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恐懼



上一次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直面恐懼是什麼時後的事?對我來說應該是五個月前的乳房檢查,被兩片塑膠板無情地用力擠壓胸部,讓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團隨意被對待的肉,我討厭以及害怕赤身裸體地站在冰冷的機器前面,焦急等待著那可能會宣告我哪裡出了問題的影像或報告,然而這一切卻是必要承受的不舒服。人生有許多矛盾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想過得舒適,有時候必須先忍受一些不舒適。與其讓恐懼的事物將自己殺個措手不及,早一步武裝好自己,培養能力,或許才是正解,尤其如果我們害怕的是一些怎麼樣都躲不掉的事情,好比在一堆人面前講話、考試,還有看牙醫。


不會害怕的人大概不存在,尤其是那些敏感和想像力豐富的人,特別容易感到恐懼,所以小朋友常常害怕有什麼東西跑出來,不管是從床底下還是從衣櫃裡。但即便長大了,害怕的東西也不會變少,反而還有增加的傾向,因為我們更加明白自己的脆弱,知道有太多的事情可能會讓我們受傷。而那些殺不死我們的,可能不會使我們變強,而是會讓我們痛不欲生,也或許是我們理解到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需要勇氣。因此恐懼真的是件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了,那代表我們清楚自己的不足和渺小,而那會讓人謙虛,讓人懂得要學習和成長,而知道害怕才會避開危險,讓我們能夠存活下來,所以那些有關生死的恐懼還是留著比較好。


至於那些會降低我們生活能力或品質的恐懼,就有面對的必要性。這讓我想起一部很喜歡的日劇<交響情人夢>,裡面的男主角因為不敢搭飛機,而無法到歐洲深造,他為此感到十分鬱悶,他那當指揮家的夢想幾乎破滅,好在他在女主角的催眠治療(?)下,化解了恐懼症,才終於站上歐洲的舞台大放光芒。現在想想男主角的恐懼很清楚易懂,反而是女主角的恐懼才比較發人深省。從外表看來,女主角一派無憂無慮的樣子,對於未來的規劃有一定的藍圖,她沒有要當一個專業的鋼琴演奏家,而是打算當幼稚園老師。男主角認為她的選擇很可惜,因為她的音樂才能無法得到發揮,但女主角覺得彈琴只要快樂就好,她小時候被鋼琴老師打手的經驗,讓她害怕,使她對比賽、對嚴格訓練留下了陰影。但這個恐懼後來被另一個更大的恐懼克服,也就是怕落後男主角,無法和他一同成長,並駕齊驅,也可以說她是被男主角的傑出表現給激勵了,在看到他精采的演奏後,她充滿了練琴的鬥志,甚至願意參加比賽。


我覺得女主角除了小時的陰影,她其實害怕的是投入更多心力在練習上,因為練習很苦,要成為一個專家更苦,她說彈琴,快樂比較重要,更何況投入一切也不代表能在競爭激烈的古典音樂圈,獲得成就,所以她寧願待在舒適圈裡,而不去嘗試發揮潛能,挑戰自我。人類其實是很有趣的生物,我們會為了各種目標願望放棄一時的快樂,甚至我們也不是一直要感到很舒服,如果知道這些不適能幫助我們完成目的,如果忍耐和受苦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會犧牲一些快樂,一些舒適。就像為了出國,大家願意忍耐長時間的困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為了健康,願意在跑步機上把自己累得半死,更不用說那些為了實現夢想,而犧牲的享受和玩樂,這些只有人類做得到。走出舒適圈很難,但不代表做不到。


恐懼讓人活在了限制當中,使我們無法活出完整的人生,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何謂恐懼,就像許多人在考試前會很害怕,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與其把這些生理反應解釋成害怕,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那代表我們很在乎,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興奮的感受,這些「內心話」很重要,因為我們跟自己講什麼,就會相信自己是什麼。鼓勵自己,讚美自己的嘗試,並且在每一次成功跨出舒適圈時獎賞自己,我們的大腦會因為對獎賞的期待而願意做出很多事情,讓大腦嘗到面對恐懼後所得到的極大滿足和快樂,它下次會更願意嘗試。


Jordan B. Peterson 指出:「我們的焦慮系統非常務實,會認為你逃離的東西必定是危險的,而證據當然就是你逃走的這個事實。」所以有些恐懼不得不面對,否則我們的逃避會把它們變得更加恐怖和強大,又因為它們那麼可怕,我們又跑的更快,因此開啟了惡性循環。好在在面對恐懼時,充足的準備和訓練也非常有幫助,如果你有上台恐懼症,在上台前先去同一個場地多練習幾次,在親朋好友前多講幾次,都是不錯的方式。另外,慢慢來,從強度最弱開始,讓自己逐漸習慣,也是面對恐懼的策略,最後不要對自己太苛責,鼓勵比責備來的更有效果。一個小小的決定,一次微小的行動,就可能對生活產生漣漪效果,逐漸改善現況,想想看若是不再因為恐懼而逃避,裹足不前,會得到些什麼,或許你會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強大。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