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在北極-克麗絲汀安•里特


克麗絲汀安•里特把在北極一年生活的過程紀錄下來,寫成這本<<一個女人,在北極>>,內容包含如何面對極地嚴苛環境的挑戰,如何獲得必需品,如何渡過永夜,以及如何面對漫長的孤寂。在北極,作者和最真實的自我對話,探索自然更探究自身,她說:「或許必須感受這種終極的孤立無援,人類才會變得謙卑,以體察事物的本質。」

克麗絲汀安•里特的丈夫是個獵人兼探險家,他邀請克麗絲汀安•里特到北極和他過冬。她丈夫沒有提酷寒或黑暗,只說會有一個溫暖的小屋等著她,作者決定搭船去和丈夫會合。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到達小屋的敘述,她餓了,想吃東西,但小屋內當然沒有任何現代設備,必須踏入冰天凍地中,走一個半小時去取淡水,用來煮飯的爐子升不出火,只會不斷地冒黑煙,雅緻的房間還沒蓋好,因為所需的木板還沒被海水沖上岸,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另一個獵人必須在一個三乘三平方的木屋(從照片看來像一個長方形木櫃)生活一年⋯⋯我一直在想,她怎麼沒有和丈夫大吵一架,抱怨所有的種種?怎麼看都覺得作者絕非一般女子,她在書中幾乎沒有提到什麼不滿或怨言,在我看來幾乎可以說是適應良好,更不用說另外兩個獵人,可以在天氣狀況很差的時候,外出打獵,而且還是分開行動,真的是令我這個城市凡人大感佩服,這根本是對生存的極大考驗。


不過對這些極地獵人來說,他們並非想要別人的讚嘆或佩服,雖然這些獵人們的人生,就是這一連串逼近極限的成就構成的,然而他們鮮少誇耀自己的經歷。他們僅僅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仰賴它離不開它。他們獨自走過荒寂的大地,步上遙遠的路途,只希望獵取足夠的報酬,能讓他們在北極多待個一年。在北極有一些獵戶小屋,可以提供他們在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的旅途中,當做一個中繼休息站,但每個小屋在我讀來的感覺好像都是一些隨時被風雪吹垮的簡易木板,但其他獵人會在屋內留下一些物資甚至一壺咖啡,這種互助的情誼令我感動。

再回過過來看看我們的作者,我覺得她也不是省油的燈,她的心理素質很強,絕對是堅韌不拔,能夠自己一個人待在小屋中好幾天忍受外頭暴風雪不停瘋狂地肆虐,在永夜聽不到一點聲音,看不到一點光,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的狀況下,卻不會陷入瘋狂或神智不清,並且還能藉這樣的體驗來審視內心,觀察大自然的美,自己還會冒險走去外頭取水,只靠著路上的石頭辨位,不會在霧中迷路⋯⋯她通過了試煉,所以得以感知道某種更崇高的存在。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想是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而且我們都忘記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便利有多得來不易,水龍頭一開就有水,還是熱的,瓦斯爐一轉就能燒菜,更不用說樓下的超市就能買到處理好的肉和蔬果,根本不用像作者他們一樣老是擔心缺乏維他命的問題。書裡的人讓我看見光是為了生存,一天下來要做多少事,僅僅只為了活著,要有多努力,作者說兩個世界的對比如此鮮明,文明才是嚴重缺乏維他命,因為它不從永遠真實且青春的大自然汲取力量,反而迷失在反自然與算計操弄之中。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