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代替年終感想的疼痛碎念


昨天晚上睡覺時,翻了一個身,卻突然感到右側腹部劇烈疼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疼痛,引發了強烈恐慌,呼吸困難,心跳急速,有一種快死掉的感覺,掙扎發出聲音,把熟睡的老公叫醒,老公懷疑是急性盲腸炎,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往急診室。做了一些檢查,卻找不出疼痛的原因,在急診室的走廊病床上待了四、五個小時,才在寒冷的清晨回到家。


不明所以的劇痛,使我驚呆,手足無措,讓我對生命充滿了不安全感。從小到大,我就一直被各種疼痛糾纏,逼著我一再思考疼痛的意義,在即將進入新的一年的此時,疼痛再次迫使我停下來,好好想想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但我覺得我沒有因此變得積極或有所領悟,反而是一種深沈無力的感覺,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不想做,覺得一切都好脆弱。


明明前幾天,我才因為偏頭痛的發作,而決定在明年過更專注的生活,認知到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有限,不能貪心的什麼都想要,要懂得取捨。我擅長否認欲望,尤其鄙視自己的物欲,彷彿那是一種對消費主義的屈服,我崇尚簡約和樸實的生活,追求心靈的滿足和成長,認為那才是值得過的人生,所以當我有購物的衝動時,我會覺得那是種墮落,甚至是種惡,又或者有些時候,是因為買不起的自卑感作祟,所以才大聲抨擊消費的惡,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因不理解而產生的歧視。我後來明白有許多精品,是能經得起年歲考驗的經典,是美和設計的展現,一昧的認為它們是奢侈浪費,不是對物的正確評價,我還在培養對物的正確觀念。我認為過度的壓抑,也不是一種真誠,我想學習著不對自己說謊。


世界上美麗的事物真的很多,必須要學習的事物也非常的多,我非常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無知的人,所以有時候會失控地買很多書,這其實是焦慮的表現,精神過激,以為自己能同時完成許多任務,直到下一次的疼痛把我推入谷底,這就好像是躁鬱的交替,在低潮時期,會覺得什麼都是假的,我沒有力量掌握一切,疼痛不只虛弱我的身體,更摧殘我的意志。


我反覆地想,疼痛應該有它的意義,或許它是要我不要驕傲,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要懂得謙虛,它告訴我張揚的日子不會持久,要接受自身的限制。


在新的一年,我要學會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藉此找到穏定的力量,讓它成為心的基石,停止在過多與不及的兩端擺盪。還有希望我不要再被送進急診室了。

...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喬許·柯亨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的作者喬許·柯亨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類是無法停下來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於行動的偏執,讓人害怕和嫌棄任何停止閒置的時刻,總是處在不斷接受刺激的狀態,我們變得焦慮過勞,神經衰弱。書中提到四種類型的人:過勞的人、懶散的人、做白日夢的人和遊手好閒的人,這些人因為厭倦現代過度活動的病症,而出現了抗拒的行為,作者分別使用他治療的個案以及藝文人士來說明這些類型。喬許·柯亨要我們抵抗「行動」霸權,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活,並且思考「人是什麼?」,「人生是為了什麼而活?」。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 奧斯卡·王爾德

作者所謂的「工作」不僅是狹義的受薪活動,其實也包括了行動,或任何我們為了填塞時間而所做的事情,大概除了「無用的」藝術創作和單純的生存體驗,其它都可被歸類到「工作、做事」這一類。人們無法停止工作,如此重視工作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新教的工作倫理,工作是神聖的,努力工作是人的使命,不工作就是懶散,而大部分的人也都用工作來定義自己。作者強調的雖然是「不工作」,但我並不覺得他是在否定工作,而是擔心我們變成沒心、沒肝、沒腦的工作機器,因為僅管我們都喜歡「全民基本收入」,但它還不是事實,所以還是先把重點放在作者希望我們能夠不要盲目地做事,不要被慾望和自我要求給奴役,從「永動」狀態解脫。


我們很容易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才不會浪費時間,生產力和效率似乎已經成了一種魔咒,即使身心都疲憊,累得不成人樣,手還是無法停止滑動螢幕,被困在「不斷行動」、「不斷分心」的世界,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全都處在一種匱乏的狀態,什麼時候才能單純地就只是活著,身心靈都真正屬於自己?作者說:「熱中於行動其實只是為了巧妙掩飾自身的空虛。」我們可能只是在逃避,逃避思考,逃避和自我相處。


沒有休息和停止,很容易變成只會重複勞動,只是在複製而非真正在過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只複製了日常,也複製了身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身分,新的創意不會出現,新的可能性也不會。更糟的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幸福,你也無法改變,因為你被困在自身的情境,連維持現狀都覺得累,根本無力掙脫。工作和勞動決不是惡,可怕的是巨服於外在的節奏,不能按照自己的韻律過日子。拿回主控權的第一步,或許就是該承認自己累了,要明白即便是神也在第七日休息,我們也需要有一段時間,完全不受外在命令或要求的束縛。不要把自己化約成所做的每一件事的總和,而是當成超越各種行動與成就的存在,單純體驗這個存在。


「遲早,我們總會在某個地方停下來。」


...

《金錢心理學》-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



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合著的《金錢心理學》,描述人類在評估事物的價值時,可能會犯的各種錯誤,並且提供建議和方法來幫助我們做財務決策。


人類並沒有自己想像的理性,在處理和金錢相關的決定時,我們被情緒和各種迷思左右,大部分的時候做不到聰明消費。作者們提出很多我們忽略的因素,檢視它們如何影響花錢行為。


以下列舉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概念

一、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代表取捨,選擇了某事,就表示必須放棄另一個機會。我想大家對「機會成本」應該不陌生,尤其在有限的時間、金錢和資源之下,我們都希望做的購買決策能符合最佳利益,不過作者提醒我們即使有能力負擔,也要思考值不值得(機會成本)拿那麼多資源來換取某些事物,好比雖然買得起一台新車,但為了買它必須花更多時間加班,因此不能陪伴家人,這樣的犧牲是否值得?


二、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是花錢時的一種思考分類方式,我們使用不同支出帳戶來規劃預算,這樣做忽略了貨幣的「可替代性」,基本上「錢就是錢」,不管我們用什麼理由把一個部分的錢挪到另一處使用,給這筆支出冠上什麼不同的名義,花掉的錢就是花掉了,都會減少你的總資產。


三、花錢之痛

花錢會令人感到疼痛,但這種痛是必要,因為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沒什麼自制力,不愛延遲享樂,只想享受當下,什麼為了退休做準備,多存點錢這種事,交給「未來」的自己就好,他/她一定會少消費,多儲蓄。為了不要成為消費慾望的奴隸,花錢時一定要讓自己感到不捨疼痛,用現金交易,避免用信用卡,更不能用自動扣款,愈方便付款的方式,愈會讓人忘記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而帳單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四、價格不一定等於價值

人們傾向用價格來推斷價值,認為價格愈高,品質愈好,作者說,在沒有任何脈絡可以幫助我們評估一件事物時,價格就成為明顯的尺度,使人忽略其他考量。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那些可被量化的特性,好比畫素、馬力、重量、尺寸等等,消費者會更注意這些特性,因而影響他們所做的決策。有時候,我們也該想想是不是需要買這麼高的畫素,或超大尺寸的螢幕,畢竟如果用不到,又何必浪費錢呢?


五、從眾與自我因循

排隊人潮不代表美味程度,我們容易受到大眾的影響,而盲目跟從,否則業者也不用花預算在開箱文和評論上。另外大部分的人習慣去同樣的地方消費,買相同的產品和服務,只因為這樣比較省事,但時代在改變,科技也會進步,更有可能的是,你喜歡的那個產品已經停產了,所以有時候,還是得重新研究和評估,要小心只因為以前都做某種選擇,不表示那就是最佳的選擇。


知道了這些迷思和錯誤,我們就能在每次消費時提醒自己,因此改善做財務決策的能力。但作者告訴大家,金錢是一項工具,不該賦予它象徵性,它並非生活的最終目的。除了金錢,當我們在做決定時,也應該考慮人生其它重要的面向,不要只是因為金錢更有形,就忽略了其它無形的事物。試著擺脫金錢對我們的束縛,並且重新思考自己和金錢的關係。





...

《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在四十六歲時被診斷出胰臟癌,被告知活不過一年的他,決定發表一場演講,希望在告別人世前發揮一些正面的影響力,也能留下一些重要的訊息給他三個年紀尚輕的孩子。演講在YouTube 上有超過千萬次的觀看,而這本書《最後的演講》便是由此出發,在書中蘭迪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和經驗,由專欄作家傑弗利·札斯洛(Jeffrey Zaslow)整理書寫。雖然蘭迪只剩下短短的時間,但他盡力活得充實,把時間留給家人,悲傷卻也積極地把握當下。《最後的演講》與其說是要教人如何面對死亡,不如說是要教人如何好好活著。


「時間是你最珍貴的資產。有一天,你也許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時間比你原本以為的還少。」

以為會無限持續的生命,卻突然中斷,雖說人免不了一死,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自己的死亡?蘭迪從得知罹癌到過世,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最大的孩子才六歲,最小的十八個月大,他知道無法陪孩子們長大,他很難過,但也覺得他至少可以在剩下的時間裡,當一個最愛孩子的父親,最愛妻子的丈夫,珍惜每一個時刻,為他們製造寶貴的回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當蘭迪自己一個人在開車時,跟著收音機的音樂打著節奏,那種享受當下的樣子,的確,他是一個將死之人,但他並沒有時時刻刻活在悲傷之中,他仍在享受著生命。可能我們的每一天都要活著像是最後一天,我們才會知道該去追求些什麼,該放下些什麼。終會結束的生命,或許不是一種詛咒,而是一份禮物,叫人學會感恩、珍惜,活出意義,並且懂得謙虛。


「重點不在於你要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是在於怎麼過你的人生。你如果以正確的方式度過人生,上天自然會眷顧你。夢想會自己實現。」

我覺得蘭迪的人生清單中至少對「夢想」這一欄,他不會感到遺憾,他完成了許多他兒時的夢想,當然是因為他很努力,再加上他不放棄,隨時準備好,等機會來了,就可以抓住。他的座右銘是:「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擋在我們前面。這種磚牆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把我們排除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想要一件東西。」有些人是沒有夢想和目標的,他們從沒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另外有一些幸運的人擁有夢想,但是這不代表他們的日子會過得比較輕鬆,相反地也可能非常辛苦。不過如果生命中有一件事能讓人,豁出一切地拚搏,一天當兩天過,這樣每天就能令人印象深刻,或許就是延長生命的方法。

...

《無論如何都要活著》-朝井遼




朝井遼的《無論如何都要活著》是一本會使人感到疼的小說,讓人思考到覺得痛的程度,不是那種戰爭、死亡、受虐,被折磨的那種悲傷哀嚎,而是你我生活中都可見的事情,不是那些發生在遙遠星球的事,就是因為這樣才令人煩惱得不得了,這些煩惱化成喋喋不休的絮語,纏繞在腦中,糾結在心裡,怎樣都不肯離去。在書中六篇故事𥚃的主角都一直逃不開的,說是咀咒也不為過的,反覆出現的聲音,那些不肯放過自己的聲音,或許每個人都曾聽過。這本短篇小說集描述平凡如你我的現代人,面對生存、夢想、配偶、工作,以及困境時的掙扎,在放棄與堅持、逃避與面對之間的抉擇,不管是否意識到,「如何活著」是每個人的議題。


<健全理論>:不是受到健全理論的框架保護,就不會自殺,有時候上一秒還好好的,但突然有什麼斷裂了,一些不是大不了的事,卻成了最後一根稻草,然後就覺得活不活著也沒什麼關係,但好像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會去死,人就是有時想死有時想活。


<流轉>:真實。熱情。迫切感。內心話。不虛偽。心中有一把尺,可以讓自己一直走在直線上的人,會閃閃發光,如果可以誰都不想走曲線,在追求夢想的這條路上,看不到終點的人太多了,是理由還是藉口,不只自己知道,別人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可以不想對自己說謊。


<前往七分二十四秒>: 有工作,壓力很大,沒有工作,壓力更大。無時無刻都想著要怎麼上進,要多學些什麼,也會覺得非常的辛苦,有時候只想什麼都不用想地盯著手機螢幕上,那些無腦的影片,然後放空腦袋,什麼都不要思考。


<起風了> 問題或許有遠近、大小、甚至層次的不同,那些在別人眼中的小事,對當事人而言,都是沈重的壓力。如果可以希望每個人都能當個正直的人,不畏體制,不被生活囚困,無奈現實過於殘酷,讓良心都被遮蔽。


<痛是必然> 才不是「沒問題」,只是因為生命中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人在他面前盡情的喊痛,所以忍受了一切,不斷地壓抑。對認識的人假裝,結果只能在陌生人身上求得慰藉。


<> 抽到了下下籤,運氣糟透了,就算想換也沒辦法,卻反而因此培養了一身的本領。面對人生的困境,有人只想逃避,絕對不要過不幸的日子,但也有人咬緊牙,努力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然後活下去。把問題拋下,一走了之的人,不要認為承認自己的卑鄙,就會得到諒解,卑鄙就只是卑鄙而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