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體能UP1年級生》-高木直子


高木直子最新作品《體能UP1年級生》,描繪她因為覺得自己體力不佳,容易感到疲憊,加上產後一直瘦不下來,而決定改變生活,增加體能。書裡記載了她嘗試的許多方法,首先就是先做健康檢查,以便暸解自己實際的身體狀況,再來就是開始從事一些能融入日常生活的運動,找夥伴和家人一起參加各項比賽,紀錄並分享運動和飲食內容,以及定期追蹤身體組成。


我覺得作者重新建立運動習慣的方式很好,不是在動機高昂時,定下很難的目標,她其實之前有跑過馬拉松,但她也不會想說立刻再挑戰跑個全馬,而是慢慢地開始找回運動的習慣。先從事一些不用太費力的小運動,並且好好審視自己的行程,擬定出可行的方案。她運用「順便運動法」,把打掃當成運動,接送小孩也是運動,特定去很遠的超市採買增加每日步行數。在一開始建立運動的習慣,要能配合生活作息,才容易成功,一下子衝的太快,很容易因為太累太難維持就放棄。


另外確認自己身體狀況之後,才來訂定目標也很重要,像作者想將體脂降到25%以下,體重減到45公斤以下,明確的目標比模糊地想「增強體力」,更有助於規劃健身的方案。此外她還持續做記錄,並且分享在群組上,和夥伴彼此注意和督促,幫助自己能堅持下去,並且抵擋誘惑。好比作者就因為群組中的夥伴,放了自己各項棒式運動多做了5秒而被激勵跟進,也因為吃了太多泡麵而被夥伴勸阻。做記錄才能確實掌握自己吃了什麼,運動了多久,而非只是「覺得」自己吃少動多,搞不清楚真實情況。


還有為了不讓運動變成一件苦差事,作者也盡量把運動變得有趣好玩,譬如和朋友一起打羽球、登山、游泳,以及跟家人參加拍照打卡路跑,打保齡球,嘗試線上健身課程,然後就是「發表會」,也就是參加比賽,把它當成展現自己運動成果的機會,這也可以是種動力來源。寓娛樂於運動,不只有益於維持運動習慣,還能增進家人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在持之以恆了三年之後,作者的體重變輕,達成當初訂下的目標,身體的毛病減少,也提升了照顧自己健康的意識。雖然有時還是會因為生活和工作忙碌,而減少運動量,但對運動依然抱持著開放且正面的態度。最後作者也鼓勵大家踏出一步,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改變。


 

...

福岡之旅



旅行很好,因為它創造一段獨立於日常的時空,可以讓那些煩人的事暫時不靠近,只專注在每日的行程安排,去哪玩,吃什麼,欣賞些什麼。距離上次渡假已經超過半年,台灣夏天的炎熱使我哪都不想去,這次的假期是期待了許久的即時雨,終於滋潤了幾乎快乾枯的心靈。在旅行的日子裡,平常會做的事,必須做的事,都不做,沒有閱讀,沒有寫文章,不備課,不教學,甚至也不上網,這些和日常斷軌的空白,反而讓我想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該放下的。旅行,好像可以幫我找回平靜,讓我又能活在當下。


六天五夜的福岡之旅是慶祝結婚週年,我希望到了七老八十都還能和另一半去世界各地渡過每一年的結婚紀念日,就像電車裡坐在對面的那對帶著野餐盒的老夫老妻。本來是想賞楓的,不過似乎是天氣不夠冷,葉子尚未轉紅,反倒是聖誕市集過早出現。才十一月就瀰漫著耶誕氣氛,聖誕歌曲,聖誕樹,各種裝飾品已經在櫥窗、在街頭顯露身影,沒有楓紅,有聖誕紅,也減少了遺憾。


在出發的前夕才發現自己的護照剩下不到六個月的效期,雖然網路資訊說去日本沒關係,但內心還是忐忑不安,一直到順利完成入境手續,才終於放心。在下雨的夜晚等待著前往博多的巴士,拖著行李在濕淋淋的路上前行,發現許多日本人都不撐傘,或許是因為宮澤賢治的名詩《不怕風雨》已深入人心。到達飯店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的衣物拿出來,每一件都熨燙過,這已經成了一種儀式,為了能整齊有精神地開始之後的旅程。


去了太宰治本該也順道拜訪九州博物館,卻忘了星期一大部分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沒開,在旅途中有些地方沒去到,沒看到,或許就這樣永遠錯過了,像是英國在整修的大笨鐘,荷蘭的羊角村,新加坡的老巴剎⋯⋯我想這個名單只會越來越長,不過旅行就是如此,或許不該把它們當成是遺憾,而是旅行的必然。沒去博物館,反而去了博多車站的耶誕市集,那突然出現的眼前一亮,讓我感動不已,它的燈光設計,恰到好處,不會過多,懂得留白,更美。


最喜歡的景點是福岡美術館和海之中道海濱公園,前者不抱期待,以為只是個小美術館,卻驚喜地看見達利、畢卡索、胡安·米羅、馬克·夏卡爾和安迪·沃荷等大師的作品,再加上美術館的古風建築本身就非常有魅力,可以在裡頭待上好幾個小時。另外大濠公園就在附近,逛完美術館,繞著公園散步,累了就可以坐在湖邊吹風享受寧靜的氛圍。至於海之中道位於市中心外,坐電車晃到沒什麼旅客的地方,也是種樂趣。雖然本該看到成群的紅色波波草,成片的玫瑰花及銀杏,都稀稀落落,但卻也踏入了猶如愛麗斯夢遊仙境的花園,非常適合舉辦一場小巧溫馨的下午茶宴。公園裡還有動物森友會,在現實世界裡近距離觀賞水豚君一家人和一群發懶的袋鼠是很特別的體驗。


因為上次關西機場托運行李的人潮眾多,使我決定這次只帶登機箱上路,果然省了不少等待時間,整個旅程也覺得輕鬆許多,下次還要挑戰如何帶更少的物品,變得更加輕盈。結束旅程,總是覺得不捨,希望假期可以持續下去的奢望,有時讓人提不起勁回歸日常,再加上一回來,就有些微的感冒症狀,看來我的身體也抗議著不想離開渡假模式。

...

《人心》-埃里希·佛洛姆


埃里希·佛洛姆的《人心》談論人心的善惡是前進和退行兩種傾向拉扯的結果,前者的表現是成長症候群:愛生命、克服自戀愛人類,和獨立自主,後者是衰敗症候群:對死亡的熱愛、惡性自戀和亂倫固著,衰敗症構成了重度精神疾病的核心,是惡的本質。佛洛姆主張人同時傾向善和傾向惡,在這兩者仍處於某種平衡中,人就有選擇的自由,前提是他能利用自己的覺察和投入努力,而做出對自己發展有益的決定。



第一章 人是狼還是羊

人會朝著他選定的方向發展,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惡,或許是具有破壞性和毀滅性的狼,也可能是需要被領導和易與服從及追隨他人的羊


第二章 各種類型的暴力

依背後的無意識區分

1)遊戲型:為了炫示技能而非破壞

2)反應型:為了捍衛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自由、尊嚴和財產,它源於恐懼

又分挫折型:願望沒有實現、嫉妒和羨慕/報復型:朝病態前進,非理性,因信念崩潰

3)補償型:一個無能的人用暴力作為創造性活動的替代品,此種暴力更加病態

4)嗜血型:將殺戮視為一種超越生命的方式,血液使他感到活力和生命


第三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一):愛死亡和愛生命

很多人同時存在愛生命和愛死亡兩種傾向,只是比例的不同。


*愛死亡是有戀屍癖傾向的人,他們有以下特徵:

1)被死氣沉沉的事物吸引,包括屍體、腐爛的東西、排泄物和髒污

2)喜歡談論疾病、葬禮和死亡,並且迷戀破壞和毀滅

3)喜歡不會成長的事物,以對待機械的態度對待生命,視活物為死物

4)愛掌控,為此而殺人,因為死亡是唯一確定的事


*愛生命的人

1)被生活的經歷和成長過程吸引

2)選擇建構而非維持現狀

3)好奇,樂意看到新事物,而非從舊事物尋找安全感

4)更喜歡冒險而非確定性

5)對待生命實事求是

6)看見整體和結構

7)以愛、理性行動

8)享受生命和愛生命所有的表現形式


*能幫助愛生性傾向增強的因素

1)個體層面

與愛生命的人生活在一起,與他人有溫暖與愛的互動,享受自由未受威嚇,獲得有助於促進內心和諧與力量的教導。接受「生活的藝術」方面的指引,得到他人的激發性影響和作出回應,以真正有趣的方式過生活。


2)社會層面

安全:維持有尊嚴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不受短缺的威脅

公正:沒有人淪為達成他人目的的手段

自由:一個人要擁有「去做」的自由:有創造、建設、懷疑和冒險的自由,而非是奴隸和機器上的齒輪


第四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二):個人自戀與群體自戀

不超出界限的良性自戀是種生存的手段,可用來保護自己,但極端的惡性自戀卻會使人對他人漠不關心,對社會生活造成障礙。在良性形式中,自戀的對象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是他所從事或創造的事物,而非他所擁有的事物。


*個人惡性自戀特徵

1)切斷對外在現實的聯繫,以自身為現實的替代品,他是自己的「神和全世界」

2)只關心自己,和別人對他的看法,對別人和外在世界都不感興趣

3)將自戀投注在自己的某個組成部分

4)不願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以及他人有條理的批評,對批評帶有怒氣和敵意

5)缺乏客觀理性的價值判斷,將「是我」或它「屬於我」都認為是有價值的


*群體自戀特徵

1)認為自己的群體比其他群體更正當,更優越,其他都是低劣的

2)高估己方觀點和立場、仇視一切異己之見

3)缺乏客觀和理性判斷

4)摧毀冒犯者

5)渴望有一個讓成員產生認同感的領袖


*克服自戀

1)消除錯覺、覺察現實,對世界敞開心胸並與之產生關聯

2)為人類自身和全人類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

3)抱著「人本主義」相信每個個人都具有全部的人性,有著相同的生命成分而可以互相理解



第五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三):亂倫固著

亂倫固著,是種想退回幼兒或返回母親子宮的退行力量,渴望如同母親給予的愛和安全感,這種依賴會削弱人的力量和獨立性。它總是不斷與前進的傾向—— 出生、進取和成長—— 發生衝突。這退行傾向源自於他想要與自身所來之處維持原有聯繫的願望,源自他對自由的害怕,源自他恐懼他會被那個他為之放棄一切獨立性的人所毁滅。人只有徹底擺脫所有形式的亂倫固著,才能完整被生出來,才能有向前邁進和成為自己的自由。


*亂倫固著的病態特徵

1)理性被扭曲。以母親或以象徵「母親」的一切為真理,過於依賴和畏懼而損害判斷力

2)無法將他人視為完整的人,損害愛的能力

3)它會和影響人的獨立性和人格完整性,損害自由和自己的信念


第六章 自由、決定論與取捨論

人是能自由地做出選擇,能選擇要向善或行惡,還是他受到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力量所支配,決定一切,自身並沒有選擇自由?人性是善或是惡?


佛洛姆認為,人的本性或本質不是某種具體的實體(例如善或惡),而是根植於人類生命處境的矛盾。這種矛盾要求解方,而我們基本上只有退行性或前進性兩種方案。在一件事發展到失去選擇的自由之前(決定論),在無法挽回和補救前,我們仍可以靠著「覺察」和「努力」擁有選擇的自由(取捨論)。為了達到自由,人必須覺察到在他背後運作,並對他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那些力量,依理性按自己真正的利益行事。人可以在某些可確定的可能性之間選擇,這些選項之中哪些會成為現實完全取決於人自身—— 只要他尚未失去自由,便是取決於他。


倘若人類自取滅亡,將不會是因為人心生來邪惡,而是因為無法認知到符合現實的選項和它們的後果。根本不存在「自由」這回事,只有我們在選擇的過程讓自己獲得自由的行為。生活中能增強我們的自信、人格完整性、勇氣和信念的每一步,都會同時增強自我選擇的能力,直到讓我在面對可取選項與不可取選項之間時,選擇後者的難度越來越大。反之,每一次的投降和懦弱都會讓我變得更軟弱,為更多的投降鋪路,最終自由將一去不復返。


大多人的人生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缺乏意志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決心,再走到十字路口和必須做出決定時不自知。他們沒有覺察生命向他們拋出問題,沒來得及在還有選項的時候做出選擇。之後在歧路上每多走一步,要他們承認自己走錯路就更困難。


最後,在選擇較好而非較壞的選項時,決定性因素在於覺察。這包括:

一、覺察什麼構成善及惡

二、覺察哪種行動在具體情況中是實現所渴望的目的的適當手段

三、覺察願望背後的各種力量,這意味著發現無意識的慾望

四、覺察自己有多少真正的可能選項

五、覺察自己選擇某一選項而非另一選項的後果

六、覺察到光有覺察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行動的意志,以及準備好承受與自己激情相反的行動所帶來的痛苦和挫折




...

美好的事物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看日本的少女漫畫,記得那時我媽每個月都會在租書店預付一筆錢,讓我每星期去租漫畫讀,蹲在漫畫櫃前,挑選喜歡的作品抱回家,是種小小的幸福。即便現在已經不是少女,但看漫畫的習慣依然沒變,只不過前幾個月開始覺得對漫畫的興趣突然不再濃厚,可能是因為故事情節過於千篇一律,變得有點無聊。我感到一種失去往日愛好的惆悵,不再愛了讓我有點不捨,好像再也沒有漫畫能吸引我,引起我的閱讀慾。


然而我錯了,只要等待得夠久,只要懷著一種開放的心態,永遠都能再次遇見感動人心的美好事物。因為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努力地創造觸動心弦的作品,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為自己在意的目標打拚,所以永遠都會有值得被閱讀、觀看和欣賞的作品出現。只要不要關上我們的心,就有機會接觸到那些將會在自己記憶中閃閃發光的時刻,那些會為自己生命帶來影響和改變的契機。我想這樣的心情,最近台灣的棒球迷們應該能深深體會。


我不是棒球迷,但我的另一半是,在大學時,他是棒球社社長,我們的第一次約會就是在球場,他熱情地跟我解釋比賽規則,雖然那時我的心根本就不在球賽上,還是頻頻點頭。我記得有一次很期待能在課堂上見到他,但他為了看亞錦賽,翹課了。那時要見面也都只能排在他沒練球的空檔,然後他還會揹著大包小包的球具來和我約會,對了他是個捕手,所以他的裝備可不是只有一隻手套而已。


和他在一起將近20年的時間,我依舊看不懂棒球,所以當台灣隊擊出再見雙殺,我不知道我們已經奪冠了,還在想著投手還有兩個人要解決,另一半就已經激動地跳了起來。雖然看不懂,但這幾年來,只要有國際賽事,我也大概都會跟著另一半關注結果,所以也知道有多少次的「雖敗猶榮」,知道我們「好想贏韓國」,知道日本和美國是多麼強大的隊手。我從來就不是球迷,但我相信每個台灣人都會為這次的12強結果感動不已。對於棒球迷的老公而言,真的讓他等到了,看了這麼多年的比賽,終於看到這歷史性的一刻,我們贏了韓國、美國和日本,看到老公的眼淚,我也跟著一起喜極而泣了。我內心發出深深的讚嘆,啊⋯⋯只要活著,只要不要失去希望,就能看見美好的事物,擁有令人感動的回憶。


我想這場比賽可以編入教科書,用來激勵許多未來的孩子們,當他們想放棄時,我們就可以說:「想當年世界12強棒球賽,台灣隊40完封日本隊,終斷他們27連勝的紀錄」。而每一個看過這場球賽的人,在今後遇到難關或巨大挑戰,覺得自己會失敗時,都可以說:「在2024年的12強比賽,沒有人看好的台灣隊,獲得了冠軍」。真心感謝那些為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堅持到底,努力打拚的所有人,因為有這些人,我們可以感覺被激勵,可以相信努力會帶來好的結果,在遇到困難時,我們能再次鼓起勇氣讓美好的事物變得可能。






...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


從台灣到美國生活了三十年的矽谷工程師鱸魚,將他對美國的觀察和生活經歷記錄在《我失敗的美式生活》中。作者的幽默和不失深度的分析,讓讀者不會只是得到一些浮面的個人感想,而是對美國的文化、歷史以及社會現象都能有所認識。他的文章並非去脈絡化的片面之詞,而是經過邏輯思考後的明確表達。讀者不一定能完全贊同他筆下的美國,但卻完全不影響我們欣賞這本好書。


不久前收了一個學生,另一半即將要去美國工作,她也要一起搬去生活,所以必須要加強英文能力。為了讓課程能夠更加符合她的需求,就找了這本書來讀,想說或許可以讓她避開「失敗」?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卻不太確定是否該推薦她也來看,畢竟我自己讀了之後都不太想在美國生活了。當然美國有它的好,它的精彩,但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像我就無法在一個一般人都可擁有槍枝,在公廁會撞見人吸毒,生一場病可能會讓人破產,或只是看醫生就要等兩個月的地方,長期生活。安全和可負擔的適時醫療是我的底線,畢竟在一個一言不合就可能開槍的國家,醫療資源還又貴又難獲得,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對勁。


書裡十八篇文章,分別從幾個日常觀察來剖析美國生活,閱後的第一感想是,美國這個國家真是又可愛又可怕。十八歲不能喝酒,卻可以買槍,有人持槍進入學校亂殺人,但在路上遇到校車經過卻會乖乖停車,等上好幾分鐘讓學童上下車。鄰居會管你家門外的草有沒有除,但在你前方的鹽罐會請你遞,因為不想侵犯你的領空,到哪都要開車,一點路都不走,卻會冒險登山攀岩,從事各項極限運動。什麼地方都要付小費,即使根本就沒被服務到,買東西卻可以不問理由就獲得退款,美國就是一個這麼矛盾的國家。


在美國有很多事和人都不能變通,也不允許例外,所以常常很簡單的事要花很久的時間等待,因為官僚制,效率極低,一件事在不同部門轉來轉去。作者形容這就像是電腦在跑程式,一行一行來,一行跑完才能換下一行,無法省略,否則就會出錯當機,所以不要期望美國人會懂得隨機應變。好比,一家咖啡店還有5分鐘才營業,店員也絕對不會因為外面下大雨,天氣冷,就開門讓排隊的民眾進來躲雨。但就是這種只依程序辦事的態度,適合大量處理事務,按照步驟,預定的結果就可以一再被複製,也才能避免錯誤。


書裡提到的兩個問題是我覺得美國最可怕的地方,槍枝和毒品,而兩者都和槍商及藥廠的商業利益緊緊掛勾。作者說美國人民之所以被允許擁有槍枝,是因為憲法為了給予人民可以推翻政府的權利,如今這個好意卻被槍商利用來增加收益。廠商用政治獻金影響國會,使得一般人也買得到本該在戰爭上才會出現的殺人武器。至於毒品的上癮,則是藥廠見有利可圖,而推出合成鴉片止痛藥。藉著不實廣告,隱瞞可能成癮的事實,將本該是用來治療癌症末期的藥包裝成可以安心使用,結果導致許多民眾在不之不覺中鴉片上癮,到後來淪陷在毒性更強的毒品不能自拔。而為什麼美國人如此依賴止痛藥,那也是因為看醫生太不方便,總不能這樣痛個一、兩個月,於是就先吃了止痛藥,結果就一步步走向了成癮之路。


當然美國也有值得讚賞的地方,他們的冒險精神,鼓勵問為什麼,敢於表達,不斷嘗試,並且從錯誤中學習。作者提到在美國上數學課時,大學生解不出一個台灣國中生都會解的問題,但雖然作者不花腦筋輕易解答,卻不知背後的原理。然而美國學生不只是要知道答案,他們要知道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運算,為什麼要套某個公式,教授也會花時間解釋清楚。作者說:「(美國)學校教的是過程不是結果,了解過程就會知道結果,但反之並不亦然。」


了解「為什麼」,而非死背答案,也不是只要答對就好,是為了訓練思考和邏輯,而這就是儘管美國人基本算術不行,卻還是能成為科技大國的原因,教育不該只學知識,卻沒學到思考和理解。我一直以為不讓孩子問「為什麼」,會扼殺他們的好奇心,如今才知道,不理解「為什麼」,還會使得孩子們無法建構和創造。他們因為不知道運作的原理和邏輯,於是做不到拆解、組合、模式轉移,這樣就很難創造和發明屬於自己的新東西,而這都是只求快速得到答案就行的結果。


再來就是美國人的冒險精神,政府鼓勵它的人民冒險,它不會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人民,到處設立警告牌。一個成人應該有能力判斷不該在懸崖邊拍照,若不慎跌落,這是個人該付的責任,不要期待有國賠這回事。美國人願意去嘗試,做好準備,結果自付,即使失敗了,他們也能學會一些事,沒試就永遠不會。作者說:「試了而失敗,和從來沒試過不一樣,甚至和第一次就成功也不一樣。」西部開拓的精神或許一直保留在美國人的血液之中,這也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公路冒險,極限運動,對他們來說,活得精彩刺激,才不虛此生。


P.S. 停更兩週,好好休息

...

卡住了



邁向夢想的路上,大家是會且戰且走,還是先思考了所有的事情之後才行動?大部分的建議都是「做了再說」,畢竟走了才知道路會帶著你前往何處,沒有嘗試過的事,再怎麼事前思考,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有時想太多反而會讓人一事無成。預想的情況不只可能和現實有落差,還非常不全面,這當然也很正常,因為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


最近一直想著要開自己的英文課,一開始找不到合適的空間,後來試著辦免費體驗課因為只吸引到一個人報名,而開不成。最近想著再試第二次,又是乏人問津,還不容易有人加入官方帳號,卻傳些奇怪的訊息,把我嚇的不輕,不得不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會員加入黑名單。這件事也是我當初要開實體課時,沒想過的問題。我和一對一的成人學生,都像朋友一般交流著,所以覺得教成人就好像多了很多朋友,我們可以分享彼此的生活的點滴。再加上面對面上課,可以做很多互動練習,實體課比線上課更可以幫助學生專注,因為來到教室就是要學習,沒有一堆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干擾,成年人有時也需要一個除了公司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間。另外,每個人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已經太多了,有個可以暫時離開這裏的原因也很好。


因此即便週遭的人都建議我要開線上課,我還是決定要走實體課程,但我卻沒想過,並不是每個來上課的人都一定懷抱著善意,有時候我根本無法知道對方是怎麼樣的人。這讓我回想起之前被男學生跟蹤的經驗,雖然是團班課程,但當他在課堂上盯著我看,我就很害怕。我真的很擔心再收到這樣的學生,但目前為止我也還想不到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同樣的狀況再次發生。本來招不到生,已經很沮喪,現在更是覺得心情低落。


創業想要成功,必須要有一定的群眾喜歡你的服務和產品,甚至也要喜歡你這個人,但一定也會有人討厭你,不認同你,奇奇怪怪的事都有可能會發生。這些全都必須列入考慮範圍內,我覺得自己思考的或許不夠周全。現階段就這樣卡住了,也沒進一步的想法,現在處於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覺得煩的階段,看來我需要休息了⋯⋯


...

《火星紀事》-雷·布萊伯利

 


雷·布萊伯利的科幻小說《火星紀事》,描述地球人的火星探險、開拓、殖民過程,以及地球人給火星帶來巨大的改變。小說是由一篇篇標註年月的類日誌組成,可視為單獨故事,串連起來為整個龐大的登火星歷程,顯示了不同面向和觀點。沒有特定的主角,延續的只有時間,每個登場的人物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過客。作者的文字時而詼諧,時而諷刺,卻又會讓人深思反省,《火星紀事》不太像一本冒險小說,它是預言,也是歷史的重蹈。



*以下介紹有雷


地球人成功搭乘火箭抵達火星,第一次被火星人當成不速之客給槍殺,第二次被當成瘋子給關了起來,第三次被火星人用心理幻象迷惑,全員喪生,然而也是這次,地球人把水痘帶到了火星,使得火星人近乎滅絕,整個火星成了廢墟,文明消失。地球人認為他們的抵達該被火星人大肆讚揚,火星人應該熱烈歡迎地球人的到來,這不過是地球人的驕傲自大。地球人把在地球的惡習和破壞全都帶到了火星,根據利益考量,自私貪婪的態度,把火星變成殖民地,隨意瓜分土地,侵占財產,僅剩的火星人反而成了少數外人。


第四次的探險者之一史班德想殺死同伴,試圖保存火星人遺留下的文明,他認為火星文明的美好不容許地球人的褻瀆和污染。可是他無法阻止野心和貪婪,也無法抵擋一架又一架的火箭降落在火星。史班德提到,我們沒有在埃及神廟中間開熱狗攤是因為沒有商業利益,後來地球人也的確在火星賣起熱狗,只因商機無限。火星上的一切有它們本來的名字和樣貌,地球人把它改名變型,只為了使它適應我們,我們擅長營造出一個只有人類,而沒有其它物種的環境。


抱著殖民主義心態的地球人,把所有和自己不相同的都視為他者,是種次等的存在,需要加以馴化的對象。以主人的態度自居,認為自己已經給予對方良好的待遇,對方要心存感激。就像小說裡地球白人對待地球黑人的態度,白人認為黑人的處境已經改善,有什麼好不滿的,何必要離開他們,搬到火星。這種以上對下,以主人的威權來支配他者的心態,也對應在地球人和火星的關係上。地球人占領了火星,把一切都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及財產,可以任意支配。從沒想過外來者理應對當地居民、文化和生活方式表示尊重,而非抱著自己最優秀的心態來統治一切。


後來地球人又紛紛回到地球,留下滿目瘡夷的火星,就像蝗蟲入侵後的結果。之後地球還是發生了戰爭,地球人不只毀了火星,也毀了自己的家園。就如同史班德所說的:「我們地球人有種專長,就是把又大又美的東西給破壞掉。」小說結局,是降落在火星的最後一架火箭爆炸,之後的幾百年不會再有星際旅行。倖存的一家地球人望著火星運河反映出的倒影,看到了火星人。我想這是在暗示這家地球人的身分認同轉變,因為地球已毀,所以現在火星成了他們的家,他們就是新一代的火星人,而他們將會以自己的方式重建這塊土地。


*相關閱讀:《華氏451度》-雷·布萊伯利

...

交朋友



對一個內向的人來說,交朋友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求學階段,因為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同學相處,維持友誼相對而言容易許多,上課時在一起,補習也在一起,常見面,友情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深厚。對於友誼,我一直都是採取被動的態度,很少主動邀約認識的人去做些什麼,可能是因為和自己相處比較舒服,也可能是和另一半在一起比較自在,所以認識的人,永遠就只停留在認識的階段,很難在向前發展。在同一間公司已經待了快20年,然而和同事的關係,就還是同事而已,有時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再怎麼慢熟,十幾年的歲月都無法加溫,這其中應該有什麼問題。


首先應該就是自己的態度,建立任何關係都需要積極,積極約見面,積極保持連繫,一年僅僅一、兩次的聚餐,是不太可能變好朋友的。為朋友空出時間,在他們需要時,陪伴在一旁,「人在場」,是最基本的要件。可是對有工作又有家庭的人來說,能分給朋友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所以反而更要事先計劃,安排好行程,大家都知道如果說改天再約,通常都不會有約成的一天。當然人在,心也要在,若是好不容易才見到面,但卻分心在看手機,回訊息,甚至講電話,那這樣就很難保障有品質的交流了。


另外從小在和人相處時,我就有個壞習慣,喜歡把不滿情緒藏在心裡,為了避免衝突,而不把話說開,然後自己選擇默默的從這段關係抽離,不再繼續付出。我甚至覺得自己有「關係潔癖」,只要對方的表現踩了我的線,就不想再和他們當朋友,就差沒說出,要和他們切八段這樣的話(嗯,小學時應該說過)。問題是我是個很敏感的人,所以那條線或許有點太細了。況且沒表明自己在意的界線,沒和對方溝通,即使是再親近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我的想法。現在的我知道不高興時,並非只有吵架或冷戰不理人兩種選項,應該是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不是要怪罪或指責,而是把為什麼自己會覺得難過或生氣的原因,講出來,讓對方可以明白。不是破口大罵,也不是假裝沒關係,不要讓自己在意的關係陷入這樣兩難的陷阱。


然後就是害怕被拒絕,萬一提出邀約被拒絕不就很丟臉,萬一對方不想和我當朋友不就很尷尬,還有萬一沒話講,冷場怎麼辦?總之內心上演了很多小劇場。不過研究發現,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低估了自己被喜歡的程度,我們覺得主動打招呼或問好,別人會認為我們很奇怪,甚至反感,然而只要沒有惡意,大部分的人並不討厭和別人互動或建立友誼。所以下次就和便利商店的店員說聲早安,看看會不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老實說有時候,我會覺得交朋友很麻煩,可想而知除了另一半和家人,我幾乎沒有可以交心的人。其實我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有書當我的朋友,況且我也不喜歡社交活動(怎麼聽起來很像沒人氣的藉口)。但今年暑假期間,有好幾次和同事們去吃飯,然後發現原來有一群可以說笑的朋友,是一件那麼有趣的事,和他們來往的過程中也發掘到自己的不同面。更不用說,在生病或是遇到困難時,有人在一旁支持的感覺,真的會讓人覺得身心的重擔減輕很多。


伴侶、家人是兩股力量,若是有了朋友,那我們在跌倒時,就多了一雙手拉我們一把。朋友的存在也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多彩,好比有人會介紹你釣魚的樂趣,有人擅長登山,有人喜歡文學和藝術⋯⋯每次的交流都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另外,在伴侶和家人面前,我們可能有當妻子和丈夫的責任,有當兒女和家長的責任,或許只有在朋友面前,我們可以暫時不用是誰的誰,讓那個不同於日常生活的分人也出來活動活動,這樣有助於身心平衡。現在就拿起手機打給那好久沒見的朋友,說不定他/她也正好想到你呢。


...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埃里希·佛洛姆


埃里希·佛洛姆的《聆聽的藝術》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演講錄音整理,在此他討論了良性與惡性精神官能症的區別,並指出有利於治療的因素。第二部分整理自佛洛姆和蘭迪斯為美國心理學學生開的討論課文稿,幫助讀者瞭解精神分析的各個面向。


書名《聆聽的藝術》指的是精神分析師如何聆聽病患的技術,而非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溝通技巧。雖然本書重點是精神分析,但其實一般人也可藉由這些知識來增加自我理解,並且因此懂得如何維持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儘管內容有些專業學術,但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Part 1 分析治療中導致病患改變的因素

1.佛洛姆大致認同佛洛依德所說的,精神分析是一種能揭開一個人無意識層面的廠方法,在揭開的過程中,使病患的潛意識浮出水面,當事人有機會因此恢復健康。


然而佛洛姆認為主要的問題不在於佛洛依德所指的,自我與激情的鬥爭,而在於良性/激情(對所有生命和對世界的愛)和惡性/激情(對死亡、破壞性和無生命事物的興趣)的鬥爭。所以要治癒病患,必須使他們感受到理性和非理性部分的衝突,而非僅是強化自我本能。


2.良性和惡性精神官能症的區別,在於前者的性格核心結構未受到破壞,而後者有極端戀屍、自戀及母親固著症狀,必須減少這些症狀,發展他們對生命的興趣。


3.有利於治療的體質因素和其他因素

*病患愛生命的程度

*病患是否真的受罪到極點,因為除非他們覺察到內心的極大痛苦,他們不會有足夠的動力付出努力

*要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認真投入治療,積極參與,真心想痊癒

*擁有能區分真實和非真實的能力


Part 2 精神分析治療面面觀

4.什麼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一種治療法,也是一種供人自我理解的工具。

*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為人格帶來精神層面的轉換。

*透過改革意識而為人帶來較好的生活行動。

*深入了解病患的無意識歷程。


佛洛姆強調只知道「為什麼我是這個樣子」,或是誰/什麼事/什麼環境把我變成這樣子,是不夠的,我們也必須問自己:「是否做過什麼努力,好讓自己不去屈服於這些影響」,關鍵不是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現在能做些什麼。不是只做小改變,因為我們的自身系統傾向維持現狀,系統會吞噬小改變,必須對人格系統進行根本且全方位的改造,那包括:思想、行動和情感。


5.分析治療痊癒的前提

*病人要有責任感、參與感和自豪感,付出努力,精神分析不是去找治療師聊天,而是要積極投入,下決心做出改變。

*不要只想輕鬆享受,為了讓生活充分發展,必須持續練習、從事那些對我們而言有難度卻很重要的事物。

*要主觀地去感覺和體驗,擁有不帶任何目的,非現實主義的方式來看待事物。

*不要讓渡自己的自由,不要輕易妥協,「我們越是能夠抵抗壓力,越是堅持我們想做的事,我們就越自由。」


6.引發治療效果的因素

1)當一個人看出自己内心的真正衝突時,伴隨而來的自由感增加

要看見真正的問題,而非處理無解的虛構難題,這樣雖然可能無法成功,但至少可以設法做些什麼,這會給人帶來自由、能量和信心。


2)在擺脫壓抑和阻抗的束縛之後,心靈能量的增加

若不再需要花費能量去壓抑,被釋出的能量就可以自由運用。


3)䆁放出追求健康的天性

若是除去存在於自身的障礙,接觸到內心真正的想法,追求健康的天性就能運作


7.如何展開治療關係

*採取人本主義,向全部的(不管好壞)人類經驗抱持開放心態。不只是研究病患的行為,還要把他們當成有動機有難題的人。


8.精神分析過程的功能和方法

1)喚起無意識的能量並展現替代選項

*患者要能辨認出生命中決定性的時刻,在必要時可以說出「我不要」。

*分析師要明確指出真正的替代選項,別讓患者陷在不可能的解決方法中。


2)性慾的昇華·滿足和禁慾

*禁慾的能力是進一步治療和得到救贖的前提

*若干程度的改變行為,同時對改變行為的經驗進行分析


3)辨識阻抗

*人有兩種傾向,一是向前邁進,另一是往後退縮,後者使人害怕新事物,害怕自由和冒險。這種害怕及不確定的心理會表現為「阻抗」,阻止我們前進。

*常見的阻抗:感覺情況改善,實際上是種不願徹底解問題的妥協。


4)移情,反移情和真實關係

*移情:一個人需要他人幫他負責任,只要一個人沒有成為完全的人,沒有充分獨立,就會去尋找有權力的人來崇拜,把他們當成偶像,為了克服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和害怕。

*反移情是分析師對病患的非理性態度包括:害怕病患,想要得到他們的讚美或愛。

*治療關係應該是兩方面都需要充分意識到對方是什麼人。


5)關於分析夢境的一些提醒

需大量經驗和同理心,以及非常敏感


9.克莉絲汀:從一則個案史論治癒方法

*指出病人説話的方式可能是在把事物從已經存在的經驗裡推開。譬如:

「我有一個問題」:用財產關係來描述一種心靈狀態的掩飾之詞,好讓自己不用去體驗內心真正的感受。

「看來我做不來」:而非說「我感覺我做不來」,前者是為了卸去責任。

*每個病患的秘密都是:需要感情,被保護和讚美,有人教導和指引,有人給予溫暖。

*要有健康的懷疑心態,能區別何者為真實。

*要知道人生為何,可以用人生來做些什麼。

*一個人想要成長就必須拿出勇氣和願意承受痛苦,問題的癥結在於一個人是敢於反抗,還是寧願投降,以及隱藏這種投降。

*明知怎麼做最好,卻不去做。


10.治療現代的性格精神官能症的特殊方法

1)改變自己的行為

*透過體驗感受來刺激自己並激發新發現


2)培養對世界的興趣

停止對自己過分感興趣,以有創造性和對一切感興趣的方式和世界發生聯繫,才可以腳踏實地生活。用各種方式去享受人生,讓自己的心靈變得豐富。要建立人生的概念、方向感、價值觀和信念。


3)學習批判地思考

批判性思考是對抗人生各種危險的武器和防禦工事,讓人不會受到各種影響力、暗示、錯誤和謊言擺布。


4)認識你自己和覺察自己的無意識

要醒覺,清醒地活著,要穿透生命表層到達生命根部。培養興趣和具備勇氣去實際體驗。


5)覺察自己的身體

取得與身體更大的和諧和重構自己的身體經驗。一個人的內在有多自由,身體也會有多自由。我們的體格是內在生活的表達,也是我們是何許人的象徵。


6)聚精會神與冥想

學習專心致志,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事專心致志。


7)發現自己的自戀

自戀者以自己的主觀經驗為真實,他缺乏安全感。他的話不是經過思考和判斷。


8)分析自己

自我分析就是一輩子不斷地積極覺察自己,以求覺察自己的無意識動機、自己心靈中一切重要的事情、自己的目標、自己的矛盾和不一致。每天花半小時去感受昨天發生的事情,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能慢慢學會發生很多事情。


11.精神分析的「技術」,或者聆聽的藝術

*聆聽者聚精會神,無旁騖,擺脫貪婪和焦慮

*擁有想像力,並且以充分具體的語言表達

*能夠代入他人的心靈,擁有同理心

*理解他人,代表向對方敞開懷抱和克服害怕失去自己的愛


*相關閱讀

《愛的藝術》


《存在的藝術》





...

再見,我的疼痛


最近讀了佛洛姆《聆聽的藝術》,書裡提到一些有益於精神分析治療的因素,讓我想了很多,也試圖自我分析一番。佛洛姆提到人有兩種傾向,一是向前邁進,另一是往後退縮。後者使人害怕新事物,逃避自由和冒險,這種害怕及不確定的心理會讓人畏縮不前。在前進和後退的拉扯下,我們一方面做出嘗試,但一方面又暗自慶幸事情沒有改變,這樣就可以繼續待在舒適圈。理智上知道應該要做些什麼,可是卻遲遲沒有行動,或者找了很多藉口,不然就敷衍了事。有很多事,我們其實都倒因為果,不是因為累,所以不運動,而是不想運動,所以覺得累,不是因為餓所以大吃,是因為想大吃,所以說自己餓。


從小到大我的腸胃一直都很敏感,常常會痛,尤其是緊張、焦慮或是生活中出現很多變動時更嚴重。做過檢查,並没有什麼異常之處,所以我知道這是心理影響生理導致的不舒服。可是若是每一件事都有它的目的性,不會沒來由的存在,那麼疼痛是否也是為了滿足某些目的?我的疼痛是否被我當成是逃避某些挑戰的手段,好讓自己可以繼續待在舒適圈裡?疼痛或許是退縮力量在展現,畢竟疼痛在身體上的表現就是種畏縮樣,痛的腰無法挺直,肩膀也縮在一起。


我其實不想嘗試新事物,不想接受挑戰,也不想扛起更多的責任,所以肚子就痛了,於是我就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不去做這些事,這樣我對心裡那股向前邁進的力量也算有交待。我不會說自己的疼痛是假的,畢竟我都痛到要看醫生的程度,但會不會就是因為疼痛有用,然後我的身體就一直無意識地使用這種逃避的方式?也就是身體被制約了。可是漸漸地,這種「有用」的疼痛卻漫延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擴散到每個層面,為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這就好像大腦再也區分不出,什麼時候是可以用疼痛來當作應對策略,以減輕不愉快情緒或面對困難處境,而什麼時候不行,於是就三不五時都在痛。


佛洛姆說為了要痊癒,病患首先要真的覺得「受夠了!」,被各種生理或心理的症狀折磨到再也無法忍受,才有可能下定決心做出改變。因為要痊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需下很多苦功,付出很多努力,若不是極大的痛苦,或許就抱著繼續忍耐的態度,一直這樣過日子。除了「受夠了」,還要能去想像「可能的未來」,也就是運用「如果⋯⋯」的力量。如果我肚子不會痛,那麼我就可以更常出遊,不用擔心去到一個沒有廁所的地方,也不會因為怕肚子痛而不敢吃東西,可以放心的享用美食。更重要的是,如果肚子不會痛,我會有多自由,身心會感到多麼的輕鬆。


佛洛姆認為很多人把「要怎樣,要怎樣」掛在嘴邊,其實都只是說說而已,畢竟他們都這樣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更久,也沒有拿出行動。生病並不是只要看醫生就會好,而是要遵從醫囑,做到能讓身體好起來的一切事情,去做心理諮商,也不是去聊聊天,然後吃藥就行,而是要付起責任讓自己健康起來。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樣很嚴格,但佛洛姆強調,精神分析師的職責不是要讓病患感到愉悅,因為這樣並不能讓他們痊癒,而是要讓他們認清現實,瞭解問題的嚴重性,使真正的衝突浮現,病患才能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那一天,我和自己的疼痛對話,我告訴它,我不再需要你的服務,如果我有不想做的事情,我會勇敢說不,所以我不需要把你當成逃避的手段。這個世界有許多新奇好玩的事,許多有趣的地方,我想去嘗試,去走走看看,雖然會不安,但那不代表危險,所以你不用為了保護我而把我留在舒適圈。謝謝你為了免於我受傷而存在,但可以了,我現在可以照顧好我自己,所以你可以離開了。再見了我的疼痛,從今以後,我會努力當一個自由的人。

...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蓋瑞·凱勒和傑伊·巴帕森



蓋瑞·凱勒和傑伊·巴帕森合著的《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強調要在人生各方面獲得成功,不是同時做很多事,而是找到那件最該做的事,並且集中心力將它做好。在「一件事」的基礎上,不斷改善做事的方法和策略,完成一件正確的事再累加下一件正確的事,建立系統,使它產生骨牌效應,推倒重重難關。書中除了說明專注的重要性,還教導我們如何避開有關成功的迷失,學會化繁為簡,並且䆁放內在潛能。


找出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管是工作、財務、家庭、人際關係或是身心健康,舉凡生活中的各種層面,作者都鼓勵我們要去思考「做了哪一件事之後,其他每件事就會變得比較簡單,甚至就不必做其他事」。專注在一個目標上,從小處著手,只盯著一件事,才不致於分散資源和力量。做好最重要的那件事,才是成功的關鍵,找出我們的第一張骨牌,讓它發揮作用,推倒更多更大的骨牌。


關於成功的六個迷思

1.每件事都重要?

並非每件事都同樣重要,優先處理的事項愈多,代表著那些都不是優先的事,「第一順位」就應該只有一個。在一天開始前,靜下心想,哪一件事最重要,以它為中心,來引導一天的行程。根據80/20法則,大多數的(80%)的成果,是因為少數的(20%)的成因或投入而產生的」,正確的努力比多而無當的付出有成效。


2.同時多工比較快?

看似多工,其實只是在不同任務間快速切換,然而注意力來回轉換,錯誤率會增加,成果也會受到影響。注意力每被打斷一次,就必須花更多時間才能再進入專注狀態。


3.嚴以律己就能成功?

看起來「自律」的人,其實是建立良好習慣的人。當正面習慣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就無需動用自制力,因為那會成為例行作業,時間到了,我們就會自動自發完成。


4.意志力總是源源不絕?

意志力的供給是有限的,要把它留給最重要的那件事,要抓準時機,做正確的事。避免那些會消耗意志力的事情好比:抗拒誘惑、應付恐懼、壓抑情緒和衝動、展現新行為,引人注意等⋯⋯基本上就是會「考驗」心性,必須忍耐克制的事。


5.致力於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要做到平衡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投入在「最重要的事」上面時,其它部分難免會出現混亂,但是我們可以盡力做到不要讓這種失衡狀況持續太久。


6.眼高就是壞?

不要局限自己,想大事,並且拿出相對的行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各種可能性。


化繁為簡

要問對問題,聚焦在正確的問題上,它能幫助我們規劃正確的路徑。找到該做的那件事後,就要安排時間做這件事,養成習慣,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專注,並且尋求能幫助自己完成這件事的人和環境。將「過程視覺化」有助於將大目標化整為零,將目標分解成可拿出行動的步驟。依想達成的目標回推,找出現在該做的事情為何。


䆁出你的內在潛能

1.要有目的地活著,將意義和目的與日常生活結合。

2.依據第一要務來行動,依想達成的目標回推,找出現在該做的事情為何。

3.管理生產力,不讓不重要的事佔用時間和精力。

4.抱著想要「精通一件事」的思考模式,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持續尋找做這件事的最佳方式,負起責任,做好能做的每一件事,以實現你的「一件事」。

5.要將一開始的雄心壯志,變成目標導向:聚焦、模式、系統、突破。

6.小心生產力的四個小偷:無力說「不」、害怕混亂、不良的健康習慣、環境不支持你的目標。

...

數量多焦慮


我是一個只要資訊多就會感到焦慮的人,腦袋沒有辦法同時處理一大堆訊息量,會有種被淹沒感。我的電子郵件一天不會超過二十封來信,大部分都是不用閱讀的廣告信件,line的訊息也是,常常一整天都靜悄悄。我喜歡安靜,喜歡一整天能夠依照自己預先安排好的行程前進,突如其來的郵件、訊息、資訊太過煩雜,總是會打斷生活的節奏和流暢度。我努力說「不」,為了能照自己的步調過日子,而非讓他人的需求來決定我怎麼度過一天。


有些人邊走路會邊滑手機,我在想他們是不是在忙著回覆line那顯示999+的未讀訊息,又或者在看YouTube 那些即便花80年也看不完的影片,還是IG、抖音或是小紅書?連我那二年級的姨甥子,一拿到iPad 就停不下來,小小年紀的他可能也患有錯失恐懼症。一想到那些海量的資訊,就讓我焦慮,有這麼多可讀的、可知道的、可聽的、可學的,就怕錯過最精采和最熱門的新聞或是最重要的訊息。


這一陣子,因為收了一個新學生,我又陷入了備課焦慮中,想要為學生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教材,到處在網路上還有紙本教材中尋覓。不像以前我那個年代學英文,老師就是一本課本從頭唸到尾。那時是資源不足,要什麼沒什麼,現在是資源爆炸,就怕遺落掉那些最好的內容,所以常常備好課之後,一發現更有趣或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教材,就整個打掉重建。這樣的過程來回幾次,就把我折磨的壓力爆發。


其實不只在教學時,我會陷入「完美」教案的迷思,我自己在進修英文時也是如此,想要找到最有效、最有益的學習方式和內容,一下想聽podcasts ,一下子想看YouTube ,等一下又想去讀英文書⋯⋯。我早就知道選項太多不總是件好事,最近又真切感受到了它的缺點,你老是會陷在擔心選定的選項不夠好的焦慮中。有時甚至因為做不了選擇,最後什麼都沒做。


所以我不看小紅書和抖音,並且限制自己資訊來源的數量和接受時間,因為我自知承受不住排山倒海的資訊量,哪怕東西再多再好,吸收不了,對我而言就沒有幫助,些許的限制反而帶來了心理的自由。我要時時提醒自己,有可獲得的資訊,不代表它們是「應該」被輸入腦袋的資訊,這就像去吃buffet ,即使有那麼食物,我們也不用把自己吃到撐,甚至吃到噁心。八分飽就好,應該也適用在大腦的資訊攝取量。畢竟和家人及朋友吃飯時,我想看的是他們的臉而非手機螢幕,走路的時候我想感受的是另一半手心傳來的溫暖,而非手機的冰冷,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活在資訊焦慮中,不想讓自己的心再也無法專注在享受當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