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馬奎斯



一個十二歲的女孩,雲瀑般的古銅色長髮,雖然有貴族白人血統,父母卻沒有負起養育的責任,把她交由家中黑奴照顧。女孩精通黑奴語言,黑奴的習慣、習俗和宗教信仰深深地影響女孩。在女孩生日當天,她被一隻有狂犬病的狗咬傷⋯⋯馬奎斯在小說<<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採取了他一貫的魔幻寫實手法,描述了一段禁忌的愛情故事。

女孩在沒有愛的環境中成長,她對自己的白人血統沒有認同感,但即便她通曉黑人的語言和習俗,她終究沒法歸屬於其中。女孩象徵了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因為被殖民和征服,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誰。

女孩被懷疑得到了狂犬病而被送進了修道院,被隔離,受到了犯人般地對待,主教認為惡魔藉著不潔的疾病附身在女孩身上,必須接受驅魔儀式。從小說中的描述,可以得知因為迷信,因為宗教裁判所,女孩遭到許多不人道的「治療」,女孩受到很大的折磨。從她的名字「眾天使的女奴瑪莉亞」便能得到很多提示。瑪莉亞代表貞潔的聖母,但卻有如同女奴般的遭遇。與其說女孩被惡魔附身,倒不如說她是被附身在他人身上的惡魔給殺死的。這些惡魔在人類身上表現出來的便是父親的迷信、母親的無情、主教的無知,和修道院院長的殘酷,而愛情也無法為女孩帶來救贖。


女孩和神父的愛情本該救女孩脫離痛苦的深淵,使她解開人類惡魔加諸在她身上的束縛,或使惡魔不再附身在她身上。從女孩自己所朗誦的那一段詩:「我將把自己託給一個明知道終將失去和毀滅我的人」所預言的,神父沒有勇氣帶著她離開,最終讓她死在修道院裡。就如同女孩和神父一起做的那個相同的夢所預示的,葡萄象徵的是生命,當女孩吃完最後一顆,就會死去,女孩夢到她飢渴地想吃掉最後一顆葡萄,因為她無法忍受驅魔的痛苦,更無法承受沒有愛情的孤寂,她寧願死去,藉此得到自由。

讀完這本小說,不免對女孩心生同情,從小就沒有父母的疼愛,父母甚至連她幾歲都不知道,她只能依靠自己努力求生存,所以她說謊、走路不出聲,她的母親和修道院的院長說她是「隱形的」,也是說明了她們根本不關心她的存在,那些發生的「怪事」或許可以把它們想成是女孩想要引起大人們注意的方式,一個長久以來活在孤寂、缺乏愛的孩子,怎麼可能品行端正?她的奇怪行為應該不是狂犬病發作,因為醫生說她沒病,更不是被惡魔附身,因為她的那些舞蹈或歌曲都是從黑奴身上學來的,那些教士或修女是因為無法接受異教徒的儀式,才說女孩被魔鬼附身,而強迫她接受驅魔。如果以現在的醫學角度來看,或許女孩可能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導致歇斯底里的症狀,或者是癲癇發作才會在神父面前口吐綠沫,至於為何是綠色,我想跟她吃的東西有關。就是因為女孩生在一個蒙昩的時代,才會遭受如此對待,如同因「女巫」審判而死亡的無辜女性,女孩也是因為不公平的審判而犠牲。以前人們為了安撫惡魔會把貞潔的處女當成祭品,女孩便是因為這些被惡魔附身的人們為了安撫自己內心的惡魔,才犧牲的。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