚困,無奈現實過於殘酷,讓良心都被遮蔽。


<痛是必然> 才不是「沒問題」,只是因為生命中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人在他面前盡情的喊痛,所以忍受了一切,不斷地壓抑。對認識的人假裝,結果只能在陌生人身上求得慰藉。


<> 抽到了下下籤,運氣糟透了,就算想換也沒辦法,卻反而因此培養了一身的本領。面對人生的困境,有人只想逃避,絕對不要過不幸的日子,但也有人咬緊牙,努力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然後活下去。把問題拋下,一走了之的人,不要認為承認自己的卑鄙,就會得到諒解,卑鄙就只是卑鄙而已。


...

《人但有追求,世界亦會指路》(摘錄)-愛默生


<論自立>

每個人都會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羨慕代表無知;模仿形同自尋死路;不論好壞,他必須接受此身是自己分到的命運;且不論這廣袤的宇宙中有多少的美善,沒有一顆滋養的穀粒會無來由地降臨,唯一可能的途徑就是在自己被交付的那方土壤上辛勤耕耘。居於他體內的是一種嶄新的力量,因此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人知道他有哪些本領,事實上連他自己,都要試了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犀利。p8


人只有一心投入工作並毫無保留,才能因為鬆一口氣而喜形於色;要是說出來的話或行出來的事並未全力以赴,那他就無法心安理得。這是一種半途而廢,一種功虧一簣。在這樣的嘗試中他會被天賦拋棄;沒有繆斯女神會與這種人為伍;在他身上,創新付之闕如,希望蹤跡杳無。p9


不合乎我本色的法則,於我而言沒有什麼神聖可言。好或壞只不過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加諸於此或於彼的名稱;正確,只存在於構成我的秉性當中;錯誤,只會是因為與我的秉性相違。身而為人,我們必須要挺住各種反對而守住自己的立場,必須要視自己以外的一切都只是稍縱即逝的虛名。p12-13


比起辯解,我只想好好生活。我的生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供人觀賞。比起光鮮亮麗而談不上穩定的日子,我寧可沒那麼了不起但真切而平等。我希望活得健全而甜美,同時不用飢餓或流血。我希望你就你是個人這點提出直接的證據,我不想看到誰顧左右而言他地扯到人的行為。我心知做或不做那些被認為高風亮節的行為,於我本人並無差別。我無法苟同與生俱來的權力變成一種必須付出代價去交換的特權。我或許才疏學淺,但我的存在十分確切,為此我不需要間接證據去讓我或我的同伴獲得安慰。


我必須要做的,只有跟我有關的事情,而別人怎麼想與我無關。這條原則在現實與精神生活中都同樣艱鉅,所以可以用來鑑定偉大與卑微之間的區別。這條原則之所以會如此難以落實,就是因為你身邊總會有人覺得他們比你更知道你活在世上有什麼職責。在世間隨波逐流活著,不難;在孤獨的時候就做自己,也不難,難能而偉大的是身處於人群裡,仍巧妙地把持住孤獨時的完美獨立。p15


但被誤解了,真的就那麼糟糕嗎?畢達哥拉斯被誤解過,蘇格拉底被誤解過,耶穌、馬丁路德與哥白尼、伽利略與牛頓,還有其他每一位純淨而有智慧的靈魂所寄居過的肉體,都曾經被誤解過。不被誤解,怎麼偉大?p19


你發自真心的動作,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也一併說明了你其他真誠的舉措。相對之下你的隨波逐流卻什麼也說明不了,只能讓你百口莫辯。獨立去行動,你做過的一切就能獨立地替現在的你辯護。偉大訴諸的是未來。如果今日之我可以堅定地擇善固執,並藐視那些質疑我的眼神,那必然是我之前累積了足夠的正義來充當我今日的盾牌。但不論將來會如何,現在的你還是要做正確的事。而只要你藐視外貌一天,你就永遠不會走錯了路。人格的力量是累積出來的。過往秉持美德的每一天,都會把它們的裨益累積到今天。p21


怯懦的今人總怕得罪人;他已經挺不直腰桿,也不敢一開口就是「我覺得」、「我是」,而是一股腦引用聖哲的名言。眼前一片草葉或盛開的玫瑰,都能使他汗顏。而我窗下的這些玫瑰可沒有三句不離以前的玫瑰,或是更好的玫瑰;它們是怎樣就怎樣;他們與今日的上帝同在。時間於它們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玫瑰本身;其存在一個片刻,就完美一個片刻。在花苞未綻開前,其生命整體便已欣欣向榮;在盛開的花朵中,其生命未增一分;在無葉的根部,其生命也未減一毫。玫瑰的天性獲得了滿足,而它也反過來滿足了自然,分分秒秒皆然。但人會拖曳,會記得過往,這樣的他不活在當下,而是會頻頻回首為了過去難過,或是無視身邊的種種豐美而踮腳眺望未來。除非他也人與自然共存而活在當下,並超脫在時間之上,否則他將永遠無法出落的歡愉而強大。


活得真實,我們就能看得真實。p29-30


堅持做自己;絕不模仿。你可以憑藉培養且蓄積了一輩子的力量,去隨時隨地表現出你獨有的天賦;但如果是從旁人處收養來的才華,你能依靠的就只有臨時性與半吊子的佔用。每個人最擅長的事情,只能由造物主來教導。至於那件事是什麼,只有等那個人將之展現出來,否則誰也不會知道,也不可能知道。p46-47


<美國學人>

這世上唯一一樣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生氣勃發的靈魂—— 自由、自主、活躍的靈魂。這東西理應屬於每個人,也確實蘊藏在每個人體內,只不過也幾乎沒有例外地,所有人的活躍靈魂都受到了阻礙而尚未誕生出來。活躍的靈魂會看見絕對的真實,說出絕對的真實,或者從事創造。p100-101


學者就是那個必須挑起現在所有的能力、過去所有的貢獻,與未來所有的希望之人。p124


<論精神法則>

你內心覺得偉大的,就肯定偉大,靈魂的強調永遠正確。p244


沒有人能學會他沒凖備好要學習的東西,不論那東西離他的雙眼有多近。p246


一個人的價值,會完全顯露在他的模樣上。他是什麼樣的人,會以閃亮的文字被鐫刻在他的面容上、身形上,與際遇上。隠藏是完全無用的;一如自吹自擂也是白費工夫。p258



...

《孤獨世紀》-諾瑞娜·赫茲


「孤獨是每個人的日常經驗」


《孤獨世紀》的作者諾瑞娜·赫茲從各方面解析「孤獨」,討論造成此一危機的原因,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諾瑞娜認為孤獨不僅是個人渴望親密的連結而不得,政治、社會和經濟結構也脫離不了關係,因此為了解決危機,除了個人負起責任,政府和組織都必須發揮作用,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此書對於「孤獨」的定義較為廣泛,它涵蓋許多範圍,「孤獨」既是一種內心的狀態,也是一種存在狀態———包括個人、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層面的描述,沒有歸屬感,與人沒有連結,失去愛、陪伴或親密感。人們需要被聽見,被看見,被在乎,渴望公平,友善和尊重,因此孤獨不但會在得不到社會和家庭的支持時出現,也會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遭到孤立時出現,也就是說窮困者,不只缺乏物質,也因為這樣的社經狀況而感到孤獨。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孤獨」是極其個人的,現在才知道,原來它決非單一因素導致的,像是社會的分化、排他性、圓形監獄職場、和數位科技,等等⋯⋯。裡面提到很多因素,其中我最有感的是新自由資本主義如何加深我們的孤獨感。新自由主義強調自由——「自由」選擇、「自由」市場,不受政府和工會干涉,小政府,和強烈的競爭,把自我利益放在社群和集體利益之上,在這個系統下,政府縮減社會福利,每個人只能靠自己,你的成敗無關他人,責任自負,沒人會對你伸出援手,無怪乎,所有人變得冷漠自私,和他人的關係被視為「市場交易」,公民也被定位為「消費者」,同理心、善意、和利他行為被認為毫無價值。如果和他人的互動只剩下金錢,每一人都是競爭對手,為了更高的效率和收入,連和他人交流的時間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能不感到孤獨?


「孤獨」不只是「結果」,它也是許多問題的「原因」,像是犯罪、生理上的疾病、右翼民粹主義,甚至還有極權主義。書中提到,因為感受到孤獨,覺得像個隠形人,沒有人關心在乎自己,所以一旦有人看似願意為我們發聲,我們就會向他們靠攏,作者說到川普之所以會當選,也是有很多藍領勞工覺得川普會保障他們的權益,會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上。諾瑞娜指出人類的孤獨與對他人的敵意是有關聯的,孤獨的人會架起保護殼,不只把別人阻擋在外,也否認自己需要陪伴,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川普要蓋起那一道「隔離之牆」了。


社群是孤獨的相對詞,政府應該增加社群的基礎建設,好比公園、圖書館、運動中心,讓人民有聚在一起的場合,我們在這學習如何和不同的人和平共存,容納不同的觀點,將原子化的社會再次凝聚團結起來。如何把資本主義和共同利益連結在一起,把互助、善意和人性擺在優先順序之上,是政府必須接受的挑戰。「個人也能塑造社會,我們參與其中,影響它的樣貌」,為了不感受孤獨,個人必須先付出時間、心力,有時還有金錢,人與人的關係需要時間的滋養和累積,沒有積極和他人交流,是不可能獲得深刻的連結的,除非我們主動參與社群,否則我們不會有歸屬感。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增加或減少孤獨的可能性,因為怕麻煩所以在線上交換訊息,刻意選擇「零接觸的」消費行為,以虛擬互動取代真實的經驗,盯著螢幕的時間多過於和人相處的時間⋯⋯種種的一切,種下了孤獨的種子,「社群」變成是一種美好的烏托邦概念,而非實際的生活方式。若在新自由資本主義社會裡,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場交易,是在進行一種條件交換,我們就要問問自己這場交易是否值得?異化,疏離和孤獨,絕對不會是我們要的日常。

...

《 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美佳子·布雷迪


美佳子·布雷迪(Mikako Brady)的紀實作品《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記錄剛升上國中的兒子和其同學的生活日常。以英國布萊登市一所「前·底層學校」為背景,談論關於種族歧視、身份認同、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議題,作者將這些複雜難解的內容,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平易近人的文字表達,生動有趣又充滿了教育意義。


美佳子·布雷迪用她兒子所寫的一段話「I am yellow and white, a little bit of blue 」,來命名這本書,她擔心兒子因為自己同時擁有日本人(yellow)和愛爾蘭人(white)的血統,而感到有點憂鬱或悲傷(blue),從這書名就不難發現作者想寫的主題和種族以及身份認同有關。兒子所上的公立國中,裡面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藍領階級的白人,種族歧視的狀況很常見,因此美佳子害怕孩子會被欺負,好在兒子還算適應良好,她寫下了孩子一年半的國中生活,在這段時間讀者可以和作者一起參與她兒子的日常,並見證他的成長。


不得不說作者的兒子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他會去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他不會因為同學的背景來選擇朋友,在朋友有難時也會挺身而出,是個會讓喜歡的孩子。他會和作者討論在學校發生的事,還有上的公民教育課,其實我覺得那些發生在兒子和作者周遭的事,全都是公民教育課的教材。好比,兒子的同學丹尼爾嘲諷黑人少女,跳起舞来像猴子,明明丹尼爾自己也是移民之子,卻還歧視他人,還有游泳比賽時,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不會坐在一起,看起來像是實行某種「社交種族隔離」,另外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公立學校的學生不能像私立學校的學生一樣罷課響應環保抗議,因為前者的父母繳不出罰鍰(學生如果曠課,校方可開罰家長),這些學生因此感到被邊緣化。


除了在學校的事,還有在社會上發生的事,當時英國脫歐的決定也在一般民眾間造成了不少對立和衝突,英國的價值還是歐洲的價值,民族主義還是世界主義,多元化、單一化,各種標籤,各樣意識形態,誰都無法理解和自己理念不同的人。會因為如此,是缺乏同理心,沒有設身處地思考,不去思考各種可能性,就急著下結論,很容易就產生紛爭,把一種身分擅自套用在他人身上,選邊站的結果,就是一再的反叛和報復。


作者提到她在托兒所的學生,那些孩子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沒有「非得這麼做不可」的框架,好比他們不會覺得同性伴侶奇怪,也沒有「我不喜歡這樣或那樣」的想法,這些好惡,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來自他人加諸在他們身上的。 包容、開放、平等、自由、民主和同理心,這些不該只是烏托邦的空想,而是我們該致力追求的目標。


即便來自同個種族,也不代表每個人都擁有一樣的想法,一樣的價值觀和一樣的身分認同,但僅僅因為對方和自己不同,就要消滅他們,這是種傲慢,單一化或許比較簡單,更易於管理,但那是極權主義者的想法。「多元」是種事實,它存在在社會上、世界上,甚至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不只一種身分,相互尊重和包容不是只是利他主義,更是利己主義,因為沒有人能單獨的活著,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就拿這次的新冠肺炎來說,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倖免?永遠不要覺得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公不義不會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所謂的歧視就是因為無知和缺乏包容心,若是這個社會愈來愈多這樣的人,你我就都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


...

《 小學生快速提升閱讀素養課》-崔勝弼


崔勝弼在其所著的《小學生快速提升閱讀素養課》中強調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兩個假設:假設一:閱讀能力越強,學習能力越好,假設二:閱讀書籍能提升閱讀能力。藉由他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硏究,他設計出十四堂課,幫助不同年齡和層度的孩子增加他們的閱讀能力。然而,這本書不僅適用於學生,對於家長、老師,甚至是對閱讀感到有障礙的成年人,也有益處。


作者在韓國從事補教業工作,他看到許多國小資優生在上國中之後成績突然變差,他們無法理解國中課本內容,這些小孩從小就因為父母怕他們輸在起跑點上,而讓他們接受大量的「私人教育」,去學英文、數學,還有各種才藝,但這些學生卻經歷二次劇變期,分別在升上國中和高中時,成績一落千丈。作者分析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這些國小資優學生過度依賴私人教育的「聽解學習」,以致於「讀解學習」的能力低落。


「聽解學習」v.s 「讀解學習」

所謂的「聽解學習」就是靠著老師詳細說明課本內容,整理重點,讓學生理解。這樣的方式十分廢時,在小學階段科目還沒有很多的時候或許還行得通,但到了國中和高中時期,要讀的教材變多了,用這種方式學習的學生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習,然而效果卻不像以前這麼好。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閱讀理解的能力,沒有培養自己掌握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者,非得有人在一旁講解才懂。這些孩子們語言能力低落,過著「只有學習的生活」,而非「學習生活」,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花很多時間在學校、在補習班上課,「讀」了很多書,下課之後根本不願意再接觸書本,只想打電動、滑手機和看電視。


反觀那些真正在累積閱讀理解經驗的孩子,他們運用的是「讀解學習」,閱讀課本,理解教材,按照自己的方式將內容概念化,整理出脈絡和系統後,放進腦袋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他們能夠以優異的閱讀能力自主學習,不只是課本,也會依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找尋相關書籍閱讀,對他們而言,閱讀是開啟新知的鑰匙,靠自己學習,找答案,硏究過後,有不懂的地方,才提出問題請老師解釋,決不是被動坐在椅子上,不斷地填塞老師給的答案。


另外,作者也提出現代的孩子都過早學習,在大腦尚未完全發展時,就硬是強迫他們學習,過度的早期教育會造成學習障礙,影響情緒發展。在大腦尚未成熟,無法處理複雜的資訊和邏輯時,就要這些年幼的孩子超齡學習,甚至期待他們要有超齡的表現,無怪乎,有愈來愈多學生,在很小時就體驗到挫折和成就感低落,進而影響他們之後的學習動機。


作者主張要提升學習能力就必須增進語言能力,因為如果連學校的課本都看不懂,就學習不了,甚至連考卷的題目都無法理解,不知道它到底在問什麼的學生,怎麼有辦法得到好成績?硬背下來的答案,換個題型或題意,就不會寫,腦中充塞大量毫無意義,零散且片斷的資訊,只知道把結論死記起來,卻不知前因後果,難怪所有的東西,一考完試後就全部忘掉。要增進語言能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要靠著多閱讀,閱讀能力高的孩子,語言能力也高,學習能力也因此變強。


根據書上的內容,我把培養閱讀能力的重點整理如下:

1.要讓孩子持續自發閱讀,首要任務是將閱讀生活化,安排固定閱讀時間,以及去逛書店和圖書館的時間。


2.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依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書,要有耐心等待他們選到想讀的書,不要規定他們一定要唸你覺得好的書,不過「知識類漫畫」要避免,因為作者認為這類書只能讓孩子學到粗淺資訊,卻讓他們以為學到厲害的知識,滋長「我什麼都會」的自大心理,而太過沈迷圖畫,也會對閱讀文字感到吃力和麻煩。


3.讓孩子讀適合自己語言能力程度的書,太簡單太難,都會使他們感到無聊。


4.鼓勵精讀和慢讀而非速讀

閱讀不是比賽,不需要展現自己能讀得多快,或在短時間內唸了多少本書,用眼睛掃描,大致瀏覽內容的速讀法,無法激發想像力和情緒,也鼓勵不了思考,這只是一種蒐集的興趣。以「唸出聲的速度」精讀,要能在腦中建立出結構,將文中訊息串聯起來,推敲文意及情緒,請放棄把閱讀當作「知識的累積」的執念。閱讀指導的出發點在於把閱讀當作「快樂的遊戲」,累積「閱讀理解文章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5.閱讀故事書可以「發現自我」,閱讀知識類圖書可以「理解世界」,前者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培養同理心,後者促進我們的思考和邏輯分析的能力。





...

《未死之人》-瀧口悠生


瀧口悠生的小說《未死之人》是154屆芥川賞得獎作品,書中描述一場告別式的夜晚,那些家族裡未死成員的互動和對話,意識和回憶的流動,所有種種交識出一幅家族樣貌。


一個不知名的旁觀者負責說明這個家族守夜時發生的事,偶爾交插家族成員的視角。應該是悲傷的場合,實際上卻充滿了輕鬆感,因為大人們習慣不去思考死亡,也早就在一段時間之前就接受了死者要離去的事實,至於那些孩子們因為跟死者沒有生活在一起,關係疏離,更是沒有哀傷感。反而因為家族中這個大長輩的過世,讓所有人有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喝酒、吃飯、聊天,甚至一起去泡溫泉,對於那些尚未死亡的人來說,今晚能暫時離開日常生活,是回憶和話家常的時間,之後又要再各自奔向明天。生和死的對比和差別便是,已死之人再也不用被世俗的紛擾糾纏,家族中誰不成材,誰不孝,誰和誰有什麼爭吵不合,喜怒哀樂都是未死之人的問題了。


許久不見的長輩們或許還有回憶可連結彼此,但年輕一輩的孩子們連臉和名字都對不起來,尤其是青少年們更不知道要如何相處,說是有血緣的陌生人也不為過,尷尬不知如何應對也是自然的反應。小孩們跟著年紀稍為比自己大一點的人,一起喝酒,一起夜遊,短暫的相聚之後,又繼續自己的成長歷程。


家族中的未死之人,分散各地,生活各異,等待下一次的婚喪喜慶才會再次相聚,血脈不過是種標記,在疏離的年代,保證不了親密關係。

...

《索忍尼辛短篇傑作集》-索忍尼辛



一九七〇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的短篇小說集在講蘇俄的生活景況,包含對於集體農場、勞動服務、政治制度和獨裁體制的描寫,裡面的主角多半是些小人物,受困於體制,無可奈何。


索忍尼辛對於蘇俄官僚體系和國家機構的形容讓我想到卡夫卡的小說,那種荒謬,莫名其妙又複雜的程序,令人茫然沮喪的經驗,一再重複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看看下面這一段來自<馬娟娜的家>的敘述:「她的事情辦公處到辦公處之間的公文旅行起碼得整整兩個月,有時還會因為漏了個句點或逗點這類標點符號而使公文駁回。每次行程都是一整天。她到縣的蘇維埃辦公處去,可是那天也許書記外出了—— 並無什麼特別理由,他就是不在,⋯⋯四天後她又必須去—— 結果他們是完全漫不經心地簽錯了,簽了另一份文件。」


這種不必要的複雜和挫折,大部分是來自於令人看不清楚,不透明而且又層層疊疊的各種機構、組織、團體,然後就會有各種公文、文件、證明,再加上各級領導、官員、和上級,所以的一切全部糾結在一起,一口氣全部堆在那些有急需救援和幫助的小人物面前,就如同一座銅牆鐵壁,既無法繞過也穿越不了。更不用說,若是事情涉及政治和官員們的利益關係,那沒權力的人只能吃虧和被擺佈。例如這篇<校舍風波>,師生們自願付出勞力建校舍,就在可以搬進之前,校舍因為上級想升官的慾望而被接管,上級和黨的決定無法改變,師生們只能被迫接受命令。


除了政治和社會的批判,索忍尼辛對於社會底層人物的刻畫動人,他們吃苦耐勞,忍受生活的考驗,就像馬娟娜,沒有財產,生活拮据,身體老邁,卻仍然去幫忙別人做農,不然就是那些對自己工作抱有使命感,努力付出心力的人,例如<沙卡的記事簿>中,古戰場的管理員,一個叫沙卡的老農,獨自守護古蹟,維護它的榮光,即便追求現代化的蘇俄早就視此處為荒原。


索忍尼辛將蘇俄這種為了現代化和科學化的發展,便漠視古老文化、文學傳統,以及宗教信仰的行徑也描繪了不少。除了上述那被遺忘的古蹟,還有<復活節巡行行列>裡那些對復活節傳統毫不尊重的年輕人們,而在學校裡的大學生也無法欣賞俄國的長篇小說和古典文學了,認為它們一點都不言簡意賅。


索忍尼辛的小說貼近生活,反映現實,能夠幫助讀者對於彼時的蘇俄有些許的認識。在這本志文出版的傑作集中除了收集短篇小說六篇,也收入了其他類似散文的十六個極短篇。

...

被愛狠咬一口的掃把星-東山彰良


到處惹麻煩,把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的四人組,面對荒繆且令人失望的世界,只能活得比它更加的瘋狂。東山彰良的小說《被愛狠咬一口的掃把星》描述四個無法順利「轉大人」的二十六成年人,孤獨、漫無目的和格格不入,他們是一群愛而不得的流浪者,在被殘酷的現實追上以前,他們打算一直逃下。


哈維和對對胡一天到晚混在一起搞事,槍劫、偷車、吸毒,一出事就把智也和柴尾拖下水。他們沒錢、沒女友、也不算有家人,剩下的只有這段「豬朋狗友」般的友誼。終於哈維和對對胡捅出了大婁子,四人一起被抓走,但他們沒有束手就擒的打算⋯⋯


書名「被愛狠咬一口」說的是這四個人都在追求令自己心神嚮往的東西,這些事物近似於愛,但他們求而不得,反而因此傷痕累累。哈維追求一個完整的家庭,老婆卻殺了女兒;智也希望能逃離貧民窟去世界各地旅行,可是當一個清潔工,他一直存不到足夠的錢;對對胡想成立一個組,讓大家知道他的厲害,然而他始終是個小嘍囉,柴尾想找到一個真心愛的人,卻只能和自己厭惡的女人在公廁做愛。他們四個人真的是掃把星,不只想做的事,沒有一件成,還惹了一堆麻煩,差點連命都保不住。


面對現實的痛苦和無奈,哈維和智也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應對方式,也就是所謂的fight or flight 「戰鬥或逃跑」,哈維選擇戰鬥,在遇到事情時總是獨攬一切,往前衝,在學校被霸凌時,他學會如何打架和反抗,他說自己的路要靠自己開拓。反之,智也面對危險時的第一想法就是「逃」,逃到一個只有斑馬的世界,就不會被獅子吃掉了,偷跑,別停下腳步。所以柴尾才會說,智也要咬斷綁住自己的鎖鏈,而哈維要找到綁住自己的鎖鏈,智也想要擺脫這群損友,但哈維總是自動黏上去,不過也是因為哈維的堅持,這段關係才能持續下去,事實是,智也根本無法離開這些人,一離開他們,他就覺得孤獨無聊了。


胡搞瞎搞,是否能過一輩子,作者的結局沒有明說,但書中有一句話或許可以給點頭緒:「人生過得平凡幸福的人,從不覺得自己很厲害。可是,人生過得亂七八糟的人渣,每個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人生是自己的責任,想要怎麼過,自己要做決定,不管是要戰鬥或逃跑,可以確定的是不要想著有人會來救你,凡事都有代價,而生命的重擔只能自己背著。

...

《小幸福》-曾野綾子

最近我在思考怎樣才能不留遺憾的活著,怎麼做才是珍惜不浪費生命,所以找了些書來讀,想學學別人的人生哲學,尤其是一些年紀很大的人所寫的作品,總覺得其中由許多因歲月流逝而累積的智慧。這本《小幸福》是作者曾野綾子在八十多歲時寫的,裡面記載了她認為如何獲得幸福的方法。


從書中我學到一些事情,像是把一切交給神。嚴格來說,我不能算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我相信有一股高於人類和萬物的最高力量,而我也一直覺得能擁有信仰的人是堅強的,彷彿不再感到徬徨不安。


我是那種很容易徬徨的人,尤其是在付出得不到回報和感激時,會產生自我懷疑,雖然會告訴自己,所做的事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感到沮喪,作者卻說:「⋯⋯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並非社會的批評,也不是周圍的眼光,而是在神的前面我做了什麼事?或者神希望我怎麼做?這才是最根本的。」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讓我放下了心中求而不得的執念,就像是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神在看著,祂都知道,祂對我的生命自有安排,努力當然是必要的,但若是覺得因此就能掌控所有的事情,不需要運氣,不需要神的照顧,這就變成了一種傲慢。


傲慢會使人盲目,看不清自己的弱點,也會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懂得珍惜和尊重。健康和安全不是理所當然的,世界上很多人都沒有擁有它們,疾病和天災到處都會發生,而我有時卻把這無災的日常認為是平凡的,實際上這是多大的幸福,無病無痛、無災無難,是神的恩惠,一瞬間這些幸福也可能都消失不見,事情永遠都可能變得更糟。


或許所謂的信仰,是要學習著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一切,評價一切,我覺得我好像知道要怎麼樣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了。每一分鐘,每一天都得來不易,不是金錢或名氣可以換來的,做好我能做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會累積起來,別人看不到,我自己可能也看不到,但神會看到,「一切有時」,在那之前無愧於神就好。



書本內容摘錄:


1.社會上,有人達成的是如大燈塔般的任務。我認為,一般常人只要像一盞小燈就已足夠。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擁有生活目標,很自然地就能成為一盞可以照亮他人的小燈。p49


2.人不能委託別人為自己設計一生。有人被動地向別人請求,「請帶給我幸福吧!」但是,很諷刺的,幸福並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靠自己才能得到的東西。追求的同時,也要記住,為別人付出是自己的義務。p51


3.憑藉勇氣,我們無須追隨別人的意見,即使遭對方反對,也能安靜地帶著善意與溫柔,貫徹自己的理念。p65


4.我常想,人會嫌棄平凡,往往是因為驕傲。每個人都體驗過平凡的生活,有時會感到厭膩。但是人的一生,是平凡的每一天所累積出的結果,平凡的生活確實是重複著的。p66


5.人具備自己的價值觀,就是幸福的。就算沒有錢,仍然能發現有趣的事。p73


6.凡事不要求自己與他人做到百分之百。由這種生存方式裡,我們不僅可以不斷發掘自然的人性,也是謙虛過活的技術。p75


7.⋯⋯人一旦失去耐性,就只會做出直覺式的判斷,因此很難對人為的錯誤表現寬容。p90


8.我認為老人最需要的是緊張感以及適度的休憩。

要維持緊張感,必須具有相當堅強的意志力,否則緊張感無法持續。


9.自以為擁有絕對的力量與才能,是一種傲慢的表現。我們之所以能夠擁有健康與些許才能,純粹是因為我們比較幸運。即使明天突然被奪走現有的幸運,也非難以置信的事。p115


10.橄欖的果實與葡萄也一樣。不能完全採摘完盡,要把摘剩的留給其他人,這是神的訓誡。p118


11.⋯⋯忍耐是人心裡面,堅靭地支撐人類意志的至高德性。p127


12.所謂「託付命運」、「將自己託付給神」的態度,與人的勇氣與自制的心有很深的關係。人必須承認,自己的人生有時會處於不可掌握的情況。必須能體悟自己身在其中,且能運用自己的方式去付出努力。可以的話,能邊付出邊享受,當然是最理想的做法。p131


13.對於錯失正視貴重之瞬間的機會,難免會令人感到遺憾。身為人子的耶穌,也曾為自己祈禱,「父啊,您若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耶穌清楚地認識天父,知道對他的生涯使命而言,嘗到這種痛苦是必要的。p136


14.神不致要求人做超過自己能力所及之事。當人能做的時候,神會加以勉勵;當人做不到的時候,就在祝福中讓他休憩吧。p137


15.⋯⋯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並非社會的批評,也不是周圍的眼光,而是在神的前面我做了什麼事?或者神希望我怎麼做?這才是最根本的。p145


16.不指望、捨棄,是老一輩的人在建構心理上的幸福時,應秉持的、相當重要的心態。p150


17.「哭有時,笑有時,遺失有時」在精神上已成長為人者,必能毫無抗拒地理解上述兩種情況存於世間。p157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社會學家艾瑞克·克林南柏格所寫的這本《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強調「社會性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它們為人民提供了聚會和交流的實體場所,聯繫起疏離的民眾,並且鼓勵大家參與公共生活。在書中,作者用了不同城市的例子來說明這些設施像是圖書館、學校、運動場、都市農地或公園,它們的存廢如何影響在地居民,並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定義「社會性基礎設施」包括公共機構、教堂、社會團體、甚至於商業機構也算,它們可充當除了家庭和工作場所之外的「第三空間」。居民能在此聚集,建立連結和社群,進而促進公民參與和社會互動。這類設施能帶來許多好處,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讓孤獨無處容身者,有個安全的地方可以待上一陣子,甚至還能認識其他擁有共同興趣或嗜好的人。「社會性基礎設施」為社交生活奠定了基礎,也為失溫與淡漠的社會,提供支持和凝聚力。「社會性基礎設施」除了它們本身的功能,像是教育、防災、供應食物、藝文活動、醫療服務或專業諮詢之外,它們甚至能減少社區的暴力和犯罪事件,讓傷害及死亡率降低。


我覺得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到有一個實體空間讓大家能夠聚在一起,或只是純粹消磨時間有多重要,有許多人負擔不起商業場所的消費,他們需要一些不需要花錢也能去的地方,像我自己最喜歡的就是圖書館和公園,知識和健康不應該只能是有錢人的專利,尤其是青少年們,下課之後也必須要有一些地方能讓相聚,能讓他們遠離是非的安全場所。


這些「實體的」設施所能提供的人與人之間實際真實的連結互動,在科技進步,什麼都強調「虛擬體驗」的現代社會,尤其顯得可貴。就算人們可以透過網路產生聯繫,但它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接觸交流,有許多事情也沒辦法在螢幕後面完成,若是每個城市裡能有更多完善的「社會性基礎設施」,讓人們在這相遇相知,進而發展出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安全網,社區會變得更有韌性和人性,大家都能因此而受惠。

...

追求無憾的人生:《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回憶錄《成為我自己》,是作者在八十五歲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自己的童年和父母的關係,職涯發展,還有創作的歷程。歐文·亞隆是教授、心理治療師更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書中可以看見歐文對待病人的關懷,對自己心理狀態的剖析,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死亡的恐懼。


到了八十五歲的高齡,對於即將到來的死亡有非常真實的感受,歐文說:「人若活得充實,沒有太大的遺憾,便能坦然面對死亡。」,從回憶錄來評斷,歐文這一生的確活得精彩,和妻子擁有相互扶持的愛情,兒孫滿堂,在工作方面,對於團體治療法有極大貢獻,並且將存在哲學的觀點代入了心理治療,發展了存在心理治療,很多的患者都因他獲益,他還寫了許多小說,雖然和逝去的父母有未解的結,但現在的他也已經有足夠的智慧去感恩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這樣的人生在我看來的確是無憾了。我反而覺得歐文會恐懼死亡是因為不捨,放不下他愛的人,他所經歷的一切,所以他也非常害怕失智,不過除了少數的人,對於死亡,誰都是難以忍受的。


書中提到歐文帶領癌症病人做團體治療,有些病人說他們因此真正地活著。「我們雖然無所逃離死亡的現實,卻可以在死亡的概念裡找到生機。」知道自己必死, 會讓我們不會把活著視為理所當然,有限的生命和時間,讓我們可以看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當生命快到盡頭,大部分的人都會發現,一輩子斤斤計較的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就如同癌症病人所說的:「真可惜,居然要等到今天,等到自己的身體被癌症搞得百孔千瘡了才知道如何生活。」


讀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原來心理治療師也需要其他心理治療師的專業幫助,歐文本身就因為焦慮而尋求不少醫生的協助,並且參加團體和他人建立緊密關係,來分享心中煩惱,化解憂愁。如果連專業的心理治療師都有自己無法處理的心理問題,常人如你我,或許更可以勇敢承認自己的脆弱無助,並且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最後,歐文在書末寫下:「如此人生?再來何妨!」這是極愛生命,生活沒有悔憾的人會說的話。


我們都還沒有八十五歲,或許還來得及。

...

《搖滾記》-Bob Dylan


Bob Dylan的自傳《搖滾記》寫他認識的人、他的表演、他剛到紐約時的狀況、他出名時的不勝負荷,還有最重要的是他的創作過程。


老實說對於民謠音樂或搖滾樂不是很理解的人,可能不太知道書中的那些歌手和歌曲,像我就是半個人都不認識,只能迷失在一連串的人名之中,不過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某種氛圍,一種對音樂的執著,一個表演者,一個創作者,一個藝術家直面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內心和這整個世界,把所感受到的,想盡辦法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Bob Dylan 嘗試不同的彈奏技巧,他向心儀的歌手學習,練習他們的唱法,也讀很多的書,看劇,看很多新聞,然後他要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歌詞。


他也會遇到瓶頸,一首歌可能只有歌詞,然後就進錄音室,一次又一次的試圖找到對的曲子,可能先隨意的彈點什麼,哼點曲調開始,或許這次可以捕捉得到,或許不行,所以一首歌可以錄二十幾次,而這種過程可以把一個人給逼瘋,但他仍不放棄找出事物的真正價值。


Bob Dylan 覺得自己被神化,被任意解讀,他的歌詞被詮釋推斷成各種意思,他對這一切感到厭惡,他想擁有孤獨和隱私,因為這對創作不可缺少,許多人期待Dylan 扮演他們心中的樣子,但他只是個想守護家人的父親,想專心創作的歌手,名聲是把雙面的刃。


他的新的表演方式,被認為是背叛民謠傳統,不過我倒是覺得許多的藝術家都會經歷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只從某一類作品去評斷或認識一個藝術家是不客觀的,不過喜好倒是可以有所不同。而且我所認識的厲害的藝術家大部分也都是「背離」傳統的人,或許「背叛傳統」可以被當作是種讚美,就如同Dylan自己在自傳中所說的:「人人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在乎任何限制。」他說他是那些和他同鄉的冒險家、先知、作家和音樂家的綜合體,他所言屬實,因為他的確進入了搖滾名人堂甚至還拿到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Bob Dylan 踏上了路,雖然不知道這條路將通往何方,但他仍舊展開行動,而我想這就是每個成功的人,相同的特點,也是我讀這一類自傳所要追求的精神。

...

《創意,從計畫開始》-水野學


《創意,從計畫開始》的作者水野學,是Good design company 的負責人,他以自己創意總監的工作經驗,來說明「工作計畫」的重要性,對於專案管理常遇到困難的人,或是做事不得要領無法準時結案的人,可以從本書學到如何解決問題,並且在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即便是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也應該制定「工作計畫」,所謂的工作計畫就是「例行公事化」,把每天該做的事情「系統化、模組化」之後,變成例行公事,就能順利完成工作的原因如下: 

一、有預先安排時間、工作步驟、和資源分配,無效作業就不會增加,能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任務。

二、模組化後,能夠更加上手每個環節,讓工作順利。

三、因為都是例行公事,只要依慣例處理,所以能減少做決定的次數,大腦就能留下空間處理「意外」,也能有餘裕提升工作品質,把精力放在其它重要的事情上。


如何安排「工作計畫」

一、調查各種相關知識

二、決定大概方向

三、想像可見又真實的計劃完成狀態

四、聽取各方意見

五、整理出具體的方案


如何和他人溝通

決定專案的「核心概念」,凖備好可以和大家共享的「容易理解的說法」,要訓練自己找出明確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意見或提案,而不是用一些模糊的字眼表達。


另外,作者提到一件事很發人省思,就是不要為求自我表現,而忘記了工作或任務本身的核心價值,好比不是要設計出很新潮前衛的風格來證明自己的設計功力,而是必須去思考適合手上此專案的需求,為它找出「正確解答」,要記住,最終目的不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而是要把工作做得更好。

...

一種新關係的可能:《 聊天紀錄》-莎莉·魯尼


莎莉·魯尼的小說《聊天紀錄》描述一段四角關係,女大學生法蘭希絲和玻碧,認識了一對夫妻梅麗莎和尼克。全書以法蘭希絲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讀到她的心情、想法,還有她和其他人的互動狀況。莎莉·魯尼擅長人物刻劃,角色的心理狀態描寫,同時也能呈現出角色間的張力。透過《聊天紀錄》可以窺見人類情感的複雜及多變,人際關係的糾結與羈絆,直視自我時的徬徨,以及年輕時的笨拙、天真和不得要領。


法蘭希絲寫詩,喜歡閱讀,她和玻碧會一起談論政治、社會問題,還有各種理論,她們倆個曾經交往過一陣子,分手後依舊維持朋友的關係。可以從小說中看得出來法蘭希絲崇拜玻碧,她覺得玻碧又美麗又聰明,她想變成玻碧,法蘭希絲甚至把玻碧比喻成耶穌,但她不懂得玻碧,她認為自己掌握不了她,她覺得玻碧比她強,擁有比她多的權力。把玻碧擺在偶像的位置,注定了不平等的關係,也難怪法蘭希絲說她掌握不了玻碧,畢竟誰掌握的了神?順利和諧的關係應該是橫向對等的,而非縱向的下對上的崇拜。


但法蘭希絲和他人交往時,都習慣把自己擺在弱勢的位置,在她和玻碧以及她和尼克的關係中,她覺得自己是被予取以求的那一方,但或許就如同玻碧說的,她是故意低估自己的力量,好讓自己不用自責,不用自責去破壞別人的家庭,不用自責用小說傷害了玻碧。法蘭希絲同時也是自卑的,面對玻碧的聰明美麗、尼克的家世背景和梅麗莎的成熟圓滑,法蘭希絲既羨慕又忌妒。她的自卑甚至讓她自殘,她還要尼克打她,她或許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情和幸福。她不敢承認自己的感情,她愛尼克,卻想把這段戀情貶成只剩肉體性,她有意讓別人隨便對待她,可能是因為這樣可以減輕她的罪惡感,也可能是因為她的家庭環境也沒有很健全,酗酒的父親有暴力的傾向,但她的母親卻仍舊要她去愛她的父親,母親的被動及忍耐,也影響了法蘭希絲和其他人的互動模式。


法蘭希絲一直以來是用理論來理解這個世界的,她和玻碧談資本主義、女權主義、共產主義還有種族衝突等議題。但她並沒有真正的拿出行動,做出改變,她也不想找一份正職的工作,在她父親停止給她生活費後,她幾乎沒法生存下去。


她也習慣透過郵件和訊息來和別人交流,但那些訊息並沒有辦法真正表達出她的想法,就像她和尼克的線上對談,有太多的誤解和欲言又止,有時那甚至變成一種遊戲,一種假裝,即便傳了那麽多訊息,卻還是無法確定對方的真意。不管是那些理論還是線上交流,一和真實世界碰撞在一起,就產生了衝突如矛盾。


在面對比她家境好的人,她會自卑,比她不好的人,她會內疚,她每天在自己內心的小劇場上演各種戲碼,愛尼克、不愛尼克,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的生活多一點真實感。還有就是她那要命的生理痛,疼痛讓她實實在在的活著。


法蘭希絲說她想偷走梅麗莎的一切,她反對資本主義,但最終她渴望的依舊是布爾喬亞式的生活,就是因為這所有的種種矛盾和反覆讓我覺得她很真實,不是那種善良勸人向上的小說人物,不過經過一切,這個角色還是有所成長的,因為在小說結尾她領悟到:「人生的某些事物,是你必須先經歷,才有辦法真正理解的。你不能永遠都只站在純粹分析的立場。」

...

學會不費力地過生活:《Effortless 》-Greg Mckeown

 



 Greg Mckeown 所寫的《Effortless》,强調並非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花費大量心力及時間去完成,若是能在身心狀態良好的時候處理事情,並採取較有效率且不費勁的行動,那麼我們就不會過勞或是壓力破表。


作者在書中強調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是每一件事都這麼難,壓力過勞並非榮譽勳章。」我們都被教導要努力再努力直到倒下,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超時工作甚至變成是一種美德。我們也堅信有價值的事物就是要拼盡全力,流汗、流淚甚至流血才能獲得,但作者說不一定要這樣,與其運用蠻力不如使用巧力,拖著累垮的身體,成不了什麼大事,有時多撐一下並不會迎來成功,反而比較有可能身心俱疲而倒下。書中分成三大部分從我們的身心狀態出發達到一種不費力的境界,再來提供一些方法讓我們能「無為而治」,最後講到如何付出更少並且獲得更多。


身心狀態

在這一部份,作者用優秀的運動員舉例,他們在練習時會進入「心流」的境界,一舉一動是那麼的自然、順暢,而且毫不費力十分優雅,如果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也像這樣,處在專注且平靜的狀態,那麼做起事來就會有效率也不易出錯。


放手不代表失敗,該放下的時候不要硬撐,有時候反而因此重拾自己人生、健康和幸福。老是把目光放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上面,會忽略自己所擁有的,若是專注在自己的所有,那麼我們反而會得到所缺乏的。


用對的方法做必要的事

如果可以把重要的事情變得簡單有趣,那麼我們就會擁有較高的動機去做它們。簡化工作流程和內容,找出最精華的部分,刪減不必要的,這代表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有全面的理解,才能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一開始不要想做到完美,而是有雛型後不斷修正,若是一開始就把事情想得太難太複雜,那麼便很難跨出第一步。好比,想要減肥,可能有人會想要先去報名健身房課程,在那之前又要先比價,先去看現場環境,想想就覺得麻煩,其實不用那麼複雜,改走樓梯不要搭電梯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你會發覺有時是自己在繞遠路,而忽略了本質。


還有就是保持做事的步調,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比較像是馬拉松,而非一百公尺賽跑,一下子衝得太快,之後就沒力氣完成任務,設定好每天必須完成的量,不多不少,養成習慣才能長久維持。


用最少的力量獲得最高的報酬

就像複利的威力及槓桿作用,把這些概念運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有什麼行動是只做一次就能帶來長遠的好處,或是做了這件事對全方面都有益?能否自動化大部分的工作?可以向誰請教或學習好少走冤枉路?


最後作者要提醒大家,或許人生中有許多很難很痛苦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這些事情的心態,不要讓他們變得難上加難。

...

何謂家人?《接棒家族》-瀨尾麻衣子



瀨尾麻衣子的小說《接棒家族》旨在探討何謂家人的存在,是血緣的羈絆,還是住在在一起互相照顧陪伴便是家人?主角優子有三個爸爸、兩個媽媽,家人不斷改變,但她並沒有因此感到不幸,反而相繼得到許多人的愛。


「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和別人共同編織喜悅,而是將接力棒交給自己所不知道的偉大未來。」這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森宮壯介說的話,從這句話可以看得出來他為什麼不願意再婚,因為他認為擁有另一半的喜悅比不上養育子女的重要性。子女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們的明天比自己的明天有更多的潛力和未來,有了孩子就有了兩個明天,未來因此加倍了,就是這樣的使命感,讓森宮欣然接受自己身為父親的責任。優子的父母們在我看來就像是在跑接力賽一樣,比賽中傳遞的棒子可以象徵父母親的責任,也或許甚至可以把它視為是優子,又或是優子那可塑性的未來,不讓棒子掉下去,是書中每一位優子的父母(接棒者)最重要的目標。不過比起給了三百萬賀禮的泉之原和寫了一百一十二封信的水戶,七年來,每天做早餐和晚餐給優子吃,堅持不離開優子身邊,始終如一的森宮叔叔,才是優子認定的爸爸。


優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煩惱,而她甚至還說希望自己有些不幸的事可以訴苦,但實際上不斷離去的家人讓她感到不安,覺得大人都是自己決定好每一件事,她只能被動接受結果。她其實無法忍受離別,但她只能選擇隨遇而安,她刻意不去思考她的家庭問題,因為若不這樣做,她的心裡有一部分就會崩塌。她努力適應環境,放棄了期待,也試圖不讓不安的情緒影響自己,但有時忍耐太久,眼淚也會決堤,所以她在溜狗時偷哭,後來還在森宮叔叔面前哭了,因為她知道森宮叔叔和她只是在迴避本質問題,和氣地過日子,這樣的感覺令她很無力。


好在森宮信守承諾,沒有離開優子身邊,始終守護著她,因此也讓優子下定決心不再離開現在的這個家,她會拚命捍衛目前的生活,捍衛這個家庭,她的名字就叫森宮優子。在此優子終於明白了家人的意義,,愛護她的森宮就是爸爸,是重要的家人,即使沒有血緣關係,優子和森宮也有羈絆,如同他們一起練習的中島美雪的<>的歌詞所寫的:「直線是你,橫線是我,編織而成的布,或許有一天能夠為誰療傷,直線是你,橫線是我,遇到命中註定的那條線時,人們稱之為幸福。」森宮治癒了優子的孤獨不安,優子的存在讓森宮對未來充滿期待,這就是幸福。即便後來優子要嫁人,有了新的家人,即使要分離,森宮和優子一起生活過的地方,就是優子以後能回去的家,我相信連結森宮和優子的那條家人的線是不會因此而斷裂的。


...

《狐狸小八》-喬治·桑德斯


曼布克獎得主喬治·桑德斯的新作《狐狸小八》是一封狐狸寫給人類的信,內容描述狐狸小八如何從人類身上學會了「語言」,以及人類的行為如何改變了小八。動物能否和人類共存,是小八的疑問,也是作者希望我們能面對的問題。書中的童稚「人累語」及可愛插圖,讓人覺得像在讀一本童話,但簡單明瞭的故事卻依舊能令人有許多感觸,並且引發我們思考。


《狐狸小八》在講動物與人類的故事,也是一篇成長的紀錄,作者用小八的經歷來引發讀者對動物和大自然生態議題的重視,同時也敘述了小八的成長蛻變。故事從小八是隻無憂無慮愛做白日夢的小狐狸開始說起,他充滿希望及勇氣,他喜歡觀察人類,甚至想和人類一起生活,但後來人類在他的棲地蓋購物中心,讓他失去了家園、食物甚至他的好朋友。因為目睹人類的邪惡,讓小八失去最重要的「純真」,從此小八不再是以前的小八了,他彷彿一瞬間長大。他變得哀傷悲觀,不再相信人類,甚至也不再認為幸福快樂的日子是真實的,他痛苦地領悟到只有勇氣是不夠的,因為這是真實的生活,人生不是一本童話書,他的生活悲傷黑暗,不像那些他從前在人類窗邊聽到的故事,結尾都很美好-灰姑娘和王子在一起,皮諾丘最後變成了人。


但其實我覺得以前的小八並非真正的勇敢,因為不懂得害怕的勇氣不是真正的勇氣,沒有意識到世界的邪惡面是種無知。不知道危險的存在就無法逃開,就是因為小八不知道危險,所以才會去舔滾動的卡車輪胎,沒有認知到人類的黑暗面,才會覺得和朋友小七一起去購物中心是安全的。就如同小八自己說的,他像是個小寶寶,在可怕的世界裡睡得很熟,不知道世界其實有多可怕。以前的小八感到快樂幸福,但那是種假象,而假象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就像小八做的那些白日夢一樣,雖然很美,卻沒辦法一直活在夢裡。體認到良善和邪惡並存讓小八成長,不再是個無知魯莽的孩子,除了語言,這是小八從人類身上學到的另外一堂課,殘酷卻真實。


小八最可貴的特點不是勇氣,而應該是「懂得學習」,他會思考,他還懂得要去找答案,因為他知道如果無法在苦難中尋找到意義,那麼就只是白白受苦而已,他要為了即將出生的孩子,再次變得強壯充滿希望。所以小八寫了這封信給人類,他想學習,這樣他便能成長,在我眼中小八就像皮諾丘一樣,變成他們最渴望變成的人類,一個真正的人,會學習,有想法,能辨善惡。小八身為一隻狐狸,已經盡到他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給我們人類了。作者說:「故事的結局,往往會因為人的想法而改變。好的故事改變想法,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希望人類在讀完小八的信之後,會試著變好一點,變成小八喜歡的那種人類-「擁有最棒的技術和良善的心」,不要再讓同樣的悲劇重演在小八的孩子們身上,動物和人類能共生共存,這應該會是作者喬治.桑德斯最期盼的結局。


❤️感謝時報文學試讀邀約


同時推薦喬治·桑德斯獲曼布克獎作品:《林肯在中陰》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