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


2016/05/11
接受美學(Theory of Reception)
一、姚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1997):接受理論
姚斯在1967年發表<文學史作為文學理論的挑戰>,他在該文中把讀者的「前理解」和「期待視野」融入「歷史」之中,而建立了「接受史」的理論架構。後期他的文學論述轉成以「審美經驗」為重心,於1982年出版<<接受美學>>


(一)文學接受的基礎與方式: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
姚斯的論述重心是:文學作品的接受,乃是文本和讀者在歷史的框架中不停地互相作用的過程和結果。其作用過程如下:
1.前理解
讀者在閱讀新作品之前,其自身早已有文學上的審美經驗,這種審美經驗被稱為讀者在文學上的前理解,其過程如下:
A.讀者將要對新作品作出反應
B.建立新的文學視野的基礎
2.期待視野
任何被視為「新」的文學作品,都和歷史淵源、文學傳統,以及當時的社會有關,也因此並非處於真空之中。同時在它被創作完成後,也必會以公開或隱約的方式,傳達出自身的訊息,並展現出它獨有的特色與風格。
當讀者與這些訊息接觸之後,他原有的審美經驗中也是有關的部份將會被喚醒,而使他在這一經驗的基礎上,在內心之中產生對此一「新作品」的「期待」心理也就是「期待視野」。
3.視野融合
讀者的期待與新作品之間,必有一個或大或小的距離,所以他在閱讀此一「新作品」的過程中,他心中原有的期待視野必會在不停地激盪中處於不停變動的狀態,最後才達到讀者的「期待視野」與新作品中的視野相互融合的另一個新視野。
4.視野變化
讀者每一次對新作品的接受,必以否定先前的接受經驗為基;而據此所產生的新接受意識,必然又會使讀者以它為基,而再次與新作品產生審美的新距離,這就是所謂的視野變化。

(二)作品與讀者,歷時與共時
姚斯之所以提出「接受美學」,是因他有感於研究者長期忽略了使文學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讀者的接受」情況。他希望重建一種以「接受」為主的方法論,恢復過去以「歷史」為文學研究的重心,使作品與當代人的興趣重新擁有緊密的關聯性。論述要點如下:
1. 一部文學作品不應該像一座「紀念碑」一般,只是獨立地向每個時代的每一個讀者,展現它那永遠不被認識的客體。文學作品其實應像一部「交響樂譜」,能夠在不同時代的演奏中,屢屢獲得新的演出及反響,而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新解釋與新評價。
2.文學的接受除了包括作品與讀者之間相互關聯的「歷時性」關係之外,也包括了同一時期裡的文學參照體系之「共時性」關係。一部文學作品的時代評價,乃是歷來許多批評家和讀者的看法所累積的結果,而作品中的意義也,在不同的時代被不斷的挖掘出來。作品的意義在不同的時代都會產生具有與該時代的文學參照體系相關的獨特性,而不可能被某一時代或某一讀者所窮盡。
3.這種文學作品的接受具有「歷時性」的論點,其實是受到俄國形式主義的「文學演變觀」影響。每一傑出作品的出現,若非因為它成功地在原有的文學形式中達到了最高峰的成就,便是它打破了該原有形式的成規而創造出新的形式,並且被普遍肯定所致。文學的歷史演變規律那是建立在作品被接受的基礎之上。
4.從「共時性」來說,每一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是處於同一個「共時體系」之內;在這個文學體系中,文學作品的創作手法或風格類型是屬於傳統或創新,都是可以明確釐析。

(三)創發性的審美經驗:愉悅
到了晚期,姚斯的審美論述產生了若干轉變。他以美學的實用功能為著眼點,不再強烈主張突破舊有的形式。他主張審美功能應該是使讀者能夠從閱讀作品中獲得快樂與享受的愉悅感,而這種審美感受有三項功能:
1.具有創造意涵的接受
姚斯認為以往有關觀賞者(或是讀者)接觸審美對象(或是閱讀作品)的過程,可說是屬於消極式的「沉思」。然而所謂「接受」,其實應具有更積極的意涵,因為它使讀者擁有積極主動的參與機會,使讀者在這一接受過程中,因親身融入作品裡面,而成為一位參與式的創作者。
2.愉悅的審美感受
姚斯指出,觀賞藝術品(或閱讀文學作品)都是在增加觀賞者的審美經驗。當代藝術的接觸,應該要強調它具有會使觀賞者產生快樂和享受的感覺,故而帶來的是愉悅的審美效果。
3.淨化心靈功能
當藝術品(或是文學作品)與接受者之間產生了實際上的交流時,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所隱含的種種深刻的象徵寓意,每每能對接受者的心靈產生「淨」化的功能,甚至昇華的結果。

二、伊瑟(Wolfgang Iser, 1926-) 效應理論
接受美學需由伊瑟的效應理論,和姚斯的接受理論,結合起來才能顯現出其全貌。
伊瑟的理論重點
(一)文本的「召喚結構」(inviting structure):文本與讀者交流之處
文學文本所採用的語言,是與「一般語言」不同的「描繪性語言」
•「一般語言」: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被人們有效採用,因為它是「解釋性」的語言,是使用含意明確的詞語,通過一定的語法程式與語文慣例,來使意思明確的表達出來。
•「描繪性語言」:突破「一般語言」的程序與慣例為重要的表現方法,這樣的表達方式,造成文學文本中出現許多意義「空白」之處,也使意義呈現不確定的情況,這些意義空白之處,出現在文學文本中各部份的連結處;其意義不明確,所以具有「召喚讀者」來探詢、理解,使讀者與文本產生不停交流互動的力量。
當讀者將文學文本的各個意義「空白」處統合之後,便可使文學文本形成一個意義體系。文本內外的意義不確定處,讀者可不斷賦予意義,文本的意義便可無窮的延伸了。
(二)文本的「保留劇目」(repertoire)與「組織上的策略」
想發掘文學文本的潛在意義,也需要在某些框架或參照體系內來進行,例如:早期的作品、社會與歷史的規範,以及產生文本的文化背景等,這些即為文學文本的「保留劇目」。
「保留劇目」是讀者自己在各項因素中,加以重新選擇與組合而成的,因此具有相當濃厚的讀者個人色彩,卻是讀者與文本的交流的基礎。當這一「保留劇目」表現在文本上時,伊瑟將其稱為「策略」,也是文本的內在結構。
其「策略」以下面的術語為主軸:
1.焦點與背景
在組合成文學文本的許多組成元素中,常常會有一因素被突顯出來成為「焦點」,如:人物、事件或者是敘述觀點,而其它元素則扮演該焦點元素的「背景」。這兩者的關係必會引發張力,並帶動一系列不同元素之間的互相作用而產生審美的對象。
2.主題與視野
任何文學文本內必包含有許多不同的「視點」,如小說中有:敘述者視點、人物的視點、情節的視點,而且常會有不同的視點,同時出現的情況。讀者每次閱讀到視點之處時,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視點作為其「視角」(觀察的立足點或角度)從這個角度出發所看到的一切,便是他對文本所產生的視野。從這個視角作為基礎,來形成他對文本主題的認識和理解。
3.格式塔(gestalt)的閱讀方式
每一文學文本(尤其是指小說)中都含有許多視點,而讀者在閱讀與文本的過程中,他的視角會在文本的不同視點中不停轉換,稱為「游移視點」;然後將其中的某些視點連結起來,形成他個人對文本的「一致性闡釋」(又稱為格式塔),也就是讀者和文本互相作用後的產物。這種格式塔是不會自行連結的,而是需要靠讀者在他閱讀文本中去完成,因此他也可以說是讀者的「游移視點」的綜合結果。
4.隱在讀者(the implied reader)
作者在創作之前與整個創作過程中,他的心裡面常會出現一個假設性的讀者即「隱在讀者」,以這個讀者的可能反應,來做為其小說佈局的依據,因隱在讀者對小說的影響出現於作品中時,常會成為引起讀者反應的結構性焦點,所以他在讀者對文本的接受上持有重要的地位。

留言

匿名表示…
格式塔: Gestal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