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媽會怎樣?-凱特·考夫曼




在閱讀凱特·考夫曼所寫的《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前,我以為我會讀到,沒生小孩的女人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餘裕去享受生活,發展自己的事業和興趣,追求夢想,到處去旅行,終身學習,致力於自我成長⋯⋯這個部分是沒錯,但我卻完全忽略「無後」,也代表著有很大的機會我們會成為「老年孤兒」,又或許我內心深處並不想思考這些事,諸如失智、久病、孤獨、無法自理生活,還有財務規劃、老了之後還能自己住嗎?需不需要住到安養中心?另外還有身後事處理,必竟沒有後代可以幫忙,就必須要提早擬定計劃,而想到這所有的事,就不免感到沈重。但這也是這本書值得讀的地方,裡面提供不少建議,幫助我們可以為無後生活做好各種凖備,面對N種的可能性,我們也必須實際一點,認清裡面當然也會有「不好」的可能性,此時作者的調查和研究便能派上用場。


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你決定不當個媽了,然後你覺得這樣的生活也還不錯,不用養育小孩,時間和金錢的負擔都比較小,比起照顧小孩,你可以專注地愛護自己,你可以更有心力去思考如何發揮潛能,也可以選擇一些雖然薪水沒那麼多,卻讓你覺得更有意義的工作,這些都非常的好。不過你也注意到一些事,好比,你的姊姊淘們都有小孩了,然後見面時聊的都是小孩,前提是如果她們抽得出時間和你聚在一起的話,又或者有時你看到別人的小孩,你會覺得那是一種生命的創造和延續,父母們可能會望著孩子,想著「這就是他們存在的原因」,而你或許會因此有點失落,不過你還是可以奉獻你的愛給其他孩子,你可能會是個很好的阿姨、姑姑、老師或是志工,重點是必須找出屬於自己的存在意義,了解自己的心靈,你依舊可以創造,依舊可以給予,你甚至可以讓更多人因為你的愛而感到幸福,就像Mother Teresa一樣。還有,別擔心,你的那些朋友們,在她們的孩子大了之後,就會和你聯絡了。


但,我們也要實際一點,沒有小孩的人,就要為將來做好打算,要照著自己的心願活得既有尊嚴又符合預算。書中講到一些有關住所的安排,能「在地安養」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就要做好功課,看看市場上有沒有符合需求的選擇,譬如照護機構、請看護、銀髮住宅、社區社的照顧服務,或是和醫院合作經營的健康中心等,作者考察的是美國的狀況,我提的是台灣的一些選項。另外,如果要住在家裡,或許可能要稍微改造一下,像是門的大小可能要容納輪椅進出,還有防滑措施,最好住在有電梯和管理員的地方,發生緊急狀況,你可能沒法走樓梯。平常一定要建立一個「互助聯絡網」,預先安排若出事可以找誰求助,雖然平常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女性,不過該請求協助時,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別人,而導致更嚴重的情況,人是互相依賴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最後,就是身後事,雖然因為忌諱,不太有人喜歡想這些事,但因為沒有小孩,我們也得先思考好,先立份遺囑,想好要不要被急救,甚至找個律師或顧問詢問相關事宜,親屬或朋友之中誰可以委託這些不討好的工作,先獲得他們的同意。趁自己體力和健康狀況都還良好的時候,就做好這些事,就不會在生病或疼痛時,因為這些事讓自己情緒低落,也不會因為給他人添太多麻煩而內疚。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