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天別再來敲門-菲特烈•貝克曼


五十九歲的歐弗在妻子桑雅過世之後,過著獨居的生活,他固執、脾氣暴躁,不喜歡和人來往。他每天一樣的時間起床,喝完自己煮的咖啡就出門做社區巡邏。歐弗無法接受現代人做事的方式,現在的人什麼都要靠別人,靠電腦,他們不知道如何自己動手修好一樣東西、對機械一竅不通,很少人知道正確的做事方法。桑雅和歐弗的個性天南地北,她喜歡笑,溫䁔柔和,喜歡書本、孩子和貓咪,她為歐弗黑白的世界帶來色彩,歐弗遇到桑雅之後才真正地活著,失去了桑雅,歐弗也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他決定去和桑雅碰面,但事情沒有歐弗想像地順利,老是有人,還有一隻貓來干擾他的計畫。

「死亡最大的恐懼,是死神選擇放過我們,讓我們孤零零地獨活在這個世上。」一個堅強的硬漢如歐弗,可以忍受身體的疼痛、甚至別人的嘲諷輕蔑,但他無法在失去了心愛的妻子之後獨活,他會假裝妻子還在,煮咖啡和她分享,檢查她是不是又偷偷把暖氣機的溫度調高,她所有的東西都還放在相同的位置,歐弗會溫柔地撫摸她穿過的每一件大衣。雖然作者沒有在書裡大肆渲染歐弗的悲傷,但我知道歐弗一定已經在心裡不知道哭過多少次。桑雅的存在使歐弗展現出他不會在其他人面前展示的一面,他的親切、溫暖,又或者僅僅是一個傻傻的表情,桑雅不在了,這些部分也跟著消失。所以失去愛人才會如此令人痛苦,不只是因為思念的煎熬,或是孤獨的難耐,也是因為失去一個可以映照出真實自我的人。


人必須要抓住一點什麼才能活著,知道生存的目的為何,譬如去愛一個人,或是一隻貓也可以,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人需要你,依賴你,你會為了他們勇敢、堅強,為了他們活下去,這些人,這些事是讓你無法離開世間的連結。就像歐弗,他本來覺得自己只剩下一個人,就算死了又有什麼關係,但當他開始和周遭的人事物建立起關係(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他就產生了責任感,就像那隻老是出現在他家門前的流浪貓,如果歐弗不管它,它就可能會凍死、或被狗咬死,還有隔壁新搬來的那對夫妻和歐弗借了一把梯子,結果丈夫從梯子摔下來,歐弗也只好開車送懷孕的太太和他們兩個小女兒去醫院,另外就是那個一度和他是朋友的盧恩,歐弗和盧恩一起創立了居民委員會,一起趕走社區中討厭的住戶,後來因為盧恩買了一輛寶馬,歐弗和盧恩就不再說話了,之後盧恩得了老年痴呆症,社福人員要把盧恩帶走,歐弗決定阻止這件事發生。所以歐弗必須活著,因為他還有未完的事情,而後來鄰居的小女兒叫他阿公,她們喜歡歐弗,於是歐弗又有了生存的理由,就像書裡所說的:「人可以為了他人的將來而有了活著的意義。」

<<明天別再來敲門>>除了生命和死亡這個主題,作者也藉著對歐弗這個角色的刻劃,來呈現兩種社會價值觀的對比,也可說是世代間的衝突。歐弗相信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他對生活的大小事物都能夠能親手處理,他重視實在具象的事物,譬如他喜歡現金交易,而討厭信用卡,他知道各種工具的用途,他會自己修車、蓋房子。他強壯有韌性,親自面對物體,擁有一種動物性、直覺式的求生本能。他認為現代人什麼都不會,連一杯咖啡也不會煮,一顆輪胎也不會換,只知道求新鮮,所有事都用錢解決。歐弗的言論戳中了現代社會的痛處,現代人若是少了文明的掩護,生存就可能面臨威脅,對我們而言,梭羅式的生活不過是假日露營的休閒,在進步的科技世界裡,魯賓迅般的人物似乎只是個傳奇。

到底現在的人們是愈來愈厲害,還是如歐弗所說的「無能」,如果沒有網路,我們會做什麼,到頭來厲害的科技,根本不是人類。資訊爆炸,什麼知識都查得到,但那些知識又有多少部分實際成為我們的技能,人們真實擁抱的是知識,或者不過是一種幻覺式的安全感?隨著虛擬世界的強大,人類更應該好好地思考屬於人類的價值,而不是盲目地依賴科技,自願被科技箝制。然後「進步」的現代人還會看不起像歐弗這一類型的人,說他跟不上時代,不知道要「進化」,就像小說裡的那些穿著白襯衫的人,整天只會坐在辦公室,在電腦前面敲敲打打,再拿著那些打好的文件去逼迫一些看不懂法律條文的人。這世界不應該是這樣二元對立的,追求知識和科技的同時,應該也能保有面對真實生活的能力,好比,與其戴上虛擬實境的眼鏡,不如親自去探索這世界的美麗,要花錢買昂貴的保健食品,不如真的起身動一動,還有真的自己拿起掃把掃掃地,而不是只讓掃地機器人代勞,應該也花不了太多力氣。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