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英文魔咒


當英文教師超過十年的時間,忘了從幾年前開始,就不再計算自己已經工作了多久,這是我做過的唯一一份工作。因為很喜歡學英文,所以想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以有組織及系統的方式傳達出去,因為覺得小朋友很可愛,所以兒美是我最初的職志。我的學生從六歲到十八歲都有,前幾年開始教成人,現在學生的年紀則是六歲到六十歲都有。對於教英文這件事,有很多事情想講,英文裡有個說法:「It is no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倒是很能說明我的工作,然而「與其抱怨自己討厭什麼,不如多說一點喜歡的事物吧!」這是我最近從書本中學到的珍貴道理。


不過我可以來分享一下,在兒童和成人學生身上觀察到的一些不同之處,我現在是比較偏好教成人。有趣的是,最近教到的學生,剛好都是年紀超過五十歲的女性。她們幾乎都是半退休狀態,偶爾兼個差,賺取一些外快,工作不是為了求溫飽,而是為了不要讓自己整天窩在家裡和社會脫節。她們的孩子們已經獨立,於是終於有時間可以進修和學習。和小朋友不一樣,幾乎所有的成人學生都抱著特定的目標來上課,不外乎工作、出國、考試需求等。目的明確,再加上是花自己的錢來學習,通常都會比兒童來得認真和用心。


還記得第一次上成人班時,學生們都努力在抄筆記,當下有多麼感動,之後我知道這是每個成人學生都會做的事,自動自發,不用提醒。在教兒童的時候,都是要我一再要求,他們才會把我辛苦整理的重點,隨便地寫在課本的某個角落,而且還會抄錯!當然也有主動的孩子,不過那真的是少數,數量大概和稀有寶可夢差不多吧。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不高,其實不能怪他們,畢竟也不是他們自己想來學英文的。再加上,已經在學校上了一整天課的他們,放學後還得繼續待在教室內,實在很辛苦。儘管如此,奇妙的是,成人比兒童更常請假,因為他們有時工作很忙,有時家庭很忙。比較起來,學習是兒童唯一的責任,卻不是成人的第一要務。對大部分的成人而言,學習是有空有錢,才能做的事。


另外兩個族群的學習強項也不一樣,我想這也是符合英語教學法的演變。現在的小朋友很小就開始接觸英文,有些甚至讀全美幼稚園,因為聽得夠多,所以他們能講。再加上他們講英文不太會緊張或害羞,不怕開口,不怕說錯,才能進步。但他們很討厭讀和寫,注意力和耐性不足是很大的問題,他們的口試成績通常會高於筆試成績。


另一方面,台灣七年級生(前半段)以前的年代,學英文的方式和現在的主流教學法,如:溝通式教學法、直接教學法或情境式教學法不同,更不用提什麼素養導向教學,以前就是「背多分」,背單字、片語、文法,甚至課文。學英文,「記憶和背誦」當然也很重要,就像現在的孩子不喜歡背,一個句子裡的單字全拼錯,也達不到書面溝通的效果。但背完要懂得運用,然而過去考試導向的學習,使得學生們不知道如何把腦中那一堆單字和文法,組成有意義的句子。五、六、七年級成年人,很會考試,很會閱讀,甚至也會翻譯和寫作,但要他們開口就難了。


我有一個成人學生,令我印象深刻,每當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講出二、三個單字,或在極少的情況下,一整個句子,隨後她都會為她的發音道歉。為自己的發音不標準道歉,為自己試了好多次而道歉。缺乏自信和犯錯的勇氣,是許多成年學生跨不過的心理障礙。如果大家也有一樣的煩惱,其實有不少方式可以減少類似的障礙。首先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為自己的英文說不好而道歉!因為那不僅沒有幫助,反而讓自己更緊張,記得「你就是你說的那個人」,你愈告訴自己「我的英文很差」,你愈是在加強這個負面評價。你可以在內心上演,許多緊張甚至焦慮的小劇場,但你不用表現出來,更不需要告訴每個聽你講英文的人。


我們不會為自己中文講不好道歉,為什麼講一種非我們母語的外語卻要道歉?相反地,我們應該要感到自己很厲害,因為我們竟然會講英文!其實我們說中文有時也會發音不標準,有些中文字也不會寫,更不用說很多成語或什麼優美的字句,很多人也不太會用。但我們不太會因為這樣,而責備自己,或覺得自己中文很差。可是為什麼情況轉變成是英文時,我們的容錯力就變得很低,老是完美主義上身,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明明母語者也常犯文法和發音錯誤,我們身為非英語系地區的學習者,根本就沒太多的機會接觸英文,我們實在不需要這麼為難自己。所以上課時,我都會告訴我的成人學生們,「放過自己,不要那麼苛刻」,希望大家從此以後也都能解除自己對自己設下的英文魔咒。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