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製罐街》-史坦貝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小說《製罐街》,在2019年被BBC評選為「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小說描述一條位於加州蒙特利專門製造沙丁魚罐頭的街,作者創造出一幅充滿荒謬、娛樂性、哲學性和人性的浮世繪,一個自給自足的一方天地。內容著重在美國1930年代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


生活在製罐街的居民們大部分都很貧窮,他們住在廢棄的鍋爐、倉庫,甚至是生鏽的管子裡,日子雖苦,可是卻不影響他們享受生活,大家總是會發揮創意,想方設法地讓日子沒有那麼難以忍受。


史坦貝克把每個小人物都描寫的極有個人特質,像是開雜貨店的李中,總是站在雪茄櫃後方,胖胖的手指敲打著算盤,他總是可以在亂七八糟的店裡,變出顧客要的東西。還有麥克最喜歡用他的口才去騙吃騙喝,他和他的一群哥們住在「廉宿宮殿」裡,他們都極其疼愛一起養的狗。正派經營妓院的朵拉,捐款最多;住在鍋爐裡的馬洛伊夫婦,出租大管子供人睡覺。很愛船,卻害怕大海的藝術家亨利;還有喜歡派對的瑪麗,她要用她的喜悅保護丈夫遠離沮喪和絕望。而「博士」是這條街的中心,他的同情心不分對象,他認真傾聽每個人說的話,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大家都想要回報博士的良善。故事的主軸就是所有人要幫博士舉辦一場派對,在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意外和荒腔走板的事件⋯⋯


讀完小說,你會被裡面人物的堅韌的生命力感動,日子丟給他們什麼,他們就接受什麼,在厄運肆虐時,大家靜靜地努力咬緊牙,互相幫助,等待邪惡的牆出現裂縫,希望得以顯現。李中會讓人欠債,在流感大流行的時候,博士在病人間奔波忙碌,朵拉則集結她的小姐組成服務隊陪伴生病的家庭,他們的團結互助總能戰勝逆境。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們不怎麼怨天尤人,沒錢也能怡然自得,「他們活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好。其他人為了野心、貪心和擔心而廝殺時,他們活得輕鬆愜意。我們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全是病人,腸胃不好,靈魂也病了⋯⋯但他們卻很健康,而且莫名地純淨。」


作者強調當好人不是有錢或沒錢的問題,這跟餓肚子沒關係,有些人是出於自願,而出賣靈魂,只為了能得到全世界,那是被慾望控制的自願邪惡。作者利用博士說出他的想法:「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們欣賞的人類特質,例如仁慈、慷慨、坦承、誠實、體貼和感情,在我們的體制裡,這些特質都跟失敗綁在一起。而我們厭惡的特質,像是嚴厲、貪婪、貪得無厭、刻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啦,都是成功的特質。我們人類啊,欣賞第一種特質,愛的卻是第二種特質的產物。」所以儘管製罐街骯髒惡臭,住在這的都是一些妓女、皮條客、賭徒、混蛋和窮光蛋,但讀者們一定會喜歡這群努力靠著自己雙手和街頭智慧生存下來的人,因為只要看進他們的心,你也可以說他們是一群「聖徒、天使、殉道者和神聖者」。

...

健康檢查


前幾天也太像夏天了,春天怎麼就消失了?雖然天氣又變冷,不過那也是因為鋒面和冷氣團的關係,難道沒有它們,就只剩下溫暖到異常的三月嗎?心不甘情不願地換上了短T,我不喜歡在還沒十二月的時候穿外套,或在端午節前把厚棉被收起來,那會使我有種被天氣打敗的感覺,但極端的氣候變遷,也只能把不服輸的想法放在一旁。


這一、二個星期又到了每年健康檢查的時間,除了一些基本項目,有家族病史的部分也要固定回診追蹤。今年還幫另一半也安排了無痛大腸鏡檢查,身為外食族,即便還沒到建議檢查的年齡,還是乖乖自費檢查,還好結果都顯示正常。抽血的時候,血一直沒辦法順暢地流出來,護理師拚命地壓著我的血管,血還是很少,好像是因為血壓太低的關係,但是往年也是同樣的血壓值,卻沒有這個問題,三管血抽了好久,旁邊的人都換了好幾輪,好不容易結束,護理師比我更加鬆了口氣。在量腰圍時,必須用手比出肚臍的位置,把手伸進上衣後,被糾正說,只要在衣服外面比就行了。每次去醫院都覺得,它是時間的黑洞,二、三個小時就這麼過去,回家後都有種精疲力盡的疲憊,不過至少當下就能知道結果,那些無法立即得知答案的檢驗,總會讓人擔心受怕好幾個禮拜。檢查沒事,就好像又獲得能好好活著的允許,心情也振奮起來。


檢查的數值有些令我皺眉頭的地方,最討厭的就是體脂上升骨骼肌下降,還有骨密度也下降了,但超音波檢查沒什麼異狀,也就安心許多。之後就開心地和另一半去吃吃喝喝,把那些不滿的數字通通拋在腦後,禁食之後的第一餐真是人間美味。順道去光華商場走走,意外發現了投幣式的KTV,想唱歌的心蠢蠢欲動,拉了另一半進去。一首30元,15分鐘90元,本來以為15分鐘的收費方式比較划算,但實際上光點歌就花了不少時間,結果一樣只唱了三首,另一半都不怎麼唱,只負責幫我投幣,真不好意思。


腳底刺麻和突然的疼痛感已經持續了三個月,都沒辦法隨心所欲走路,散步的習慣也停了,平時跳的有氧運動也受到了限制。一開始醫生說可能是因為我去日本旅行時,讓雙腳太過疲累而造成,後來又說可能是我太過焦慮敏感,所以腳好不了⋯⋯當然會焦慮,畢竟腳一直沒有恢復正常啊,再加上因為不能盡情運動,害我體脂上升,變得更加焦慮,這已經是種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有時候,我覺得身體好像想告訴我很多事,但我都解讀不出來,有時候,她會痛起來,在我盲目的心眼下,無法理解背後的原因,這也會讓我感到沮喪。就好像面對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只會一直哭,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麼,真的很為難,這樣想著想不就又要焦慮了嗎⋯⋯既然疼痛突然而來,希望有一天睡醒它也會突然消失。


最後,提醒大家也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喔,祝大家都能健康。


P.S. 因為肚子太餓,就忘我地吃了起來,等想到要拍照時,就只剩這些了😅


...

《獨裁者聯盟》-安愛波邦


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所寫的《獨裁者聯盟》,敘述獨裁者們如何互相合作,穩固彼此自己的政權和盜賊統治。他們組成集團對抗民主自由的體制,試圖改變世界的秩序。獨裁聯盟藉由提供其成員金錢、武器、軍力和監控技術,幫助彼此繞過國際的制裁,他們共同建立媒體社群網絡散播假消息,以便控制論述,還會交流統治手段,消滅任何反對派。作者強調所有相信民主自由、人權、相信法治和司法獨立的人民都應該理解這個聯盟,因為我們要對抗的從來就不只是一個獨裁者,而是一群因自己貪婪的私慾而串連在一起的結合體。


俄羅斯、中國、白俄羅斯、北韓、伊朗、委內瑞拉等獨裁政府因共同的利益以及緊握權力的貪念結合。以烏俄戰爭為例,白俄羅斯允許俄羅斯,在其領土上部署軍隊和武器來攻擊烏克蘭,中國表態支持俄國,伊朗提供了無人機,北韓也提供了飛彈⋯⋯。國際間的制裁對獨裁者聯盟起不了作用,因為他們有盟友們的支持,好比委內瑞拉仍可從俄羅斯獲得貸款,白俄羅斯的不公正總統大選也被俄羅斯派出的記者宣傳,中國的監控科技不只用在新疆,也出現在委內瑞拉。他們是一群反對透明度、問責制、言論和新聞自由的統治者,不在乎自己國家經濟崩潰、人民貧困、腐敗和暴力氾濫,也不在乎國際評論,只要能繼續掌權,繼續累積財富和權勢。


*獨裁者聯盟常使用的統治手段整理如下:

1.盜賊統治,竊取國家資產,以累積私人財富

利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作的方式,置若罔聞的西方監管機構,他們洗錢、將財產移轉至避稅天堂,成立上市公司吸金。整個政府都像是犯罪集團,每個公務員都可能盜竊,獨裁者甚至鼓勵手下去搶奪,因為貪官比清官容易控制及收買,每個人都是共犯結構的一員。


例子:普丁在擔任聖彼得堡副市長時,簽發許多原料出口的許可證,把貨款轉入他的朋友和同僚名下,這樣即便被發現,也能撇清責任。另外俄羅斯首富霍多科夫斯基遭判刑入獄,其石油公司被普丁政府的俄羅斯石油公司併吞。


2.散播自製媒體內容,隨時監控人民的網路使用,來控制論述

獨裁者不只要消滅反對者,還要將反對的思想連根拔起。他們擁有自己的社群平台、媒體和記者,大量生產扭曲和不實的訊息,旨在打擊民主和自由的言論,改變世界各地的輿論。


例子:「中國防火長城」,是一套精密的封鎖和過濾機制,防止網路使用者看到特定內容和字詞。中國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會禁止任何被認定為「危害國家安全、洩漏國家機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和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內容,也就任何會影響獨裁政權的內容。


3.改變制度和各種字彙的意涵

獨裁者聯盟要讓國際組織不再使用人權或民主等用詞。他們用「合作共贏」、「相互尊重」、「多極化」等字彙,要民主陣營不要插手他們的國內事務,要「尊重」他們的統治方式,把重點放在經濟利益上「合作共贏」。


例子:普丁所定義的「主權」是:對內虐待國民、對外侵略他國的權利,而且只有極少數大國才享有主權。所以當伊朗和中國在鎮壓示威民眾時會高喊「主權」,讀者也不用感到意外。


4.威嚇、壓制和暗殺異議人士

他們會誣衊醜化,威脅示威領袖和他們的家人及朋友,讓有影響力的流亡人士消失。獨裁者將他們塑造成因自己利益而受民主陣營操控的判國者,不實指控他們勾結外國勢力。獨裁者不相信會有人因為民主和愛國而願意將自己置於危險,這些反對派一定是受到操縱。藉著對特定目標動用暴力,就能使一般民眾產生恐懼。獨裁者要人民變得被政治無感,對獨裁統治感到無力反抗,要他們的人民活在無知被動消極的狀態,好讓他們的政權能持續維持。


例子:中國自由記者孫林在家中被中國警察毆打後喪命。普丁政權的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兩次中毒,後來死於流放地監獄。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