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心理學》-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



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合著的《金錢心理學》,描述人類在評估事物的價值時,可能會犯的各種錯誤,並且提供建議和方法來幫助我們做財務決策。


人類並沒有自己想像的理性,在處理和金錢相關的決定時,我們被情緒和各種迷思左右,大部分的時候做不到聰明消費。作者們提出很多我們忽略的因素,檢視它們如何影響花錢行為。


以下列舉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概念

一、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代表取捨,選擇了某事,就表示必須放棄另一個機會。我想大家對「機會成本」應該不陌生,尤其在有限的時間、金錢和資源之下,我們都希望做的購買決策能符合最佳利益,不過作者提醒我們即使有能力負擔,也要思考值不值得(機會成本)拿那麼多資源來換取某些事物,好比雖然買得起一台新車,但為了買它必須花更多時間加班,因此不能陪伴家人,這樣的犧牲是否值得?


二、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是花錢時的一種思考分類方式,我們使用不同支出帳戶來規劃預算,這樣做忽略了貨幣的「可替代性」,基本上「錢就是錢」,不管我們用什麼理由把一個部分的錢挪到另一處使用,給這筆支出冠上什麼不同的名義,花掉的錢就是花掉了,都會減少你的總資產。


三、花錢之痛

花錢會令人感到疼痛,但這種痛是必要,因為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沒什麼自制力,不愛延遲享樂,只想享受當下,什麼為了退休做準備,多存點錢這種事,交給「未來」的自己就好,他/她一定會少消費,多儲蓄。為了不要成為消費慾望的奴隸,花錢時一定要讓自己感到不捨疼痛,用現金交易,避免用信用卡,更不能用自動扣款,愈方便付款的方式,愈會讓人忘記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而帳單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四、價格不一定等於價值

人們傾向用價格來推斷價值,認為價格愈高,品質愈好,作者說,在沒有任何脈絡可以幫助我們評估一件事物時,價格就成為明顯的尺度,使人忽略其他考量。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那些可被量化的特性,好比畫素、馬力、重量、尺寸等等,消費者會更注意這些特性,因而影響他們所做的決策。有時候,我們也該想想是不是需要買這麼高的畫素,或超大尺寸的螢幕,畢竟如果用不到,又何必浪費錢呢?


五、從眾與自我因循

排隊人潮不代表美味程度,我們容易受到大眾的影響,而盲目跟從,否則業者也不用花預算在開箱文和評論上。另外大部分的人習慣去同樣的地方消費,買相同的產品和服務,只因為這樣比較省事,但時代在改變,科技也會進步,更有可能的是,你喜歡的那個產品已經停產了,所以有時候,還是得重新研究和評估,要小心只因為以前都做某種選擇,不表示那就是最佳的選擇。


知道了這些迷思和錯誤,我們就能在每次消費時提醒自己,因此改善做財務決策的能力。但作者告訴大家,金錢是一項工具,不該賦予它象徵性,它並非生活的最終目的。除了金錢,當我們在做決定時,也應該考慮人生其它重要的面向,不要只是因為金錢更有形,就忽略了其它無形的事物。試著擺脫金錢對我們的束縛,並且重新思考自己和金錢的關係。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