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定義
1. 文化就是社會行為
2. 一種複雜的整體,包含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律法、習俗,以及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及習慣-Sir E. Tylor
3. 我們對著自己訴說關於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的集合體,就是文化-Clifford Geertz)
1. 文化就是社會行為
2. 一種複雜的整體,包含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律法、習俗,以及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及習慣-Sir E. Tylor
3. 我們對著自己訴說關於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的集合體,就是文化-Clifford Geertz)
二、文化研究橫跨了諸多知識和學術的領域,從長久樹立的學科到新政治運動、知識實踐和各種探究模式
文化研究的特徵
1.暴露權力關係以及檢視它們如何影響並形塑文化實踐
2.分析文化所展現的社會政治脈絡
3. 政治批評和行動的場域
4. 暴露和調和知識的區隔
5. 瞭解並改變統治結構
三、如何從事文化研究
1. 符號學
建立符號的基本特性,並解釋符號如何在社會生活中發生作用。
*符號:有一個具體的形式(意符,signifier),它指涉自身之外的事物(意旨,signified),它可以被大多數人認出是一個符號。-索緖爾
*他者的再現:給予符號一個特殊的意義,這樣的過程以及結果稱之為再現。
己身之外的再見實體,就是他者,也就是個人自身的性別、社會團體、階級、文明或文明之外的那些。他者的再現通常是二元對立中較黑暗的那一面。
2. 論述分析
論述再現了某種知識和權力結構。論述分析暴露這些結構,試圖在更寬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關係中為論述尋得一個定位。
四、文化研究的起源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1964年
關注的焦點:文化如何被實踐,如何被製造,文化實踐如何導致不同的團體和階級,為了得到文化上的主導權而進行鬥爭。
英國文化研究特徵
1. 研究題目的高度分歧性和原創性。
2. 具有強烈的政治面向,強調介入政治的知識著作價值。它的目標是武裝人們,提供資源並鼓勵他們去瞭解文化和不同形式權力之間的內在關係,由此發展出生存策略。
阿圖塞的結構主義:「問題化的」、「過度決定的」
安東尼奧•葛蘭西的霸權(Hegemony)
當上層階級創造出「知識和道德的領導地位」來補強他們的經濟力量,即達成霸權。要達到這種領導地位,就必須和勞動階級達成妥協,普遍的同意就此產生。協商和同意是瞭解霸權的重要詞彙。觀念、價值和信仰並非由上強加而來,也不是以一種自由而意外的方式發展開來,而是經過一連串階級之間的對抗和碰撞,協商得來。這個行動的過程數經交鋒,最後導向兩個相互較勁的階級間一種「妥協的均衡」。
五、文化研究的遷徙
1. 美國文化研究: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文化作為實踐、形式和機構的意義已不復存在。
2.加拿大:「加拿大經驗」,國族議題、調查探究自身的定義。
3. 澳洲:地方文本、機構和論述、「國族性格」
4. 法國:法國的美國化,法國是什麼(國家),法國人是誰(人民),以及法國社會的劃分
*布爾迪厄:「文化資本」意謂閱讀和瞭解文化符號的能力,「文化資本」在社會階級間分布得並不平均。
5. 南亞:三個立場分明的學派
a. 開發中社會研究中心(CSDS)
b. 當代研究中心(CCS)
c. 從屬階級研究組織
*刻板印象下的東方人:歐洲中心論的成見將他者描畫成難以理解的野蠻人,殖民主義取而代之,陌生但可預期的東方人成為病理學上的定型。
六、科學文化研究
科學知識不是被發現,而是社會和文化所建構出來的。
七、科技文化理論
誰控制科技的走向?誰從特定的科技發展中得利?科技選擇如何決定?
特定的科技徵顯出其發展背後的社會和文化力量。生活方式、自然的概念以及思想系統-這些因素經由編碼,透過特定的科技人工製品被再現。
網路空間沒有引進一電子民主,反而可能將世界投入心理戰和公司封建體制的超現實混合。
八、東方主義
薩依德出版<<東方主義>>後,帝國主義便以此特別形式為人所知。東方主義被描述為連結西方知識和帝國主義的「最偉大的敘述」,為一般性的再現理論。關於東方的概念在統治和服從的脈絡下形成。只有統治的一方才能瞭解、定義、控制並操縱東方人。
九、後殖民論述
由<<東方主義>>孵化出的全新批判書寫文類,有不同名稱:後殖民研、後殖民理論和後殖民論述。
1. 後殖民主義:描述非西方持續的抵抗和重構的過程。
2. 後殖民理論:探討壓迫、抵抗、種族、性別、再現、差異、錯置和遷徙的經驗,及其與西方主要的歷史、哲學、科學、語言學論述的關聯。
3. 後殖民論述:分析在前殖民地紛紛贏得獨立地位後,歐洲殖民主義的歷史事實如何持續影響西方和非西方的關係。
*史匹伐克:意欲為非西方論述重新足位在全新的空間,在其中異質性是常模,一個新的「創世紀」(Worlding of the world )將被創造出來。
*侯米•巴巴:使用心理分析閱讀殖民主義的歷史現象。巴巴尋求一種「第三空間」,以對抗收編文化的方式。這個新的空間就是「雜種性」(hybridity)。雜種性不僅取代了創造它的歷史,還架設起新的權威結構,產生新的政治行動權。
*莎拉•索雷里:殖民主作家和殖民地作家皆密謀創作「主人敘述」(master narratives)
十、種族和認同
種族、認同和差異是文化研究的核心觀念。
種族:是社會建構下的概念
十一、多元文化主義
用來描述不同的種族共同生活在多元的和諧中。它將歧異視為認同的多元性,看做「人類存在的情境」。在此多元化的架構下,風俗、實踐和意義的集合生產出認同,一份持久的文化遺產,一連串共享的特徵和經驗。
認同:權力關係組成了身份認同,而身份認同又多半經由和局外人-他者-的關係來界定。所以種族認同大體上是一種「社會想像」,將不同文化團體區分為「想像的社群」,藉由在領土、歷史和記憶中的文學和視覺敘述維繫這些社群。
*柯爾諾•韋斯特(Cornel West): 認同跟附屬有關-想要歸屬於某處,求得保障和安全。然而,認同也和死亡有關。人們願意為認同捐軀。認同將人民捆綁在一起,認同也常被「鄉里、狹隘、仇外」的觀念所綑綁。認同也涉及資源以及產生並散佈(或不散佈)這些資源有關。認同一定要從所有的角度去討論。
離散:生活在放逐之中的少數人社群。離散牽涉家的概念,從而產生錯置,以及在面對經濟和政治艱困,所經歷過令人精疲力竭的旅程史。
十二、女性主義
文化是性別的社會約定展開競爭的所在。文化意識形態和機構強化男女二元分裂。
女性主義文化政治分為五種競爭類別
1. 女性主義自由主義政治強調工作機會、受教權和托兒等領域中的公平和機會均等。
2. 女性中心文化政治專注與特別照顧女性差異的觀點。
3.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將性別視為文化現象。女性文化實踐的差異不是兩性之間本質差異的符號。
4. 在後現代女性主義裡,性別和種族沒有固定的意義。個人被視為從一系列現有的主題性模式下某些要素的合成體。陰性特質和陽性特質是社會的建構,關於意義的政治鬥爭在此進行。後現代主義者認為她們的方法能夠容納不同的聲音和對認同的新詮釋。她們要展現性別社會建構和權力關係之間的牽連。
5. 黑人和非西方女性主義者著重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將之視為了解性別關係的工具。
酷兒理論
嘗試去重新思考身份認同的類別和策略,其目的在於利用對異/同性戀的對立分析,將焦點從少數族群轉移到文化層次上。酷兒理論分析文本和社會實踐中的這些符碼,暴露這些符碼,並以超越異/同二元論同時讚揚社會差異的性和社會情境來置換這些符碼。
酷兒理論的浮現是要反擊同性戀的再現。其發展經歷三階段:
1. 1968-1975,屬男/女同志知識份子文化。
2. 1975-1980年代中期,屬男/女同志運動政治化和「社區營造」時期。
3. 始於1980年代中期,愛滋病流行,新右派發動對男同志的激烈反挫,引發了激進抗爭政治的捲土重來。
十三、媒體和文化
報導文化基本議題
1. 包容的問題:媒體報導和產品是否包括了不同種族團體的文化影像、觀點和背景?
2. 媒體如何再現不同的文化族群?
3. 來自不同文化族群的人們在塑造成品時,扮演何種角色?在生產過程中,他們有什麼控制?
十四、全球化
急遽縮短距離,壓縮時空,整個過程就稱為全球化。
三種傾向引導全球化
1. 自由化經濟的浪潮擴及全球。市場不再受國家限制,資本能夠輕易流通於國際之間。消費取代生產成為主要經濟活動,財產私有成為常模。
2.面對全球資本,國家權力本身萎縮了。領土上的界限變得很難維持,法律和規範窒礙難行。
3. 好萊塢、電視、衛星、流行音樂、風尚潮流和全球性新聞網路皆助長了朝西方文化共通化發展的趨勢。
全球化的後果
全球化傾向於維持西方經濟上和文化上的帝國主義形式。它推廣一套主流文化實踐和價值觀-以單一視野告訴人們生活應該要怎麼過,以犧牲其它視野為代價。
結語
文化研究應該賦予人民力量,幫助我們理解權力文化機制,發展抵抗和生存策略。只有從事名副其實的異議知識運動,文化研究才能實現其最初的承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