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做決擇的時候,通常是因為想要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不會後悔,沒有遺憾。然而根本沒有完美的選擇,所有的選項都包含著取捨,什麼都想要的結局,就會因為做不出決定,而被束縛在當下,去不了未來,動彈不得。真正該做的是找出優先順序,將那些無法妥協的事,當成決擇條件,幫助自己做出決定。
每一個決擇都可能牽涉許多面向,好比以找工作為例,喜好、能力、自由度、成長、收入及穩定性等,都會有所影響。很多時候,一份工作可能沒辦法同時滿足所有條件,這時就必需問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是什麼,依此做為決擇指標。若是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那麼或許就必須再找另一份,甚至二份不同的工作,像是一份高薪工作加一份真心喜歡的工作,只是這樣也必須考慮時間及精力的分配。抱著實驗的心態找出最符合自己價值觀和需求的工作,可以減少很多壓力,在當下可能沒辦法全得,但可以一樣一樣的收集,像是前三年先求高薪,之後再求自由。保持開放和彈性,人生才不會那麼辛苦。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能力,其中一些比另外一些能夠帶來比較高的收入,這是市場機制決定的事,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不要因此而讓自己難過,甚至懷疑起自己。況且這也是目前的情況如此,說不定之後市場需求會改變,又或者因為不斷努力,累積了足夠的能力和經驗,本來不能產生收入的技能或興趣,也能開花結果,重點是要有耐心,小心翼翼地培養自己的第二個專業。
技能或許可以有很多種,但若是想把一項技能發展成職業,並且帶來穩定充足的收入,是必須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想同時做好幾件事,只會什麼都做不好,或是弄到精疲力盡。所以我覺得有兩項「專長/專業」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想必這些人,也是把時間區分不同階段來分別投入其中一項,等熟悉擅長後,再轉向另一項。又或者兩種專業相異處不大,可以同時進行,好比很多教授會把研究結果出版,成為作者,但既是醫生又是職業運動員的,倒是很少見。
我想有個中心價值(或者說是主題也行),可能會讓自己的目標規劃比較有個方向,像我的中心價值是學習,所以我專注的技能培養都會圍繞在這個主題,職涯發展,甚至是人生的規劃也都會從學習的角度來思考。擁有核心價值,才能集中本來稀少的時間和心力,收攏隨意放飛的心。
雖然沒有完美的選擇,但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會讓自己做出一個零分的選擇,就像村上春樹說的:「完美的絕望不存在」,所以去選,然後行動吧,不要再將自己困在完美的想像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