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別人的事



真心佩服願意生小孩,並全職帶孩子的父母們。每次只要陪妹妹的兩個孩子玩完之後,就有種全身虛脫無力感,累到噁心想吐,回家後攤在沙發上動都不想動。這種偶然照顧孩子的體驗帶來的好處就是,我和另一半會十分感恩現在的生活,好安靜,好自由,好輕鬆啊⋯⋯。如果有小孩,我就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閱讀、寫作和學習,至少有好幾年不行,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我還會是我嗎?


姨甥子被罵了,我陪著生悶氣的他待在房間裡。他說媽媽很自私,只做她想做的事,卻不讓他做想做的。他想出去買玩具,卻不被允許,為什麼每次都是媽媽說的算。嗯,我內心想,這大概就是我不生孩子的眾多原因之一,當我的意志和孩子的意志有衝突時,該怎麼辦?從小到大,我都很討厭大人,不管是父母、老師或其他長輩,規定我要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反抗心,當然小孩子不可能贏過大人,而且在以前的年代,想反抗,就得先挨一頓打,哪像現在的小孩都知道要打113


我不想用所謂的大人威權去逼迫孩子順從自己的意願,然而有了孩子,有很多事就沒那麼簡單。孩子不想寫功課,只想玩電動,不吃飯,只想吃零食,不想睡覺,只想看電視,這一類的問題可能還算黑白分明,但若是假日我只想待在家休息,小孩卻想在大太陽底下打籃球,又或者我想睡午覺,小孩要我唸已經唸過十幾遍的故事書,又該怎麼辦?很多情況,大概很難滿足雙方的需求,有很多父母都會為了孩子犧牲奉獻,可是長久下來,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會累積壓力,甚至不滿,這對親子關係也不是件好事。


應該也有很多孩子討厭聽到父母說:「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誰?」或「你知道我為了你犧牲了多少?」但,反過來說,若是父母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大概也會抱怨連連,不是頂嘴回話,就是發脾氣大哭吧。說穿了,只要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種意志權力的相爭,親子關係也不例外。


另外就是身教言教這件事,小孩子真的不會偷生,我妹的兩個孩子,言行舉止都和她一樣,這實在是給做父母的很大的壓力。「你們還不是⋯⋯我為什麼就不行?」自己一本書都不看,卻要小孩多閱讀,自己分分鐘都離不開手機,卻指責小孩玩太多手機,明明自己也愛喝珍奶吃鷄排,卻不讓小孩碰⋯⋯。太難了,生個小孩,怎麼像是生活中多了一個教官(嗯,是說現在也沒有教官)?無時無刻被盯著,小孩可是父母最嚴厲的批判者,一言一行都被記得清清楚楚,就等著適當的時機到來,朝著父母發射一波波的攻擊。


有時候,我陪姨甥子女玩的時候,都有種必須拿出大人規矩(?)的壓力,端出一種模範樣,明明想搞笑或胡鬧,卻還正經八百。還好沒在他們面前,踢到桌腳,這樣可能一不小心「靠」,這個字就出來了,難怪每次陪他們,都有一種憋壞的感覺。我們會希望孩子都能是較好版本的自己,所以我們希望他們「能照我們說的做,而不是照我們做的做」。然而就是這樣的雙重標準,讓我嗅到一絲的不真誠,可是面對自己的孩子,我卻不願意有太多的假裝。


所以啊,孩子玩別人的就好,我只想過的歲月靜好。對我來說,有些事真的只能佩服,自己是怎麼都做不到的,生養孩子這件事就是其中之一。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