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死-卡繆

出版社:麥田,作者:卡繆,譯者:梁若瑜,出版日期:2014/04/03

有時我常想到底是我選擇了書,還是書選中了我?在<<快樂的死>>裡面,卡繆提到了,每天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阻礙了人們尋找快樂,阻礙了人們去過他們真正想過的生活。剛好我最近也常常在想這個問題,在物價高漲的時代,為了養活自己,必須付出的代價太大。一整天的工作,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之後,還會有精神和體力去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嗎?更遑論去關心其它也同等重要的問題譬如說:社會議題、政治參與或政府監督。太難了,如果連下一餐在哪都不知道,也看不到未來,那麼談「快樂」似乎太奢侈。我有時不禁會想,或許這就是政府機關和大財團們的目的,因為如果讓人民有時間思考,他們就會群起反抗這不公不義,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他們就以微薄的薪水和超時的工作來控制人民。


有錢才能快樂,用錢去買時間讓自己快樂。但卡繆強調的不是去過物慾的生活,而是一種孤獨卻又熱切的生活,不是奢侈放縱,而是簡樸內斂。金錢是達到快樂的手段,不是最後的目的。要擁有快樂是要去追求,而不是放棄,我覺得卡繆好像是想說,不要讓自己放棄享受,不管是身體層面或是心靈層面的,不是去過一種克制約束的生活,而是勇於追求能讓自己快樂的一切事物。不是要假裝住街邊,沒飯吃,也能快樂,而是承認要快樂,金錢是必須的。因為不敢去正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卻告訴自己那些不重要,不值得去爭取,這樣反而是種懦弱。

小說裡最讓我感觸良多的是,一位製桶匠住在一間髒亂不堪,臭氣薰天的小房間,哭著躺在油膩和滿是污垢的床上,奮力攀爬自己淒苦的人生,而他連賴以為生的工作都沒了。就是在目睹這樣的生活後,梅爾索在隔天謀殺了薩格勒斯。他再也受不了貧困和沒有希望。梅爾索得到薩格勒斯的錢,他終於可以過著有錢有閒的生活,他要讓自己快樂。但我覺得,梅爾索就像是浮士德,已經把靈魂賣給了魔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是無法幸福的。一開始,他不知道如何度過這突然多出來的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快樂。他隨意的決定旅行的目的地,但到達之後,也只是把舊時的生活模式,搬到另一個地方,沒有所謂新的開始。他過得很孤獨,他沒有能力去愛或被愛,他雖感受到了友誼,接受了大自然帶給他的安慰,但心中的秘密最終還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直到死亡他才回歸平靜的世界。

卡繆的<<快樂的死>>讓我聯想到他日後的<<異鄉人>><<鼠疫>>,梅爾索假日在家一天的描述和莫梭在<<異鄉人>>中的描述如出一轍,而梅爾索和貝爾納的友誼則讓我想起<<鼠疫>>中李厄和塔盧的友情。至於書中對於大自然的描寫和喜愛,則又讓我看見梭羅的影子。雖然這本小說是卡繆的第一本小說,不過我依舊看得到熟悉的卡繆,和那一種他對生命的愛,而他總是可以讓我停下來,思索人生的意義,問自己更多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要被給予選擇權,而不是只能在窮困的日子裡,硬逼自己接受這就是生活,沒有商量的餘地,然後只能隱身在命運的背後,壓抑心裡對人生的憤慨。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