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月20日的秘密會議-艾希克•維亞


<<2月20日的秘密會議>>獲得2017年的龔固爾文學獎,作者艾希克•維雅從一場工商鉅子們的閉門會議,揭開二戰歷史的帷幕。德國企業家的政治獻金壯大希特勒的勢力,他一步一步地採取侵略的行動,書中主要描述「德奧合併」的經過。艾希克•維亞那有感染力的文字,使人回到歷史的當下,彷彿目睹了納粹的邪惡、政客的無能和懦弱,以及一般人從眾無知的心態。

在書中可以看出希特勒的掘起歸咎於兩大方面,國內工商巨賈的政治獻金,以及在國際上,英、法、美等大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作者一開頭就提到的「2月20日的秘密會議」,側寫了德國的二十四個大企業家因自身利益的考量,捐獻現金讓希特勒站在集權的中心,作者形容這些人「彷彿二十四部計算機擺在地獄的大門」。而這些企業都是我們熟悉的企業,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在你我之間。在國際上,大國們或許是出自於他們的傲慢和盲目,對德國的侵略不加抵抗,採放任的態度,退讓和屈服的政策,犧牲了其它的國家。書介說的好:「希特勒只有一位,背後的惡魔卻有許多個」。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充滿了反感、驚訝和恐懼,我反感政商的勾結、英法兩國對希特勒野心的視而不見。我驚訝,因為奧地利的總理背著所有國民簽署顯然是違憲的合約,出賣人民。我恐懼,因為奧地利和波蘭這些小國竟然那麼容易就可以被犧牲掉。其實希特勒根本想用武力直接併呑奧地利,但為了不引起國際間反彈,先簽合約,併了奧地利後再舉辦公投,他宣稱占領奧地利是為了愛。然後奧地利人還狂歡地迎接希特勒,欣然擁抱德意志血統。其實之後掀起的腥風血雨不是沒有前兆,達豪集中營的啟用,德意志尊榮與血統的保護法與種族性格調查,但許多人卻無視納粹的計謀和他們粗暴的意圖。

「歷史上的大災難往往𦘦因於一些日常小事。」對他們的同胞、對他們的未來感到絕望的人自殺了,作者說這些人不是自殺,他們的死亡是另一個人的罪行。

讀著讀著,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一種既視感,尤其在我更瞭解德奧之間的淵源之後,我想到了中國、台灣和香港。國安法實在令我感到不安,香港人怎麼就這樣失去了他們的自治權,而美英兩國除了譴責和採取一些經濟制裁之外,實際上好像也無法再有什麼作為。那我們台灣呢?是否像那些奧地利人一樣想要和德國合併?因為血統、經濟還是因為恐懼。我們知道等待在我們前方的命運為何嗎?野心是否已經揭露,預言早已寫在牆上?如果歷史真的會重複,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教訓?
...

閱讀素養-黃國珍


黃國珍所寫的《閱讀素養》,對於想要理解108課綱「素養導向」的讀者很有幫助, 作者強調核心素養中的閱讀素養為最基本的能力,因為我們需要它來理解大量的資訊,並且使用它來學習。在書中作者解釋何謂閱讀素養,還提供方式幫助我們培養此一能力。

何謂閱讀素養
有別傳統的教育方式,要學生死背老師所給的唯一固定答案,素養教學在意的是,為了適應生活及面對未來的挑戰,學生是否具備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學習必須與生活結合,透過實踐力行來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當此一原則應用至閱讀教育時,學生不再死記文章內容,而是去分析理解文本,找到脈絡,擁有統整及反思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推敲作者的想法,並發掘自己獨特的觀點。閱讀素養包含:取得訊息,處理訊息,釐清條件,分析歸納統整,最後是推論與反省,在這個歷程中思考自己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有何不同,而他人又有什麼觀點,在不同觀點下做出決擇。

如何培養閱讀素養
身為老師或家長該做的不是提供學生答案,反而是藉著問學生問題領導他們,讓學生自己探究和思考。鼓勵學生做全面性的理解,不要採破碎及片斷性的閱讀,在詮譯文本時要客觀,避免受限於固有的認知。在評量的設計上,不再強調學生是否達到單一要求或標準,而是用它來反映出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應用上需加強的地方。

My take
最近因為一直聽到「素養」這個詞,產生了進一步瞭解它的想法,再加上本身對閱讀的興趣,就找了這本書來讀。我覺得作者的論點很有趣,閱讀是一種基本能力,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都必須要培養的能力,雖然講到閱讀的內容的確會有喜好不同,在閱讀推廣方面不再強調要學生「喜歡上閱讀」,因為學生大可因為討厭閱讀就把書本擱在一邊,而是讓他們明白「閱讀力」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許多的文本,不管是工作上的資料或學業上的教材,各種從視覺輸入的內容都是種閱讀,能否爬梳文本找出脈絡,甚至因這些内容而提升自己的價值,端看我們的閱讀力。雖然我向來不從實用面來看待閱讀這件事,但作者的說法也不無道理,畢竟如果沒有閱讀理解的能力,員工看不懂文件,學生不明白課本在講什麼,生活一定會非常的不便,充滿了挫折感。

不過其實每次有新的教育政策出來,我都會感到憂心,它們會不會加大了階級之間的不平等,就拿閱讀素養來說,一個弱勢學生如何有像優勢學生一樣有那麼多的資源,父母會花很多時間陪小孩閱讀,問問題來引導他們思考,甚至送他們去上額外的補助課程?不過回過頭想想,不管是哪種教育方針,貧富之間的差距,機會和資源的不平等都一直存在著⋯⋯

如果學生們真的可以因為「素養導向」的教學,而愛上學習,受教育不再是為了考試那該有多好。

...

深夜特急-澤木耕太郎


澤木耕太郎所寫的《深夜特急》第一班車<黃金宮殿>,記載他從日本出發經由香港、澳門、馬來半島、新加坡,到印度的旅程。書名「深夜特急」取自土耳其監獄裡外籍受刑人之間的暗語,他們稱逃獄為「搭上深夜特急」。書名象徵作者所展開的是一埸逃避之旅,想逃避被隸屬,被歸類的不安,他不想做出決定性的選擇。他的焦慮和迷惘驅使他離開,只是他也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没有特別的理由,也沒有任何的計劃,他帶著幾件衣服和不多的存款,搭上搖搖欲墮的飛機啟程。

書本採倒敘法,把下榻印度旅館放在第一章,這時的澤木正在猶豫不決自己的下一站應該要去臥亞(Goa)或喀什米爾,而事實上他應該要前往倫敦,但他卻在印度待的太久,每天沒有目標的閒晃殺時間,提不起勁向前,跟在香港的逗留不一樣,他不是因為迷戀和狂熱所以不走,而是被「日常感」給困在這裏,每天花一點小錢吃飯,睡到不知今夕是何年,然後躺在吊床上睜著眼睛發呆,日子就這樣過去。要不是他被另一個背包客眼中的空虛和疲憊給震驚,立刻决定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他應該會變成和那個背包客一樣,成了一隻飛不出去的籠中鳥。

這樣的倒敘法,我覺得很高明,一般的冒險遊記到最後都是主角成長或是隨著旅途變得堅毅,對於未來感到愈來愈清晰,但作者卻不是,他還是不清楚自己要找的是什麼,答案沒找到,想搭上「深夜快急」逃逸,卻逃不了自己的存在,走到哪,都找不到「啊!我要找的就是這裡!」的地方,總是感到無聊。在旅程的一開始就愛上了香港,離開後在不同的國家尋找香港的影子,終究只有失望,仿佛之後的旅程只是每況愈下。以為換了一個地方會比較好,實際上「我」還是同樣的「我」,到哪都無法甩開。

其實我還蠻喜歡這樣的故事,把「背包客壯遊」的神奇療效做了個反轉,不是生活中的疑難雜症只要出門一趟就能全都解決。作者的例子告訴我們,出門可能還是找不到答案,就像他在旅館中遇到的那個已經在外旅行四年半的法國男孩,遍遊各地,是因為無法安頓下來展開生活,表面上看似自由,實際上內心得不到平靜。當然我絕對不會否認旅行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但我不贊成把旅行當成藉口來逃避該面對的人生課題,我用過,一點用都沒有,反而更加徬徨。所以旅行這種事,最好單純地享受過程,才不致於破壞它的美好。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