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北回歸線-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將自己在巴黎的生活記錄在<<北回歸線>>這本自傳體小說中,寫性、寫喝的醉醺醺、寫貧困潦倒、寫他和朋友,最重要的寫他自己,和他腦筋裡所想的那些東西。米勒要寫那些大家刻意避開的東西,他揚棄文學的標準,他要寫驅動人類生命的東西,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行為,一種在精神狀態錯亂的情況下的行為,他要呈現感情的復活。

<<北回歸線>>因為赤裸而大膽地描述性,在巴黎出版後被所有英語國家查禁。但他寫的性一點都不會引發人的情慾,反倒覺得那是他生活中在平常也不過的一幕,那裡面沒有愛,純粹肢體的運動,沒有抒情的成分,甚至也非道德上的惡,對米勒而言,性和吃飯一樣,是生存的要素。當米勒描寫他的朋友想要搞一個俄國「公主」,弄半天卻無法成功,我笑了出來。一邊不斷地玩女人,一邊不斷地擔心會惹上性病,想盡方法勾引有錢女人,到手之後卻嫌棄對方太老,無法獻身,不然就是把人家肚子弄大,不得不娶對方,還因此被搞到神經衰弱,這一切都很荒誕,但卻又非常人性。

...

自由與命運Ch1& Ch2 -羅洛•梅(摘錄)


自由與命運
Ch1 當前的自由危機
自由無可取代
在本質上,自由的特性顯然不是既定、現存之物,其作用正在於改變其特質,變成某種全然不同於任何它所曾是之狀態。自由是發展的可能,是個人生命的提升;自由也是退縮不前、自我封閉、拒絕成長、自暴自棄的可能。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 主張,「自由的本性,便是自我決定。」(p6)

謝林這位存在主義的先行者,曾一再強調「人類生而為行動,而非沈思,」

「我就等於我的自由!」沙特要補白的重點是,自由不僅是人類的根本需求,其實,成為一個人跟擁有自由,根本就是同一回事。
自由與存在的同一,可以有一個事實證明;我們做抉擇的當下,都確確實實體驗到自己的存在。當一個人斷言「我能夠」、「我選擇」或「我將要」時,他就會感受到自身的意義,因為,奴隸是不可能下這類斷言的。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 寫道:「在抉擇的行動中,藉由我一本初衷與自然自發的自由,我第一次親自體認到我的真實自我。」「只有自由,存在才屬真實⋯⋯自由乃是⋯⋯存在的本質。」「只有我施行我的自由的時候,我才完全屬於自己。」「成為自由,就等於成為自己。」
雖然我們曾經說,自由就是變化的可能,但自由也包含了保持本色的能力,但是,保持原樣並不等於考慮改變或拒絕改變。更有甚者,我們會說明,這種變化不能跟為了改變而改變混為一談,也不能跟為了逃避而改變混淆。(p9-10)

...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松浦彌太郎


重讀松浦彌太郎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覺得其實作者並沒有講太多經營書店的事,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開書店的書,比較像是松浦彌太郎的半自傳作品,內容提到他高中休學去美國闖盪,培養出對藝術、設計、攝影類書籍的品味,他開始從美國帶回許多珍奇的美術書或雜誌做販賣,從擺路邊攤開始,之後開店,開行動書車。<<最糟也最棒的書店>>為「只工作,不上班」系列中的一本,這個系列主要在分享一些職人的經歷,他們沒有選擇去公司上班,而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並投入其中,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條新的路,創造出了新的選擇。不上班不代表不工作,不上班也能賺錢過生活,也許在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還能養活自己前,是漫長的等待與考驗,但松浦彌太郎說只要:「絕不放棄」,一定會有感到幸福的瞬間。

松浦彌太郎在高二的時候休學,因為他對於只要把書唸好及拿到高分這件事感受不到「真實」,又加上不知道如何跨越障礙,所以當下只好逃開。他休學後,靠著在工地打工賺生活費,受到凱魯亞克<<在路上>>這本書的影響,他決定去美國,他總覺得在那裡可以遇到「某種東西」,於是他努力存錢,在語言完全不通的情況下,支身飛往它鄉。當在美國的生活開始有餘裕的同時,他也對攝影産生興趣,看了很多的照片,並去各式各樣的二手書店收購舊的美術書籍,然後帶回日本,自己打電話推銷,書也被很多設計師或攝影師買走,至此,他彷彿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他發現他很擅長「找書」,並且覺得能把它當成工作來做。

...

什麼都有可能日?


雖然擅自把星期日定為「什麼都有可能日」,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早上7:45起來(即便是星期日也要維持固定起床的時間,這是最近學到能幫助睡眠的方法)
...

查令十字路84號-海蓮•漢芙



重讀海蓮•漢芙和英國古書店經理(以及其他相關同仁)的書信往來,依舊十分感動,那份因為愛書而產生的友誼,美好的太過不真實,尤其在只能用紙筆書信交流的那個年代,這份情誼竟然可以維持二十年,每一封信的往返都要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這種耐性,是現代人很缺乏的,對於一發出訊息就希望立即收到回覆,上網買東西都要六小時快速到貨的年代,買訂一本書要六個月才拿到,太考驗耐心。<<查令十字路84號>>這本薄薄的小書非常符合我們對「往日美好」的懷想,有真誠不帶心機的交流,原來看似單純買書的「交易行為」也可以是充滿關心和溫度的。

作者海蓮住在紐約卻寧願向遙遠倫敦的一家馬克與柯恩書店買書,她說在她住的地方總是買不到她想要的書。馬克與柯恩書店的經理法蘭克•鐸爾則負責去尋找海蓮要的書,兩個人就如此通起信來。彼時,英國在二戰後,物資缺乏,食物有一定的配給,海蓮決定寄一些食物去給對方,因為她的慷慨及好意,兩邊開始發展出友誼。

...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克里斯•貝利



作者克里斯•貝利對生產力有濃厚的興趣,他用一年的時間親身測試許多方法,並且閱讀相關文獻,以及訪談專家,他把結果紀錄下來,希望以他的經驗幫助讀者提高生產力,書中還提供不少練習讓大家可以應用於生活之中。

克里斯•貝利強調所謂的「生產力」並非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而是聰明地工作,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生產力」看重的是是否成就了自己的目標,用心嚴謹地做「正確的」事,而非胡亂地瞎忙,不加思考填滿時間。作者說忙碌若不能幫你完成任何事,那它跟懶散就沒有區別。富生產力的人,會找到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把有限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投入在上面,減少其它事務的干擾,他們「有意識」地從事每個任務,並且對事務擁有一定的掌控權。

一開始,一定要確認自己究竟為了什麼目標而努力,為了達到何種目的,而提高生產力,這些目標必須要能符合你的價值觀,是你真心在意的,這樣才能在遇到挫折時有辦法堅持下去。一般而言,我們會在以下七個領域投注心力,分別是:頭腦、身體、情感、職涯、財務、人際關係以及樂趣。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訂定計畫時的大方向,思考如何增強每個部分,譬如,身體,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把定時運動和均衡飲食變成每天執行的習慣。

...

溫柔之歌-蕾拉•司利馬尼


蕾拉•司利馬尼的<<溫柔之歌>>取材社會真實案件,內容從一位保母殺害小孩後,自殺昏迷為開場。小說榮獲2016年法國龔固爾文學獎,作者細膩地刻劃人物的心理狀態,將保母和雇主以及保母和小孩間的關係,塑造成一種彷彿走在鋼索上搖搖欲墜的恐怖平衡氛圍,書中充滿了張力和壓抑。

米麗安和保羅生了兩個小孩,一開始米麗安全職照顧孩子,但她懷念起自由以及她當律師的抱負,於是雇用保母成了一個不得不的選擇。他們找到了路易絲,所有的辛苦、煩惱和混亂全都解決了,一個人人的稱羨的幫手、天使,小孩子們把路易絲當成母親,路易絲變成不可缺少的存在,她待在家中的時間越來越久,她還一起和他們去希臘渡假。但,有一天,事情產生了變化⋯⋯

作者蕾拉•司利馬尼沒有運用血腥殘忍的手法來描繪這個駭人的故事,她甚至也沒有吐露出痛下殺手的「真實」動機,畢竟兇手陷入昏迷,孩子已死,沒有人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作者以第三人稱敘述的方式,一步步帶領讀者觀看,幫助我們拼湊出答案來。

...

相關文章