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05 認識自己從這一刻開始吧!來讀《徬徨少年時》



<<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是一本少年成長小說,但這不代表它只是一本青少年讀物,相反地,它非常適合在現代社會中迷失的人們來閱讀,因為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遠離了自己,我們太害怕寂寞和孤獨,所以發明了各種方式來娛樂自己,使自己沈溺在虛構出的世界裡,只求不需要清醒地看見自己靈魂的空虛,卻不曉得原來孤獨不是一件壞事。



<<德米安 徬徨少年時>>講的不是德米安的徬徨少年時期,而是辛克萊在成長過程中的迷惘和掙扎,是辛克萊如何找到自我最終獨立的歷程,德米安扮演的是辛克萊生命的導師,也就是mentor,是那個當辛克萊變得勇敢堅強,走向自己的路道,有能力靠自己面對世界的時候,必須離開的人。



辛克萊從小就感受到有二個不同的世界,兩股不同的力量在拉扯和碰撞,一邊是光明和真理,另一邊是黑暗和邪惡。他溫䁔的家庭和宗教信仰是光明世界的重心,辛克萊被安全地容納於其中,但他卻也不時地感受到另一個世界的陰森和威脅,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脫離了正道跌入深淵。雖然赫塞在這看似設置了一組二元對立,但他絕對不是要說善和惡是對立的,相反地,赫塞反而要我們進行複雜的思考,而不是輕易地就接受簡單的二分法。


就像書中提到的該隱的故事,該隱被驅逐,並不一定是因為他犯下了弒弟的罪行,他被驅逐,是因為其他懦弱的人,害怕他,怕的堅強意志,因為該隠不從眾,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追尋自己的命運,所有追尋自我的人,都可被視為該隱,他們的頭上都有一個印記,他們背負著自己的命運,把自定的善與惡給予自己,把自我的意志像法律一樣高懸在頭上,是自己自定的法官和懲罰者,他帶著他的愛和創造力走進孤獨裡,他們就是尼采口中所說的超人。


所以藉著該隠的故事,赫曼.赫塞想說的是,每個故事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它可以是更有想像力的,個人化的和自由的,重點是要去思考,不要無條件接受別人告訴你的每件事。


再回過頭來談善與惡,它們應該是共生的,也就是不只要信仰上帝也要信仰魔鬼,就是將世界的一切都奉為神道,而不是只有它美好的那一面,因為那是虛偽的,人應該要創造出一個將魔鬼包容在內的上帝。


人本來就不可能只有神聖純潔的部分,尤其當我們在探索自我,思考生命,意圖看見真實的自己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內心的混沌和黑暗,除非刻意遮掩和否認事實,繼續躲藏在虛構的世界中,否則一定會知道這個世界不總是那麼美麗。就像辛克萊一開始因為對貝緹麗采(神曲中引導但丁走進天堂的人)的愛慕而精神得到了昇華,進入了一個只有光明的天堂。但最終這並不是辛克萊真正的信仰,一直到了他崇拜了阿布拉克薩斯,他才找到他要的,這個神亦善亦惡,糅合了神性和魔性,快樂和恐懼,陰陽同體,在我看來這就代表了真正的自我和真正的世界。


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内心不那麼美好的一面,不管是嫉妒、憤怒、或害怕,聽聽它們到底想告訴你什麼,還有正視你的慾望,所謂的慾望必有它的意義,看清楚誘惑的本質,吸納心中的魔鬼,利用它的力量把自己變得更強,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才可以越走越遠。就像是和魔鬼打交道的浮士德一樣,藉著梅菲斯特,浮士德才可能展開他對真善美的追尋。


但在追尋自我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命運之前,必然需要經過許許多多的考驗。一開始主角辛克萊因為惡霸的欺壓,體會到世道的艱險和無情,但被救脫困之後,他沒有變得成熟,反而是急於逃回父母的懷抱,變得比以前更軟弱和幼稚。之後還墮落迷失,沈溺在酒館之中,不敢去正視更重要的問題,這是因為他想逃避,逃避自己的責任,寧願選擇輕鬆的道路走。有太多人只願意當個服從命令的人,而非掌握自己命運的人,順應世俗,不思考不批評。害怕孤獨就結黨成社,躲藏在溫暖的人群中,因為畏懼生命,畏懼自己的命運,書上寫到:「上帝有無數讓我們陷於孤獨並找到自己的方式」,祂刻意讓我們孤獨,只因為祂想讓我們找到自己,所以我們不應該要害怕孤獨,這是人應該走的路。


最後辛克萊終於像隻鳥一樣掙脫出殼,成了一個可以堅持自我,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的人,雖然以後依舊會發生讓他痛苦的事,但他已經可以不靠任何慰藉,獨立自主,他知道去哪裡找到他要的答案。


做什麼都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是個詩人,是個商人,什麼都好,做什麼都不應該妨礙你發現自己的命運,學習聆聽內心的聲音,找到自我,然後一心一意固守著它,這才是人的天職。



人無法去選擇,去渴望。人只能要自己,要他的命運。(p160)



如果你覺得


奮力活出內在真實的自我非常艱難,那麼我推薦你來讀這本書


如果你每天做著自己不情願的事,是因為完全不知如何面對自己,那麼你也非常適合讀這本書。


我希望讀了這本書後,你們都願意選擇當受了印的少數派,你們或許會被視為危險的瘋子。但我寧願你們清醒的活著,永遠都在追求更清醒的狀態。而不要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夢裡。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