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查爾斯·布考斯基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收錄查爾斯·布考斯基的138首詩,是他在六十多歲時完成的作品,比起上一本我讀的《布考斯基煮了七十年的一鍋東西》,這本詩集似乎溫潤了些。當然裡頭收錄的詩還是不脫他那粗魯骯髒的風格,有時你甚至會覺得他是個混蛋,但就是那些亂七八糟,還有對許多事情的不滿,滋養了他的創作。這本詩集主要寫的主題有:女人、他的家人、賭馬、創作、音樂,還有他的五隻貓(沒錯,他竟然是個貓控),每一首詩依舊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敘述性強,也可看成是他人生的縮影,一種自傳書寫。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是詩集中的一首,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把那種不得志的不爽,還有對主流文學的不滿表達地又真實又帶點幽默,但也感受到些許的哀傷,最重要的我也被布考斯基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感動,他常常在作品中提到他有多久沒吃東西,雖然餓到不行,但還是坐在打字機前,繼續。或許有人會討厭他的自大和低俗,但我想一定也有更多的人會被他對寫作的鍥而不捨給鼓舞,而再次為了自己的夢想繼續努力。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當年還是個快要餓死的作家時我曾看過那些主流雜誌刊登的

主流作家作品(當然是去圖書館看),結果讓我

感覺

很糟,因為我非常認真觀察文字與世事所以知道

他們有多假掰:我可以看出作品裡的情感都是假

每一句話都是裝的,這令我懷疑主編們的腦袋

是否都長在屁股上──或是因為要拍有權勢的人

馬屁

才會出版那些東西

我只是矇著頭、餓著肚子繼續寫,體重從快九十

公斤掉到

六十二公斤,但把打字的技能鍛鍊得非常好,也

讀了很多退稿

信。

到了體重只剩六十二公斤時我對自己說,去他媽

的,不再

打字,只顧著喝酒逛大街,還跟大街上的女士們

鬼混:她們都不會去讀《哈潑雜誌》、《大西洋月刊》,或是

詩歌月刊》。


坦白講,能像那樣停筆休養十年也不錯

 

後來我又重新試著寫作,結果發現主編們的腦袋

還是都長在屁股上,還有一堆狗屁倒灶的陋習

但這次我已經把自己養到一百〇二公斤

獲得充分休息

還有很多背景音樂可以聽──

 

我已準備好在黑暗中

重新出擊。


其它詩作摘錄

<不朽的猛獸們>

⋯⋯

這些懦夫們

這些天才們

這些追求榮耀的瘋狗們

把這一點點微光帶給

我們

非常不容易。


<無可救藥>

我們心裡有個地方

永遠填不滿


那空間


就算在

最美好的時刻

還有

最精彩的時刻

也一樣


我們很清楚

我們總是

清楚


心裡有個地方

永遠填不滿


而且


我們會等待

等了

又等


在那

空間裡。


<長遠計畫>

某年冬天在費城想當個作家

卻快餓死

我寫了又寫,喝了又喝

又喝

接著索性不寫作,專心

喝酒。


⋯⋯


我當然從沒想過要放棄當

作家,只是想要休息個

十年

心裡盤算著要是我太早成名

等到需要最後衝刺時就會沒有力氣了

不會像現在這樣能量飽滿,謝謝

大家,

灌酒倒是灌得跟以前一樣

多。


<美女主編>

⋯⋯

當時我還年輕卻總是孤孤單單,感覺

我需要時間讓自己有成就,而我唯一

能用來換時間的

只有貧窮。


與其說我是靠技巧把作品寫出來

不如說是靠那些幾乎逼瘋我的經驗

而我走了幾次運,但運氣不是什麼

令人愉悅的東西。


我想當時自己還挺有韌性,但卻任由

健康與勇氣慢慢流逝。


在一切都分崩離析時,夜幕落下——

隨著恐懼、疑慮與羞辱來臨⋯⋯


...

《布考斯基煮了七十年的一鍋東西》-查理·布考斯基


《布考斯基煮了七十年的一鍋東西》收錄查理·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的詩作和隨筆。布考斯基的作品大多描寫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他們睡在公園長椅、三不五時喝的醉醺醺、把翻身的希望放在賭馬上,即使每天勞動超過十幾個小時,依舊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布考斯基的文字充滿了他們對生活的憤怒、失望和無能為力,這之中也帶著些許的荒謬和嘲諷。


布考斯基反對任何正經八百的文學評論,他寫的東西是貼近現實生活的,而不是在學院的課堂上所學習到的那些詩句和技巧。他的文字從街上孕育而生,他的詩不像我學過的那些,更像是一篇篇的故事,講述他那暴力的老爸、一個又一個破碎的家庭,還有那些失敗的夢想以及苦苦掙扎的求生。他的作品可能會被認為很髒,有髒話、有屎、色情和暴力,事實上他是美國「骯髒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或許布考斯基的作品無法被認為精緻美麗,甚至會被覺得是粗俗簡陋,但它們卻充滿了力量,餘味強勁,讓人想跟著一起大駡這狗屎般的世界,在憐憫他筆下人物的同時,也害怕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認為詩都是純文學而難以接近的讀者,非常適合來讀布考斯基的作品,一定可以顛覆對詩作的傳統想像。


以下摘錄一些我喜歡的句子:

<夢想被燃燒>

⋯⋯

很早

我就決定要當個作家,

我覺得這是個輕而易舉的

逃避方法

而且那些大小說家看起來

都沒有那麼厲害

我比較搞不懂的是

黑格爾與康德。


其他人讓我困擾的

他們花太多時間

才說出一些有活力

有趣的東西。

我覺得我比當時的任何人

都要高明。


後來我發現了兩

件事:

a. 大多數出版者都以為

無聊的東西都具有某種

深奧的內涵。

b.需要花數十年的

生活與寫作

我才能夠

寫出

一句稍微接近

我想要表達的句子。

⋯⋯


<總而言之>

⋯⋯

我不知道,那似乎是一段好時光,太陽

總是高高掛在那裡,夜晚

是最棒的,又黑又有趣的夜晚

因為那時候老酒都已經下肚

世界看起來幾乎

可以接受。


但是,奇怪的是,我對於週一記得最清楚的,

那是所有其他人開始工作一週的

日子,被困在夢想的工廠,這個工廠

會在不需要他們時

把他們都吐掉。

⋯⋯


<我最要好的朋友>

⋯⋯

其他工人

都很滿足於

假日與團體

保險


真正的

人類奴役

並不知道

自己是

奴隸

反而覺得

他們是

被選中的


就是靠著酒瓶

只有酒瓶

那麼多酒瓶

我才能熬過

⋯⋯

                      

<如果你讓他們殺你,他們就會>

⋯⋯

同時,在這個地獄微不足道的時刻

我正在進行一場與我自己的小戰鬥

沒有任何結果—— 就像一個人想用彎湯匙挖穿

水泥牆壁,我知道這是一場小戰鬥

但是也比放棄要好:它

心繼續活下去。

⋯⋯

 

<一天>

⋯⋯

「一個人為了生活要忍受多少狗屎?」

「很多,」這是回答,「而且還有更多⋯⋯」

⋯⋯


<我們必須>

我們必須把

自己的光芒

帶進

黑暗。


沒有人會為

我們

這麼做。


當年少孩童

滑下

雪坡


當煎肉廚師

拿到他最後一張

薪水支票


當狗追


當棋賽大師

輸掉的

不只是棋賽


我們必須把

自己的光芒

帶進

黑暗。


沒有人會為

我們

這麼做,


當寂寞的人

打電話

給任何人

任何地方


當凶猛的野獸

在噩夢中

顫抖


當最後的季節

躍入

焦點之中


沒有人會為

我們

這麼做。


<打呵欠>

⋯⋯

每一個人,我想,都有

自己的怪癖

但是為了要保持

正常

符合世界的

眼光

他們克服了這些怪癖

因此

毀掉了他們的

異稟。


我保留了我的

並且相信

這些怪癖很慷慨地

幫助了我的存在。

⋯⋯


<清洗階級>

⋯⋯

我們掙來自己的地位,在我們的

地盤受到尊重,不希望被

無用的冒牌貨頂替:一個人永遠無法放棄

他從來

沒有擁有的。


<行動>

⋯⋯

為什麼窮人的女人看起來那麼糟糕?不公平。但又有什麼是公平的?小人物有什麼公平的時候?他們被灌輸民主與機會的鬼話,只是怕他們會燒掉皇宮。當然,偶爾會有人從垃圾中崛起,得到成功。但是每一個成功的窮人背後,就有成千上萬窮人陷在貧民窟或監獄或瘋人院,或自殺或吸毒或酗酒。還有更多人做著薪水少得可憐的工作,會為了生存而拋棄歲月。

奴隸並沒有被消滅,只是更擴大,占了全體人口的九成,到處都有。真是狗屎。

⋯⋯


<名氣>

⋯⋯

「那很快就沒意思了。你會想要真實的東西。」

「我們都想要,但是很少人能得到。」⋯⋯


<與佛陀一起酒醉>

⋯⋯

我們的限制就是我們的

力量。

⋯⋯


<一個朋友>

⋯⋯

有時候活下去

要比死掉

更需要勇氣。

⋯⋯


<沒有行業比得上>

⋯⋯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是狗屎!他們希望忘掉這個事實。⋯⋯


<夠瘋狂了>

⋯⋯

他們以為作者受苦越多,作品就越好。鬼話。受苦就像其他事情一樣:太多了就會完蛋。逃離受苦才能造就出偉大的作家:感覺非常爽,也讓讀者感覺很爽。⋯⋯


「是啊。一切都有陰謀,而沒有什麼意義。越是重要的大事越沒有意義⋯⋯」

「是嗎?那什麼才有意義?」

「有意義的是小事,像是確定你的散熱器有足夠的水,或剪好腳趾甲,或有足夠的衛生紙,或多餘的燈泡,諸如此類。」

「似乎沒有什麼。」

「很多了。處理好你的瑣事,大事就會自己辦好。」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