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寫作課-Lesson four


2013.06.31
第二講:快
作業:比較查理曼大帝故事,各版本之間的不同之處
1.茱利•巴比•兜赫威利(Jules Barbey d'Aurevilley)
故事:一老年人對一少女的痴戀,死後不肯將她下葬(戀屍狂),主教發現魔戒,愛上主教(同性戀),最後魔戒被丟入康士坦斯湖,國王欣喜若狂地凝視著湖面,一切都消退,化成憂鬱的冥思。
特點:愛情或熱戀這兩個文詞將這一系列事件銜接起來建立起了連續性。魔戒使得敍述具有連貫性並搭建起合乎邏輯的因果關係。重點在於精簡和連續不斷的動感。平均分配每一個段落的比重,每一次都是一個重複的類似橋段。

2.斯巴士天亞羅•愛利蘇(Sebastiano Erizzo)
故事:與屍體共枕時,吐露出一段長達好幾頁篇幅的哀嘆,未提及對主教的愛戀。

3.佩脫拉克
故事:主教遵從來自上天的聲音,用手指在舌頭底下搜尋。省略康士坦斯湖,地點在艾司•拉•莎貝爾,交代建立皇宮和教堂緣起。
傳說:怡然使用著那泥水,嗅聞著其泥臭味道,彷彿那是香水。溫泉起源。細節強調死亡氣息。
特點:濃厚道德意味,豐富的情緒和細節描寫。欠缺速度(speed)

4.卡士頓•巴利斯(Gaston Paris):中古日耳曼傳說
故事:女子為妻子以魔戒確保國王的忠貞;她是仙女因為戒指被取走而死;生命旺盛的女人因戒指被取走而成為一具死屍。
特點:缺少事件連鎖關係。

結論:作者比較喜歡扼要的平鋪方式,一切都交給想像,事件接二連三發生的速度,傳達了一種無可逃遁之感。
在如何同時達到快,並且又擁有敘述的張力,一直困擾著我。口述文學因為考慮到聽者的集中力,必需以簡短,只說主要情節為訴求。而快在這裡指的應該是故事時間和敘述時間之間所造成的心理上感受到的差異。例如說:故事時間(睡美人中的一百年)長於敘述時間(敘述篇幅三百字),那麼讀者所感受到的心理時間是短的。反之故事時間(水滴下的一秒)短於敘述時間(敘述篇幅一千字)讀者所感受到的心理時間很長(水滴到底要不要落下)。這讓我想到相對論。對於一個主題要用多少的篇幅來描述影響了作品的速度感。

快-這個準則就是《小說的五十堂課》中所談到的時間的長度(duration),測量的方式是把故事事件發生在現實裡所需的時間,與我們閱讀該篇故事的時間,拿來作比較。這項要素會影響小說節奏,決定我們對小說進行速度是快是慢的感覺。
1.小說內的時間接近生活本身的律動,角色們說話與互動方式與真實時間裡可能會發生的一樣。
2.意識流小說在分秒間徘徊,不管那幾分幾秒多麼平淡都一樣。
3.快速掠過情感,關係、細節,不以鑽研的方式來處理。

如何利用心理速度和物理速度的反差製造急迫感、節奏感亦或利用離題(digression)、重複來延緩時間的流程是這章重點。
1.離題:岔離主題,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失去主軸後再重回。對於情節的推進並無幫助。例如,描寫鐵達尼號沈入海裡之前,畫面跳開描述每個乘客的一生、他們的感情。或倒敘或插敘為的是拖延結結局,繁衍作品中的時間用以迴避死亡。
2.重複:相同的阻力、相同的關卡,包括情境、用詞、公式。一連串的事件相互呼應,如同韻腳一般。例如查里曼的故事。

今天還花了一些時間把有關輕和重的講義討論完。
1.《輕盈的城市之五》這作品的輕建立在一種危險的平衡上,所有的東西都很重但卻懸掛於半空中。在這的居民很安定,因為他們知道生命有限,但卻接受而且理解。

2.《死亡賦格》賦格是一種音樂的形式,把死亡之重,譜成了音樂之輕。他們在裡面奏樂跳舞,類似慶典,但卻是在描寫集中營的死亡。

3.《特技家族》這裡的輕和重是並存的,拿掉輕,重就不見了。輕盈是拿重量來交換的,例如,有一點重量因為有一點重量所以他們飛翔,這邊的飛翔是用心窩的痛交換而來。再來,這是一首循環的詩句,一直在內部描寫沒有出口。像是這句:再推開門眺望門外到達不了的地域 推開門 再推開門。這首詩充分顯示出生命中的矛盾、荒謬和無奈。

4.《受戒》汪曾祺屬於減重派作家,在這的敘述方式都以很輕、很平淡的方式來呈現。即使是像生活的勞苦、命運的決定、死亡這種題材也沒有在文中顯示出它的重量。作者在很多地方都做詳細的描寫,為的是讓讀者可以進入現場、讓情感可以依附。受戒代表的是一種規範、一種非俗世的生活,在這裡女主角是無法進入的。而男主角也無法決定未來的事,所以文後最出現: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或許可以猜出故事最後不圓滿的結局。

作業:逃-屬於快、急迫和節奏感的練習。試著不以線性式的方式來描寫時間。我想題目可以決定準則的使用,譬如用快來寫逃應該會事半功倍,若寫了很多的細節則會延遲了速度感。

...

寫作課-Lesson three


2013.06.23
今天是輕與重寫作準則,最後一次的討論,重點放在同學們的作品。老師不討論作品中想表達的情感或意象,只先著重最基本的結構、節奏、故事情節是否流暢和敘述人稱的使用。由講評的內容歸納出以下一些重點。
1.在輕重結構的安排上,若是把描述輕的文字分散放置於描述重的段落中,輕的感覺會被沖淡。

2.節奏:文章中的節奏需保持順暢,如同路徑一般。輕重之間的轉換不該是瞬間的切分或突然嘎然而止,譬如,擁擠吵鬧的車站,我回到了溫暖的家;車站和家的中間該有個轉折和連接使重到輕不那麼突兀。又譬如,這是個美麗的城市,但往下走到排水管匯集之處,你可以看見,到處藏污納垢。

3.對話在短篇和散文中較難伸展。有時情節和對話同時進行會打斷了讀者的閲讀並妨礙理解;不知道該看情節還是對話。再者,在自然的對話中有很多是會省略上下文的,要如何還可以進入情節則考驗著筆者的技巧。可試著從外部描寫兩人的關係,從"聽來的"對話猜想、描述、側寫,而不直接進入扮演"他"或"她"。

4.注意敘事觀點的混亂,人稱的使用若不一致可能會使故事不清楚。視角觀點的統一,第一人稱和第三稱全知的角色可能會有沖突。不要同時有兩個全知的人,全知的人稱給的訊息內容不可質疑或前後矛盾,例如:他說他的牛奶沒了⋯牛奶還有。另外用集合名詞像"他們"代表的是共同的處境。

5.試著訓練自己描寫同一事物的輕和重,使文章有層次的不同;並非只有重壓迫著讀者或只有輕使讀者飄渺無邊的追尋。

老師對我"城市景觀輕與重"這項作業的評論是,結構還算完整。使用長句的方式在描寫重的段落會有加重的效果。但用同方法來寫輕則較不合適,為了減輕長句帶來的重量,字彙的選擇必需更花費心思。另外可試著把人稱"我"拿掉看看。

在第二項作業中(月亮的輕與重),大部分的人在描寫月光,他們把月亮變成是故事中的背景並非主題。這樣的寫法讓我想到了不直觀本體,而是看鏡面反射出來的影;屬於寫輕的技巧。不知道當我們在使用這項技巧時,該如何使內容緊貼題目而不使讀者誤解我們的主題?

作業:改寫睡美人故事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Quotation(第二&第四部)


第二部靈與肉
1.特麗莎誕生於這麼一個處境裡,肉體與靈魂無法調和的二元性-這個屬於人類的基本經驗-粗魯地揭示著。(p51)

2.人無法把自己等同於身體這麼奇怪又陌生的東西。身體是個籠子,裡頭有個什麼東西在觀看、聆聽、恐懼、思考、驚訝;除去了肉體,這個東西還在,那麼剩下的就是靈魂了。(p51)

3.時至今日,靈魂與肉體的二元性不過是一種過時的偏見,讓人聽了就想笑。然而一旦愛到發狂,並且聽到自己的腸子咕咕作響,靈肉一體這個科學年代的激情幻覺也會立刻消失無蹤。(p51)

4.靈魂重新登上肉體的表面,如同一群水手從船艙衝上來,占領了甲板,向天空振臂揮手並且高歌。(p52)

5.她的生命不過是她母親生命的延伸,這有點像是撞球,球的運動軌跡是打撞球的人手臂動作的延伸。(p53)

6.她的一切行為舉止,不過是個粗魯的手勢,藉此拋棄她的青春和她的美麗。⋯那時她用羞恥心來衡量身體的價格。而她現在之所以沒了羞恥心,是因為她要徹底做出一副恬不知恥的樣子,藉由無恥,她要用一道莊嚴的黑線劃掉過去的生活,並且高聲喊叫,說她從前評價過高的青春和美麗其實沒有任何價值。
在我看來,特麗莎是這手勢的延伸。她的母親用這手勢把自己曾經是美麗女人的生命拋得遠遠的。(p58)

7.母親要為自己伸張正義,要讓罪人得到懲罰。她堅持女兒得跟她一起留在沒有羞恥心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青春與美麗毫無意義,整個宇宙不過是一個巨大的集中營,裡頭關著一具具彼此相似的身體,而靈魂則是看不見的。(p59)

8.這是她和母親的一場搏鬥。這是渴望自己的肉體不要和其他的肉體相同,渴望看見靈魂水手們從船艙冒出來,出現在臉孔的表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靈魂悲傷、驚惶、害怕,躲在特麗莎肚腹的深處,羞於露面。(p59)

9.面對包圍她的粗俗世界,她能用來對抗的武器其實只有一個:她從城裡的圖書館借來的書;尤其是小說⋯。這些書帶給她一想像的逃脫機會,把她從那不曾帶給她滿足的生命裡拉出來。(p59)

10.他說話彬彬有禮,特麗莎覺得她的靈魂從每一條血管、每一條毛細管、每一個毛孔衝出了表面,就為了要讓他看見。(p60)

11.可是,一個事件的成立所依賴的偶然越多,這件事不是就更重要而且意義也更深遠嗎?只有偶然,才會像要吿訴我們什麼事那樣出現。那些必然發生的、預料之中的、日日重複的事,都是無聲的。只有偶然是會說話的。人們試著要在其中讀出東西。(p61)

12.偶然自有其魔力,必然性則沒有。要讓一份戀情不被人遺忘,種種的偶然必須從一開始就匯集在這戀情裡。(p62)

13.特麗莎感到靈魂水手衝上她肉體的甲板。(p64)

14.人類生命的構成就像是樂譜。人,在美的感受力的導引下,把意外發生的事件變成即將寫進他生命樂譜上的一個動機。他會再回到這個動機上,重複這個動機,修改這個動機,發展這個動機,就像作曲家處理奏鳴曲的主題一樣。(p66)...

寫作課-Lesson two


2013.06.16
今天的課程繼續討論輕與重,討論的重點分別是黃國峻的<一隻貓頭鷹與他>和艾蜜莉•狄更生的<一隻鳥走在小境上>,前者敘述一個人變成一隻貓頭鷹的故事後者講透過我觀察人和鳥的互動。首先我們必需找出兩篇作品中的輕和重,因為第一篇作品中充滿了重的基調所以找到輕的元素、字眼較為困難至於第二篇作品的情況則剛好相反。

我在尋找輕重詞語的時候發生了困難,譬如說我覺得在<貓頭鷹>中"在那人的外表下,裡頭有著鳥的靈魂。牠正在替他承受肉體上持續的病痛。的這一句"是輕,但其實文字本身並不輕盈而是我加入我的認知和感覺使它變輕,換句話說它是主觀的並非客觀的,每個人對這行的解讀就不一定相同;而這句"痠麻一點一點地輕輕消散,好像潮濕變得乾燥,知覺逐一從末稍處恢復過來,吃下去的藥由苦轉為甘香。"中的輕輕消散、乾燥則是客觀的輕。另外這行描述也帶出了另一個重點那就是說故事時不要只提供結果、"知道性的文字"像是"不痛了,完全不痛了。"而是描述過程如何由痛轉不痛使讀者去體會去想像去感受,例如形容一個女生很美,這句"那是一種看見的人心中最溫柔的部分都會被穿透的那種美。"是不是更能激發想像力?

再來,一篇以重為基調加入了輕的元素是為了顯示出其它段落中的重,否則一篇從頭重到尾的文章讀起來不僅沒有層次,也會令人感到麻痺;我想輕盈的文章加入重的元素也是同樣的道理,從頭輕到尾的文章只會令人感到輕浮沒有重點,輕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隨便。

藉由<貓頭鷹>這篇還學到一個技巧:人物角色的比重,出現的角色應該有助推動故事情節或幫助你暸解故事給讀者更多的線索,若不是如此,會被刪減的篇幅何必要寫?另外形容詞過多的堆砌會造成筆者和讀者間的距離。還有如果你對一篇作品的某種詮釋方式會使得文中某些段落變得多餘,你就必需思考你的詮釋是否有所不足,一個好的詮釋方式應該可以貫通全文才是。

至於<一隻鳥>中提到的寫作技巧則是人稱的運用,使用"我"和和讀者距離拉近,但"我"的感知是有侷限的不如第三者的"他"可以帶來訊息是全知的角色,至於運用"你"則是一種情書似的書寫方式。艾蜜莉在詩中以"我"的這個觀看視角看鳥和我,而她的詩也幫助了我們看見了他人無法看見的微觀世界,使我們心中產生嚮往。

今天的作業是寫月亮的輕與重,這個作業和上次描述城市的輕與重最大的不同,對我而言,應該是觀察視角不同,城市我住在裡頭我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到、鼻子聞得到,用身體去感受著,生活在其中;但月亮則不同,想必得用不同的方式,手法去接近她了;而心裡目前所想得到的內容我想和大家也沒什麼不同,畢竟生活經驗有相似的地方,我如何跳出思考的框框呢?


...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1)-伊塔羅•卡爾維諾


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譯者:吳潛誠,出版日期:1996/11/19

第一講:輕
這講探討輕與重的對立,針對輕有更多的看法加以談論。輕在此是精準、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模糊、隨興。
作者所處的時代是以兩次的大戰、殖民主義為背景;同時代的作家無不致力於描寫此時代背景,世界的沈重、遲滯、晦暗等特質便黏在寫作上成了一種緩慢的石化過程。
作者視為寫作素材的生命真相,以其作品想達到的輕快筆觸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作者提供了跨越這道鴻溝的一些方法:
1.拒絕直接觀視:歐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Perseus and Medusa

2.用微妙的元素為詩作之象徵:蒙塔列(Eugenio Montale)的<小誓約>

3.以新㯋的認知和鑑定方法來看待世界:魯克瑞修斯(Lucretius)-對世界的認識傾向於消融這個世界的堅實緻密,將事物原子化。

4.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變化過程:歐維德-Arachne,女子變樹的過程。

5.高度的輕盈,運動之中,它是訊息的向量:卡法澄第(Guido Cavalcanti)-精靈、神靈、精神、嘆息、光線、視覺意象。

6.物質互換:卡法澄第將一切事物置於同一水平-而白雪無風飄落

...

寫作課-Lesson one


2013.06.09
第一講:輕
這個世界是沈重的,如何把重變成輕不如把重變成重來的簡單。
寫由重變輕有一些方法:
1.不直觀你所要描寫的事物
2.把一切原子化、成分化描述,例如不寫樹,寫樹葉、樹枝
3.透過變形,消滅、重組、轉換
4.內心抽象思考描述
P.S第3、4的運用可輕可重、過程是輕,結果可能是重,例如石化、或描述悲傷;所以還是必需選擇較輕的字詞。

語彙的本身可能是中性的是經過比較才顯出輕或重,譬如說蝸牛雖輕但和螞蟻比是重。

無法表達可能是寫作者本身語彙量的缺乏或是所使用的語言原本就不包含描述某種經驗的字詞,前者可透過閱讀來自我提昇;語彙的本質經過不斷的思索和尋找可能就此接近也或許遺失不可得。

詞語的瞭解會因為使用者、閲讀者生命的經驗而有所不同;像是沒有住在地震帶的人或許可以想像,地震時所帶來的巨大搖晃,但無法體會和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恐懼,可以想像卻沒有恐懼;或許你從媒體可以知道這是屬於六級的地震有一人死亡兩百人受傷四十間房子倒塌,但這不安這死亡全都化成數據、化成一則則的新聞最後終究被遺忘。

練習:選出代表輕或重的名詞各一,試著把輕變重,把重變輕。
輕-重:水~洪水淹沒了世界(水因為沒有一定的樣貌,視覺意象不明朗、形態較多,流動狀態所以較容易轉變)
重-輕:壓力~壓力得到了舒解

作業:城市景觀的輕與重,500字;輕、重可分開或合在一起描述。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Quotation(第一&第五部)


第一部 輕與重
1.永劫回歸:試想有一天,一切事物都將以我們已然經歷的樣貌重複搬演,甚至這重複本身也將無限重複下去!(p8)

2.永劫回歸的幻念以否定的方式肯定了一件事:一旦消逝便不再回頭的生命,就如影子一般,沒有重量,預先死亡了,無論生命是否殘酷,是否美麗,是否燦爛,這殘酷、這美麗、這燦爛都沒有任何意義。(p8)

3.⋯這戰爭還是一點也沒改變世界的面貌。如果十四世紀這場發生在兩個非洲王國之間的戰爭在永刧回歸之中重複無數次,戰爭本身會有什麼改變嗎?
會的。這戰爭會變成一大塊東西,矗立在那裡,一直在那裡,戰爭的愚蠢也將堅持不懈。⋯可是史書說的是一件一去不返的事,血腥的年代於是變成一些字詞、一些理論、一些研討,變得比鴻毛還輕,不會讓人感到害怕。(p8)

4.永刧回歸的事物出現在我們眼前,沒有轉瞬即逝的情狀給它減輕罪刑。確實,這轉瞬即逝的情狀讓我們無法宣告任何判決。我們能給稍縱即逝的事物定罪麼?日暮時分的橙紅雲彩讓萬事萬物輝映著鄉愁的魔力;甚至斷頭臺亦然。(p9)

5. 這個與希特勒的和解暴露出深層的道德墮落,這墮落是一個以回歸之不存在為本質的世界所固有的,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也因此,一切都被厚顏無恥地允許了。(p9)

6.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得重複無數次,我們就會像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那樣,被釘在永恆之上。這概念很殘酷。在永刧回歸的世界裡,每一個動作都負荷著讓人不能承受的重責大任。這正是為什麼尼采會說,永刧回歸的概念是最沉重的負擔( das schwerste Gewicht)。(p10)

7.儘管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在這片背景布幕上,我們的生命依然可以在它輝煌燦爛的輕盈之中展現出來。(p10)

8.可「重」真是殘酷?而「輕」真是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可是在世世代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渴望的卻是承受男性肉體的重擔。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最激越的生命實現的形象。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越真實。
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存在,變得只是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卻又無足輕重。
那麼,我們該選哪一個呢?重,還是輕?(p10)

9.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證哪一個決定是對的,因為任何比較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說來就來,轉眼就經歷了第一次,沒有準備的餘地。就像一個演員走上舞台,卻從來不曾排練。如果生命的第一次排練已然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能有什麼價值?這正是為何生命總是像一張草圖。⋯然而我們生命的這張草圖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圖,不是任何一幅畫的初樣。
Einmal ist keinmal,一次算不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只能活一次,就像是完全不曾活過。(p14)

10.隱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我們不能拿隱喻鬧著玩。愛情有可能就誕生於一則隱喻。(p17)

11.同眠共枕是犯下愛情罪的具體事實。(p20)

12.她想用肉體的痛苦來平息靈魂的痛楚(p23)

13.可是嫉妒,白天被馴服了,卻在睡夢中更暴烈張揚。她的夢境反覆著,宛如若干變奏的主題(p26)

14.⋯面對俄國人的仇恨則像酒一樣讓人暈眩飄然。這是醉人的仇恨慶典。⋯可世上沒有永恆無盡的節慶。⋯波希米亞必須在征服者面前卑躬曲膝。波希米亞將永遠呑呑吐吐結結巴巴,緩不過氣。慶典告終,人們走進了屈辱的日常生活。(p36)

15. 在布拉格的街道拍攝俄國士兵,暴露在危險之中,她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幾天。只有這幾天,她夢裡的電視連續劇停播了,她的黑夜變得寧靜了。俄國人用裝甲車給她帶來了平靜。現在,慶典結束了,她又開始害怕黑夜,想要逃離黑夜,她發現在某些情境下,她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和滿足,她渴望到國外去,希望在那裡重新找到類似的情境。(p36)

16.想要離棄自己生活之地的人不會是快樂的(p37)

17.她走,是因為她沒有足夠的力量在國外生活。她知道在這裡,自己應該支持托馬斯,可是她也知道自己做不到。她曾經天真地以為在國外的生活會改變她。她曾經想像,經歷俄羅斯入侵的日子以後,自己不會再那麼小心眼,會變成大人,會講道理,會有勇氣,可是她太高估自己了。她成了托馬斯身上的重擔,而這正是她不願見到的。(p39)

18.他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帶在身邊,就像像蝸牛背著自己的房子。特麗莎和薩賓娜代表他生命的兩個極端,兩者遙遙相望,無法調和,可兩者都是美麗的。(p38)

19.這些歲月在回憶裡比他真正經歷的時候美麗。(p40)

20.特麗莎的目光跟隨著他的每一個腳步,彷彿在他的兩個腳踝都鏈上了鐵球。現在,他的歩伐突然輕盈了許多。他幾乎要飄起來了⋯他品味著甜美的生命之輕。(p41)

21.沒有任何東西比同情更沉重。即便是我們自己的痛苦,也比不上和別人一起感受的痛苦來得沉重,比不上為了別人而痛苦、代替別人忍受痛苦來得沉重,更比不上經過想像而放大,在千百個回聲裡延續蕩漾的痛苦來得沉重。(p42)

22.莊嚴而沉重的決定與命運之聲是結合在一起的;沉重、必需、價值,是內在本質相連的三個概念:只有必需的東西才是重的,只有重的東西才有價值。⋯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背負著自己的命運。(p45)

23.生命只有一次,於是,人永遠也無法得知他聽憑感情行事究竟是對是錯。(p46)

24.沒有人會相信我們生命中的愛情是某種輕飄飄的東西,是某種沒有任何重量的東西;我們總是想像我們的愛情是愛情應該有的模樣;沒有愛情,我們的生命也不再是我們的生命了。我們總是讓自己相信,憂愁鬱悶披頭散髮的貝多芬親自夷我們偉大的愛情演奏著他的「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第五部輕與重
1.最根本的問題:不是他們知道或不知道?而是:他們不知道,就是無辜的嗎?一個坐在王位上的笨蛋是不是就不必負任何責任,只因為他是個笨蛋?(p205)

2.他想去看看,一個人如果擺脫了一向視為使命的一切事物,那麼,生命還剩下些什麼?⋯自己的生活是長長的假期。
他做的都是一些他覺得一點也不重要的事情,這種感覺真美。有些人(從前他一直覺得這些人很可憐)的工作並沒有受到內心「非如此不可!」的駕馭,一下班就把工作忘得一乾二浄,現在他可以體會這些人的幸福了。⋯他在工作上的「非如此不可!」就像個吸血鬼,時時吸吮著他的血液。(p228)

3.人類有些無從想像的部分,「我」的獨特性就是藏在這裡頭。我們能想像的,只有大家都相同、都共通的部分。個別的「我」有別於普遍的部分,所以讓人在事前猜不到、算不出來,必須到別人身上才能揭露、發掘、征服。(p231)

4.大腦裡頭似乎有一塊極其特殊的區域,我們可以稱之為詩情記憶,這塊區域記錄者所有讓我們著迷,讓我們感動,賦予我們生命美感的事物。自從托馬斯認識特麗莎以後,就沒有任何女人有權在他腦中的這塊區域留下印記,即便是轉瞬即逝的印記也不行。(p242)


5.愛情就是從一則隱喻開始的。換句話說:當一個女人用一句話把她登錄在我們的詩情記憶之中,這一刻,愛情就開始了。(p243)

6.小說的人物不是像一般的生物那樣,誕生自母親的身體,而是誕生於一個處境、一個句子、一個隱喻,其中孕育著人類某種根本的可能性,這是作者自己想像出來的,還沒有被人發現,或是還沒有人論及這種可能性的本質。(p256)

7.我自己這個人物並非出自其中的任何一個處境。我的小說人物都是我自己沒有實現的一些可能性。正因如此,我愛我筆下所有的人物,而他們讓我害怕的程度也不相上下。他們每個人都越過了一個邊界,而我卻只是繞道而行。吸引我的正是這被跨越的邊界(越過這邊界,我的「我」就終止了)。也只有在邊界的另一頭,小說所要追問的神秘事物才開始。小說不是作者的告白,而是在這已然成為陷阱的世界裡探索人類的生活。(p257)

8.高聲呼喊加速滅亡好呢?還是保持沈默延緩死期好呢?這樣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永遠無法檢證哪一個決定是好的,哪一個決定是壞的,因為,在所有的處境裡,決定的機會都只有一次,我們沒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生命可以給不同的決定做比較。捷克人只有一個歷史,它跟托馬斯的生命一樣,總會完成於某一天,沒有機會重來第二次。(p258)

9.歷史一如個人的生命那麼輕,不能承受的輕,輕如鴻毛,如浮塵,如朝生暮死的蜉蝣。(p259)

10.我們對於其他星球上的人可能發生的事,顯然只有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他們會比較有智慧嗎?對他們來說,變得成熟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呢?他們能不能藉由重複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而變得成熟呢?⋯樂觀主義者,就是設想人類的歷史在第五號星球上會變得比較不血腥的那些人。悲觀主義者,就是不相信這種想法的人。(p260)

11.他疲憊了,不只身體疲憊,心裡也累了;兩年的假期,不能無限期地延長下去。(p262)

12.絶望彌漫在這個國家,穿透人們的靈魂,占據並且壓垮人們的肉體。⋯這世界如此醜陋,沒有人願意從死裡復活。(p266)

13.他渴望假期。可是他渴望的是完完全全的假期,告別所有的內在命令,所有的「非如此不可!」(p271)

14.一股無邊的幸福感湧上心頭,因為他終於找到她,可以和她在一起了。⋯她散發著寧靜的氣息。她的手,動作柔軟而平緩。他一輩子都渴望著這些平靜的手勢。他一輩子想要的就是這種女性的寧靜。(p276)...

祈求


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無情,人的生命真的很無常,前幾天的一埸二分鐘的地震嚇的我失魂落魄;當下沒有任何事你可以去做,去阻擋所有可能產生的傷害,也無處可逃,只有呆坐在原地,不斷在心裡面祈禱,拜託快點停下來,拜託快點停下來,原來我才知道兩分鐘可以像一世紀那麼久。
這種無能為力的恐懼,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再發生,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所擁有的、所追求的會在下一秒就會被硬生生的奪走;一瞬間我突然覺得世上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所有的一切終將會歸於零,手上沒有任何武器也沒有任何防守的裝備,我們該如何戰鬥?戰鬥的對象又是誰?,我怕的不知所措。
我不知道在這上面是否還有更大的意識,讓所有的事發生,我希望有,那麼其碼,我還可以祈求;我想說,我還不想放棄,還沒有辦法就這樣放棄,雖然我又害怕又膽小,但我還是有我珍愛的人和想要守護的事情;雖然我們自私又愚蠢;但我還是想要相信,我還是想要擁有夢想,還是想要擁有希望活下去,所以我祈求每一次下雨之後,您一定要讓太陽再昇起,洪水之後一定還會有彩虹,不要失去對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