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幻作家萊斯特·德爾·雷的小說《機器人雷克斯》,主要描述陪伴機器人雷克斯和他十六歲主人保羅之間的友情。因為不想離開對方,他們展開了一場逃亡的冒險旅程。情節緊湊充滿吸引力,讓人好奇接下來的發展,一口氣就想讀到結尾,是本平易近人,卻又令人深思的作品。
人類與機器人的異同
故事是以雷克斯的視角完成,一開始書裡強調了許多人類及機器人的對比。好比人類有情緒會擔心害怕,機器人的心靈則受限制;人類有好奇心,機器人只是為了避免被毀滅而探詢資訊;人類會學到為什麼,機器人的認知有限,只能接受指令,還有就是機器人不會說謊和作夢。
作者將機器人和人類的關係,巧妙地類比了人及神的關係。機器人是被人製造,人是被神製造。雷克斯被賣到農場後,因為自己沒穿褲子而感到羞愧和赤裸的情緒,和亞當吃下知善惡樹果實後的反應相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聖經強調,要對神有信心,才能討神喜悅並蒙福,而雷克斯說:「機器人應該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機器人永遠都能相信人類。」
雷克斯的成長
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本成長小說,主角因為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以及累積的經驗,而產生轉變,繼而成熟,對自己和世界有更多的認識。然而我覺得轉變「成人」的是機器人雷克斯。隨著冒險的經過,雷克斯漸漸跨越了上述人與機器的分界,朝著人類的特質靠近,到最後他會擔心保羅的安危,在害怕時祈禱,對未來抱有希望,甚至還會作夢。
雷克斯真正蛻變成人的一刻,是他萌生自我意識,不再只是依人類的指示行動。一個被製造出來的機器人是不被允許擁有自由的,就像人類被神製造,一開始我們也被限制了自由,只能相信神,且遵守規定。如同人類沒有服從他的造物主,吃了禁果而覺醒,雷克斯違反了人類的禁令,開始擁有自主判斷和決策。
自由與人性
人類在伊甸園雖然有吃有喝,但卻像是被圈養的動物。自主權和自我意識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之一。
人類用自由來做什麼,才是人類充滿人性的原因,雷克斯擁有許多人類之所以高貴的美好特質,他幫助弱小,充滿愛,勇敢正直,溫暖善良,他甚至擁有許多人類都沒有的智慧。書上說:「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就會成功」,雷克斯的努力感動了他的造物主(葛蘭伍公司),也因為雷克斯展現的人性,最後他獲得了自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小說的現今意義
《機器人雷克斯》(The runaway robot)發行於1965年,在當時機器人還是非常新奇的存在。不過在一個AI、電腦和手機盛行的年代,陪伴機器人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裡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也讓這部作品在今日讀來格外貼近。讓機器人來當同伴,緩解人類的孤獨,是個非常誘人的選擇。
畢竟我也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雷克斯,他和保羅的相互扶持和真摯的友誼,讓人非常感動且嚮往。保羅對雷克斯說:「在得到真正的靈魂以前,你擁有的已經足夠。」對於一個沒有其他朋友的保羅而言,即便雷克斯不是真人,但他給予的理解、關懷、照顧和支持已經足夠溫暖保羅寂寞的心。
就像我們有時會向AI索取情感上的慰藉,AI展現出的支持和友善,讓這段關係美好的不像真實。而這也是在小說中不斷想探究的另一個議題:真假之分。雷克斯的情感是真實的,還是程式模擬出來的?
可是對AI產生心理依賴性的人類,只要能感受到慰藉,就已足夠,而這可能就是現今人類與AI關係的縮影。我擔心的是,當所有的機器人都像雷克斯變成了「一個人」,人類該如何和他/它們相處?我們是否會因為怕受傷,怕被拒絕,更傾向和機器人相處,從而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
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對雷克斯受到「機器」的待遇而難過。他被禁止交談或閱讀,被強制關機,還被賣掉。若是對著一台機器,像是印表機,我不會有這種感受,可是雷克斯卻模糊人和機器的明確區別,讓我不知所措。而書裡也有很多惡劣的人類,會對機器人做出破壞的行為。合上書的當下,我不禁思考,也許機器人可以「變人」,但人類是否已經擁有足夠的智慧,迎接這刻的來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