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文學批評


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文學批評
精神分析學說主要是研究人的神經病因治療的理論與方法,20世紀初期此研究領域內比較傾向於「心理」面向的部份,其影響力已擴及到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等領域。

佛洛伊德、容格和拉岡所提出的學說,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到文學領域。

一、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佛洛伊德認為傳統醫學只重視具體的頭腦(mind)研究,而忽略形而上的精神(psyche),所以無法找到精神疾病的真正根源。他以內心之中的「意識」為研究對象。根據他的研究,生理活動係因心理活動而來,而心理活動的本質即為「意識」,也就是一種觀念、感情與心智活動的起因、過程與結果。


我們可將弗氏的心理分析理論,區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其中的「狹義的心理分析」,係指單純地治療有關精神與心理疾病的醫法和研究;至於「廣義的心理分析」則是被廣泛地運用到各領域的心理學理論。因此心理分析文學理論也就是屬於後者了。
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中,影響文學領域的論點大約有下列幾項:
(一)心理的三層次理論
人的精神(心理)活動內涵,實包含有從下到上的三個層次:潛意識(unconscious,又稱下意識或無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與意識(conscious)
1.意識
意識位於人的「心理三層次」中的最上層,也是人面對外界的實際感知。當人的心理由意識管轄和指揮時,人的精神生活便可以正常進行;當它表現到外時,就是人所說出來的語言和表現出來的行為都合乎正常的情況。
2.前意識
位於心理三層次的中間層。
*前意識與意識的關係是:因屬於「意識」附近的觀念和想法,所以能輕易快速地闖入意識領域中;但因為與當時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在完成一定的使命後,就會快速退回自己的前意識領域裡。
*它與「潛意識」的關係,則屬於抑制作用,即將潛意識的衝動壓制在原地以保護意識不受潛意識的干擾,讓人能夠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過著正常的生活。因此,也被稱為潛意識要進入意識的過濾器。
3.潛意識
潛意識為人的心理三層次的最底層,是人類心理與精神的最原始、且不受控制的因素,其中藏有被壓制的觀念和情感部分,來自生活中已遺忘的事物,特別是兒童時代的創傷。
由於潛意識不受控制,所以經常企圖踰越界線,闖入意識領域中,不僅容量龐大、而且能量可觀,所以時常借助各種方法,偷偷地通過前意識的攔阻,而以間接而隱微的形式出現於意識中,也因而對人的言行產生若干影響。

(二)人格的三合一結構(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
人格包括了本我(原我/私我)、自我與超我三重結構。
1.本我(id)享樂原則
本我是人與生俱來的、最原始的潛意識之結構,是集合各種興奮的元素,如:本能、慾望、衝動等心理成分的混合體,而以不受拘束、不合理、甚至是荒唐等為其特色。
這類心理組成元素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在本能的驅使下,只知不顧一切地讓原始慾望與衝動得到滿足。但因這種心理活動所促成的結果,也就是人所表現出來的異常言語和行為,往往會使當事人遭到不良的後果,所以一直被人的理性意識壓抑著。
2.自我(ego)現實原則
是本我在現實世界的影響下所形成的知覺系統,因此多被稱為理智與常識。
自我的主要功能有二: 
*控制與壓抑非理性的本我之衝動
*紓解嚴苛無情地超我之壓力
自我常遭受本我中的衝動與本能的衝撞,又須擔心本我受到傷害,所以努力地把本能與衝動限制在安全的範圍內,使本我能獲得感動而且保持安全。因此自我可稱作本我與超我之間的過濾器。
3.超我(super-ego)求善原則
超我是人格中最具道德、最合乎文明的結構。
*它的地位對兒童而言,就如同擁有絕對權威的父母般,監視本我的衝動,也強迫自我去控制和壓抑不被容許的衝動。
*對成人而言,它則好比是已達至善地位的「良心」,一方面指導自我,二方面限制本我,使人可以實現理想。因此,超我乃是一種是人人都知道必需遵守社會道德、輿論和法律的意識也是本我的壓制者。

(三)性理論與本能理論(即「利比多」libido,或「埃洛斯」,Eros)
1905年的<<性學三論>>,他進一步揭示潛意識內容的核心為「性」,主張「性心理」在人類的整個心理活動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性本能」對「潛意識」的活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後來,佛洛伊德為了避免這一特殊的「性本能」與一般的「本能」概念混淆,所以將它稱為「性動力」(即「利比多」,libido)

依照「利比多」的發展,可將一到五歲孩童的人格發展分為五期:
口欲期、肛欲期、陽具期、性潛伏期與性器欲期。
並借用古希臘神話來創造出兩個的情節:
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和愛列屈拉情節(Electra Complex,戀父情結)來證明確實有男孩依戀母親和女孩依戀父親的人類本源。
換言之,「性本能」乃「人」於幼年時期形成人格,以及成長後創造社會文化的重要動力。

佛洛伊德歸納人的兩種本能
•「生的的本能」:以「愛」為基礎的建設性力量,包括以性為根的「生殖本能」和讓生命成長的「自衛本能」。
•「死的本能」:以「恨」為基礎的破壞性力量,是一切生命的最終目標。這兩種作用相反、卻同時並存的本能,既是使每個人和種族能夠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造成生命活動中的衝突之根源。

佛洛依德在<<創造性作家與白日夢>>中,說明藝術創作與兒童玩耍,同樣都依賴想像,只不過有前者為公開而後者是隱微之別。對成人而言,藝術創作和所謂幻想、白日夢的關係其實非常緊密,因作家在孩童時期無法達成的性欲望,多會成為他長大之後的創作靈感,只不過是以藝術為偽裝方式,再次表達出這個慾望。

藝術是原欲的昇華,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在原欲的支配下所製造成的幻想,這個幻想的王國就是藝術家的避難所,藝術就成為一條由幻想回歸現實的合法道路。藝術家介於幻想者與精神病人之間,是因為藝術才得以免除列位於精神病人,他們的共同特徵是能把某些人類的衝突,以社會認可的形式表現出來。

崔陵在1945年發表的<藝術與神經病>一文中指出,作家並非神經病患,文學作品遠非麻醉劑。瘋子的幻想是病態,因為他無法自行控制;藝術家則是採用了高明的藝術技巧,來表達出他可控制的幻想而成為作品。

二、容格(Carl Gustavo Jung, 1875-1961, 又譯榮格)
他依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潛意識論述為基,提出了有名的「集體潛意識」。容格認為潛意識的內涵其實非常複雜,人們並無法用觀察的方式看到它的全部。人們能夠借用特殊的方法觀察到的,其實只是那些已經跨過前意識而進入意識層的潛意識而已,還有更多沒有通過前意識而表現出來的潛意識。

他將潛意識的內涵區分為兩類
•「個人潛意識」:包含個人一出生即擁有,同時也包含了個人在形成人格的本能之過程中所加進來的事物。由於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同,致使這類潛意識的內涵與性質也與他人有異;但也正是因此,這類潛意識可以讓人們藉著特殊的方法來認識與了解。
•「集體潛意識」:在起源上也是個人一出生即擁有,但在內容上只含有一般人類所共有的心理要素,而不包含任何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獲取的經驗,所以這類潛意識並非屬於個人所獨有,而是一般人類所共有的、具有超越個性的、人人都相同的集體共同心理。因為它的位置在個人潛意識的下面,也就是位於潛意識層的最底層,所以可將它視為個人潛意識的深層結構。

這種集體潛意識是一種「原型」(基型),是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的生活遺跡,也是已經重複出現過無數次的「人類典型經驗」之「沉積」與「濃縮」。這種人類所共有的心理原型,乃是一切心靈所反映出來的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驗形式,如心理學中的「集體表現」,宗教教學中的「原始思維」,以及神話學中的「母題」。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集體潛意識所表現的主要特色,便是在文學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上,都含有遠古時代的神話特徵如:神話、傳奇、民間傳說、童話等。

容格和弗洛伊德的主要差異有三
(一)集體潛意識和潛意識的不同
容格的集體潛意識一方面屏除了,人為的文化和文明所造成的國家和族群的界線,另一方面也涵蓋了所有的時代和地域的全部人類。
(二)對原慾的解釋不同
容格把原慾的內涵擴大,指出它是一般的緊張狀態,是造成心理的矛盾、衝突,以至於引發具體行為的衝動。佛洛伊德所認為的「性」的滿足與需求,只不過是心理妁緊張狀態中的一種或一部份而已。
(三)對精神病來源的認知不同
佛洛伊德認為精神病是意識與潛意識,兩者發生了衝突所形成的。
對榮格而言,佛洛伊德這種解釋顯然有「唯心」的傾向。於是他主張精神病與現實世界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因為這種疾病往往是患者無法適應外在的環境而引起。

三、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
對文學理論產生頗大的影響,包含三點:
(一)語言、意識、思維(thinking)
他認為潛意識和語言是同時出現的,因潛意識乃是語言對慾望進行了結構化的結果。
(二)明喻與隱喻,能指與所指
雅克慎指出,由於明喻含有「缺漏」(lack),故而使得「能指」沿著「所指」不斷延伸;而隱喻則是指「表層意」(所指)經常替代深層遭到壓抑的意義(能指)。
到了拉岡,他一方面以為明喻乃是一種表示「慾望」(即能指)的運作方式,因而可稱為「延續性」(continuity)。另一方面,則以隱喻來表示「慾望實現」(即所指)的運作方式,所以可稱為「相似性」(similarity)。據此他主張潛意識的結構時如同「語言」一般。
(三)語言與物
拉岡認為,「慾望」代表心理和生理和諧統一,但因有「伊底帕斯階段」與「鏡像階段」導致人的心理發生斷裂,因而永遠無法滿足慾望,也無法達成心理和生理的和諧統一。

所謂鏡像階段,又稱「前伊底帕斯期」,是指在孩童的年齡在18個月大之前。此一時期的孩童,最大的特色為「物、我不分」--尤其是他與母親的關係。他們常在鏡子面前欣賞自我的身體,並逐漸認識自我;但這種認識卻常含有錯誤的部份,例如左右正好相反。到了父親出現後,孩童們對自己與母親的「兩極」認知觀,頓時改變成「自己--母親--父親」的「三極」觀。此時,他們也學會語言,並以此來界定自己。只是語言(能指)雖可替代「物」(所指),但兩者並不相等。

鏡子前面的孩童即是能指,而他在鏡子裡面的影像則為所指;孩童便是根據此種認知,一一將兩者的各部份相互對應起來。當語言進入孩童的生活中之後,「差異」也隨之而來。由於意義是有差異來決定的,正如同孩童在家中的身份是由其父母的差異來決定--這稱之為「象徵期」,孩童開始承擔起社會、性別等角色。
此時,隱喻的「鏡像」變成明喻的「語言」,能指在所指鍊的不斷滑動、延伸,即等於由「缺漏」、「不在」所引起的「慾望活動」,於是終極所指,永遠遭到壓抑。

在文學上,因作品乃是一種慾望話語,因此批評家與讀者所關心的並非作者的意思,而是自己在文本中所搜尋到的意義。
這一情形正如同現實主義的作家只關注文本的內容,因而認為其情節乃是自足的結果。
但現代主義者則不同,他們把文學文本的寫作過程,視為內容;因此,重點應在將其書寫技法展現出來,以便讀者對文本用來建構現實的方法,進行批判。換言之,所指(內容、意義)乃是能指(技法)的產物,而不是在能指之出現之前即存在的東西。

總結
這三位心理學家所提出的理論雖不相同,但對文學理論卻都有深遠的影響
(一)對深層心理的發現與闡釋,讓讀者了解到作家的創作動機,是可以從理論上去探尋的。
(二)揭發作家的創作過程,而其創作方式與型態是什麼,則大約可決定其作品是屬於哪種類型。
(三)深層心理的理論,替作家打下有關作品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到底如何的理論依據。
(四)讀者可藉由此一新的視角和視野去了解作品、批評作品。

這一理論的缺點:
(一)把視為一種唯心的先驗存在,而且是以性慾為生命的驅動力。
(二)忽略了人其實和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三)伊底帕斯情結增加了對希臘悲劇的認識,但是一說法有不少局限性,所以並不適宜無限的延伸其功用。
(四)又把文學批評視為「夢囈」把苦心的設計和創作壓縮為無法控制的「夢幻」,因類比的兩端並不相當,所以欠缺足夠的說服力。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