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吉野源三郎



吉野源三郎所寫的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日本被譽為是形塑品格的經典,流傳至今影響許多人。這本書因為出現在宮崎駿最新的動畫《蒼鷺與少年》中,又再次引發閱讀熱潮,在我拿書去結帳時,剛好後面的客人也買了這本書。故事內容圍繞在一位十五歲的少年小哥白尼身上,小哥白尼會和舅舅分享他在學校發生的事以及他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舅舅在筆記本上寫下想教導小哥白尼的知識和智慧,包括勉勵他成為一個好人,累積經驗,傾聽內心的聲音,珍惜自己的感受,去思考人生,去學習。文章中也談及勇氣、人與人之間、人和社會的關係、貧富,生產及消費等議題。這不只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的讀物,而是可以幫助所有讀者理解人生價值和目標的作品。


舅舅暱稱主角為「小哥白尼」,因為主角體會到自己是廣大世界裡的一個小分子,而非「人是世界的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來判斷事物,就像哥白尼提出的「地動說」一樣,不是其它星體圍繞著人所生存的地球轉,而是地球以太陽為中心轉。舅舅希望主角不要落入自我本位思考的習慣,而是去觀察和理解周遭事物的真相,對疑問追根究底,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一切,因為那未必是真理。


小哥白尼的同學浦川,因為便當裡面老是放著炸豆皮而被其他人取笑捉弄,浦川的家境不像同學一般優渥,他必須在父母的豆腐店幫忙炸豆腐。舅舅說浦川和其他小孩不同,並不是因為貧富差異,而是因為浦川已經是一位生產者,而其他人都還只是消費者,享受著他人以勞動生產的成果。這些付出血汗,辛苦工作的人扛起了這個世界,若是沒有許許多多的生產者,社會便無法運作,所以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人,值得被尊重和感謝,更無需在富人面前感到卑屈。


小哥白尼的父親在過世時留下囑咐,期望他能成為「為人很了不起的人」,舅舅告訴小哥白尼「真正了不起的人」和「看起來了不起的人」是不一樣的。前者在意的不是世俗的眼光,而是從自己靈魂深處去理解人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哪,並因此激勵自己向上,他們不會因為盲目跟隨別人的價值觀或對成功的定義,也不會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就忘了真實的自己是誰。


學習他人的智慧和思想是重要的,但關鍵在於要從自己感受和感動出發,去思考和體驗,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因為活著的人是自己,所以要自己去判斷去分辨,找到自己的答案,找出屬於自己的「了不起」。


全書的高潮是小哥白尼的好友被學長們霸凌,小哥白尼因為沒有遵守要一起守護朋友的約定而非常自責。他陷入了痛苦之中,覺得自己膽小懦弱,棄朋友不顧。我們做的錯事別人或許不知道,但自己的心裡一清二楚,良心會不斷受折磨。小哥白尼鼓起勇氣向朋友們道歉,請求他們的原諒,後來又重拾友誼。小哥白尼的母親跟他說了一段往事來安慰他,她有一次看見一位老婆婆拿著包袱,吃力地爬上石階,年少時的母親想幫她,卻一直錯過時機,助人的念頭沒有化成行動。在以後的日子裡,母親偶爾會想起這件事,她很後悔,卻無法挽回。然而就是因為那次的經歷,母親知道要把握機會,努力實行自己心裡美好良善的想法,因為錯過了就會成為遺憾,也許行善的機會只有那麼一剎那,為了不再感到後悔,每個時刻都要好好實行良善的想法。


因為母親的這番言論,讓我看見了遺憾和錯誤的價值,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避免我們留下更大的遺憾和犯下更嚴重的錯誤,若是我們懂得從中學習並且成長,在未來遺憾就會變少,錯誤就會變小。就像母親因為錯過了一個小善行,她之後就變得懂得及時行善,而小哥白尼因為背叛了朋友而內疚自責,深刻反省檢討後,他立志成為一個好人,不是因為父親、母親或舅舅的期望,而是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必須成為一個好人,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


舅舅曾經說過雖然小哥白尼現在還是個只能依賴他人的消費者,但他也在不注意的時候生產出了不起的東西。舅舅要小哥白尼去思考那是什麼,後來小哥白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成為一個好人,「只要成為好人,就能為世界創造一個好人」。一個好人可以為世界帶來良善,因為好人可以創造善行,人活在社會之中,是社會的一個小分子,相互依存串連,一個好人會帶來好的影響,進而讓身旁的人也變成好人,這些人又可以去影響其他人,開啟了正向的漣漪效應。良善會引發更多的良善,世界就能朝良善前進。

...

工作的漫延效應



不知道大家在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考量的因素有哪些?薪水、距離和工作內容可能是最先想到的,然而工作不只是收入來源,它更決定了我們以及身邊的人,要過的是那種生活。可是許多人卻高估了薪資的重要性,忽略其它可能會讓每天的日子產生變化的影響,以為可以為了金錢而忍耐和犧牲,直到身心都發出抗議,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每年年薪多少是看得見的數字,很容易衡量高低,至於那些無法用數字顯示的,我們往往缺乏想像,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從事一份工作會為生活帶來什麼天翻地覆的改變,實在是太難預知了。


或者在找工作的時候,都該倒過來思考,我們想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渴望什麼樣的生活品質,才來決定要做什麼工作。每個抉擇都有它短、中和長期的影響,尤其是外在看不到的成本。假設有一個人為了每個月多領一萬元的薪水,而換了一份必須老是加班的工作,回家時間變晚了,減少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工作太多,沒辦法好好吃飯,漸漸地腸胃出現問題,即使加班,工作還是做不完,主管每天都緊迫盯人,壓力逐漸累積,開始心情鬱悶,最後和家人關係疏離,得了胃潰瘍和憂鬱症,生活完全變了個樣。或許我們除了缺錢,還缺乏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想像力。


我們不只拿時間去換金錢,還拿「可能性」去做了交換,因為我們選擇了一種生活,就放棄了另一種可能的生活,這就是機會成本。如果上述例子中的人沒有為了多賺一點錢,而換了工作,他過的會是另一種生活,有另一種可能性。所以我們不只沒想像力,連好奇心也沒有,不會好奇另一種版本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不會好奇如果停止販售我們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做些什麼?


「忍耐」是個美好的特質,但不該是毫無條件的忍耐,工作不開心會影響生活的滿意度,自己不開心,連帶周圍的人,也跟著遭殃。如果忍耐是委屈自己,不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這不是忍耐,而是懦弱。忍耐應該是為了喜歡的事情才有意義,為了討厭的事情忍耐,一點都不值得。有句話說:「不會給你承受不了的考驗」,換個角度想,是否就是因為不斷忍耐,所以才一直有那麼多討厭的事往自己身上丟過來?當然不是在這裡鼓勵大家像個孩子一樣耍脾氣,只不過所謂的成長應該也代表擁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可以分辨是否是該忍耐的情況。


以前的我覺得,工作是現實的考量,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勞動和時間,能獲取收入是最重要的,把工作和生活切割,即便工作不開心,也可以在不工作的時候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就好。可是工作上的疲累和不滿會產生漫延效應,擴散到生活各個層面。下班之後負面的情緒並不會跟著結束,而是伴隨著我們回到了日常,讓我們攤在沙發上,讓我們跟身邊的人不停抱怨,讓我們晚上睡不好覺,早上起床就感到痛苦,然後有一天我們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到底為何?工作從來就不只是工作,發年終獎金(如果有的話),一年就開心那麼一天,那剩下的三百多個日子該怎麼過?找工作不只是薪資和獎金的加加減減,也是生活幸福指數的起起伏伏,考驗的不僅是數字能力,還有想像力和好奇心。

...

《 沙與沫》-紀伯倫


紀伯倫的作品《沙與沫》收錄309首短詩,這些優美的詩句蘊藏豐富的智慧和哲理,它們論及人生、生命、存在、死亡、詩歌文字創作、藝術、愛情、友誼、正義和善惡等主題,內容深刻引人思考,卻不難理解,亦不缺乏幽默。


紀伯倫在第一首詩便提到「沙與沫」,人類肉體有形的存在如同泡沫短暫易逝,也好比沙粒般細小,但儘管如此作者也講到,我們的心和萬物之心相連,是沙也是沙漠,是泡沫也宛如河川,消滅的是肉體而非心靈。心靈可以感受美和真理,創作出永恆的文字、詩歌和藝術,來表達悲傷、快樂和智慧。


關於愛情,紀伯倫強調不是佔有彼此,而是擁有共同的事物,不猜忌懷疑,重要的是要一起成長。關於友誼以及和他人的相處之道,是真誠相待,尋求理解,慷慨付出,少說多做。人是和其他人一起活著的,互助,不隨意批判,保持善良,不要傷害別人,要懂得原諒和放下仇恨。


*附上幾首書中的短詩


#1

我永遠在海岸上行走,

就在那沙與沫之間,

高漲潮水將抹去我的足跡,

海風也將吹散泡沫,

唯獨海與岸留存𠉵立,

直到永遠。


#3

昨日我以為我是一塊碎片,

在生命的穹蒼裡,不帶韻律地震顫。

今日我卻知曉,我即是那片穹蒼,

生命則如斑斑碎片,在我心底充滿節奏地流竄。


#4

他們清醒著對我說,

「你和你居住的世界,

不過是無垠海洋的無垠岸上,那一小粒沙。」

我在夢境裡告訴他們:

「我即是那片無垠海洋,

所有世界全是我岸上的顆顆細沙。」


#6

想到上帝,我們第一個念頭是天使。

形容上帝,我們第一個說法是人。


#21

我曾七度鄙視我的靈魂:

第一回,我看著她明可展翅高飛,卻不禁軟弱。

第二回,我看著她尚未瘸腿,就先跛行。

第三回,在難與易之間,她選擇了易。

第四回,她犯了錯,卻安慰自己人人皆犯錯.

第五回,她因軟弱而壓抑,卻說耐性是種力量.

第六回,她鄙視臉容的醜陋,殊不知那也是她的一張面具。

第七回,她哼唱讚美歌,卻以為那就是美德。


#22

我對絕對的真相一無所知。

然而面對無知,我卻謙遜,

這就是我的榮耀與報酬。


#29

我們的頭腦猶如海綿;我們的心靈宛若河川。

我們大都選擇吸收而不願奔流,豈不怪哉?


#34

一個人真實的面貌不是他讓你看見的一面,

而是他無法讓你看見的那一面。

若想認識真正的他,就切勿聽他說了什麼,

而是注意他沒說出口的。


#37

人們讚揚我聒噪的錯誤,

卻譴責我沉默的美德,

此時寂寞油然而生。


#55

服侍你的人對你恩重如山。

對他奉獻你的真心,或者換你服侍他。


#86

靈魂與身體不會作繭自縛,

只有靈魂沉睡,身體走調的人,

內心才有掙扎。


#95

每個男人都愛著兩個女人;一個是他

的夢中情人,另一個尚未誕生。


#97

不會隨著每日昇華的愛,

最後變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奴役。


#112

你不能過食,那半條麵包是別人的,

此外也該留點麵包給意想不到的客人。


#123

詭計偶爾奏效,卻必自尋死路。


#137

背後有人追逐,你才會健步如飛。


#164

別人嘲笑你,你可以同情他;你嘲笑他人,卻可能無法原諒自己。

別人傷害你,你可以忘卻傷害;你傷害他人,卻將永遠無法釋懷。

其實他們就是你最纖細敏感的自我,只是換了一句軀體。


#170

我不販賣我的時光換取黃金,他們認為我是瘋子;

而他們認為我的時光可販售,我認為他們是瘋子。


#175

若不知曉,就切勿對人妄下評斷,

你知道的是那麼有限啊。


#182

讚頌螞蟻的庸碌,卻輕貶蚱蜢的歌聲,

眼界多麼狹隘啊。


#249

聰明的人認為我聰明,愚鈍的人覺得我愚鈍。

我想這兩者都沒說錯。


#288

你可能會淡忘跟你一起笑的人,

卻永遠忘不了跟你一起哭的人。


*相關閱讀:《先知》-紀伯倫

...

新體驗



前一、兩個星期忙於參展擺攤的事,終於在上禮拜六順利結束。對從來沒有擺過攤的我而言,是個有趣的體驗。沒想過自己可以和那麼多陌生人互動,甚至介紹產品,雖然很累,卻覺得偶爾走出舒適圈,也不是一件那麼糟糕的事。過程中認識一些人,在交流和觀察的同時也學到了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和另一半共同努力完成任務的連結感,讓我下次還想嘗試不同的擺攤挑戰。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內向的人,不喜歡社交活動,向不認識的人行銷產品更是被我歸類在「討厭的事情」底下。但那一天我必須跟每一個願意來到攤子前的客人,介紹我老公開發的產品,介紹我自己的部落格,希望他們會感興趣,並且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沒有計算到底和多少人講話,只知道一整天下來口很渴肚子很餓。因為是老公的主場,我只是插花亂入,但大家也沒有因此排擠我,而是被和氣對待著,為此我覺得感謝。


這次的經驗,讓我不禁在想,我對自己的瞭解和認知是否在某些方面阻礙了自己,又或者其實是我對自己還不夠瞭解,所以做出了不正確的判斷,譬如說,我以為自己不會喜歡擺攤,但結果卻並非如此。那些內在的聲音說:「自己是什麼,不是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會不會只是我們給自己貼的標籤?而那可能都是些過於單一,過度簡化的定義,無法納入人的複雜性和適應性,更是把可能性排除在外。我們被教導不能隨便對別人貼標籤,不能抱著先入為主的想法或刻板概念,然而我們是否也對自己做出同樣的事?


內在的聲音和標籤未必是錯的,但很有可能它們只顯示出部分的事實,好讓我們覺得安心,可以不用離開熟悉的事物。我們也忽略了,隨著時間和人生體驗的累積,我們可能會改變,原來的自我定義,或許不再合適。好比,我以前是個紙本書愛好者,喜歡收藏,喜歡書本拿在手上的感受,也喜歡每本書散發的獨特氣味,電子書完全不符合我的喜好,我嫌它沒有溫度。然而,這樣的我現在也喜歡上了電子書,甚至在兩種選擇之間,更傾向電子書,這是之前的我不會預料到的事。如果只依照舊有的認知,那麼很多新的可能就不會產生,人不會在天上飛,更不可能飛到外太空。


開放的心態,或許會讓我們受傷,但或許也不會。我有種將事情往負面方向思考的傾向,卻忘記了那些好事發生的時候,其實這並不客觀。負面思考並不會阻止負面的事發生,它只會癱瘓行動力,使人不安猶豫。當然我是因為這次的嘗試讓我覺得愉快,所以有這樣的感想,否則大概寫出來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文章了。不過如果嘗試的成本,不管是生理、心理或金錢面,是能負擔的,不如就給自己一個機會,或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世界也說不定。

...

《創作者的藝術之路》-肯特·內伯恩



《創作者的藝術之路》是作者肯特·內伯恩,以他近三十年的創作經驗,為有志投身於藝術領域的人,提供的二十三則建言。包括如何培養創作者的心理素質、如何面對困難、尋找靈感來源、創作的風格和方法等。作者的建議溫暖體貼人心,沒有說教或賣弄意味,他真誠分享自己遭遇過的挫折和實踐過的方法,還有在藝術旅程中的收穫,以期幫助未來的藝術家們能獲得勇氣,減少徬徨無助的感受。


作者收到了一封信,來信者不確定是否該投入創作的生涯,不知道這個選擇是否恰當值得?回想起當年的迷惘,作者感同身受,因為他也曾經寫過類似的信,尋求大師諾曼·梅勒的指導,得到了如此回應:「成為作家的關鍵在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得明白,你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以及只有你可以表達得最好的東西為何。這必須花很多年的時間。然而,這一切沒有捷徑。」曾經受到的幫助,作者想延續下去,所以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要展開創作的旅程,需要具備某些心理素質,韌性、堅定、熱情、自信以及最重要的耐心。很多人因為無法獲得成功,而心灰沮喪,然而作者強調創作會為我們帶來成就,成功和成就並不一定是相等的,前者是衡量名聲或報酬的外在標準,而後者是在藝術旅程中穏定且持續的實踐,是恆久耐心的展現。投身於創作之中,忘卻自我,就是一種報酬,我們會注意到別人不曾留心的美,生活會因為我們的觀察而變得多彩,靈魂會因為傳達、訴說,因為將無形變得有形,而豐富且閃耀著光芒。創作者抱著好奇與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他們永遠不會感到無聊,他們總是懷著熱情並且用心專注地面對人生。


當然會有被否定,不被讚賞的時候,也會想放棄,懷疑自己沒有才能,然而作者說:「被否定不代表失敗,只代表某個人沒有發現你作品的價值。只有在你讓別人的否定打敗你時,失敗才會發生。」所以要忍耐不被欣賞的孤獨,要有韌性持續進行創作,從某方面來說,沒有作品的產生才是宣告藝術旅程的結束。


有各種方式可以創作,沒有想像力和靈感不代表就不能創作。新的理解方式、不同的觀點,呈現生活的模樣和觀察,提升尋常事物的細緻度和深度都是種創作。作品不一定要「偉大」,找到屬於自己的表現手法和風格,每個人都有可訴說的故事。把固定的產出變成習慣,不要等待靈感降臨,創作靠得是自律和意志力而非靈感湧現的那一刻。


要是有一天市場對你的作品產生了需求,你也要當心,因為市場可能並不鼓勵你創新,而是期待你一再複製成功模式,而那會限制你的創作生涯。不要讓市場定義你能做什麼,或你是怎樣的人,因為「一旦市場決定扶植你的某個部分,你將會發覺外界會用某種你不曾想過的方式來定義你」,而那可能會使你偏移初心,奪走你創造的能量。


試圖去創造能讓世界變得美好的藝術,而不是僅僅是市場認同的作品,「藝術家都是夢想家,我們看見的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樣貌,而是它可能變成什麼模樣。」可能會有人因為看見了我們對世界的願景,而懷抱希望或是做出改變,但又或者到頭來,投身藝術,並無法改變別人,也無法改變這個世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然而這或許就已經足夠。

...

珍惜是不忘初心


有時候會任由日常及習慣把許多人和事變成理所當然,直到失去,或是意外的發生,然後才懂得細數所擁有的一切,好比健康,好比棲身之所,好比一份工作,還有就是總是陪在身旁的人。


偏頭痛發作的日子,我會想念有力氣洗澡的時候,寒流來襲,站在街上等公車的日子,我會渴望家裡的溫暖,投了好幾份履歷都沒有回應,我會懷念自己的才能可以發揮作用的時刻,失去了最愛的人,懷念裡交雜著悲傷的痛苦和內疚的自責。未能好好被珍惜的,會從生命中溜走。


來到生命裡的,並非所謂的理所當然,當慾望不斷驅使著我們去追求那些沒有的,當我們把時間和心思專注在那些缺少的,我們所擁有的彷佛會變成透明,於是不在乎,於是忽略,於是全都消失不見。


一開始不是這樣子的,東西剛買來的時候,全都閃閃發光,好不容易被錄取,整個人充滿了鬥志,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天使,還有剛剛交往的戀人,連一分鐘都捨不得和他/她分開,之後隨著時間流逝,就變了,變得理所當然。


或許沒辦法每天都激烈地表現熱情,不是每天都像生日、紀念日、情人節、母親節或父親節,或許沒辦法每天都大聲地說我愛你,起床時說,睡前也說。但總是可以讓那些我們愛的人知道,他們的存在有多重要,不是可有可無,不是理所當然。珍惜是不忘初心。

...

《我覺得人生不適合我》-林宰暎


韓國精神科醫師林宰暎的《我覺得人生不適合我》,從自身憂鬱症的經驗描述心病歷程。為了幫助那些對精神病院感到排斥的人,他開著諮商車走上街頭,免費提供專業協助,希望那些找不到人訴說且承受痛苦的人,在症狀或情況變得嚴重前,能夠向他們伸出援手。作者既是醫生也是病人,所以他能以同理心對待患者,他在書中試圖改正一般人對精神科的看法,並且強調「精神健康」的重要。全書無難懂的醫學知識,只看見一位苦人所苦的醫生,為了減少世人心理的傷害而做的努力。


社會大眾有污名化「精神病院以及患者」的傾向,患者認為精神科會把人關起來,所以逃避需要接受治療的事實,直到最後被身旁的人強制送醫,然而就跟身體疾病不能拖一樣,心理治療也不能被延誤,否則病情只會加劇。作者說:「精神醫院,是治療內心疾病的地方。⋯⋯不是因為犯了罪,而來這裡接受處罰。」若是心理受了傷,就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如同我們會定期做健康檢查,我們也應該定期關注自己精神和心理的狀態。好比是否對一切都提不起勁,覺得很煩,還是老是想哭,心中充滿鬱悶,又或者總是處在低潮消耗殆盡的狀態,甚至認為自己不該活著?時時檢視自己,留心自己的情緒,才不會錯過求救的時刻。


不想被動地在醫院等待患者,作者想到了將心理諮商帶入社區的想法,他將一台車改裝成診療室,開車到韓國各地,在兩年的時間內,盡其可能撫慰心靈受苦的人們。雖然最後作者因為自己的孩子生病,不得不回到醫院任職,但很多人因為他的傾聽而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作者自己也受憂鬱症所苦,他說不要為心理疾病感到羞恥,不要認為自己生病,就不能追求正常的生活,「即便明天會再次復發,我想作為一個『人』活著,而不是病患。」若一昧認定自己沒救了,或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就會變得無力,失去對人生的掌握,甚至喪失「自我」。是人就會生病,會遇到各種痛苦和考驗,我們都有局限性,但想盡最大努力的企圖是人類美好的特質之一,作者鼓勵所有受苦的人,不要失去了再次找回健康的本心。「正如絕望一般,希望也總在某一天無預警地出現。」


書裡也提供了一些能維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例如:「想解決問題的話,不要受感覺左右,而要成為能調整感覺的人。」、「培養健全的自尊心,不依別人的評論來決定自己的價值」、「凡是都有兩面,若是有必須死去的原因,那就一定存在必須存活的理由」、「領略生命的愉悅,要想領略,必須要有深度,要想有深度,就必須停下來」、「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最後就是「活著,才有可能」。

...

電子報訂閱邀請









 

 

...

月圓烤肉


已經忘了多少年沒有在中秋節和親人團聚烤肉了,至從家族裡的大家長爺爺和奶奶過世之後,子輩孫輩們要相聚變得不再理所當然。去年中秋,看見圍在一起烤肉的人們,也不免羡慕起那種熱鬧和連結,手上那袋從夜市買來的炭烤,吃起來冷冷的不怎麼美味。今年本來也打算在家過一個和平日沒什麼兩樣的中秋,想不到卻收到意外的邀約,終於又重溫了兒時回憶。


叔叔和堂弟發起了烤肉活動,叔叔前陣子經歷一場生死交關的手術,最近身體狀況比較穩定,想見見我們這些孩子們。當年紀愈來愈大,就再也不會把相聚視為是必然,相反的,分離才是。很高興有機會能和不常見面的親友聚一聚,只能在喪禮時碰面,實在令人感傷。


堂弟看起來心情愉快許多,叔叔生病的時候,他整個人彷彿被烏雲包覆,臉上失去了笑容,嚴肅寡言,那時生命給他的考驗,將他置身於黑暗的隧道之中,看不見出口。還好,最糟的情況已經過去,他們又再次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大家一起圍在烤爐旁,烤架上的食物好像怎麼烤都不熟,抹了幾層醬,不管不顧地吞下肚,雖然以我的腸胃來說,實在不適合吃烤肉,但此時吃的是氣氛,也就放縱了。不過和小時候不一樣,我們邊吃烤肉邊吃益生菌,到底是一群不再年輕的人,那兩個最小的孩子,喜歡的不是烤肉,而是手機裡一再闖關失敗的遊戲,他們哪會知道這樣的體驗得來不易。


太久沒有聊天,忘了以前的我們都是怎麼相處的,那時也像現在一樣在腦袋裡拚命思索著話題嗎?該講些什麼才不會令人覺得沈悶無趣、炫耀或自憐,哪些是安全的話題?長大之後,要顧慮的事情變多了,以前就只是聚在一起打鬧,時間就飛快過去。結果我就像那些傳說中討厭的親戚一樣,只會問堂弟何時要結婚,現在明白,原來長輩們也只是在努力打破沈默罷了,終於我也是個長輩了。


回家後,身上滿滿的烤肉味,我的頭髮洗了四次才消除味道,吃了一堆食物和零食,肚子有點脹,心裡也漲滿了情緒。或許這就是這些節慶佳節存在的必要,提醒我們抽出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團圓的機會過了一次少一次,說珍惜或許老套,但卻也是真實的感受。那一晩,姨甥子拉著我去看的月亮很圓。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