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撩撥心靈內側的事:圈外編輯-都築響一


<<圈外編輯>>所寫的是都築響一的報導和編輯哲學,曾經擔任<<POPEYE>>、 <<BRUTUS>>特約採訪編輯的他,認為自己一直是個圈外人,不是文學圈、音樂圏或藝術圈的專家,但他堅持報導那些所謂的專家們不肯報導的事,採訪不被認為是主流的人事物,他在意的是他能否感到內心的騷動,不滿那種挑起欲求或羨慕的系統,他選擇和一般大眾站在同一邊,不報導少數人所擁抱的價值觀,而是把重心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他說編輯的酬勞太少了,若不是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到底還能獲得什麼呢?

「比起每月的薪水入帳,每天的內心悸動才是更重要的。」
不講什麼編輯術、不做市場調查、不開編輯會議,不上網找什麼有趣的埂,大部份的時間都靠自己單打獨鬥,只要是他在意的事情,就一個人跑到最前線去把它們報導出來,「焦躁和危機意識」是他做書的兩大動機,若是他想採訪的主題被別人先做,他會很不甘心;還有如果他不去報導,或許這些很酷的東西可能就會消失的危機感,促使他上山下海,親自到每個現場去看、去聽、去感受該地「正在發生的事」。


「不要追求『不認識的某人』的真實,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實」
大家應該都知道「市場調查」的概念,現在很多人在推出產品前,都要先瞭解自己的目標對象,以便能夠生產出他們會購買的產品。在編輯台上,也是如此,編輯們被要求根據「預測的讀者群」來寫文章,推出他們會感興趣的企畫,所以很多時候,編輯們報導的內容無關他們自己的想法和信念,甚至他們可能也不覺得這些內容有趣,而且能在網路找的熱門話題,可能每個人都找得到,於是每一家的報導都很像,沒有新意。作者都築響一認為與其要去設想讀者的喜好,倒不如跟隨自己的信念,希望自己覺得好像有趣的東西,讀者也會覺得有趣,他說只要你有好奇心、構想和擁有多到滿出來的能量,其它環節之後都會跟著到位的。

「藝術的最前線是天才與廢渣、真實與虛張混雜的街頭」
對他而言,不論是藝術、文學或音樂都不該只是學術殿堂的貢品,僅供評論,或是少數精英的特權,藝術是許多生活在封閉環境裡的人的救贖,不管是死刑犯所寫的詩、地下搖滾樂的歌詞或色情的插畫都可以充滿震撼的力量,遇到這些真正有新意的作品時,重點不是優劣,而是喜好,若是它們能撩撥心靈的內側,那麼你就會衝向它們,藝術作品應該有除了知性以外的面向。

「我們這些多數派為什麼非得以少數派為指標呢?」
我一開始覺得都築響一想倒反主流的價值觀,是一種叛逆和顛覆,但我後來想想媒體塑造的那百分之十的價值觀其實才是少數,但大部分的人卻崇尚此種目標,然後覺得自卑和低人一等。譬如,並非所有人整身都穿著如同時尚雜誌所介紹的那些名牌衣服,或住在高級住宅內,大部分的人可能依自己的喜好混搭平價或名牌的衣服,或甚至買二手衣也不一定,也不是每個人都住在有院子的房子裡,更常見的可能是付不出昂貴房租,而選擇小空間的人,但雜誌不會報導這些事,因為無法做廣告行銷。於是,大眾讀到的,看到的,都不是那些真正在自己周圍發生的事,反而比較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所以都築響一要站在眾人這邊,他報導那些住在狹窄房間裡的年輕人、那些大家會去的賓館、或是卡拉Ok小酒館,真實的而非刻意營造的美好,他並不是想「反對好品味」、「反對好生活」,而是希望大家認為「兩邊都可行」,並拋開不必要的挫折感或輸人一等的感覺,自由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My take
我覺得那些不按照一般人的期盼來做事的人實在很酷,或許也可以說是「我行我素」,這樣的生活不太可能安穩,但應該可以暢快淋灕。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像作者一樣的方式來編輯或報導,首先主管就不會同意,否則作者也不用自創線上雜誌。不過我倒不覺得所有學術殿堂內的作品都不有趣,反而我認為「經典」絕對有其存在的價值,不過我贊同作者所說的「兩邊都可行」的價值觀,兩邊的人沒有必要互相看不起。但是現今的社會的確有偏頗一方的傾向,彷彿對除了主流(或上流?)之外的生活方式視而不見,並且因為掌握了媒體及傳播的工具,便不斷地宣傳「唯一的」福音,多元被統一成單一,這才是都築響一所說的不有趣。

只不過我沒有像作者一樣對科技有那麼樂觀的態度,他說科技對一無所有者是力量,在這樣的時代,媒體已經不再能以特權收集資訊,傳播「流行」。或許的確有許多創作者因為科技或網路平台而多了發表的舞台,但這也代表競爭變多了,你的聲音很難被聽見;而且有錢有勢的人是可以操縱科技的,流量、SEO都是可以操弄的,一無所有者是弱勢的狀態,即便科技進步也很難改變。話說回來,誰不知這個世界不公不義呢?不過它應該是促使我們採取行動的理由,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的藉口,還好社會上永遠有像作者一樣的人,追求內心的悸動,勝過於帳戶的存款,用他們所堅持的信念,一點一滴地改變周遭人的想法和行為,偶爾看到這些人,我都會覺得這個社會還有救。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