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不工作不道德?


工作倫理
什麼是工作倫理?它是一項戒律並附帶有兩項明言的前提,以及兩項心照不宣的預設。

前提一:人為了獲得生存與快樂所需的事物,就必須從事他人認為有價值,而且值得付給報酬的事情。

前提二:滿足自己已經擁有的事物,因而安於擁有較少而非更多乃是錯誤的。換言之,工作本身便是一種價值,一種高貴且令人高貴的活動。

戒律:即使你不知道工作能夠帶來什麼你尚未擁有的東西,或是你不需要的東西,你也應該繼續工作。工作便是良善,不工作乃是邪惡。

預設一:人擁有可以販賣的工作能力,並且可以販賣勞力,換取應得報償來維持生活;人所擁有的東西,乃是過去工作及願意繼續工作的報酬。工作是一切人類的常態;不工作是異常。

預設二:唯有其價值受到他人承認的勞動-也就是可以要求薪水或工資,同時能夠販賣且可能購買的勞動-才具有工作倫理所稱揚的道德價值。

                                                                   <<工作、消費與新貧>>- 齊格蒙•包曼

最近我讓我的主管和同事感到很頭痛,最大的原因是我違反了以上所說的「工作倫理」。我不斷地在減少自己的工作時數,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做的是按小時支薪的工作,沒工作就沒薪水,所以對我來說很簡單,就是我用錢買我自己的時間,去做我真正喜歡做的事-閱讀和寫作。

但是,每當我這樣回答別人時,幾乎大家都覺得我有點奇怪。我常在心裡想,我想少賺一點錢,多賺一點自己的時間,有什麼不對?為什麼當我拒絕多上一點班,我總是要感到內疚,還要和主管道歉?在這個社會顯然不工作,不賺錢是不行的,即便你已經滿足自己所擁有的,不工作還是會被認為是「無所事事,浪費時間」。而且,當被問到,那我不工作時要幹嘛,「閱讀和寫作」並非一個「正當」的答案,因為明顯地,我違背了上述工作倫理的預設二,因為我的閱讀和寫作的活動並沒有價值,沒辦法要求薪水和工資,所以是「不道德」的。我想,要是我回答我的主管或同事說,我沒法上班,是因為我另外還有一份「支薪的」兼職工作,他們或許還比較能理解,並且投以讚賞的眼光吧。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Quotation)



可是,千萬不能被騙了。如果想要一點一點培養整理習慣,就永遠都不會整理好。

⋯⋯人如果不改變意識,就無法改變習慣。(p23)

一口氣正確地整理完畢,結果立現。所以能夠持之以恆,一直維持在整理好的狀態。無論是誰,只要體驗這個過程,都會打從心底不讓房間回到凌亂的樣子。(p25)

整理時該做的,大致上只有兩件事,那就是「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和「決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夠做到這兩點,誰都能完全徹底整理。(p28)

整理不過是手段,整理本身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應該是整理之後該如何生活下去⋯⋯(p30)

...

Happier at home-Gretchen Rubin ( Quotation)


Happier at home
Preparation

The true secret of happiness lies in the taking of genuine interest in all the details of daily life. 
                                                                 -William Morris, "The Aims of Art"

When we are happy we are always good, but when we are good we are not always happy.
                                                                       - Oscar Wilde

To be happy, I need to think about feeling good, feeling bad, and feeling right, in an atmosphere of growth. (p12)

Sometimes, choosing to " feel right" means accepting some " feeling bad." Happiness doesn't always make me feel happy...

My ordinary routine should reflect the things most important to me. (p13)

It's not goal attainment, but the process of striving after goals- that is, growth- that brings happiness. (p14)

...

人鼠之間-約翰•史坦貝克(Quotation)



1.有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人在農場打工,他們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他們沒有家人,居無定所。他們到農場打工,賺一筆錢,然後到鎮上去花個精光,然後,轉眼之間,他們已經又在別的農場打工了。他們沒有未來,沒有希望。
我們就不是這樣了。我們有前途,有未來。我們可以互相說出心裡話,互相關懷。我們不會因為沒地方去所以到酒吧裡醉生夢死。要是他們進了監牢,最後的下場就是屍骨爛了都沒人管。不過,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因為⋯⋯因為你會照顧我,我會照顧你。這就是為什麼。(p22)

2. 真搞不懂這世界為什麼會變這樣。好像天底下沒半人可以信任,你怕我我怕你,你防我我防你。東奔西跑到處流浪,有個人可以陪在身邊,感覺好多了。(p54)

3. 做好人不需要很聰明。我倒覺得,有時候人世間的狀況正好顛倒。真正聰明的傢伙往往都不是好東西。(p62)

...

人鼠之間-約翰•史坦貝克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作者:約翰.史坦貝克,譯者:陳宗琛,出版日期:2013/08/02


人鼠之間
何處為家
約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講的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史坦貝克雖然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他的小說卻不難親近,因為它們總是關注人類的生存狀況並且貼近生活,像這本<<人鼠之間>>便是根據作者自己在農場打工的所見所聞寫成;小說闡述了幾個主題像:友情和孤獨、對土地對家的渴望以及無產者的艱難處境。另外因為<人鼠之間>>比起作者其它的小說如<<憤怒的葡萄>>和<<伊甸之東>>篇幅短了許多,所以對於想要窺探史坦貝克的文學世界的讀者,是一本很好的入門作品。

小說的主角喬治和藍尼既是朋友也像家人,藍尼天真善良,卻受限於智力常常闖禍,喬治只好帶著他從一個農場逃到另一個農場。但和其他看不見未來的工人不同,喬治和藍尼彼此陪伴,互相照顧,因為他們之間的友誼,使他們在困頓的日子裡,仍保有一絲絲的希望。他們夢想有一天能賺到足夠的錢,擁有一個家,再也不需要到處流浪。

除了喬治和藍尼之外,故事裡的每個人物都很孤獨和寂寞。工人們在各個工寮之間居無定所,沒有辦法跟他人建立起長久穩定的關係,人和人變得疏離。他們沒辦法信任他人,也找不到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就像黑人柯魯克,被其他人歧視,連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因為孤獨,人心也變得扭曲,而想要去傷害別人。好比柯利,他得不到妻子的愛,就一天到晚欺壓他人,仗著自己是老闆的兒子動不動就打人。至於柯利的老婆之所以想和其他人調情,其實也不過是想和人聊聊天,因為柯利從來就不理解她,也不懂得她的夢想。友情和同伴是這一群人所嚮往的,如果有人可以傾訴,有人可以接受自己,陪在自己身邊,那麼他們或許就都能夠得到救贖。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近藤麻理惠


出版社:方智,作者:近藤麻理惠,譯者:陳光棻,出版日期:2011/10/25

「用心動的感覺選擇物品,並學習用自己的基準享受生活,這就是整理的奧義。」「好好的愛惜物品,物品一定會有所回應」

一本講整理術的書竟然可以賣到70刷,由此就可知它講的絕對不只是整理術而已,它其實真正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整理了你的物品,你就能整理你的人生。」在整理時,「每一件」物品都要好好地拿出來,放在手上觸摸,問問自己是否有怦然心動的感覺,確認自己真實的情感之後,決定物品的去留。捨棄的東西,好好地跟它們說一聲謝謝,謝謝它們這麼努力的幫助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妥善定位,不是亂塞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如此一來便能掌握自己物品的數量。藉著判斷是否心動的過程,也能夠更加瞭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從此你就會因為被自己所喜愛的物品圍繞,而感到幸福,而它們也會因為你的珍愛而閃閃發光。

當在面對了自己和物品的關係之後,就會被賦予力量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因為透過「整理」,而學到如何放手和珍惜。作者麻理惠說人們無法丟棄東西是因為「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丟掉東西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它逼迫人們直視自己的過去,看到自己造成的浪費也會有深深的罪惡感,可是要幸福就非如此不可。但千萬不能想也不想,不經過是否「心動」的判斷就把東西丟掉,因為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麻理惠老師說:「霸佔著大量的東西不丟,並不代表就是愛惜物品。而且恰恰相反,透過減量到自己能夠確實掌握、面對的程度,物品與你的關係才會充滿生命力。」在經過好幾百次的判斷之後,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就會浮現,人生的方向似乎就會跟著明確了起來。

...

Better Than Before-Gretchen Rubin (<<烏托邦的日常:習慣改變了,生活就輕鬆了>>)


出版社:Crown,作者:Gretchen Rubin,出版日期:2015/3/17


" Better Than  Before" 這本書的主題是「習慣」,習慣的力量之大或許超越許多人的想像,習慣對「幸福」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從書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可以省去做決定的過程,一切自動化不需要去思考。這對於培養好的習慣是很關鍵的,因為如果要去思考,人們就可能因為誘惑、懶惰、疲憊等原因去逃避自己該做的事,尤其是那些對自己好的事,像運動、少吃甜食、或睡飽一點。要避免誘惑和懶散就需要動用到自制力,而克制自己不因衝動和渴望奔向一塊好吃的巧克力蛋糕,是一件非常辛苦又困難的事!作者 Gretchen Rubin 認為每個人一天自制力的份額就這麼多,一早起來,最容易控制自己,當人愈來愈累就越有可能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事。

所以幹嘛那麼辛苦?若是把自己在意重視的事變成一種習慣,那麼就不需要消耗自制力,不用在每一次看到巧克力的時候就在心裡苦苦地掙扎:to eat or not to eat?就像早上起床,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在那邊考慮要不要刷牙。所以把少吃甜食變成習慣的話,下次看到一塊蛋糕,肩膀上的天使們就不用再打架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