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羅勃•路易斯•史蒂文生


出版社:遠流,作者:羅勃.路易斯.史蒂文生,譯者:范明瑛,出版日期:2013/03/01

剛好前一本讀的小說,<<豪門幽魂>>的時代背景也是在維多利亞時期,維多利亞時期是英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工業和科學都蓬勃發展,人們注重道德觀念,謹守行為規範,崇尚理性,中產階級刻意過著體面的生活。在這樣的大氛圍影響之下,如同<<豪門幽魂>>,<<化身博士>>也充滿了「有意的沈默」,沈默是因為有不可說的事,包括邪惡、任何非理性、非科學、非自然的事物,在書中不是不能提及,就是以極其隱晦的方式來表達。但<<化身博士>>比起<<豪門幽魂>>多了一些答案,少了一些懸念。


<<化身博士>>的這個翻譯名,多多少少洩露一些故事的情節,原文書名<<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 Hyde>>,就比較不容易猜測出劇情,但這個 Hyde 字又好像透露出有人想隱藏些什麼的端倪。<<化身博士>>頗有懸疑小說,甚至是偵探小說的味道,從一開始奇怪的門、海德先生對小女孩的暴行、摸不著頭緖的傑奇博士遺囑、和善老人被殘忍的謀殺、到傑奇博士的避世,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彷彿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終於我們在最後一章傑奇博士的聲明裡,找到了答案。

原來看似樂善好施,文明有禮的傑奇博士,偷偷發明出了一種,可以將自己的邪惡人格分裂出來的藥(又一次諷刺科學發展可帶來的毀滅)。傑奇博士喝下了藥之後,就可以化身為海德先生,把這個平常隱藏(Hyde= hide) 在文明體制規範之下的分身,顯現於人世。這個邪惡的分身,因為長期的被道德理智所壓抑,所以身型較矮小,而且多毛醜陋。他作惡多端,沒有任何原因的傷人,殺人(書中一樣沒有太多詳盡的描述,因為在維多利亞時期,這是於禮不合的禁忌),只因為他亨受犯罪所帶來的喜悅和快感,他喜歡純粹的惡。

一開始傑奇博士非常高興,自己邪惡的一面可以得以舒發,不用再克制自己,不用偽裝。他可以用海德先生這個分身盡情的作惡之後,再變回傑奇博士,如此一來他不僅可以逃過法律的制裁,更重要的是,他一樣可以是那個受人尊重又體面的紳士。但隨著海德先生作惡的欲望不斷地被滿足,傑奇博士似乎愈來愈無法控制他,邪惡的分身逐漸的想要取代本尊的存在。果然,有一天海德突然在沒有藥劑的催化之下現身了,而脆弱的傑奇再也沒有力量壓制他,也變不回原來的自己。

這本小說在探討人的二元性,也就是善跟惡,但奇怪的是,藥水催生出的只有惡的一面卻沒有善的一面。所以或許與其說人性有善跟惡的對立,我覺得史蒂文生更想說的是,人的初始是惡的,是經過文明的教化、洗禮,才讓人往善的哪一方靠近,變得比較不像動物,若是脫下文明的外衣,人就只剩下邪惡的本質。

其實我比較傾向,人本來就不是只有惡或只有善兩種自我,忠於自我,也不代表就是向邪惡屈服,或沈淪墮落。我反而認為,人隨時都擺盪在善惡天平的兩端,當身體,心理都健康的時候,人的意志會趨於堅定,會有力量做好的事,做對的事,能和外在環境和諧的相處,並且比較有可能通過「命運的考驗」。人就是就是這樣,靠著一點一點的努力,做著一些些小小的好事,慢慢的走向正途。但相反的,人當然也有意志力不堅,身體不好的狀態,就像傑奇博士到後來心神衰弱一樣,沒辦法對抗邪惡的力量,這時人就很容易往惡的那個方向走去。

雖然我對<<化身博士>>的理解很不文學性,但它真的激發我對「生的渴望」,我看完小說的第一件事,就是起來運動,不要一直坐在沙發上滑平板,因為我才不想讓「惡」有機可趁,我是認真覺得要做好人,就必須從強健的體魄、正常的作息開始(話說回來,<<豪門幽魂>>裡的女教師會不會就是太晚睡,才弄得心神不靈見到鬼魂呢?),啊,我又離題了!

Quotation

1. 人不只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人只不過可說是一個由多種相異且獨立的居民組成的國家。(p182)

2.人類的詛咒,就是這些相異的人格,在意識苦難的溫床中,像柴堆一樣被捆在一起。(p183)

3.⋯⋯我們永遠必須承擔生命的末日與重擔;如果我們企圖擺脫這種命運,命運只會帶著更陌生、更駭人的壓力回到我們肩上⋯⋯(p184)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