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期表》-李維


化學家李維的著作《周期表》以二十一個化學元素為引,敘述生命中各片段的回憶,如家族的起源,求學時期,工作經歷,還有在奧茲維茲集中營的故事。作者試圖在物質的科學裡找到定律和真理,或許只有這樣才能在混亂失序的世界找到平靜和庇護。


李維是猶太裔義大利人,對於法西斯主義和種族法律,他自述一開始他和其他人是被動的,他們失去反抗的因子,必須從根建立起,他投身物質,因為法西斯強調的是「精神」,他擁抱「雜質」,因為法西斯強調「純真」,在製備硫酸鋅的實驗中,他學到了一個道德教訓,「雜物引導變化和生命」,他說:「為了輪子要轉,生活要過,雜質是必要的。肥沃的土壤之中,要有許多雜質。異議,多樣,盬粒和芥末都是必要的。」但法西斯則想把一切「不純雜質」全都消滅,這不只不人道,更是反自然。


化學是李維的養份和護身符,在充滿謊言、洗腦的教條和命令的法西斯主義中,化學能讓他保持清明,使他思考,而擁有化學這項技能也讓他在集中營中倖存下來。集中營的經歷成了寫作的種子,他必須向人述說來淨化自己,寫作是治療也是讓他建構神智的活動,他渴望從回憶的負擔中自由。


離開集中營後,李維很想和「他們」算帳,不是要復仇,而是想重建平等關係,而他真的也遇到了其中一人,他提出質問,「是否覺得法本化學工業公司,主動使用集中營奴工?」「是否知道奧茲維茲每天吞沒萬條生命的特別設施?」而對方找了一個能說服自己,安頓良心的說法,他想藉由和李維對話來克服過去。李維形容他是個灰色人,半盲人,這些誠實卻不防禦的人為那些建造奧茲維茲的人鋪路。「所以每一個德國人,每一個人都必須思考奧茲維茲的事。」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