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Lesson ten


2013.08.11
今天結束課本第四講-顯。此準則是在討論如何讓自己的想像可以透過文字讓它顯現出來,並將意念或故事導入於影象之中。當畫面在腦海中成型時,要讓它繼續發展成意象群,而非看過即忘。去思考這個畫面或影象的意義,把它個人化。譬如,夢境中的門,可能代表"選擇",可把它當成中心概念去延伸。視覺意象的氛圍、基調、節奏應和文字相等,假設,意象是柔美的文字的描述不該是殘忍、或剛強的。要讓意象群結晶是需垂煉的。

作品討論: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
注意此作品中視覺影像背後的意涵為何,還有敘述者的視角觀點如何影響說故事的方式。
在文章中有很多畫面的細節描寫,像是屏風上的畫,畫家良秀女兒被燒死的畫面等。敘述者採的是僕人的視角,此見解未必是真實客觀的,但隨著故事的推進,敘述者可能會成長而有所改變。故事中良秀和他的女兒可看做是善惡的對比,之所以讀者會對此文章產生憐憫的感覺是因為良秀的女兒,是故事中唯一的善,但卻被犧牲了。另外在這個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日本作家的那種強烈意志寫作和對於藝術和美的追求是超越肉體的態度。

作業:想像力的歷程、來源、刺激想像力的因素。



想像力
我的想像力通常來自於對於"如果"的幻想和"缺乏"的渴望。

我常想著在我生命中,那些被我錯過的某些人和某些事。如果那一天我早一點出門,搭上了早一班的公車,左轉而不是右轉,向前走而非向後走,我們是否就可以相遇了?如果我擁有一顆可以預言的水晶球,是不是就可以避開所有討厭的事情?我想像,在我生命中每一個做決定的時刻,選的是B而不是A,結果是會更好,還是更壞?如果,我可以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是否就再也不會有缺陷,再也不會不完美? 諸如此類的想法,有時會讓我裹足不前,因為我覺得自己只是個愛做白日夢的人。而這些想像也因為不可能發生,而更令我感到失望。彷彿就像站在雲端上一樣,看到的風景很美卻不真實。所以我抑制這些想像,以為這樣自己就可以踏踏實實的過生活。

"缺乏"也總可以勾勒出我想像的藍圖。我記得小時候,我很想要一輛紅色的腳踏車,我就在白紙上畫出一輛我想像中的完美腳踏車。拿給爸媽看,希望他們能買給我。長大之後,慾望更多,這樣的想像也沒有停止過。我開始幻想著一份美好的工作,一棟漂亮的房子,一趟夢想的旅程,讓它們在我的腦袋中成形,使我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另外對於缺乏愛情的這件事,也在我青澀的歲月裡使我產生了無數的想像。那時的我十分喜歡看漫畫、電視劇,裡面的浪漫情節不斷的在我的腦海裡上映,增加,刪減,或變形成不同的故事。總覺得自己就是主角,有一天美好的戀情也會降臨在我的身上。當然,一旦空缺被填滿,想像就也就停止了。

我的想像大部分都是一些胡思亂想,那都不是一些有系統或有結構的概念,大體上它們都過於破碎和片斷,而且有時也只是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罷了。譬如,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會飛那有多好,啊!給我小叮噹的任意門更棒。有時,我希望我可以變的像螞蟻一樣小,那麼我就可以在咖啡杯裡游泳。或者,我可以隱形,這樣就可看到好多秘密⋯。這些全是一些短暫的想法,我也不夠有耐心去發展每一個假設的可能性,或者想得更深更遠,所以在沒有努力訓練和培養的情況下,想像力最終就稍縱即逝了。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