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 幸福是無敵星星-實踐篇



 如何幸福

1.掌控思想

從思想開始,有意識地去追求幸福,擁有幸福的意願。有很多時候,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做了讓自己不幸福的選擇,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謹慎地對待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運用理性辨別並判斷,找出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幸福之道。


2. 設定目標

設定目標是為了能夠專注在當下,知道該何去何從之後,更可以享受過程,投入在手上的事物之中。目標的設定必須兼顧長期和短期利益,符合自己的喜好和人生觀,並且能讓自己發揮潛能。還有關於目標,波西格在<<禪與摩特車的維修藝術>>裡說得很好:「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


若是我們能喜愛自己手上正在做的這件事,那麼努力的過程也能帶給人們幸福。有時為了完成目標,必須要有無比的耐心,但也不是說為了目標就只能不顧一切拼命忍耐,而是經過衡量後,以合理的方式行動。


3.成長

有所進步和成長,會讓人感覺幸福,史賓諾莎將喜悅定義為「人類從最小到最高完善境界的歷程」。人類會努力持續自己的存在,增加生命的力量,也就是Steven Pinker所說的-「生命蓬勃發展」,當我們茁壯、進步,我們會幸福,而為了成長和進步,則必須學習,因此才會有所謂的「終身學習」一說。


4.要追求被理解而非被讚美

在哈佛的幸福課裡,塔爾班夏哈提到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讚賞是一件辛苦的事,彷彿薛弗西斯不斷地要把巨石推上山一樣,是永無止境又徒勞的任務。


所以不要尋求他人的讚賞,而是要被對方理解,理解真正的自己。幸福要從自己身上尋找,如同哲學家阿倫所說的:「⋯幸福只有被你緊抓在手裡時才是幸福。倘若你在自己之外的整個世界去找尋它,你絕不會找到看起來像是幸福的東西。」


5.滿足

不滿的人即便他擁有了一切,他一樣無法感到幸福

「每個人的世界都來自內心。從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不等同他親眼所見的世界,而是我們感受到的世界。一個在某處感到快樂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快樂;一個在某處不幸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不幸。」(<<喜悅的力量>>)


最後再看看波西格和他兒子登山例子,他的兒子在爬山時,只想一直往上前進,他對這裡不滿,但當他走到了遠方,他同樣不滿,因為剛才的遠方,現在成了這裡。他找的東西,全在他的周圍,但他全都不要。所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辛苦,身心都吃力,因為他把目標想像成外在又遙遠的東西。希波的奧古斯丁說:「幸福就是持續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


有時,人必須接受生活的真實樣貌,當我們盡了全力去爭取和奮鬥後,我們就該接受結果,甚至是放手,而不是任由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


再來我要談談比較外在的部分

1. 健康

要得到幸福,不只是心靈和精神方面的事,身體的部分也扮演很大的角色。實際上,一個沒有健康的人,很難感到幸福。從掌控自己的身體狀況開始,達到肢體的協調,規律的運動、正確的飲食習慣、良好的作息都能有所幫助。和自己的身體產生聯結,好好感受自己的身體。


2. 時間充裕

充實的生活不代表急迫、快速的步調,快節奏和繁忙的生活會帶來過大的壓力,還會造成身體不適。時間如果不夠,人們便無法發揮創意,做出改變,而只是不斷重複讓自己不幸福的生活模式。


3.良好的關係

哈佛的一項超過七十五年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關係,能讓我們維持健康和快樂。人必須他人產生連結、建立有意義的關係,置身於愛和關懷之中才能感到幸福。


4.幫助別人、貢獻自己

幫助別人,貢獻自己會讓人幸福,是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原來是個有用的人,自己有能力成就一些事情,因而肯定自我。


5.整理

整理包含整理有形的物品,和自己的人生。因為當在面對了自己和物品的關係之後,就會被賦予力量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透過「整理」,而學到如何放手和珍惜。


以上的這些只是書上或課堂上提到的一部分,在上述那些方法之外,還可以再加上很多項目,但當我開始思考「幸福」這件事時,我發覺關於幸福,不只是你知道些什麼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些什麼。


事實上「幸福之道」對很多人來說不是新的知識,但真正做到人卻不多。到頭來,或許我們根本不需要對幸福的定義鑽牛角尖,或者想出更多的方法,而僅僅是選出幾種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真正的去做,付諸行動。


就跟開車一樣,即便有了許多駕駛的知識,卻從不上路,也是枉然。最後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關幸福的書,大部分是自助的書,「自助」這個詞有兩個意思,第一你必須要幫助自己,第二就是你要靠自己,或許這就是關於幸福,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最基本的事了。

Attachment.png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