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誰說你是「魯蛇」?


那天你因為沒有車子、沒有房子、也沒有高薪而感到洩氣,甚至覺得自己是個「魯蛇」,懷疑自己一路走來的決定,否定過去的自己。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想不到最近在讀的<<真實烏托邦>>給了我答案。我希望你能有勇氣堅持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而不是照著他人的價值觀,來塑造自己。

<<真實烏托邦>>這本書裡面有一章是在說明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如何違背基進民主平等主義的規範性理想。因為資本主義的兩大特色:私有制及自由市場而衍生了許多問題,作者Eric Olin Wright 提出了共十一項批判,其中的,資本主義阻礙了讓人類廣泛蓬勃發展的條件普及化,和資本主義商品化威脅了廣被推崇的重要價值觀,使我對於一般社會大眾關於「成功者」、「生命的贏家」或「人生勝利組」的定義,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資本主義阻礙了讓人類廣泛蓬勃發展的條件普及化
每個廠商為了獲得最大的利潤,全都卯足全力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贏得最後的勝利。所有的成效都是以「經濟回饋」來𧗾量,而在這種具毀滅性的競爭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輸家,沒有人不曾嚐過輸的滋味。「競爭也促成了一種成就文化,僅依照人們彼此的相對位置來給予評價。成就不是實現個人的潛能,而是比他人好,贏得勝利。」(p95)「贏者全拿」式競爭,影響了個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判定成就的標準就只是金錢,要想贏就只能踩在別人身上往前走去,有沒有發揮潛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不會賺錢。這樣的標準怎麼可能不讓人喪氣?一位養兒育女的家庭主婦因為沒有任何收入,她的付出就被貶低,一位作家因為寫不出暢銷書,他的才華就被忽略,任何你喜歡做的事,你做得好的事只要沒有經濟價值,或是沒有辦法被商品化拿來獲取利潤,就不會被稱為是成就,你就只能被貼上「魯蛇」的標籤。

...

停電


「我來到森林,因為我希望謹慎地生活,我希望活得深刻,僅面對生活的基本事實,看看是否能夠學到生活的教誨,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才發覺自己沒有好好活過。我不希望過著不是生活的生活,活著是這麼的珍貴,⋯⋯我要吸取生命所有的精華,把不屬於生命的一切都驅除⋯⋯」-梭羅

不曉得八月十五日那天大家家裡有沒有停電?我家大約從晚上七點停到了八點,雖然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卻覺得非常的漫長,因為現在正值盛夏,天氣十分的炎熱,我只能盡量保持靜止不動的狀態,希望能涼一點。看著窗外有些地方還是亮的,感到些許的安慰,慶幸這個文明的社會沒有全部停擺。

最近剛好在重讀梭羅的《湖濱散記》,書中記載他在山林中獨居二年的日子,離開文明,追求簡單樸實的生活,和大自然和諧共處,以求心靈和精神層面的富足。長期處於科技的世界裡,連停電一小時都會哎哎叫的我,可能做不到像梭羅一樣,用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一間木屋,並且種田補魚,自給自足。太習慣文明所帶來的種種便利,只要想到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就夠讓我感到害怕了。但這幾天因為客廳冷氣機壞掉,也讓我發現到,其實我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要保持涼爽,一整天身體又熱又黏,到了晚上洗完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吹冷氣,幸福到都快飛起來,也特別好睡,為此我還深深地對我的冷氣表示感謝之情。我知道我是無法離開文明投向自然的懷抱了,我只能告訴自己其碼要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梭羅其實也不是要每個人離群索居,而是要人思考我們是否離棄了真實的生活。他所提倡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比較容易跟隨。

...

在一起孤獨-雪莉•特克


雪莉•特克的<<在一起孤獨>>雖然不是小說,讀起來卻一樣充滿了畫面、情節和張力。書中探究科技如何改變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親密關係的建立,藉著思索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思考人的本質,是一本集科技、心理學、哲學以及社會學的作品。

為什麼人們對科技發展的期待愈來愈高,對彼此的期望卻愈來愈低?當我們期待科技帶給我們永不斷線的連結,我們在各自的連線裝置裡尋覓關注和認同,卻在真實的世界中不知道該如何和人相處。當我們願意把陪伴、友情甚至是愛情全都交付給機器時,我們又會失去些什麼?

第一部 機器人時代:孤獨感,新的親密關係
雪莉•特克一方面從機器人的發展,另一方面從網路的連線,檢視科技如何重新劃分和定義了親密和孤獨之間的界線。書中提到許多設計用來陪伴和人類互動的科技產品,例如:菲比、乖寶貝、愛寶還有巴洛。作者把這些產品帶到學校和安養中心,觀察孩子和老人對它(他?)們的反應。這些受測者到最後都喜歡上它們,認為它們「夠像有生命」。人們覺得和機器人在一起很安心,它們會無條件的接受人類,而我們卻不需要付出所有,它們給予我們接受,這樣的關係既可靠又可預測,有所不滿的時候,只要關機重來就好,一切都能掌控。但若是和另一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就不免會有爭執和失望,也可能會受傷,和機器人相處的風險比較小。

...

五分鐘的時間


「緩慢的樂趣為什麼消失了?噢,從前那些閒晃的人都到哪兒去了?民歌裡那些遊手好閒的主人翁到哪兒去了?那些以日月星辰為家,從一個磨坊晃盪到另一個磨坊的漫遊者,他們到哪兒去了?他們和鄉間小路,和草原,和樹林裡的隙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嗎?有一句捷克諺語用了一個隱喻來定義這種悠閒的甜美感覺:他們凝望著上帝的窗口。凝望上帝窗口的人不會無聊;他們都很幸福。在我們的世界裡,悠閒成了無所事事,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無所事事的人是挫折的,是無聊的,他們永遠在沒事找事。」
                                                                                             <<緩慢>>-米蘭•昆德拉

「純粹的喧囂忙碌,創造不出什麼新鮮事,只是不斷複製、加速現有的事物。」
                                                                                            <<倦怠社會>>-韓炳哲

這星期有點忙碌,每天都要出門,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用來閱讀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會讓我變得有點煩躁。星期三的那天,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大熱天一直動來動去,汗流個不停,很討厭。有點被惹毛的我,賭氣坐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就那樣暫停五分鐘。

這五分鐘的時間讓我在連續的行程中,停下來,換氣。有時我覺得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一場停不住的賽跑,過程中只想閉起眼睛,全力衝刺到終點,忘了要呼吸。如果沒有在一天裡面,把工作從待辦事項中一項一項劃掉,心就不踏實,彷彿時間被蹉跎了。明明想掌控時間,到頭來卻被時間掌控,「生產力」、「效率」是腦海中關不掉的提示音,一天又一天,在快步調的節奏,一切變得印象模糊。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